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養老金又漲了,農民的月養老金水平能達到800到900元嗎?

曹修兵


歡迎關注【職場小閣】,為您解答職場疑問。

短期來看,養老金是要漲的,但是漲多少?能漲到900元這個水平嗎?很難很難,至少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是沒辦法達到這個水平的。

農民養老金的來源和類型

以前農民是沒有養老金的,後來國家實行全民覆蓋,把農民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之內,才有的農民養老金,大約在2009年前後,實行新農合,有的是按月繳納,有的是按年繳納,有的是一次性補交,到60歲之後按月領取。

目前農民養老金水平

各個城市不同,農民養老金標準也不相同,就拿湖北三四線城市而言,目前大約能拿到200元/月,可以推測,大部分縣鄉可能100元都不到。

預計未來增長幅度

那麼未來是要逐年增加的吧,我看不一定,首先、目前社保缺口越來越大,20、30年之後社保是鐵定不夠的,那些企業退休的養老金都還沒著落的,更何況農民朋友呢。其次、即使有增幅,那也是毛毛雨,一年給你漲個30、50的,至少10-15年以上才能達到800、900吧。最後,國家的未來的政策方向是養老不能靠政府,要靠自己或社會力量,比如商業養老保險等,所以農民朋友還是不要指望這點養老金了,不頂用。


職場小閣


現在全國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每月才100元左右。去年人大委員張亞忠委員提出每月給農村老年人發400元的養老金。現在這一政策正在河南安陽試點,試點地區65歲以上的農村老年人每月發400元的養老金。這筆錢由中央財政出50%,省財政出25%。市財政出25%。現在正在河南省安陽市進行試點。快的話一兩年之內就會全國執行。但是要想達到每月800元到900元的養老金,現在還達不到,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因為我們國家去年的財政收入是29億,8000萬。為農村老年人每月支付400元的養老金,全國也需要近萬億元一年。是國家財政的三十分之一。如果要達到每月800元到900元國家財政還得多出拿出5000億元到1萬億元。從現在的國家稅收看三年五年之內怕是長不到每月800元到1000元的養老金。希望國家重視農村老年人的生活。儘快提高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是農村老年人生活的好一些。是改革開放的成果,惠及於全體國民。這樣既能促進社會的穩定,也能拉動內需。創建美好,和諧的幸福生活。朋友因為說得對,請點擊關注啊!








137965修德忠


養老金上漲是必然趨勢,上漲的幅度是根據國經濟增長的情況,綜合來確定,我的理解是即不能期望一下子能漲上幾百,也不要說一直停滯不漲,總的趨勢應該是保持每年百分之幾的增漲速度。但像題主所說的能否達到800-900元,目前看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數幾個地區處於這一水平上,其他大部分地區仍維持100多塊錢。從目前農民養老金的水平看,今年達到800、900元是不現實的。



2018年以來的調整情況是:2018年國家印發了《關於2018年提高全國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的通知》,將基礎養老金標準進行調整,從2018年1月1日起,要求從每人每月最低標準由70元上調至88元。在各地具體的調整中,陝西從116元調到136元,河南省從80元上調至98元,吉林調至103元,南京市410元,蘇州提高到490元,天津市295元,北京市710元,上海市930元。除了南京、天津、北京、上海之外,其餘均在200元以下。



關於2019年農民基礎養老金的調整情況,還沒有看到官方的相關消息,只是有預測漲幅在每人每月15元左右,那最低標準就應該是88+15=103元,當然這一消息還需要驗證。



目前,社會各界對提高農民養殖金的呼聲很高,比如在今年的兩會期間,農民政協委員張亞忠建議中央出臺農民退休金政策,把農民退休補貼金提高到400元/月的提案,引起了社會強烈反響。



目前看,關於提高農民養老金的問題,已經得到關注,將來一定會不斷提高發放額度,但是2019年,除了上文提到的幾個大城市之外,其他地區達到800、900百元一個月的發放標準是不可能,估計上漲的幅度不會太大。就農民養老金髮放額度來看,我個人還是比較認同張亞忠委員所提的400元一個月,雖然不是很多,但基本可以滿足一個老年人的基本消費,不知道大家對這個問題是怎麼看的?一個月發多少會比較合適呢?


