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剎車是怎麼工作的,又是怎麼回位的?日常保養中,該注意些什麼?

張睿76885158


您好,我回答你的問題

剎車系統由操控系統、液壓系統和助力系統組成。

1. 操控系統:踏板,手剎等。

2. 液壓系統:由液壓油、剎車泵、液壓油管組成。

3. 助力系統:真空助力泵

4. 電子控制系統 :由ABS泵、ABS傳感器、ABS電腦組成。

5. 執行系統 :由剎車鉗、剎車片、剎車盤組成。

常見的剎車裝置有“鼓式剎車”和“盤式剎車”二種型式

鼓式剎車

盤式剎車

日常保養中應該注意什麼?

全新的剎車片厚度一般在1.5cm左右,隨著日常摩擦損耗下,當肉眼觀察剎車片厚度僅為全新的1/3時,就需要增加檢查的頻率,隨時準備換上新的剎車片。

剎車片兩側都會有凸起的小標誌,當剎車片跟它平齊時(2-3mm),就說明已經到極限了,必須換新。

另外,剎車片的更換時間週期不是固定的,這取決於車輛行駛路況、駕駛員踩制動踏板的頻率及力度。

希望我的回答能對你有幫助?


汽車鋁車身修復


相信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惑:新車的剎車油是滿滿的,使用一段時間之後剎車油位就下降了好多,嚴重的甚至剎車油位都報警了。但是把車開去修理廠檢查,卻沒有發現任何洩漏的地方,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還有,這盤式剎車剎車片上沒有回位彈簧,這剎車片是怎麼回位的呢?下面老侯來給大家說說這兩個問題。

我們首先來看看普通的液壓制動系統的結構和工作原理。一般的液壓制動系統主要由制動踏板、真空助力泵、制動總泵(也稱為制動主缸)、制動液(也稱為剎車油)、制動油管、ABS泵總成、制動分泵(也稱為制動輪缸)和車輪制動器組成,它們組成了一個封閉的壓力傳遞系統。當踩下制動踏板時,制動總泵的活塞向前移動,壓縮制動總泵內的剎車油,使剎車油的壓力升高,通過剎車油管將壓力傳遞給各車輪的制動分泵,並推動制動分泵的活塞外漲,推動剎車片與剎車盤夾緊(或使剎車片漲開與制動鼓摩擦)產生制動力,使汽車減速直至停車;當鬆開制動踏板時,總泵活塞在油壓和回位彈簧作用下回位,剎車分泵中油壓降低,剎車片回位,解除對車輪的制動。

在這裡很多人會有一個疑問:這剎車片是怎麼回位的呢?如果是鼓式剎車,剎車片上有回位彈簧,可以把剎車片拉回到初始位置;但是現在很多車都是盤式剎車,在剎車片上沒有回位彈簧,這剎車片是怎麼回位的?如果不回位,剎車片和剎車盤不就一直在摩擦嗎?制動力怎麼解除啊?

原來,秘密在於剎車分泵的活塞上面。盤式剎車的剎車分泵又叫做剎車卡鉗,它是由活塞和鉗體組合而成的,活塞在鉗體中運動,一側承受剎車油的壓力,另一側推動剎車片夾緊剎車盤產生制動力。活塞與鉗體之間有一道密封圈,用來密封剎車油,活塞的回位就是由這個密封圈來完成的。

這個密封圈的截面並不是普通的圓形,而是矩形。 當汽車制動時,活塞在液壓力的作用下將剎車片壓緊到剎車盤上,產生摩擦力矩(制動力),此時這個矩形密封圈的刃口在活塞摩擦力的作用下會產生微小的彈性變形;當解除制動時,作用在活塞背面的壓力消失,矩形密封圈在彈力作用下恢復原始狀態,同時帶動活塞回位。這就是盤式剎車剎車片的回位原理。也許會有人說,這個密封圈的變形量有那麼大嗎?其實這個變形只要有一點點就足夠了,二者之間的壓緊力解除後,高速旋轉的剎車盤還會將剎車片略微往回推一點,正常情況下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的間隙只有不到0.1mm。

這個矩形密封圈還有自動調整制動間隙的作用。汽車在使用中,剎車片和剎車盤之間的間隙由於磨損而逐漸加大,當制動時活塞密封圈變形達到極限後,活塞仍然可以在液壓力的作用下繼續向前移動,直到壓緊剎車盤為止;但是當解除制動時,矩形密封圈能使活塞回位的距離是相同的,即剎車片與剎車盤之間的間隙仍然保持標準值。這就是盤式剎車自動調節制動間隙的原理。

所以,剎車卡鉗中的這道矩形密封圈的作用是相當大的,它不但起到密封剎車油的作用,同時還有使活塞回位和制動調整制動間隙的作用。因此這種矩形密封圈的結構相當精密,同時對它的彈性、耐熱性、刃口的幾何精度及表面光潔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實踐中它一般很少損壞,如果損壞了也很難修理,一般都是直接更換剎車卡鉗總成。

那麼剎車油的液麵下降又是怎麼一回事呢?正常的液壓制動系統是一個封閉的壓力傳遞系統,如果沒有洩露的話,剎車油應該永遠也不會缺失。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剎車油的液麵卻在不斷的下降,這又是為什麼呢?

