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誰給解答一下出處和深意?

心在天涯不孤獨


這詩句的意思是說:你們的身與名都會湮滅,而不能影響江河照樣永遠奔流。這首詩是為了肯定當時離棄了魏晉賦體與詩經體寫法的初唐詩人王楊盧駱四個近體詩歌開路者的成就的,在當時,近體詩是時髦俗詩,被人哂笑為輕薄的詩。


一斗樓


"爾曹身與俱滅,不廢江湖萬古流"

出自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寫的【戲為

六絕句、其二】。全詩如下: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戲為六絕句】是杜甫針對當時文壇

上一些人存在貴古賤今,好高騖遠的

習氣而寫的,它反映了杜甫反對好古

非今的文學批評觀點。

該詩是【戲為六絕句】中的第二首,詩

中既明確肯定了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的文學貢獻和地位,又告誡那些輕薄之

徒不要"一葉障目"而譏笑王楊盧駱,

因為,他們的詩文將會傳之久遠的,其

歷史地位也將會是不容抹煞的。

杜甫在這首詩裡的評價可謂是"一言

中譏",事實也是果真如此。"爾曹

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也

就成為了千古名言!


申卜元


這是兩句唐詩,出自於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其二》。

杜甫是盛唐時期的最著名的詩人之一,而且他與李白一個被稱為“詩仙”,一個被稱為“詩聖”,兩個人都代表了唐詩最高的成就。他們的作品也都是膾炙人口,尤其是杜甫的詩,每一首都別具一格,可能初讀的時候會覺得很一般,可是他往往把現實生活中的無奈,還有感傷之懷,全部融入進作品中,也就令作品更加的厚重。

當然杜甫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那就是他骨子裡的家國情懷,無論處於什麼樣的環境下,始終是心繫天下,憂國憂民,這也正是杜甫之所以能夠在這一千多年來,一直感動我們的原因,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感受到人世間的無奈,還有對於現實的憂愁。

杜甫的一生也是顛沛流離,可是他並沒有過多的描寫自身的悲痛,而是把僅有的一丁點愛全部給予了更需要關懷的普通民眾。杜甫這種家國情懷,還有關懷之情,也是他作品的特色。那這首《戲為六絕句·其二》正是為“初唐四傑”打抱不平,當時有很多的文人,認為“初唐四傑”徒有虛名,作品根本不值得一讀,杜甫知道了之後很是氣憤,於是寫了這麼一首詩來反駁。

如果對於文學比較瞭解的朋友都知道,初唐時期有四位大名鼎鼎的詩人,他們分別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等人,他們也被後世稱為“初唐四傑”。由於他們的文風很華麗,一直被受爭議,可是杜甫不這麼認為,而是充分肯定了他們在文學上的成就,認為他們的作品一定是會流芳百世,所以在這首詩中,他更多的還是告訴了世人,千萬不要去嘲笑“初唐四傑”,他們的作品一定是會永垂不朽。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文人與文人之間有的時候惺惺相惜,有的時候可能就會惡語向相,這也就是古人所說的文人相輕,很顯然當時的人們太過於自負,覺得“初唐四傑”的作品,沒有什麼文學性,自然也不屑於去讀,而杜甫在這首詩中,其實是肯定了他們的才華,認為他們的作品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開篇的第一二句,便是直接肯定了“初唐四傑”的成就,同時也諷刺了那些小人,這也正是杜甫最為獨特的一個地方,“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要知道王楊盧駱是屬於開宗立派的大師,他們開創新的文風,只有一些尖酸刻薄的評論家,才會認為他們的作品沒有存在的必要性,這顯然是很可笑。杜甫在這兩句中,先是讚美了“初唐四傑”,同時又是諷刺了那些尖酸刻薄的小人。

最後兩句正是題主要所問的問題,另外也是這整首詩最經典的兩句,“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等到你輩都化為了塵土以後,那麼絲毫不會傷害滔滔不絕的江水。在這兩句中,杜甫又是進一步地諷刺了那些小人,意思是說,你們死了之後,一切都為了塵土,你們將不可能會記住你,但是“初唐四傑”則是會像江河湖泊一樣,一直會存在於天地之間。

杜甫骨子裡的那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其實是最為令人感動,而且在這首《戲為六絕句·其二》中,他正是以一種公正的態度來評價“初唐四傑”,從各個方面肯定了他們的才華,同時也是告訴了世人,他們的成就一定是萬世永存,而那些嘲笑他們的小人,最終只會灰飛煙滅。


