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作品介紹


《了不起的蓋茨比》是美國作家菲茨傑拉德所作的一部中篇小說,講述了富豪蓋茨比因愛而亡的悲涼故事。作者菲茨傑拉德也憑藉這部作品,奠定了其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地位。


村上春樹曾說:如果沒有與《了不起的蓋茨比》相遇,我寫出來的小說會與現在完全不同,也許什麼都不寫。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了不起的蓋茨比》講述的時代背景為美國20世紀20年代,這是美國的一段特殊時期。


這個時期的美國,財富的多少成了判斷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人們開始盲目地賺錢,賺快錢,《了不起的蓋茨比》的主人公——蓋茨比也走上了賺快錢之路,成了這個特殊時代的犧牲品。


作者菲茨傑拉德就生活在這個特殊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更像是菲茨傑拉德自身的影射。男主人公蓋茨比就像菲茨傑拉德自己,因為生活清貧,菲茨傑拉德與富家千金吉內瓦·金的愛情無疾而終。


女主人公更像是與菲茨傑拉德相伴一生的妻子澤爾達,澤爾達生活奢侈,甚至提出條件:“讓自己過上習慣的優裕生活”,才與菲茨傑拉德結婚。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澤爾達

最終菲茨傑拉德也因不堪生活的重負,死於酗酒引起的心臟病突發,年僅44歲,一個文學天才從此落幕。


美國文學批評家查爾斯·顯恩這樣評價菲茨傑拉德:菲茨傑拉德的小說是從他的靈魂深處流出來的,儘管他的作品只是顯露出他自己,可是他寫得如此卓越,以致他顯露出來的是人性的百態。


菲茨傑拉德在寫小說,也在寫自己,寫自己所處的這個時代,《了不起的蓋茨比》就是菲茨傑拉德文學作品中的典型。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菲茨傑拉德

縱觀蓋茨比的一生,或許這個富豪的結局是種必然,從蓋茨比懷揣內心深處最美好的夢想開始,他已經一步步走向滅亡,成為愛情的替罪羔羊。


為了這個“夢想”,蓋茨比選擇暴富,那是一個沒有回頭路的抉擇


蓋茨比出生並不富裕,卻用一身軍裝讓黛西認為自己與黛西生活在同一個社會階層。蓋茨比在佔有了黛西之後,也不小心真正地愛上了黛西。


可是命運直白,蓋茨比要上前線打戰,黛西卻仍混跡於社交,並在一次邂逅之後,嫁給了地位顯赫的富豪湯姆·布坎南。


蓋茨比固執地認為是因為自己的貧窮失去了黛西,並堅信黛西並不愛湯姆,黛西真正愛的是自己,因此他需要暴富。這是蓋茨比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1. 從沒有什麼方式能夠讓人快速致富,只有劍走偏鋒,採取不正當手段


從湯姆對蓋茨比的調查中,我們可以知道,蓋茨比之所以能夠在短短的幾年內成為富豪,是他在私下進行非法經營,蓋茨比通過在藥店櫃檯賣私酒等方式快速盈利。


而賣私酒只是蓋茨比的其中一個把戲之一,從好友沃爾夫山姆威脅沃爾特使其停止控告、小帕克在櫃檯倒騰債權被逮,到沃爾夫山姆不敢參加蓋茨比的葬禮等種種跡象來看,蓋茨比的致富之路讓人不敢想象。


不管哪個時代,都沒有快速致富之路,只有違法犯罪之路,鑽漏洞,找速效,都是把自己往深淵裡再一步。


蓋茨比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選錯了道路。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2. 自尊心進一步作祟,一個不坦誠的人也難以結交真正的朋友


蓋茨比成功緻富了,離夢想近了一步,同時蓋茨比也有弱小的自尊心需要維護,因此他從未對身邊的人坦誠布公,也沒有結交到真正的朋友。


他向外界宣稱自己是在牛津接受的教育,當蓋茨比想向文中的“我”尋求幫助時,也沒有坦誠自己的身份。他編造自己出生於西部的一戶有錢人家,祖輩都是在牛津接受的教育,自己繼承了一大筆家產,之後像個王子一樣生活,去歐洲各國收集珠寶。


謊言俗氣又老套,讓人忍不住想笑。可是蓋茨比自己信了,為了這個夢想,他要給自己營造一個由始至終的富豪形象,因此他欺瞞所有人,也拒絕所有人。


可是有誰的遮遮掩掩能換來朋友的真誠以待呢?文中的“我”雖然被打動,牽線搭橋,但並沒有真正為他們的處境考慮。


更悲涼的是,在蓋茨比去世後,參加葬禮的人寥寥無幾,與曾經的熱鬧輝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蓋茨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選錯了方式。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3.奢靡只是逃避生活的假象,腳踏實地才是對抗生活的正確方式


蓋茨比通過舉辦盛大宴會的方式,期待黛西的到來,他想讓黛西看到自己富裕的生活狀態,因此他鋪張浪費,笙歌不絕。


當時的美國正在實施禁酒令,自己在家裡喝酒不算違法,但與朋友共飲或舉行酒宴則屬違法。但蓋茨比舉辦的宴會上擺滿了烈性酒,宴會吧檯雞尾酒供應不斷。


黛西終於來到了這個奢靡的宴會,但她並不開心。


營造奢靡鋪張的氛圍只是讓黛西表面感興趣,實則內心的空虛永遠無法彌補,因此黛西對於蓋茨比重燃的愛意也只是一種挑逗,一種刺激的追求,最終也導致悲劇的發生。


試想一下,如果蓋茨比給予黛西的不是這樣刻意營造的奢侈,而是真正的情意相通,真正的腳踏實地的愛情,結局是否也會不一樣呢?


