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對不起,我向自己撒了謊

前言

大家還記得《人民的名義》中的吳老師吳惠芬嗎?她是漢東省委副書記兼政法委書記高育良的前妻,漢東大學歷史系教授,明史專家,可以說是一個高級的知識女性。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高級知識分子,明明已經和丈夫離婚了,甚至知道自己曾經的丈夫和別的女人有了孩子,卻依然選擇和他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在人前上演著一副“模範夫妻”的戲碼。

她不痛苦嗎?肯定會。她對高玉良說:“能給我講講嗎,那個小高有什麼好的呀?”看似平靜的一句話卻掩藏不住心底的洶湧波濤。有苦無處訴說也不能對人說,吳惠芬終於患上了抑鬱症。

那麼吳惠芬為什麼會走上這樣一條路呢?拋卻人物本身的性格和政治因素,促使她選擇這條路的是強大的心理防禦機制。

美國作家約瑟夫·布爾戈在他的著作《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一書中指出,“一切防禦機制都是我們為逃避痛苦而向自己撒的謊。”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對不起,我向自己撒了謊


什麼是心理防禦機制

①被鐐銬鎖住的那個“我”

所有人都有兩個“我”。一個是別人眼睛裡能觀察到,會哭、會笑、會表達能行動的“我”,即意識。另一個是被鐐銬鎖住關進小黑屋裡拼命掙扎的“我”,即潛意識。

這個被鎖住的“我”,連我們自己都不瞭解,或者說不敢去了解。我們一切的思想和行動都有它的影子,可許多時候我們卻竭力地壓制它,不允許顯現在陽光下。

被鎖住的那個“我”,藏著我們最真實的憤怒,最悲傷的痛苦,最直接的愛慾;它還窩藏著對道德的不屑,對世界觀的鄙視,還有對自由的渴望。

被鎖住的那個“我”,可能是天使,但更有可能的卻是惡魔。一旦放飛,我們可能就會無法承受那種真實的痛苦而受創甚至崩潰,或者與現世的道德觀,價值觀產生劇烈的衝突而不為世人所容。

心理防禦機制就是那把鎖,將真實的,赤裸的那個“我”鎖在靈魂深處,只留下一扇單向的窗。我們看不見那個被鎖住的“我”,而它一直在冷眼看著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時不時掙扎著傳輸它的意念。

我們時有失言之語,無心之舉,下意識的選擇,甚至包括某些不應該的遺忘,這些現象看似無解,其實都是我們內心深處發出的聲音,只是被我們刻意壓制“鎖”起來了。

②心理防禦機制是是“盾”也是“矛”

我們能開心幸福地活著,要因為心理防禦機制。

我們之所以抑鬱、焦慮,還是因為心理防禦機制。

馬雲說過:“我對錢沒興趣,我人生中最大的錯誤就是創建了阿里巴巴。我最快樂的時候,是一個月拿91塊錢,我當老師的時候。”

財經作家吳曉波搞了一個調查:“發現中國三分之二的富豪活得不快樂。”

於是你得出一個結論,富有富的煩惱,窮有窮的快樂。

同學不是考上了985就是211,而你卻上了一個三流的野雞大學。忽然想起愛迪生的名句:“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但那百分之一的靈感往往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重要。”

諸如此類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數不勝數,如果我們去追究真相,必然無法接受事實的打擊。此時心理防禦機制是積極的,是保護我們避免受創的“盾”。它能讓我們保持生活的常態,減少無謂的痛苦進而繼續開心地活著。

然而有時候心理防禦機制也會是打壓我們成長和獲得滿足感的“矛”。

伴侶常常夜不歸宿,他說工作忙要加班趕進度,你明知真相未必如此,可看著嗷嗷待哺的孩子,依然選擇相信他。

每次託朋友辦事,明明答應得好好的,最後一件事都沒辦成過。你也許會想,不是朋友不用心,他只是不小心忘記了。

其實你明明知道丈夫應該是出軌了,也知道你那所謂的朋友根本就不重視這份情意,卻依然選擇欺騙自己

誠然,如果面對一件事的全部事實讓我們的生活不堪重負時,防禦機制會幫我們倖免於難。但在有些時候,我們則需要坦然面對痛苦。逃避事實也許的確會讓我們在當下那一刻感覺好受些,但從長遠來看,這隻會讓事情朝著更壞的方向發展。