品詩讀詞


唐,杜甫“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主要是歌頌唐初四傑,駱賓王.王勃.楊炯.盧照鄰開創和提倡的一代詩詞風格和體裁。

其實,當時四傑並非以詩詞著稱,而主要是駢體文和賦,後來遂延申為詩。據說《討武曌檄》出自駱賓王之手,把武則天“劣跡”寫了個夠,也罵了個狗血淋頭。但武氏看到駱賓王文筆後,不僅不生氣,也大為讚賞,尤其當看到“一杯之土未乾,六尺之孤安在”時拍案而起,準備重用,可惜駱賓王寧願討武,也不侍武。

這四句古詩,翻譯成現代的話就是唐初這四個人開則的詩詞風格和體裁,你們這些淺薄的評論者對此的譏笑是無止無休的。你們這些守舊的文人,在歷史長河中,是微不足道的,因此也只能是身敗名裂,待你們都化為灰土之後,也絲毫不影響江河的萬古奔流。

特別是後兩句,告誡人們,要正確對待改革和創新,不要守舊,更不要頑固不化。歷史的車輪總是滾滾向前,凡妄想阻止歷史前進的,也必將被歷史碾得粉碎,並不能阻擋住滾滾奔流的東流的水。


老兵4200


出自詩聖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其二》: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的詩文有他們當時的風格,評論者對他們的譏笑是無休止的。你們的妄評不過是過眼雲煙,毫不影響四傑詩文如滔滔江水萬古奔流。

  • 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被稱為初唐四傑,他們最大的成就就是初步扭轉了當時的文學風氣。他們使詩歌題材從亭臺樓閣、風花雪月擴展到江河山川、邊塞江漠。七言與五言詩更規範化。
  • 他們是初唐文壇上新舊過渡時期的傑出人物,也就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必然會受到守舊派的攻擊。而杜甫更是挺身而出,用新體裁的詩文力挺四傑,強有力的反抗那些只會譏笑、輕薄四傑的守舊文人。

這其實是很常見也必定會經歷的一種情況,但凡推陳出新,都會受到質疑與抵抗,不可能一帆風順。

  • 舉個最熟悉的例子,戊戌變法不用我過多解釋了吧,政治上的維新顯然更加的慘烈,遭受的不僅僅是語言上的攻擊那麼簡單,六君子的犧牲也在所難免。試想一下,如果當時能湧現出千千萬萬的“杜甫”,可能結果就不一樣了,當然了,政治改革更為複雜,我只是表明一下這種態度。

  • 其實,放自己身上也是一樣,我也經常作為鍵盤俠而恥笑他人的行為及言語,總認為那些看似低俗、無聊的搞笑視頻簡直是腦殘之極,不值一提,但是,人家確實受到了好多人的認可,人家確實出了名,人家確實收穫了利益,這是不爭的事實。
  • 再說個更為明顯的例子,馬雲的成功,不也是這樣,他剛開始做電商有幾個人看好?他變革人們的購物方式又受到了多大的質疑與恥笑?但是,他在團隊及朋友的支持下走了過來,這就是成功。

初唐四傑的詩文,如果沒有杜甫這揚的支持者,很難快速的傳播及發揚。


語留人


這是兩句回覆當時中國文學界對前人的質疑的,要搞懂這兩句的意思要看上下文,全句是這樣的:

王楊盧駱當時體,

輕薄為文曬未休,

爾曹身與名俱滅,

不廢江河萬古流.

意思是:你們現在攻擊和誣衊王楊盧駱的文章,但等你們這些人死亡後,名字全部被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們的聲名,他們的文章像江河那樣萬古常流.

王楊盧駱指的是初唐四傑——中國唐代初年著名的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為“王楊盧駱”。他們的很多名作直到今天還是耳熟能詳的,不是嗎?


鵬學天下


這是杜甫《戲為六絕句》後兩句。全詩: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杜甫寫這首詩是針對當時文壇中輕薄譏笑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初唐四傑。

詩中肯定四傑的貢獻。反映杜工部反對那些文評“好古非今”的觀點。

其中杜甫的不薄今人,別裁偽體,兼採並蓄等見解,在當今還是有借鑑意義。

你們這些非議之徒現在攻擊汙衊他們的文章,等到你們身朽,名也忘掉,也掩蓋不了他們的聲名,他們的文名像江河萬古流淌!


