皇帝可以公開賜死太皇太后嗎?為什麼?

寶黛釵鳳璉平尤


賜死太皇太后的還真沒有,但是殺皇太后的有,雖然不是自己的母親,但是也能下得了手。這個人就金國第四代皇帝海陵王完顏亮,他是金太祖阿骨打之孫,太祖庶長子遼王完顏宗幹第二子,母大氏。

完顏亮自幼博覽史書,滿腹才學,漢化很深。自己一生有三大志向:

  1. 一、國家大事皆自我出;

  2. 二、得天下絕色而妻之;

  3. 三、帥師伐國,執其君長問罪於前。

等他登上皇位之後,決定統一天下。正隆四年(1159年),完顏亮派出翰林學士施宜生等為賀宋正旦,讓畫工隱藏於使臣中間。這些畫工將臨安城的城郭和西湖的景色畫了出來,完顏亮看了之後心曠神怡,欣喜若狂,想不到江南還有這麼好的景色。

於是詩興大發在畫上提了一首詩:“萬里車書一混同,江南豈有別疆封?屯兵百萬西湖上,立馬吳山第一峰。”以表明自己滅亡南宋的決心。完顏亮的心思是 “舉兵滅宋,遠不過二、三年,然後討平高麗(今天朝鮮和韓國)、西夏,一統天下。”

完顏亮錯了,他這個時候滅宋是不合時宜的,“紹興和議”之後,宋金勢力逐漸均衡,完顏亮繼位之後,這種均衡的局面並沒有被打破,金朝也沒有足夠滅亡南宋的絕對實力。因此完顏亮想要討伐宋朝的想法遭到許多人反對,他向尚書令耨碗溫敦思忠何時可以滅宋,溫敦思忠答以十年為期,進而指出:“太祖伐遼猶且數也。”說當年太祖完顏阿骨打討伐遼國用了十多年,你現在想要兩三年打下宋國是不可能的事。

完顏亮見得不到女真族大臣的支持,就去找漢族的大臣商量,翰林學士翟永固則指出陛下剛剛遷都不久,老百姓要休養生息受不了折騰,而且南宋又沒有毀壞和約,每一年的歲幣該給多少一份都沒有落下,他給你錢你要滅他,這不合道理吧。

這時候太后徒單氏也來找完顏亮說了這話,結果完顏亮頓時起了殺心。

前面說了,完顏亮庶出,登基之後,將生母大氏,尊為永寧皇太后,而嫡母徒單氏為永壽皇太后,徒單氏居東宮,大氏居西宮,兩宮向來比較和睦,徒單氏對完顏亮也蠻不錯的,視如己出。

但是完顏亮的生母大氏依舊以妾禮對待徒單氏這讓完顏亮感到頗為不滿。有一次徒單氏生日,宮中大擺宴席,酒至半酣之時,大氏起座,跪著給徒單氏敬酒。徒單氏當時正與公主皇妃交談沒有看到大氏下跪敬酒,大氏跪了好一段時間才被徒單氏看見,於是起身接受了大氏的敬酒。

完顏亮正好看到這一幕,懷疑是是那些王公貴嬪們在故意為難自己母親,當時臉色就變了,隨即憤怒而出。第二天,完顏亮傳召昨天來參加宴席的公主嬪妃們,問他們昨天我母親下跪你們幹嘛還在那裡嬉笑,是不是沒有把我這個皇帝放在眼裡,說完不管三七二十一將他們一一施加杖刑。

大氏聽說這事情之後,連忙過來阻止。完顏亮忿然說道:“今日你兒子我是皇帝,還能跟以前一樣嗎?”因為完顏亮是殺了金熙宗之後才當上皇帝的,所以那些受刑的公主嬪妃們也只好是啞巴吃黃連忍痛而去,完顏亮看到這裡反而大笑道:“好教她們知道知道我的厲害。”

這一次徒單太后過來勸說完顏亮不要南下攻宋,完顏亮最耿耿於懷的就是,我是爹小老婆生的,所以我早就對你心懷不滿,你這個時候敢勸我?

完顏亮聽完太后的勸說後,回答道:“行,你先回去吧,我考慮考慮母親的建議。”徒單太后回去了,完顏亮就趕緊召自己的近侍,來說說這徒單太后,有沒有失節的地方,這些大臣們說有啊,她老跟宮外的男子私通。好,賜死。這些大臣一聽就傻了,皇上能賜死太后嗎?從古以來有這種事嗎?不管,賜死。

他讓徒單太后身邊的一個宮女,和他的侍衛長叫大懷中,讓他們倆去把太后給我幹掉。於是這個宮女和侍衛長大懷中就來了。來了之後,說皇上有旨意,太后跪接。徒單太后一聽就傻了,從古至今哪有母跪子的道理?皇上有旨意,皇上應該跟我這兒跪著,皇上怎麼讓我跪接?

