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有哪些症狀?

用戶6086雨亭


在真正給大家普及痛風的健康常識之前,先給他們分享一個特別有趣的我碰到的一個門診病人!



我記得好像那天是星期五下午,那天門診量不大,這時候一個女的攙扶著一個一瘸一拐的中年男性進來了,男的表情還特別痛苦,而且還聽見女的口中還一直埋怨著那男的,說:讓你別喝酒,就是不聽!而男的則反駁說:醫生告訴我不能喝啤酒,沒說不能喝其他酒呀!聽到這樣的對話而且男的症狀,其實自己當時已經大概能猜個大概:痛風急性發作!後經詢問查體發現男的踝關節紅腫熱痛非常明顯,查了血尿酸升高,血沉也升高,診斷痛風急性發作是非常明確的!


為什麼給大家講這個故事,不是簡簡單單有趣,而是我在臨床上確實發現很多人對痛風是有誤區的,心存僥倖,讓他不能喝酒,光想著不是啤酒就可以,這些都是引發痛風急性發作重要原因!

那麼怎麼判定自己是不是得了痛風呢?

首先,痛風很容易被人所忽視,因為痛風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特別是痛風的早中期,你不去治療它也就自己好了,輕點的兩三天,中等一週左右,重的幾周也能自己好,有些人可能自己用了一些藥,可能就好的快一點,就算是扛著不吃藥,可能就痛苦一點,也能好,只不過好的慢一點,但這往往自愈性就被人所忽視,覺得沒事沒啥,然後突然哪一天痛的受不了了,那就是比較嚴重通風了,只能服用一些副作用比較大的秋水仙鹼等藥物來治療。


其次,痛風在我們平時生活中特別容易跟一些疾病混淆。

  1. 如丹毒。在農村,經常聽到一些上了年紀的人明明得了痛風,認為是丹毒,就跟有類似症狀的人說:上次打了一支青黴素就好了,你可以試試。開始這樣治療是有點效果的,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這沒找到主要病因,就容易出現病情加重。痛風跟丹毒最大的區別就是:丹毒白細胞升高,患者還可能出現發燒,但尿酸不高!
  2. 如類風溼病。它跟晚期痛風要注意區分,類風溼和痛風感覺都會在關節位置處長一個包塊一樣的,但其實兩者時有典型區別的:類風溼是長在骨頭上的結節,而痛風是長在皮下得痛風石,而且破了可以發現出來的就像白灰一樣的,還有就是類風溼是類風溼因子測出來是良性的,而痛風是尿酸高,兩者還是不一樣的!
  3. 如複發性風溼病。它也是關節或關節面出現疼,出現紅色斑塊,這一點它就很容易跟痛風混淆,而且吃止疼藥都能好,兩三天也能好,好了以後也沒啥後遺症,不會出現大疼後繼續出現小疼,但它與痛風區別就是:它的尿酸也不高,還有就是痛風每次發作的模式基本上一模一樣的,相對複發性風溼病比較典型,容易區分。



最後,以前痛風診斷是通過活檢、穿刺能夠明確找到尿酸鹽結晶就確診,或者通過X線、B超這種影像學檢查來確診。但近年來的診斷主要是以臨床上的症狀、典型的表現、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來診斷。如臨床上,常用以下診斷標準: 1、有無典型急性關節炎發作史,同時既往有無高尿酸血癥病史; 2、關節腔積液中是否可發現有大量尿酸鹽結晶; 3、有無痛風石,甚至痛風結節內可以發生尿酸結晶。 凡是具備這三項中的一項,可以確診為痛風。還有些根據症狀及各種檢查,進行痛風評分,達到即可診斷為痛風!


醫學小偵探


痛風是一種什麼病?