三農廣訊


有人說養老金又漲了,農民的月養老金水平能達到800元到900元的標準嗎?

這個標準不是沒可能,畢竟有的城市現在的水平已經達到了,比如北京,其基礎養老金的水平都已經漲到了700多,再加上個人賬戶的養老金,到800、900元的標準是輕而易舉的。可是絕大多數的城市,目前是達不到這個標準的,普遍都是在100-300元左右。今年國家有上調居民養老保險的最低水平,目前是88元。所以,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居民養老保險的待遇是不高的。

農民可以在戶籍地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的標準和職工養老保險比較要低,目前標準是12個檔次,1檔到10檔是100元遞增到1000元,11檔是1500元,12檔是2000元,是按年繳費的。

到60週歲的時候就可以申領待遇,從當地開展試點繳費之年滿16歲不超過45週歲的屬於青年人員,年限是必須要交夠15年的,當地開展十點繳費之年滿45週歲不滿60週歲的屬於中年人員,年限可以交夠15年也可以不用交夠15年,除了這點不同,待遇計算方式、繳費檔次和領取待遇的年齡都相同。

養老待遇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一個是基礎養老金115元,繳費年限交足15年及以上的,每超過1年增加2元的基礎養老金。今年基礎養老金有做調整,之前是95元的,增長了20元。第二個就是個人賬戶養老金,我們每年繳納的費用會放在建立的個人賬戶裡面,政府還會根據檔次不同給補助共同放進個人賬戶,達到待遇領取的的時候將個人賬戶的儲存額(包含利息)除以139就可以得到個人賬戶養老金。不過具體金額是多少目前無法計算出來,由於每個省份經濟水平不同、政策有一定的差異,以上是提供的重慶市的政策,還是要以各個省份算出來的養老金額為準。


嘮嗑職場


有人說養老金又漲了,農民的月養老金水平能達到800到900元嗎?

直接回答你吧,除了北京上海的農民以外,其他地區的農民朋友還是別指望了!肯定不行!
去年的時候,全國城鄉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確實上調25%,看起來很多是吧,幾乎漲了三成,但是上調以後也不過是88元每月。
(鍾情三農注:各省之間標準有差異,全國養老金最低標準90——930元之間。黑龍江省標準最低,上海市標準最高)。

全國農民養老金標準:90——930不等!
至於說能不能達到800元每月,就得看到底是什麼地區了,比如說,
2018年,上海市城鄉居民退休金最低發放標準就已經超過了900元每月,達到了930元每月。所以說,現在上海周邊郊縣的農民,即便是不種地,每個月都有近千元的養老金可以領取。
而同樣是去年,河南省城鄉居民退休金最低發放標準還是隻有98元每月,甚至還不破百,這樣一比較的話,差異就非常的明顯了,結果也有些扎心了。
所以,從各地反饋來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老百姓指望最近幾年養老金髮放標準達到800元每月標準的,除了上海和北京以外,其他省份的農民肯定沒機會了。

農村基本養老金標準,與經濟水平掛鉤
國家將全國基礎養老金的最低水平上調了一部分,但是隻有由原先的70元每月增加至現在的88元每月,雖然上漲幅度高達25%以上,奈何原本的基數太小,上調後的金額還是不足90元每月,距離你所言的800——900元每月之多還有非常大的差距。

