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很多人在老人活著時侯不盡考,死後大辦喪事哭鬼魂?

用戶62744392070


每個人生活都不容易,這年頭大家都在拼命前行,都有自己的生活使命擔當!自顧不暇,又怎麼樣去盡孝心!不要用表面的事實去判斷批判那些人,或許他們也是盡力了,只是身不由己!


夕陽的人生


我有個姨,表嫂在婆婆生前各種刁難,甚至打罵,我舅他們多次上門做工作,還被轟出來,後來姨死後,表嫂哭得最大聲,可以用傷心欲絕來形容,一面哭一面說,阿婆啊,你死得那麼早,你都沒的得享福就死了,……反正給外人的感覺是多麼的孝順,只有我們知道她是怎樣折磨我姨的,我姨走了多年,現在又輪到姨丈受苦了,唉,那個淒涼不是一個外人能解決的


歡子愛


這樣的人也不少見,我家一個親戚,老兩口生育有六個孩子,他父母讓他們兄弟三個每個人每年給老兩口三百塊錢,(其實老兩口還有三個女兒,但是好像農村的風俗是女兒不用贍養老人)結果三個兒子誰也不給,三個兒子的經濟狀況都不錯,家家蓋的二層小樓,可這三百塊錢就是不給,村委會調解,眾人說和,就是油鹽不進,老兩口沒辦法了,有一次坐到兒子家的大門口哭,結果兒子拿扁擔把老爺子打了,從那以後老兩口連氣帶病相繼離世,三個兒子攤錢把老人安葬了,安葬的規模在當地屬於中上水平,看著心裡很不舒服,活著的時候一年三百塊錢都不給,死了六七萬也花,咋想的?都見活人受罪,誰見死人昇天了,唉,可憐了老兩口含辛茹苦拉扯大六個孩子,老年落了個貧困交加,看著兒女豪宅別墅的住著,老兩口在一處幾乎快要塌方的老宅裡嗚呼哀哉了


用戶9714109900643


人死如燈滅,你再怎麼哭喊也沒用,死者也不能聽到,不如活著的時候,端一杯茶水,一碗飯,問一句暖心的話,為什麼很多人在老人活著的時候不盡孝,死後大辦喪事,我認為有幾種原因:

一.風俗習慣.我們這裡的風俗,就是老人去逝了,做兒女的要大張鑼鼓,親戚,朋友,鄰居都來幫忙,送殯,大擺宴席,兒女孝不孝順,都要舉行這一儀式,讓死者走的安息。

二.迷補過失.有的兒女在老人活著的時候,不理不睬,還有怨氣,比如兄弟姐妹多,說老人偏心,不公平,還有其它雞毛蒜皮小事等,直到老人死那一刻,兒女們才良心發現,感覺老人一輩子不容易,感到愧對老人了,這時悲傷了,所以死後大辦喪時,哭得渾天渾地,拉不起來。

三.擺面子.不孝順老人,必招眾人的議論,如果老人死了,兒女不舉辦喪事,眾人的唾液可以淹死他,父母生你養你,辛辛苦苦把你們拉扯大,連最後一次告別儀式都沒有,太沒良心啦!所以,要大辦喪事,做給別人看看,並且炫耀一下,堵住眾人們的嘴。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都無所謂,最重要的是老人活著的時候,做兒女的應該多孝道,哪怕老人做事不對,我們也不要計較,因為他們是自己的爹媽,孝敬老人是中華傳統美德,要真心實意,不能有任何虛假行為,這是我們應盡的義務。





MXM一生平安


這個問題我來談一下我自己的見解,說在老人活著的時候不盡孝,等老人去世了大辦喪事哭鬼魂 ,這真是現實生活中有的現象。我很不理解,無法接受這種行為。

烏鴉知道反哺,羊羔知道跪乳,作為人就更應該感恩回報,贍養老人了。父母再苦再難都把一堆孩子養大,等父母老了沒有能力了需要子女們養活了,有的人不管不問,子女多的,你推我,我推你,誰都不願意盡贍養義務。曾經看到一法制節目,兒子跟年邁的媽媽多年不來往,雖然住在一個村裡,母子基本不來往,後來母親把兒子告上法庭,法官來判兒子要盡贍養義務,兒子還不執行。雖然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可這樣的事很不理解。

我婆婆家是湖南的,他們那邊的風俗就是無論老人活著時過的如何,去世了都大操大辦,殺牛宰豬,請鼓樂隊,燒紙紮的樓閣汽車等等,有的老人一輩子都未必花死時大操大辦的錢,活著的時候兒女長年在外,老人在家還得帶娃種地,一輩子真是苦啊,真是看不慣老人去世的時候,那種哭啊叫啊的,有大擺酒席的錢平時給老人吃好喝好,常陪陪老人多好啊。我覺得活著的時候不盡孝,人死後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的面子,做給別人看的,讓人唾棄!