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導致的一種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的病因是「高尿酸血癥」。

就好比水裡的鹽濃度太高了,慢慢被析出來就形成“尿酸結晶”,導致痛風。血尿酸越高,痛風發作越頻繁,而且發病年齡也越早。

但高尿酸血癥未必都發生痛風。

痛風發作的典型過程是:上床睡覺時還好好的,後半夜因腳痛痛醒,而且越來越重,關節紅、腫、熱、痛,疼痛劇烈甚至不能忍受。嚴重者還可出現頭痛、發熱、白細胞升高等全身症狀,有時還被誤認為感染。

痛風,會在特定的條件下發作,比如酗酒、關節損傷、局部溫度降低、局部pH降低、疲勞等。

痛風通常在足部。

這是因為足部血液供應較差,皮溫較低,組織液pH低,而趾骨關節承受壓力大,容易損傷,尿酸容易在足部關節形成結晶,嚴重者可以逐漸向上蔓延,像是足背、足跟、踝、膝、腕和肘等關節也經常發生。


另外,這7類人容易被痛風“纏住”!

痛風是一種富貴病,古時候只有達官貴人才會得。比如白居易、忽必烈、達爾文、牛頓、曾志偉、汪涵……

通過觀察你也可以發現一些特點,下面我們將其總結為這7類人群。

1. 男人:數據表明,痛風患者的男女比例大概是15:1。雌激素能促進尿酸排洩,並能幫助抑制關節炎的發作。而男性體內雄激素更多,雄激素特別鍾愛尿酸,會抑制腎臟對尿酸的排出,導致尿酸在體內的含量升高,加快尿酸結晶的形成和沉積,最終招來痛風。

2.愛喝酒的人:喝酒會讓我們體內產生很多乳酸,乳酸會和尿酸發生競爭,兩者都要排出去,但是乳酸更強硬些,所以尿酸排出去的就少了。久而久之,就引發痛風了。

3.愛吃肉、海鮮的人:肉類、海鮮中嘌呤高,吃多了容易痛風。

4.中老年人:絕經後的女性雌激素下降,雄激素上升,所以容易得痛風。60歲後,人體關節老化,再加上鈣流失,軟骨組織也減少很多,痛風開始欺負老年人了。

5.有痛風家族史的人:近期英國醫學雜誌,發表了一項研究表明,飲食控制對尿酸的影響遠遠不及遺傳因素。

6. 常運動的人:長時間高強度的運動會造成肌肉損傷,產生更多的內源性嘌呤物質,而運動疲勞所帶來的乳酸堆積,會干擾尿酸的排洩。因為過量運動也是誘發痛風的一大誘因。

7. 肥胖群體:減肥時脂肪燃燒後會產生很多酮體,酮體和尿酸也會產生競爭機制。



祝你健康!

參考文獻

[1] 曾小峰,陳耀龍. 2016中國痛風診療指南[J]. 中華內科雜誌, 2016 (011): 892-899.

[2] 關寶生,白雪,王豔秋,等.痛風/高尿酸血癥患者生活習慣的危險因素[J]. 中國老年學雜誌, 2014, 34(2): 455-457.

[3] 楊月欣,張立實,糜漫天.公共營養師.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

[4] 劉明瓊.痛風性關節炎患者的飲食及護理體會[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64):154.

[5] 王隴德,馬冠生.營養與疾病預防—醫護人員讀本.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191.


科普有用、有趣的健康醫療知識、醫學史上的牛人故事

關注我的你,一定是個有愛的人!


醫知伴


痛風典型的發作症狀往往是這樣的:某夜,某中年豐腴男子,美酒佳餚下肚後,怡然入睡、半夜被鑽心的劇痛驚醒,抱著紅腫的腳拇指或手指,坐等天明。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病,痛風不是單獨存在的!

很多人在痛風發作後,即使不接受治療,7~10天疼痛和炎症也會消失,於是都以為自己好了,便自作主張的不去正規治療或停止治療。

痛風有看的到、感受得到的關節疼痛、紅腫等明顯症狀,而這些症狀看似不嚴重,但其實,身體內尿酸還在升高,代謝異常還在繼續,這很容易併發一些其他的疾病,如腎病、“三高”疾病、心臟病等。

痛風分為四期,不僅是劇痛還傷腎!