鍾情三農通過整理我國目前各省市地區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後發現,這些地區的養老金標準呈現出一個典型的特徵,那就是幾乎都是與所在地的經濟整體實力相掛鉤。
目前,全國範圍內基本養老金最高是上海市,達到了930元每月。與此同時,它還是我國經濟最為發達,人均收入最高的地區,甚至超過了北京。
最低的省份是黑龍江省,只有90元每月,河南省以98元每月位列倒數第二,這說明什麼,我就無需多言了吧。
從各地的實際情況來看,大多數地區特別是中西部省份地區的基礎養老金最低發放標準還是在100—200元每月之間徘徊。

實話實說,目前我國的農村養老金髮放還是堅持以普惠性為指導,以中央財政為主,地方財政為主,也就決定了它的金額標準不會特別高,而且會與當地經濟關係密切。在那些經濟發達程度不高的農村地區,要想拿到比較高的養老金,還是得前期自己繳納足夠多的的基礎養老金方可實現。


鍾情三農


問:有人說養老金又漲了,農民的養老金水平能達到800元到900元嗎?


農民的養老金能達到八百元到九百元,甚至突破千元達到兩千元三千元或者還多,但不是我們現在六十歲以上的這一輩人,而是在八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以後達到六十週歲的那一輩人。這是因為他們交養老保險的年份長,也因為那時國家富裕了,能夠讓全民都可以享受養老了。

我們現在六十歲以上的農民是當初被忽略的一輩人,在別的崗位上的人都有退休養老金機制的時候,國家還不富裕,顧及不到農民,農民養老就是靠兒女和自己的一點積蓄,身體好的還要靠一直的勞動,幹不了了才能算老。

等到能顧及農民養老時,已經是二零一一年了,那時給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是每月五十五元,這要全家不夠六十週歲的人每年交養老保險。

雖然以後每年都在漲,但都是按比例的漲,基礎養老金的基數大,長的才多,只有五十五元的基數,百分之十的漲才五六塊錢,這樣漲得就很慢,這也是因為農民人口太多,國家還是不太富裕,所以漲了八年也只漲到去年的一百五十三塊錢,距離八百元還差六百五,按百分之十還要漲十好幾年。



每月六千的按百分之五漲,就是每月多領三百元,每月一百五的按百分之十也只多領十五塊錢。每月漲的三百元就是農民兩個月的養老金。


所以按這個基數,按這個比例漲,要等到十幾年以後滿六十週歲的那一輩人才能等到,現在的六十歲以上的人,很多人是等不上了,有等上的也只是趕上了尾巴。


生產隊長老楊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農民養老金短期內很難達到每月800元至900元。

現在給農村60歲以上老年人每月的養老金多的地區100元,少的地區只有70元至80元,如果突然提高到800元至900元,等於上漲了10倍,目前看來還比較困難。

目前在河南安陽試點給每位農民每月發放400元的養老金,資金來源是中央財政給50%,省市兩級財政各給25%。要全面推廣可能還需時日。

就目前來看,每年給60月以上農民發放800元至900元養老金,在財力上國家可能會承壓,暫時還沒有這麼大的能力來增加到這個水平。目前全國有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2億多近2億人口,按每人每月800元至900元標準,一年每人就需要差不多10000元,全國總數需要約3萬億元,而全國2017年財政總收入17.3萬億元,2018年可能會達到20萬億元。如果全部按這個標準給60歲以上農村老年人發放養老金,大約佔財政總收入的六分之一至七之一,國家財政顯然會入不敷出,也會對其他民生保障、國防、教育等產生不利影響。

但農村老年人養老問題又是大事,必須要解決,中國社會才能公平和和諧,目前來看還是先將第一步每人每月400元的試點工作搞好,在全國全面實行,然後再根據經濟發展來持續提高。就是說要分步實施,否則會欲速不達。