這就要我們學會區分並且找出那些消極無用的心理防禦機制,解除一部分的枷鎖,活出內心無比強大的自己。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對不起,我向自己撒了謊

常見的消極心理防禦機制及其外化行為

①常見的消極心理防禦機制

  • 壓抑:壓抑的本質就是在意識中避開某種東西,和它保持距離。
  • 否定:一個無法接受的事實,與我們的願望或信仰有衝突,於是我們便否定其真實性。
  • 轉移:我們可以很清楚地體驗到某種感受,但卻將其導向了並非引發這種感受的人。
  • 反向形成:將一種無法接受的感覺或衝動轉變為完全相反的行為。
  • 分裂:非黑即白。濃烈的愛意有時也會變成殺人的盛怒。
  • 理想化:將普通狀態或人提升到完美的狀態,為潛意識中感到絕望或不願面對的困境提供了一個簡單的“答案”。
  • 投射:希望自己擺脫痛苦情緒,發洩或傾倒情緒垃圾將其轉移到他人身上。
  • 控制:為了避免痛苦,放棄所有開始
  • 思考:有時候思考會成為一種內在謊言,引導我們偏離醜陋的真相,或者掩蓋痛苦的現實。
  • 羞恥防禦: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②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的具象化行為

人是情緒化的動物,所有的行為都是心理活動的外化,常見的心理狀態有:

  • 需求與依賴
  • 激烈的情感
  • 自尊

不同的心理防禦機制在面對這些人類共有的心理問題時會外化出不同的行為方式,我們可以從這些行為方式中區分出它是否值得依賴。

下面以“否認和壓抑”心理防禦機制在這三種心理問題下的外化行為舉出常見的例子。

需求和依賴:人是社會化的群居動物,看似每個人都是完全獨立的個體,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需要從他人處獲得某種需求。

當否認自己有這方面的需求時就會拒絕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連接關係,進而將注意力轉移到物質上,諸如暴食,酗酒和藥物成癮等。

激烈的情感:人類善於表達自己的情感,不過有些人不管遇到什麼事表面上看起來都不動聲色,喜怒不驚。其實他們心中可能已經怒火中燒,只是他們的心理防禦機制極為強大,將憤怒這種激烈的情感壓抑住了。

自尊:否認自身受傷或有缺陷感的人經常發展出有意識的優越感,隨處炫耀優勢,尋求他人的讚美。有句話說得非常有道理,越缺什麼就越炫耀什麼。這種現象就是否認和壓抑防禦機制在自尊這個心理狀態下的外化行為。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對不起,我向自己撒了謊


逃避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我們終將面對

①直視自己的內心,面對產生痛苦的根源

心理防禦機制就像一堵牢固的圍牆,不是一天兩天建造起來的,同樣也不是輕易可以消除的。

但是當發現那些消極的心理防禦機制已經阻礙到我們的成長,甚至已經開始不利於我們和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係時就必須正視它。

直視內心有時並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每個人都在面對情感上的痛苦,每個人也都在依賴自己的防禦方式迴避這些痛苦,但是想要改變就必須去面對這一切,直到你看清楚自己的痛苦及應對這份痛苦的防禦機制。

②適當地做些運動將注意力從大腦轉移到身體上。

運動可以有效改善和緩解情緒上的壓力,尤其適用於轉移和投射型的心理防禦機制。另外冥想和瑜伽這類控制呼吸類型的運動方式也可以很好地平靜心緒,更適合於過度思考型的心理防禦機制。

③嘗試著做出和以往不同的選擇,也許就會邂逅另一番別樣的風景。

固有的心理防禦機制讓我們習慣於從前的思維模式,試試再做選擇的時候從另外的角度出發。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選擇,在不斷的選擇中得以成長。

結語

人類之所以能夠繁衍生息到現在併成為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種族,心理防禦機制功不可沒。它給我們提供了保護,幫助我們解決了人類經歷中的一些難題。

然而這世間根本沒有任何事物是完美的存在,心理防禦機制在保護我們的同時不可避免地會產生一些消極的因素。

尤其是在當今這個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中,複雜的人際關係讓越來越多的人感覺到焦慮和不安。這種情緒嚴重阻礙了我們的成長以及對滿足感的獲得。

識別和正視這些消極的防禦機制,嘗試著削弱和解除它們可以促使我們同他人建立一個良好的人際關係,同時可以積極樂觀地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