第一期:無症狀的高尿酸血癥

此時期屬於“痛風前期”階段,沒有任何“外露”症狀,但體內血尿酸升高,對身體的損害在持續進行,可算是一隻腳已經進入踏進了痛風的門檻,一不小心,就會爆發痛風。



如果體檢發現自己尿酸增高,即使沒有任何症狀,也應該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采取飲食控制等方法,把尿酸降下來,避免將來發展為痛風。

第二期:痛風早期階段

此時期突發急性痛風關節炎,常常是單一關節出現疼痛,約有半數發生於一腳掌骨關節,疼痛會在幾天或數週內自動消失,但並不代表痛風好了。



單一關節疼痛標誌著正式進入痛風階段,如果疾病不加以控制,隨後還會出現數次急性發作與緩解交替的情況。在接受規範治療的時候,還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生活方式,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

第三期,痛風中期階段

此時期關節疼痛已經發展為多關節疼痛,每次發作,可能手、腳、膝、肘全部疼痛難忍,紅腫。由於尿酸結晶沉澱,關節骨質慢慢遭到侵蝕,出現不同程度的僵硬,變形和功能障礙。



此時期痛風會反覆發作,發作較嚴重,發作期較長,可伴隨發燒。對於痛風患者來說,這時期是一個“紅色預警”,如果不規範治療,疾病開始朝“最壞的方向”發展,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四期,痛風晚期階段

“最壞的方向”就是痛風晚期階段,此時期患者關節畸形及功能障礙日益嚴重(可致殘),痛風石增多,體積增大,易破潰,流出白色尿酸鹽結晶以及腎臟上出現尿酸性腎結石。

臨床出現水腫、少尿、蛋白尿、夜尿增多、高血壓、貧血等痛風症狀,提示腎功能受到損害,腎功能明顯減退。如果不治療,病情會進一步發展,出現不易逆轉的腎衰竭,也就是尿毒症,可危及生命。

很多人覺得痛風離自己很遠,殊不知,有些不良生活習慣,如大魚大肉、大量喝酒、暴飲暴食、愛吃夜宵等,攝入過量蛋白和高嘌呤的食物。

加上平時工作繁忙,缺乏運動,可導致肥胖、高血壓、血脂異常等,這些都是滋生痛風的“溫床”,也是痛風越來越年輕化的原因。


要想避免痛風困擾,只有到專業規範的痛風醫院積極治療,而且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治療費用也會越少。

隨著病情的加重,不同的階段、病情嚴重程度不一,所以治療難度和費用也不一樣

。要想少走彎路、少花錢,治療痛風還是要趁早!


朱建福醫生


痛風,顧名思義,痛風的主要表現是關節疼痛。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疼的就更加厲害了,而且突然就疼了,但是,慢慢的就不疼了。有可能還會出現關節水腫、紅腫、發炎等表現。一般情況下有好幾天或者好幾周都會有這樣的症狀。通常情況下會從腳趾頭開始,尤其是大腳趾頭是最常發病的。當然,還有膝關節、肘關節等等。這個時候,會痛瘋的,所以就應該到醫院看看,聽醫師的話,這樣才能控制病情。

痛風是因為身體裡的高嘌呤和/或尿酸增高。因此,痛風時間長的話,這些多餘的東西就會慢慢的形成一粒一粒的“小石子兒”,“石子兒”堆起來就會形成痛風石。這個時候關節會變形,而且骨頭會被腐蝕掉。再嚴重些的話,就會影響到腎,會有發生腎結石甚至是腎衰都有可能。這個時候就非常嚴重,會危害到生命。所以,一旦發病,一定要去醫院及時就診。