蓋茨比為了自己心中的夢想,選錯了辦法。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這個夢想從來都不美好,蓋茨比想要奪回有夫之婦,滿足自己戀愛的私慾


當蓋茨比第一次見到黛西與湯姆的女兒時,表情驚奇,他從來都沒有意識到這個孩子的存在,從來都沒有相信黛西已經有了一個完整的家庭,從來都不認為黛西該履妻子之責、自己該過自己的生活。


正確而美好的夢想可以幫助我們積極向上,爭取生活的掌控權;錯誤但看似美好的夢想卻會加深我們消極墮落,被生活掌控而迷失自我。


蓋茨比做著一個錯誤但看似美好的夢想。


他想要曾經的愛情,他認為自己才是黛西的真命天子,他偏執地相信黛西只愛自己。他的夢想就是讓黛西“承認”自己並不愛湯姆,然後帶黛西回到兩人離別前的樣子,娶她過門,給她幸福的生活。


然而,事實是這段感情相隔了5年,黛西有了給她財富的丈夫,有了寵愛的孩子,有了作為一個妻子、一個母親該承擔的責任。


但是蓋茨比看不到,他只看到了自己的愛,只看到了“讓自己堅信的”黛西的愛,只看到自己默默守護的5年。


學界泰斗金嶽霖深愛才女林徽因,但他一直很理智,認真且小心地駕馭著自己的感情。他的愛不是佔有,只是靜靜地守候,護林徽因一生周全。


兩人的故事也一直被後人所津津樂道,沒有支離破碎的家庭紛爭,只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這是金嶽霖的理智戰勝了私慾,才有後來這樣的佳話,而蓋茨比,恰恰是被自己夢想的私慾所吞噬,逐漸失去了理智。


蓋茨比的夢想從不是美好的夢想,這是死亡的序章。


一段感情已經謝幕,最好的處理方式便是祝福。我們苦苦掙扎,認為自己愛得無私且偉大,想象自己就是愛神的化身,來拯救那個曾經深愛自己的人,而事實,只不過是我們內心的不甘而已,內心私慾的不滿足罷了。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這個夢想很美好,乾淨又純潔,但僅僅是對蓋茨比而言,這個守護完整的夢想只是感動了蓋茨比自己


蓋茨比內心有一束綠光,那是黛西家碼頭末端的一盞,徹夜點亮的綠燈。這盞綠燈,甚至超過了黛西本身的意義,但蓋茨比並不自知。


這張綠燈就是蓋茨比夢想的化身,它在海灣的彼岸,美好得觸手不可及。


夢想,因遙不可及而顯得越發美好。


而當黛西來到蓋茨比的家,那盞綠燈已經失去了它的意義,蓋茨比的夢想也不再幹淨而美好。


蓋茨比用了5年,痴痴等待一個曾經深愛的女子,他用奢靡的宴會來做幌子,只為等女子踏進一步。


蓋茨比因愛而亡,我們為他生命這樣不公的逝去感到痛心,但卻並不為他那美好的夢想感到動容。為什麼?因為這個夢想至始至終只感動了蓋茨比自己。


是的,黛西沒有被感動。她把挑起蓋茨比的愛意當成是一種玩樂,她肆無忌憚,為所欲為,她在朋友面前親吻蓋茨比,在丈夫湯姆面前肆意展現對蓋茨比的愛慕。


黛西沒有考慮過蓋茨比,也沒有考慮自己這樣行為的後果,黛西就是一個被寵壞了的富家千金,消磨眾人對她的寵愛,為自己為所欲為的行徑找到出口。


蓋茨比知道黛西的聲音充滿了金錢,但是他依然沒能醒悟,他沉浸在自己的夢想裡,他被自己的夢想感動著,也執拗地相信,黛西也和他一樣熱愛這個夢想。


為了這個錯誤的夢想,蓋茨比最終成了替死鬼,和自己的夢想一起,永遠離開了黛西。


而黛西,甚至沒有送來一束鮮花、一句問候、一個蓋茨比至死都在等待的電話。


《了不起的蓋茨比》: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

結束語


蓋茨比從擁有這個夢想開始,就是在走上一條不歸路。為了完成夢想,他賣私酒,逼迫自己暴富,用了非法手段進行盈利。而這個蓋茨比為之付出生命的夢想,只是自己私慾的產物,它不該存在,也感動不了黛西,只是吞噬了蓋茨比自己。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說:人心全都如此,他們害怕實現更大的夢想,認為自己不配有這樣的夢想,或者無法實現這樣的夢想。


而牧羊少年敢於去實現這個看似很遙遠的夢想,也最終實現了,因為這是一個正確的夢。


同樣,蓋茨比也敢於去實現這個魂牽夢縈的夢想,卻最終成了犧牲品,因為這是一個錯誤的夢。


一個富豪,從懷抱美好的夢想,到成為愛情的替罪羔羊,永遠的犧牲品,只因,擁有錯的夢想,從一開始,就註定不是美好的結局。


夢想沒有高低,卻有對錯,只有朝著正確的夢想,我們才能走得更遠。而錯誤的夢想,就是萬丈深淵的指向標,代價不可估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