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乾隆皇帝在《重華宮記》中說:“少而居之,長而習之,四十餘年之政,皆由是而出……蓋宿學之所安,舊劍不能忘也。”舊劍指的是富察皇后。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弘曆與富察氏(後來的孝賢皇后)成婚後居住在乾西二所,在這裡乾隆皇帝度過了他一生之中最幸福的一段歲月,從17歲到25歲,上有父親雍正的聖寵罩著,十二歲時,已被密旨定為儲君,22歲被封為和碩寶親王,出色的參與處理平定了準噶爾叛亂和平定貴州苗民起義等重要政治軍務。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枕邊是最中意的女子,那是他的初戀,也是一生之中最深愛的女子,乾隆曾感嘆和富察氏在一起後,才知道什麼是詩經裡《關雎》中男女之情的美好。


膝下兒女雙全,結婚第三年,富察氏就為他就生下嫡子,雍正帝親自命名為永璉,隱含繼承皇位之意。真可謂人生最得意不過如此,事業一帆風順,雙親健在為他擋風遮雨,身旁有如花美眷,兒女承歡。


乾隆皇帝登基後,認為乾西二所是肇祥之地,潛龍邸,遂把乾西五所中的頭所、二所及三所,改建為重華宮院落,並下旨乾西二所不再作為皇子的居住地:“龍潛之地,後世子孫不得再為居住,而杜覬覦大寶之心。”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重華宮的真實面貌究竟如何?能讓歷史上自稱為“十全老人”的一代帝王如此看重,歷經600年的歷史變遷,現在我們還能看到這個曾經的潛龍之地的風采嗎?


為了讓更多的人瞭解故宮,讓我們在走進故宮之前,在文字與圖鑑中感受這帝王古城留下的驚鴻一瞥,窺視到那幾百年前的宮廷故事。

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的一群年輕人策劃了一套《我要去故宮系列》探秘圖書,這套圖書按建築空間區域分20冊編撰。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探秘重華宮》是其中的一本,一共分為五部分:華堂溢彩、篤慕永思、餘音繞樑、家宴同堂、中西交融,全書用獨特的視角給我們重現了那個300多年前的帝皇生活。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01追求到極致的精美,是那個盛世的繁華

乾隆皇帝登基後,搬離了重華宮區域,並對此地進行改建。

將乾西二所升為重華宮,頭所改為漱芳齋並加蓋戲臺,三所改為重華宮廚房,而後拆建四、五所改建建福宮及花園,改建後的重華宮區域變成了集宴賞、娛樂和休憩於一體的重要場所。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重華宮的每一處建築,從精美的紫檀雕花隔扇、隔扇裙板上的浮雕“博古紋”、精緻的金絲楠木落地花罩到漱芳齋大戲臺天井的升降活板、為增強音效,利用聲音共振原理設計的戲臺檯面下的四眼水井,無一不顯示出那個時代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藝,和君王對生活藝術美的極致追求。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列夫托爾斯泰說,藝術是生活的鏡子。

今天我們看到重華宮的那一磚一瓦,不能不被那複雜精益的工藝折服,精緻的落地花罩,每一片葉子,每一朵花都搖曳生姿。

封簷板上的每一處浮雕都蘊含著吉祥寓意,桃子長壽、石榴多子、蘋果平安……

這裡的美不但彰顯出君王的尊貴,寄託著皇家對子孫萬代繁榮昌盛的希望,在這些古老的建築中,我們彷彿還看到了一個繁華盛世的熱鬧與安寧。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02封存的美好,留不住逝去的時光

“憲書登壽八旬七,青邸成婚七十年”,87歲的乾隆站在重華宮,撫摸著眼前的一對花梨木嵌凍石銀母大櫃。

想起70年前,雍正五年,那是他青邸成婚時的美好時光,那一天,意氣風發的17歲少年迎娶嬌美如花的16歲新娘,點滴盡是甜蜜的回憶。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富察皇后與乾隆相伴21年,相愛了21年,卻在37歲隨駕出巡時病逝,令乾隆皇帝心痛不已,寫下《述悲賦》,感到人生之如夢兮,了萬世之皆虛。


富察皇后一生為乾隆皇帝生育了兩兒兩女,大兒子8歲時因感風寒病逝,多年後誕下小兒子,卻在2歲的時候出痘早夭,富察皇后傷心欲絕,小兒子死後僅4個月,就一病不起,香消玉殞。