其實,痛風也是吃出來的病。就是吃太多的高嘌呤食物了,通俗些講,就是吃太多的肉,尤其是動物內臟,像豬肝、豬腰子、鵝肝等等。還有就是吃太多的海鮮,所以海邊住著的人比內陸的人得此病的更多,尤其是龍蝦、牡蠣和貝類等甲殼類食物。當然,如果和太多酒尤其是啤酒和白酒。所以,要想防止疾病發生一定要管住嘴。

本期答主:劉佳迪,醫學碩士

歡迎關注杏花島,獲取更多有用的健康知識。


杏花島


痛風可能有疲乏、全身不適、關節刺痛、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噁心等症狀。下面“問上醫”將為你詳細介紹。


痛風的症狀

  • 多數患者發作前無明顯徵兆,或僅有疲乏、全身不適和關節刺痛等。

  • 典型發作常於深夜因關節痛而驚醒,疼痛逐漸加劇,在12小時左右達高峰,呈撕裂樣、刀割樣或咬噬樣,難以忍受。

  • 部分患者可有發熱、寒戰、頭痛、心悸和噁心等全身症狀。

如對照上述症狀懷疑自己患有痛風,應及時就診檢查,以確定。


如何預防痛風?

  • 喝大量的液體,保持充足的水分,但要限制甜飲料的攝入量。

  • 完全戒酒或限制飲酒量,酒精具有抑制尿酸排洩的作用,長期少量飲酒還可刺激嘌呤合成增加。

  • 諮詢醫生哪些藥物會觸發痛風,及時調整用藥。

  • 通過減肥來達到理想體重,但不能以絕食等方法減肥,這可能會暫時提高尿酸水平。

  • 如果有慢性疾病,請配合醫生接受治療。

  • 少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常見食物的嘌呤含量如下表所示。


如何緩解痛風發作所致疼痛?

  • 遵醫囑使用藥物,如秋水仙鹼、非甾體類抗炎藥或者糖皮質激素,都能起到明顯的效果。

  • 局部冷敷,可使用冰袋或者冰礦泉水冷敷疼痛關節處 20-30分鐘。注意,千萬別熱敷或用熱水泡腳,溫度上升會使炎症有反應、水腫加重,更加疼痛。

  • 抬高下肢,可在睡覺時在腳下墊一個枕頭、下床活動時縮短站立時間、坐著時把腿放平等等。

  • 儘量不穿鞋或穿寬鬆的鞋,痛風發作時,關節又疼又腫,再穿鞋就是雪上加霜。

  • 多喝水排尿酸,正常人每天的飲水量平均約1.5L,而對於痛風患者應保證每天2L以上的飲水量。

  • 轉移注意力,注意力只集中在在疼痛的關節上,會使疼痛會明顯。可嘗試看看電影,和別人聊天。


小貼士:痛風患者應及時就診檢查,及早診斷和治療可使多數患者恢復正常工作生活。




首先,痛風一般包括三個階段:1、無症狀性高尿酸血癥;2、急性和間歇性痛風;3、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高尿酸血癥期一般是沒有症狀的,往往只是體檢發現血尿酸升高而已。

我們常常說痛風的症狀,主要是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那急性痛風性關節炎都有什麼症狀呢?1、85-90%的患者,首次發作痛風一般都是單個關節受累,很少第一次發作就多個關節痛的;2、急性痛風發作剛剛開始主要是累及下肢關節,但隨著病程的延長,可以累及全身各個關節。之前我們科一個痛風20年的老患者,椎間盤突出手術的時候發現,整個突出的椎間盤上都是痛風結石;3、90%的患者,在急性痛風發作的病程中,都會有第一蹠趾關節(就是腳大拇指關節)腫痛,其餘常見的關節依次是足背、踝關節、足跟、膝關節、腕關節等。4、補充一點,痛風還容易發生在既往有過損傷的關節,比如關節扭傷、外傷後,就容易發作痛風。