開偉觀察


養老金的確漲了,但多數地方達不到。

今年職工養老金不僅全國統一上漲了,而且居民養老金很多地方也上調了。

大家好,我是社保專家思之想之,儘管養老金又漲了,但是對於多數地區的農民來說,每月養老金是達不到800元或900元的。

只有在上海等少數經濟發達的省份,農民的養老金才會達到這個水平。

比如,上海今年城鄉居民基礎養金提高80塊錢,達到了每人每月1010元,突破了1000元大關,是全國最高的省份,也就是說,上海農民的養老金是可以達到這個水平的,而且超過了這個水平。

北京的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705元,距離900元有一定差距。

從全國範圍來看,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水平距離900元左右還差很多。

人社部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鄉居民的人均養老金水平大概是在125元左右,可見,要達到900元左右的水平,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需要很長的路來走。

好在,2018年人社部要求建立養老金的正常調整機制,各地要參考職工養老金,物價上漲等因素來調整基礎養老金。

2019年以來,很多地方紛紛提高了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水平,這是一件好事,農民的養老金水平將會不斷提高。

而且對於高齡居民來說,還有好消息,因為人社部要求各地在調整基礎養老金的的時候,要對65歲以上的居民進行傾斜照顧,也就是說,讓他們這些老齡居民多漲養老金,多漲錢。

目前,農民養老金水平待遇偏低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建立時間並不長,而且,農民可以自由選擇繳費檔次,每年最低100元,很多農民的繳費水平比較低,那麼自然養老金也就比較低。

二是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之前是沒有的,農民也沒有養老金,那麼,農民現在可以領取養老金,這是一個進步,在設計的時候養老金就視為農民的補充性收入,因為農民的主要收益還是來自土地和經營收入,以及進城務工的收入。

展望未來,農民的基礎養老金正常調整機制將會建立完善,農民的養老金待遇水平也會逐步提高,會越來越好。

更多社保問題,關注思之想之。歡迎點贊。


思之想之


養老金又漲了,聽到這樣的事情很多人應該興奮起來,可是大家卻依然高興不起啊。因為養老金的漲幅還沒有通貨膨脹漲得快。要說農民得月養老金水平要達到800-900元,至少以目前得經濟情況是不可能達到。

目前來看,國家對於農村老年人的養老金大約是在每人每年600-800元。根據各地經濟發展狀況不同,各地的養老金水平也有不一樣的。欠發達地區的養老金水平少的可能就是國家的最低標準,但是經濟稍微發達一點的就會好些。以北京、上海為例,這兩地因為經濟水平發達,養老金水平都是超過710元、930元。可以看出,經濟的發展,決定了農村基層養老金水平的高低。這也是是因為,農村基層養老金主要是由中央財政補貼,與地方財政補貼。地方越有錢了,當然補貼的也會越高。

<strong>


那要說農民的月養老金水平能不能達到800到900元?看上面的表格來看,其實在2018年的時候,已經是有一些經濟發達的地方農民的基本月養老金已經到達了每月800元以上,只是這些地方經濟發展好,相對應的就是高物價,高消費。雖然全國不可能同一到上海的水平,但是在去年的時候,人大委員張亞忠委員提出每年給農村老人發放400元的養老金。目前這一政策正在河南安陽試點,試點地區65歲以上的農村 老年人每月發400元養老金。這筆錢由中央財政補貼50%,省財政補貼25%,市財政補貼25%。雖然只是試點,也沒有能達到月養老金800元以上,但是也希望能快點在全國推廣,讓全民共享改革開放的成果。


新農小夥


關於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和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差異問題,確實很多人在關注,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差異呢?那我們分析一下兩種養老保險的不同。

養老保險制度

最初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落後,大家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像工人的工資只有幾十塊錢,而農民收入更低了。社會如此,國家設計的養老制度也只能結合實際。

工人,有勞動保險基金或者工廠發放一部分原先的工資待遇。

農民,依靠國家給予的土地,結合集體互助和子女來養老。

改革開放以後,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國家開始推動養老保險基金制度,實施社會化養老制度改革。