今石看泰國


  • 此句摘自杜甫戲為六絕句中第二首,全首: 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楊王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縱使盧王操翰墨,劣於漢魏近風騷。龍文虎脊皆君馭,歷塊過都見爾曹。才力應難誇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 。
  • 若體其義,須明其意。詩詞歌賦一般都寄託作者當時的抱負、思想或對時局的看法。清人李重華評論杜甫絕句詩“杜老七絕欲與諸家分道揚鑣,故爾別開異徑。獨其情懷,最得詩人雅趣”。他說杜甫“別開異徑”,在盛唐七絕中走出一條新路子,與眾不同。
  • 首先,其從內容方面拓寬了絕句的領域。感時議政,談藝論文,身邊瑣事,凡是能表現於其它詩體的,杜甫同樣用來寫入絕句小詩。其次,絕句詩在藝術上,摒棄朦朧雅韻、無病呻吟,採用樸質健雅之風,獨開勝境,如同和讀者圍爐閒話,剪燭談心;無論是感慨唏噓也好,或者嬉笑怒罵也好,都能給人以親切、真率、懇摯之感,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 此絕句從開篇到結尾,整體論述,一氣呵成。從庾信文筆到王楊盧駱之體,採用舉例,針砭今人竊攀屈宋,利用清詞麗句之類偽體附庸風雅,殊不知爾曹身與名俱滅,而遭汝等輕薄之體,卻如江河萬古奔流不息。從而闡明各位官人須轉益多師,採眾家之長,才能避免才力難誇數公,步齊梁後塵之尷尬!

通古喻今,詩內所提倡之思想同樣適用於當下。目前國內文風輕糜,娛樂至死、金錢崇拜大盛,一場“肺炎”即是對國民的考驗,也是機遇,望諸公以此為契機,奮力前行,不負國家所期,不負時代所託!


刀斧手


這話是說給那些鍵盤俠聽的。



唐初有四大詩人,一時顯榮,到了中唐時期,詩歌寫作漸趨成熟,於是一幫詩人就說初唐四大家浪得虛名,詩寫的不好。於是杜甫寫了這首詩,意思初唐四大家寫的都是當時的題材,語不驚人死不休,是大唐詩歌的開創者,他們有不朽之功。你們這幫鍵盤俠死了以後連名字都留不下,但是初唐四大家會流芳千古。



魯迅說,英雄死了,全身傷口,還是英雄,嗡嗡叫的蒼蠅再完美,也不過是一隻蒼蠅。何況蒼蠅也不完美。



這首詩告誡我們,不要做自以為是的鍵盤俠,專門挑牛逼人的毛病,刷存在感。做人還是要把自己的事做好。鍵盤俠是沒有出路的。


唐風宋月


詩聖杜甫寫的絕句不多,有人說他擅長律詩,所以揚長避短。

而偏愛杜甫的卻說“公不屑為也”,意思是說絕句是雕蟲小技,杜甫寫的不多,不是不能寫,是不屑而已。

我也偏向後者的說法,因為在我的眼裡,杜甫的絕句雖然為數不多,但大多是精品中的精品,比方說“江碧鳥逾白”那首,比方說“兩個黃鸝鳴翠柳”那首,還有“錦城絲管日紛紛”那首,還有“黃四孃家花滿蹊”那首等等,都足以和絕句頂尖高手王昌齡、李白一爭短長。

而杜甫的《戲為六絕句》六首,也是我非常喜愛和重視的。因為這六首絕句是詩聖平生文學觀的寫照,是關於文學詩歌的評論。

第二首是這樣的: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曬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這首詩一方面高歌讚揚了初唐四傑,另一方面又批評了那些好高騖遠,夜郎自大,輕薄為文,假呻吟瞎浪漫的人們。而從現在看來,有理由相信,杜甫寫這首詩時,或許把自己生前身後的名聲也考慮進去了。他在另一首七絕中說:

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這首絕句明裡說鄭虔已死,天下再沒有好的上水畫了;曹霸也老了,可是世人卻不識貨,不懂得欣賞他畫的馬。而這當中蘊涵著的淡淡的牢騷和感慨,和前面說到的《戲為六絕句》第二首一樣。

在杜甫活著的時候,他偉大的詩歌並沒有人們所重視,當時出版的殷璠《河嶽英靈集》,高仲武的《中興間氣集》都沒有選錄杜甫的詩。豈止是“人間不解重驊騮”,簡直是“人間不解杜陵詩”。

但是詩人並沒有過多的怨尤,他深深地知道: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