間歇期痛風,一般沒有症狀;第一次痛風發作後,大多數患者在半年到一年內就會發作第二次,然後隨著病情的延續,發作頻率越來越高。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主要就是痛風石沉積導致的關節殘毀變形了。痛風石可以沉積在任何部位,多見於關節、耳廓,少部分患者在眼部和心肌、心臟瓣膜也可見痛風結石。

雖然痛風的症狀主要是關節,但是還有一個不能忽略的症狀就是痛風的腎損害;30%的痛風患者都有腎結石病史;20-40%的痛風患者有蛋白尿;高尿酸血癥還容易引起尿酸鹽性腎病。

那如何解決上述症狀呢?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找醫生,規律降尿酸。

不同部位痛風石的表現


何懿醫生


您好,我是一名在醫院工作多年的醫務工作人員,並具有國家職業藥師資格,很榮幸回答您的問題。

在臨床的發病體系之中,其實像是肥胖、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痛風,這些疾病在某種意義上就像一群形影不離的“好兄弟”,彼此之間總是有著相互的聯通、形影不離。這些疾病的臨床總和在我國早就超出了“億”這個數量級。而且,他們之所以“可怕”,不但在與疾病本身,還連帶著許多併發症狀。因為篇幅的關係,我們今天就來看看通風的症狀有哪些,以及一些簡單的痛風調理建議。

(一)通風的併發症

對於痛風患者而言,最明顯的併發症就是痛風性關節炎,它的主要臨床表現為局部關節的熱痛、紅腫;其次便是尿路性的結石,根據結石的大小,症狀也會有所不同:一般情況下,如果結石較小,那麼患者不會感覺到明顯的症狀,但如果較大的話,患者則會表現為腰痛、血尿,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尿路梗阻和局部損傷;除此外,痛風還可能誘發高血壓、冠心病、代謝性綜合徵等併發症。

(二)、通風的簡單飲食調理

首先,在飲食上我們可以適當的吃一些碳水化合物含量較高的食物。因為碳水化合物可以促進尿酸的排出,人體的尿酸過高往往是引起痛風的主要原因之一。像是米飯、麵食、饅頭這些都是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其次,我們應保持相對理想的體重,肥胖或者超重同樣也是引起痛風的因素之一;同時我們還要注意脂肪的攝入,因為脂肪會減少尿酸的排出。

再有,要控制蛋白質的攝入。雖然蛋白質是構建人體的基礎性建設材料,不可能說完全避免食用它。但對於痛風的患者而言,在選用蛋白質時一定要以牛奶、雞蛋等優質蛋白為主。儘量避免食用一些葷腥太大的蛋白質類食材。

最後,就是在生活之中一定要大量飲水。每人每天至少應該喝2000到3000ml的水,從而有效促進尿酸排出體外。

希望這些能夠幫助到您!∩_∩

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關注頭條號:【沐歌夜談】。我會定期分享一些藥品應用及其營養養生知識,謝謝大家!

<strong>


沐歌夜談


痛風是由於高尿酸血癥出現尿酸鹽結晶沉積,導致出現急慢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腎病、痛風石和泌尿系統結石,最後統稱為痛風。

但是在日常中大家更多的是單純的把痛風性關節炎稱為痛風,所以在這裡只介紹痛風性關節炎的一些症狀,其他的疾病不做贅述。

痛風性關節炎根據臨床症狀表現的不同又分為: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慢性痛風性關節炎和痛風石。

急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中最典型的症狀幾乎都是在急性期表現出來。

1. 起病急驟,有時呈暴發性,多為夜間發病。第一次發作通常是在身體非常健康的狀態下,突然出現了關節的腫脹疼痛(劇痛),嚴重的疼痛甚至到了不能觸碰的地步,一碰疼痛就加重,同時伴有關節活動受限。

2. 疼痛70%患者首次發生在mu指第一蹠趾關節,另外在足背、踝關節、腕關節等也經常出現。發病初期一般只是在單個關節的受累(後期才是多關節)!

3. 即使不經過任何治療,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症狀也能在1周左右自行緩解。緩解後和正常關節一樣,沒有任何不適症狀(跟“風”一樣吹過,“風停了”什麼也不表現)!