山裡娃芳姐


這是一種很虛偽的“盡孝”方式。

有的子女對父母很不孝順,父母在世時,總是百般嫌棄,這不對,那不順眼,百般挑刺,從來不關心父母的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狀況,只知道使喚父母,為了自己小家庭的生活,讓父母力盡其能,為自己看孩子,洗衣,做飯,在父母體力能幹活時,甜言蜜語哄著父母為自家幹活,因為父母是最保險的帶工資可信賴的保姆:一旦父母年歲漸年老化,體力也漸次衰弱,就會有嫌棄的表現,給父母看病怕花錢,不願意奉侍,而父母去世後,為了顯示對父母的孝心,就要擺出各種排場給父母辦喪事,其實,街坊四鄰是很看不起這樣的子女,因為他們深知其行為的虛偽做作。



李蓉


父母對子女百般疼愛呵護,接受疼愛的子女心中感覺這是應當得到的。子女長大後,子女又效仿對自己的子女付以疼愛。他們只知道撫養,不知道贍養,或者知道不重視,或者重視但認為時機未到。他們心中父母有能力,父母有缺點,但不知道有弱點。沒有意識到父母也是人,尤其在年老後更是需要安撫照顧。這些子女對父母年老的行為意識不能理解也不能寬容(對社會老年人也是如此,不然不會出現在免費公交上說三道四),對父母的被贍養需求很反感,認為是無是生非或不知足 ,反過來啃老確理直氣壯。在他們心中,子女重要性大於父母。不很充足的開支,先子女、再自己、再父母。對自己的不孝三種覺悟:無意識、不承認、強詞奪理。

父母病重,或出於難以治癒,或處於經濟困難,或出精力所限,放棄或盼望早死早利索。而當父母死後,他們的注意力轉到大辦喪事,有如下心理支配。

(一)要面子,顧名聲,不能比別人差;(二)把原發出的人情收回成本並加息;(三)有權不使過期作廢藉此以斂財的;(四)處於對後代有利的目的,講究風水說法;(五)處於家族、村集體組織、親戚圈 子裡,非本人之意;(六)死者的其他家屬,如母親的孃家,其他姐妹處於報復心理,對喪事規格加高。


泰山木32140178


有句話叫,子不孝,父母過。好多人只是把孩子養大,並沒有教育孩子怎麼做人,任由孩子幸福任性地長大。沒有告訴孩子,萬惡淫為首,百善孝為先的道理,孩子一味地從父母哪裡索取,滿足自己一切需要,不管多少歲好像永遠長不大,沒斷奶,父母也心甘情願為兒女當牛做馬,造成了一種社會現象:向下親,而不向上親。就是說,兒子本應孝敬父母,而現在變成了孝敬自己的孩子,不孝敬自己的父母,完全顛倒了家庭關係,所以有人說,現在世道變了,也確實如此。

有的家庭孩子多,兄弟之間為了分家或以後財產繼承,搞得父子、兄弟甚至姐妹之間親情破裂,兄弟之間互相依靠誰也不願贍養老人,父母成了眾人老子無人養。

也有父母在看待兒孫家庭關係上,不能一視同仁,有促紅滅黑,嫌貧愛富的偏激行為,結果喜歡的兒孫,指望不上,自己不重視看不起的兒孫寒了心。造成自己年老無人養。

也有的老人辛苦了一輩子,有一些積蓄,害怕自己死了,孩子們為了分錢鬧矛盾,提前把自己積蓄均分給孩子,結果孩子們拿到錢後,再也不去父母家,造成老人自己病了沒錢看病,生活困難。

……還有多重情況,家家都有難唸的經,家家情況各不同。

那麼為什麼在老人死後,兒女們殺豬宰羊甚至殺牛,請樂隊,請名演,載歌載舞唱大戲,大擺喪宴呢?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討好客人。大辦喪事,來賓吃得好了,就會到處說xx家喪事過得很大,殺了幾頭豬,幾隻羊,還有一頭牛,抽的利群煙,喝的6年西鳳酒,來了幾百人,宴席上的,雞鴨魚肉肘子牛肉……客人吃好了,誇獎聲不絕於耳,自然不孝敬老人的事就不提了,因為那已經過去了。

可是一旦主人家,花錢少,酒席差,客人吃過後,能罵幾年。我村有一位老人在我回家四年前就去世了,當我回到家裡時,還有人在我面前罵那家人的兒子,弟兄四個,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但做事不行,他爸死了,席裡給人上的是雞娃子(意思雞太小),魚兒子(魚太小),過的是啥事嗎?老漢活著些,沒人管……。這就是社會現實,薄養厚葬蔚然成風,原因不僅僅是我上面提到的這些。要改變這種現狀需要政府利用行政和法律手段進行干預,有良心,知恩圖報的兒女要用自己的孝心養老送終,帶動感化周圍群眾自覺踐行厚養薄葬的新風,讓父母安享晚年,把顛倒了的父母兒子孫子供養關係顛倒過來。

尊敬的網友如果你認為我說的有道理,歡迎點贊,評論,關注。謝謝大家!


小咖4192



用戶3841逍遙


這是典型的活著不孝、死了亂叫型的。

個人認為,只有在父母活著的時候多儘儘孝道,才是真的孝順。父母不圖兒女給他回報多少,只要你常回家看看,哪怕只是一句簡單的問候,也能暖了老人的心。

至於老人死後大操大辦,我認為沒必要。那是給活人看的。父母都已經不在了,你在哭在喊又有什麼用。父母能聽到嗎?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常回家看看,父母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當年陶紅的一首《常回家看看》唱出了幾億父母的心聲。

在此奉勸大家,與其父母死了大操大辦、大哭大喊。不如父母還在的時候多陪陪他們,在他們身邊多儘儘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