徒單太后在驚愕的時候,大懷中上來一腳,徒單太后就跪地上了。徒單太后剛一跪下,那個被完顏亮收買的侍女,拿起桌上的鎮紙,照太后後腦勺就一下。但畢竟女人的力氣小,這一下砸上去,徒單太后沒嚥氣,還在地上抽搐,大懷中上來,解下腰帶,勒住徒單太后的脖子一使勁,太后就死了,就把太后給勒死了。

從輩分上說,是完顏亮的母親,太后因為勸諫被勒死了。而勒死太后的完顏亮最後也落得個被殺的下場。

真的是“十里荷花三秋桂,立馬吳山勢崩潰。”


鄜延路節度使李


當然不行,皇帝雖然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卻不能賜死太皇太后,公開賜死更是不可能。



太皇太后這個稱呼的由來

太皇太后是打從西漢叫出來的。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政權後,每次父親劉太公見到自己也要下跪,因為皇權,這是沒辦法的事兒。可劉太公畢竟是劉邦的父親,孝順的劉邦心裡不忍,於是就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把自己的父親劉太公封為“太上皇”。既然有太上皇,那麼太皇太后也就應運而生了。

此後的唐、宋、明、清一直效仿漢朝做法,太皇太后的叫法就這麼沿襲下來。

皇帝不能賜死太皇太后有兩個原因

一、跟“孝”有關係

中國是禮儀之邦,尤其是古代封建社會,儒家思想一直佔統治地位,而孝是儒家思想所推崇的重要指導思想。太皇太后作為皇帝的奶奶輩兒,皇帝權力再大,他首先是太皇太后的孫子,其次才是皇帝。


所以如果皇帝為了自己的統治,為了得到全國人民的擁戴,即使太皇太后有什麼不軌行為,他也不可能為難她,只能是對其孝順有加。

而且太皇太后這個名稱的由來,也是因為劉邦對其父親的孝順才有的。因此皇帝必須孝順太皇太后,否則會受到滿朝文武和老百姓的詬病。

二、太皇太后一般都積威厚重,有很大的權勢

太皇太后久居深宮,其能夠從殘酷的宮廷鬥爭中坐到這個位置,能力和手腕當然不可小覷。這就意味著,老太太雖然不管事,但不代表她不能管事。

而且太皇太后一般出身都很不一般,其家族肯定和皇族緊緊相連,家族勢力盤根錯節,皇帝要動太皇太后,怎麼能不考慮自己皇位的穩定,不顧太皇太后背後龐大的家族勢力呢?從這一點來講,別說當眾賜死了,懲罰她都不可能。比如漢武帝時期的竇太皇太后,皇帝還得看她臉色行事,何談敢賜死她。


綜上所述,所以說盡管皇帝有莫大的權力,但於孝道和皇位的安穩這兩方面來說,皇帝都不可能當眾賜死太皇太后。


墨雪問心


公開賜死當然不會。

但是,可以採取其他辦法。

比如,你熟悉的三國演義和三國志都說過這一段歷史。

漢靈帝死後,大將軍何進擁立自己的外甥漢少帝劉辯。妹妹何皇后成為太后。此時漢靈帝母親董太后就靠邊站了,雖然她是新皇帝的祖母,得到太皇太后身份。

董太后自以為輩分高,看不屠戶出身的低等人何進,也一直很喜歡自己撫養後來的漢獻帝劉協,當時是渤海王/陳留王。

當初,董太后與漢靈帝母子爭相賣官,漢靈帝賣官好歹入國庫,董太后自己收,當然競爭不過皇帝兒子,就乾脆三折標價。可見這個女人很不正常。

到了現在,手上無官無權,董太皇太后就應該消停下來啊。可是不,董氏依舊折騰,在太監們支持下對朝政指手畫腳。何太后後面正式宴請婆婆,中間勸說和平相處:外朝事我們女人就不插手了。

董氏不知道怎麼的,口出狂言道:

何進又怎麼樣。

我侄兒董驃騎,斷何進首,易如反掌。

董重確實是驃騎將軍,但只是管轄1000多士兵的空頭,更不是霍去病霍驃騎,何進即派士兵包圍董重府邸索要印綏,董重只能無奈自殺。

隨後,何進指使官員上書,言董氏原本只是藩王妃,請遷移出去安置。董氏就被何進以少帝名義安置在河間,不久死去。傳說是何進派人殺害的。

雖然何進殺人手狠,但董氏這樣能公然把自己的太皇太后玩丟了,再逐出首都,暗殺在鄉下,也算自己做死的。


四川達州


首先,題主這個問題問的是比較突兀,據子由所知,在我國曆代封建王朝當中,敢於賜死太皇太后,而且還以公開的形式去這樣做的皇帝,子由遍尋百宋千元,掀翻三墳五典,都找不到這樣的事情。

因為,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當中,即使是五代十國,戰亂頻繁之時,壓倒多數的封建統治者也還是要標榜自己為以孝治天下,所謂凡在故老,猶蒙矜育,這樣悖逆人倫的事情,是沒有一個皇帝敢公然如是,不然,還是人的世界嗎?