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是尿酸鹽結晶的沉積導致,所以隨著病情不斷髮展,沉積的尿酸越來越多,從經常發作的急性痛風性關節炎就轉變成了慢性痛風性關節炎。

由於是尿酸鹽不斷的沉積,所以在沉積的關節周圍會形成慢性的炎症反應(畢竟是一個異物);此時局部關節會有不同程度的腫脹,漸漸隨著病情的發展:關節逐漸變為強直、僵硬。最終關節畸形喪失功能。

痛風石

尿酸鹽不斷的沉積在組織中就是痛風石!好發於耳朵上,尤其是耳輪(有痛風的病史可以自己摸一下耳輪,有沒有結節),在其他的組織中也會普遍分佈。

痛風石的特點是

1. 突出於體表的結節。

2. 數目不一,大小不等。

3. 隨著結節不斷增大,皮膚會被撐薄,從而可能會出現皮膚破潰,這樣就會看到白色的尿酸鹽結晶。

以上是痛風的常見症狀,關於痛風的診斷,目前較多的是依據:

2015年美國風溼病學會與歐洲抗風溼病聯盟痛風分類標準

根據下面表格進行評分,當最後累計得分大於等於8分時即可診斷為痛風。

以上內容幫助到您了嗎?

如果有疑問可以留言哦~


骨傷的楊張張揚


痛風屬於自身免疫系統疾病,體內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痛風多見於40歲以上的男性,絕經後的女性也比較常見。很多痛風患者在第一次痛風急性發作之前都會有很長一段時間的無症狀期,僅僅在平常的體檢當中會發現尿酸高,這個時候大家一般都不會引起重視,不引起重視就會有接下來的痛風第一次急性發作。痛風的急性發作主要有以下這幾個症狀:

1、急性起病,一般多發生在酒後,吃海鮮後,晚上和清晨起床的時候,常常都是在數小時之內疼痛就達到比較高峰的狀態,特別疼,而且伴有活動的障礙。關節的障礙一般都出現在大腳趾以及第一蹠趾關節。當然腳踝、手腕等等這些部位也會出現;

2、服用止痛藥,像扶他林、芬必得,疼痛的症狀能夠得到明顯緩解;

3、痛風是一個自限性的疾病,不管它,也能在數天之內自行緩解。因為不管它,可導致反覆發作,而自己去藥店裡買藥吃,最終會轉變為慢性痛風。慢性痛風,不光是會有關節症狀,可能還會累及到腎臟,造成腎功能異常,而且會出現結石,最終還是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所以,我們要高度重視痛風,及時到醫院及時治療。






我愛祖國0508


痛風在我這一共分6個時期,每個時期的表現是不一樣的,在這裡我就簡單的說一下:

高尿酸血癥時期

這個時期沒有明顯的體症,就是尿酸的比較高,只有15%左右的高尿酸血癥人群會轉換為痛風,所以這個時期一定要忌口;

急性炎症期

患者一般會出現紅、腫、熱、痛(無菌性炎症),並且多發作在一個關節,大部分是腳趾的蹠趾關節,然後逐漸上移,腳踝、膝蓋等,發作的頻率大概是1-2次/年;

慢性痛風發作期

這個時期的患者症狀就特別多了,紅、腫、熱、痛,稍微吃點高嘌呤的食物痛風就會發作;

痛風石期

由於痛風石的出現,對於各個關節以及骨頭的損傷就會慢慢出現了,並且紅、腫、熱、痛的無菌性炎症也會一直伴隨;

腎病期

顧名思義,這個時期的患者肌酐會特別高,嚴重的會出現腎衰、尿毒症等,並且這個時期的炎症已經不明顯了;

保健期

這個時期的患者會反覆疼,但是這個時期的尿酸鹽結晶已經溶解乾淨了,之所以會反覆疼的原因是患者的骨質損傷嚴重,從而導致的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