我們繼續來看剎車卡鉗的結構。前文說了制動間隙在使用中是不斷自動調整的,隨著剎車片和剎車盤的磨損,活塞會不斷的向外伸出,活塞後面的空間就會越來越大,這樣就會不斷有剎車油補充進來。這些剎車油都是從剎車油盒裡流過來的,剎車卡鉗中的剎車油多了,留在剎車油盒中的剎車油就少了,這就是剎車油液麵不斷下降的原因。對於有經驗的駕駛員,還可以從剎車油液麵的高度大致推算出剎車片的磨損情況。

比如說,新車出廠是剎車油液麵是在最高位置,行駛了五萬公里之後,剎車片和剎車盤共磨損了0.6cm。一般剎車片的表面積大約是50cm²左右,前剎車片要略大於後剎車片。這樣一個剎車片磨損後,可以使剎車卡鉗中多進入大約30ml的剎車油,全車共有八個剎車片,這樣就大約有240ml的剎車油進入到剎車卡鉗中,這樣剎車油盒中幾乎就沒有剎車油了。如果是帶有剎車油液麵高度傳感器的車型,在儀表盤上就會顯示出警告標誌。

但事實上由於前後剎車片磨損不一,前片磨損的多而後片磨損的少,所以並不能使剎車油的液麵下降那麼多,一般也就是從最高限下降到最低限。當我們發現剎車油液麵大幅度下降時,我們需要做的不是添加剎車油,而是應該更換剎車片。當新的剎車片裝上去以後,剎車油液麵高度自然就會升高。如果我們冒然的添加剎車油,更換新的剎車片後,大量的剎車油反流到剎車油盒中,並從油盒蓋溢出,會嚴重的汙染髮動機艙。另外剎車油對車漆有非常強的腐蝕作用,如果溢出到車漆上,會使車漆大面積脫落,這就是非常麻煩的事情了。








用戶嗯哼嗯哼


你好。

一、汽車剎車是怎麼工作的:

通過下面這張圖可以瞭解到,當司機踩下剎車之後,剎車油通過總泵、油管然後到達分泵,此時制動鉗收緊,裡面的剎車片就會緊緊夾住剎車盤,車輪就是慢慢停止轉動。

二、汽車剎車是怎麼回位的:

剎車的剎車分泵又叫做剎車卡鉗,它是由活塞和鉗體組合而成的,活塞在鉗體中運動,一側承受剎車油的壓力,另一側推動剎車片夾緊剎車盤產生制動力。活塞與鉗體之間有一道密封圈,用來密封剎車油,活塞的回位就是由這個密封圈來完成的,如下圖:

三、日常保養中,該注意些什麼?

1、剎車片:剎車片屬於更換頻率很高的零部件,對改變行車感受起的作用也非常大。一般情況每行駛三萬公里需要更換剎車片,但在實際生活中需要參照您日常的行駛環境、司機的開車習慣等等。如果您居住在山地丘陵地區,或者您有超車、頻繁踩剎車的習慣,那就需要一萬公里左右更換一次剎車片。

2、剎車盤使用壽命很長,但也需要正確的日常養護方法。例如如果您剛剛高速行車完畢,剎車系統,包括剎車盤還處於高溫狀態,請不要立刻去清洗汽車,熱脹冷縮會縮短剎車盤的使用壽命。另外請不要將潤滑產品塗在剎車盤上,會造成剎車失靈。

3、剎車液:您在購買愛車時附帶的使用說明書中明確標註了剎車系統中剎車液的更換期限,一般是兩年或者行駛四萬公里,兩個指標先到為準。

希望能幫到您。


小巧一家


對於轎車來講,最常見的兩種形式是盤式制動器與鼓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是由制動鉗與制動盤之間的摩擦來提供製動力,制動盤靜止不動,制動鉗一般由液壓驅動,而對於鼓式制動器,外觀猶如鼓一般,裡面會有制動蹄,制動蹄的擴張與制動鼓的摩擦提供了制動力。這是這兩種制動器的基本原理,具體到汽車的剎車系統還包括了制動力分配、調節等各方面。剎車保養,根據公里數和使用情況,主要是剎車片、剎車盤、剎車油的更換。


南京萬通郭


對於轎車來講,最常見的兩種形式是盤式制動器與鼓式制動器,盤式制動器是由制動鉗與制動盤之間的摩擦來提供製動力,制動盤靜止不動,制動鉗一般由液壓驅動,而對於鼓式制動器,外觀猶如鼓一般,裡面會有制動蹄,制動蹄的擴張與制動鼓的摩擦提供了制動力。這是這兩種制動器的基本原理,具體到汽車的剎車系統還包括了制動力分配、調節等各方面。剎車保養,根據公里數和使用情況,主要是剎車片、剎車盤、剎車油的更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