1986~1991年推動的改革是企業退休工人,2000年之後又推動了城鄉居民和新農村養老保險制度,從2014年10月開始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

目前,我們所說的養老保險制度的區別就是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待遇上的區別。

基金的形成

(一)職工養老保險基金主要是由個人繳費、企業繳費、國家補貼構成。

按照《勞動法》的規定,職工和用人單位必須參加社會保險。由職工和用人單位共同承擔養老保險費。目前,養老保險的繳費比例一般是職工本人承擔繳費基數的8%,用人單位承擔繳費比例的16%。2019年5月開始實施16%的最低繳費比例,廣東和上海暫時低於16%。

按照《社會保險法》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職工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前,視同繳費年限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費由政府承擔。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出現支付不足時,政府給予補貼。

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5285億元。另外,還有地方財政的補助資金。2017年,各級財政補助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8004億元。1998年到2018年,中央財政累計補助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3.5萬億元。

(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目前主要是由個人繳費、國家補貼、集體補助形成。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繳費檔次非常靈活,從100元到幾千元不等。在個人繳費基礎上,國家還會有額外幾十到幾百元的資金金與個人繳費一起存入個人賬戶。比如河南省按照2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0元;按照5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40元。寧夏30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320元。上海5300元檔次繳費,政府補貼675元。

有條件的地區或集體,可以對居民繳費進行集體補助,比如失地農民。

待遇的區別

養老保險待遇主要包括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構成,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都是這樣。兩種保險基礎養老金的計算方式並不一樣,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算方式是完全一樣的。

(一)個人賬戶養老金。

個人賬戶養老金都等於退休時個人賬戶的累計餘額除以退休年齡確定的計發月數。

不過,城鄉居民是個人繳費、國家補貼都進入個人賬戶;靈活就業人員繳費只有繳費基數的8%進入個人賬戶,剩餘部分進入統籌賬戶;企業職工個人繳費恰好是繳費基數的8%,可以理解為個人繳費部分全部進入個人賬戶。

個人賬戶養老金如果沒有領取完,去世以後可以繼承。也就是說企業職工和城鄉居民不可能因為參加養老保險虧本,但是靈活就業人員有可能。

另外,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記賬利率是由國家統一發布,近三年一直維持在7%~8%;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記賬利率有各省市確定,一般較低在5%上下。

(二)基礎養老金。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是政府補貼形成的,不動用個人一分錢。國家規定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是88元每月,中西部地區中央財政全額撥款,東部地區中央財政補貼一半。地方政府還有額外的補貼,目前各省市基礎養老金一般在100~150元之間。經濟越發達,雄厚,基礎養老金越高,廣東省170元,上海市1010元。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主要是有統籌賬戶基金支付。跟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繳費年限、當年的繳費檔次、平均消費指數等因素掛鉤。多繳多得、長繳多得,一般按照60%的最低基數繳費15年,最少可以領取12%的退休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按照現在的社會平均工資都能夠拿到五六百元。

職工養老保險兩項待遇相加,能拿到三四千元的也有不少。退休後會根據職工工資增長和物價增長情況,增加職工養老保險退休人員待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於跟政府補貼和國家財力有關。只有個別地區建立起了正常增長機制,比如北京市2019年增加了90元,上海市增加了80元。

相互轉移接續銜接

實際上兩種保險都是可以相互轉移銜接的。

不過,兩種養老保險銜接時,只有個人賬戶的合併,而且只有個人繳費產生的累計收益合併,國家補貼還要扣除。

如果繳費年限重複,則需要清退重複年限期間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繳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由於沒有個人繳費進入統籌賬戶,因此繳費年限不是視同為職工養老保險的繳費年限。

未來

目前,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參保繳費職工是30104萬人,約佔全國就業人員77586萬人的38%左右。不過,相應的參保規模隨著職工就業情況的改善,也會在不斷擴大。慢慢過渡到職工養老保險肯定是未來發展的道路,但是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