先是連續失去兩個最心愛的兒子,白髮人送黑髮人,接著連最心愛的皇后也撒手歸西,這個縱使是擁有天下的帝王也始終逃不過人生的悲歡離合,留不住最想保護的人。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富察皇后的死,讓乾隆皇帝性情大變,引發了一系列慘案。

一大批朝廷大員因沒有恪守喪禮百日不得剃髮的禮制被貶責黜革甚至賜死。

皇長子永璜和皇三子永璋在皇后的喪禮上表現得不夠悲痛,直接被剝奪了爭奪皇位的機會,乾隆當眾怒斥:“此二人斷不可承續大統”。研究歷史的學者說,這是乾隆施政由寬走向嚴的轉折點。

至此之後,乾隆花盡一生去追憶與富察皇后一起生活的美好,晚年的他,令人將重華宮按照從前自己與皇后富察氏一起生活時的房間原貌進行佈置。

放置在重華宮的這對黃花梨大櫃是富察皇后的嫁妝,也是他們愛情的見證。乾隆把它變成了個人的儲藏櫃,寫下聖旨。

“重華宮陳設大櫃一對,乃孝賢皇后嘉禮時妝奩,其東首頂櫃,朕尊藏皇祖所賜物件,西首頂櫃之東,尊藏皇考所賜物件,其西尊藏聖母皇太后所賜物件。兩頂櫃下所貯,皆朕潛邸時常用服物。”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黃花梨大櫃裡面貯藏著他未登基時用過的各種生活物品,祖父康熙、父親雍正和母親給他的賞賜,以及富察氏的一些小物件也保存於大櫃中。

兩百年後,民國時期的《故宮物品點查報告》記錄了這對大櫃裡的遺物,有荷包、手巾、絛子、香袋、簏子、繡花緞、手串、繡花枕頭、各色旗頭箍、高低旗裝坤鞋、石青兩面透緙五彩雲水全金龍四團補子等百餘件。

這裡的一桌一椅藏著乾隆一生中最美好的青蔥歲月,那是他無法忘懷的珍貴記憶。時光流轉,現已物是人非,那些歷史遺物裡訴說著的故事,讓今人唏噓不已,我們想象著那幾百年前的美好,還有那肅殺的景象,物品只是物品,只是那時的你賦予它太多的意義,使之看起來甜蜜,想起了心痛。

03 紙糊的窗換上了透明的玻璃,卻打不開望向世界的門

走進重華宮,你會發現裡面的窗戶不是用紙糊的,而是鑲嵌著玻璃,漱芳齋裡掛著富麗堂皇的吊燈,重華宮西稍間裡擺放著精巧的銅鍍金象馱水法鍾,這些都是舶來品,見證著世界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的歷史時刻。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在乾隆時期,英國發生了工業革命、美利堅合眾國成立、法國在鬧大革命,世界的格局在改變。在紫禁城內,收攬了世界上這些精美實用的生活用品,卻拒絕了英國人最新發明的蒸汽機、棉紡機、榴彈炮、步槍……

英國人本來希望用這些改變世界的新發明來換取兩國之間的貿易往來。

但乾隆皇帝傲慢地聲稱“天朝統馭萬國”、“天朝撫有四海”、“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貨物,以通有無”。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乾隆皇帝的一生過得太舒服,在位60年,活到89歲,福祿壽齊全,自詡為“十全老人”。到了晚年,更是沉湎於青蔥歲月的回憶中,與其說他看不到西方工業科技的進步和世界格局的改變,不如說他不願去看到。

一個事事追求極致完美的君王,在年老垂暮之時,他想塑造的已不是世界,而是一個完美的人生了。沒有人能告訴他50年後的清朝被鴉片戰爭打開了國門,沒有人能告訴他圓明園只剩下斷壁殘垣……

歷史的真相是,任憑誰也無法逃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的事實,止步不前,世界就會把你打得落花流水的自然規律。一草一木,城春草木深,多少美好都留不住。


《探秘重華宮》:乾隆皇帝窮盡一生想留住的美好


04結語

落日的餘暉映照著靜謐的紫禁城,幾隻白色的鴿子落在古老的紅磚青瓦上,這裡的一磚一瓦不言不語,卻深深的印上了一代代帝王的沉浮故事,那裡有過最動人的愛情,最傷心的眼淚和最美好的期待,我們看見或看不見,它就在那裡,等你走近,看著你遠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