但是,從理論上來說,皇帝的地位是無人能夠企及的,絕對權利本身,使得他能夠直接消解掉太皇太后的威勢,但是,基本就沒有皇帝去這樣做,因為在封建王朝當中,歷代統治者基本都秉持儒家思想,講求為臣則忠義當先,為子須順孝終生。


可是,當皇帝與太皇太后發生了勢同水火的矛盾之時,事情怎麼解決呢?或者換一種極端的提法,亦如題主所問;

“皇帝可以公開賜死太皇太后嗎?為什麼?”

皇帝即使身份再與眾不同,他也是與太皇太后有血緣和撫育多年的關聯,僅僅從人性的角度來說,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行為發生。


秦始皇秉政之初,因為其母趙姬的很多事情,也是憤懣已極,甚至誅殺嫪毐,撲殺太后幼子,可謂之辣手兇心,為當時至極。


可是,他也不敢進一步傷害自己的母親趙姬,而且,就因為他軟禁了太后趙姬,已經就惹得朝臣和輿論的指責和非議。


做為皇帝的母后,即使不是親生母親,只要有這個名分,尊貴如皇帝本人,也不敢偺越這一步。

當然,也有對於自己的母后行廢黜之法的皇帝,這個人就是唐朝的末代皇帝李柷,史稱唐哀帝。

時值唐天祐二年十二月,膽大妄為,且兇狠異常的軍閥朱溫殺掉了密謀再興唐祚的唐室臣子,又殺心大起,竟然指示部下,宮中縊死何太后,隨之逼迫唐哀帝下詔書,稱何太后因穢亂宮闈而自殺謝罪,並且以皇帝明義把何太后廢為庶人。

在這一起事件當中,朱溫的暴虐不仁可鑑一斑,而以皇帝身份,下詔追廢母后為庶人,這也算開了這種惡劣風氣之先。

綜上所述;子由認為,皇帝可以廢黜皇后,但是廢黜太皇太后地位這就是不可理喻。

相反,在宋朝,宋高宗等人的合法繼位,反而必須借重太皇太后的地位才能夠得以在法理上被朝臣和世俗所承認,甚至太皇太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對皇帝行廢立之事,這是既合乎情,也在乎理的事情。


子由拍案驚奇


太皇太后是自己的祖奶奶,普通人會殺自己的祖奶奶嗎?顯然不會,身為皇帝,就可以殺死自己的祖奶奶嗎?

顯然,不能,古人以孝治天下,不孝可是大罪,皇帝敢不孝,大臣就敢廢了他。

天家再無情,就算太皇太后不是皇帝的親身奶奶,但也是一個姓氏的長輩。

顯然,不能!歷史也沒有這樣的例子!


泥封老酒


不可能,甚至不是皇帝生母的太后,關係不好你也沒辦法拿她怎麼樣,其原因一是以孝道為基礎的人治,此為國家的意識形態,你會以此作為推翻自己權利而被寫入史書?會被人作為反面教材教育人,還有儒家的管理層面制衡皇帝的一種手段,從奏章的開頭就能看出:臣常聞聖天子以孝什麼什麼的,大同小異,不管哪個階層都沒辦法反對的倫理方法。


青伝山人


不可以的!整個封建社會的統治基礎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而在傳統的封建倫理道德里是以"尊尊""親親"或者"忠孝""仁義"為核心的,如果皇帝公開賜死太后,那麼便是不孝。而這樣的行為是與傳統的儒家思想相違背的,勢必為士大夫階層所不恥,是不利於其統治的。相反,古代的帝王為了彰顯自己的忠孝,仁義,往往會帶頭做好模範作用,也正是因為傳統封建倫理道德的約束,才會在歷史出現太皇太后架空天子,垂簾聽政的現象,慈禧便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單色呼吸


可以賜死,但不能公開

1.公開不但會有人開始不服,而且會造人鄙視

2.毀壞綱常,直接破壞了當時全天下的價值觀,會人心不附,失去天下民心,失去他人的擁護,危害巨大


宇宙爆炸了


封建社會對孝道比較看重。歷朝歷代的皇帝無一不是以孝道標榜自己。有什麼必要要冒著天下大不違殺長輩?即使再有什麼事,讓她幽閉看守起來也就是了,何必非要殺人。


實現一個曉目標


不可能,別說太皇太后了,就是太后也不能殺死,不管是不是親的。

古代以孝,皇帝為天下表率,怎麼可能幹這樣大逆不道之事,即使是外戚干政,最多也只是把外戚幹掉,媽媽、奶奶還是不能動的,了不起限制她行動,不讓她出後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