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如果你現在不覺得一年前的自己是蠢貨,那說明你這一年沒學到什麼東西。——雷·達里奧


十年前工資6K,十年後工資還是6K!

有一次參加朋友的聚會,席間聽到了這樣一段話:“十年前我參加工作,2年後工資拿到手是6K……”得意的話鋒一轉,說話的人又頗為失落、無奈地說道:“十年後,我現在的工作拿到手的收入也就6K……”

這個故事,讓我想起了最近看到的一句話:多數成年的人崩潰,是從沒錢開始的!

一個字都是“窮”鬧的,生活的痛苦和矛盾,主要是因為窮!沒錢沒底氣!

問題的癥結真是如此嗎?

事實上,多數成年人的崩潰,不是從缺錢開始的,而是從“缺教”開始的。這個教是受教,學習的意思!

認不清這個本質,當你抱怨命運不公,父母無能,認為一出生就註定了努力10輩子都趕不上富人孩子一出生時就擁有的東西,其實你已經輸了。當飽食終日,工作無所用心,揮霍完人生的盛年後,那麼也就註定了“上帝的歸上帝,凱撒的歸凱撒;貧窮的歸貧窮,富有的歸富有。”

不是現實製造了貧窮的你,而是你製造了貧窮的現實,你預言了自己的貧窮,貧窮只是還你一個應驗而已,滿足你的意願。

但人生還有另一種命運的法則,叫自我進化。比如,智力水平、家庭背景和人脈資源等等,相差無幾,處於社會底層的兩個同事:

A在工作中努力奮鬥,彎下腰、低下頭,不恥下問,向比自己厲害的同事學習;下班回家後,抽出2-3小時進行學習,週末泡在圖書館……

而B個在工作中,也還算努力,可是下班回家後,追看熱門電視劇,玩遊戲,週末吃喝玩樂……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深度學習

一個是自我“蝶變進化”的模式,另一個卻不自知,掉進了“奶頭樂”的陷阱裡,在萬物皆在某種因果的邏輯,註定了十年後,A和B兩種過著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

  • A依然在忙碌,壓力山大,但確是在高層次的階層裡忙碌,脫貧過著比較富足的生活。
  • 而B也依然在忙碌,壓力山大,但確是在低層次的階層裡忙碌,過著拮据的生活;每天焦慮著,在職業瓶頸裡掙扎,害怕自己被公司裁掉了,甚至還沒有熬的中年危機,就已經被社會淘汰了!

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越富有的人,越富有越喜歡渴求學習;而越貧窮的人,越窮越放棄學習!學習與否,造就了A、B兩個工作者,相同的命運起點,卻分裂出兩種不同的命運結果。

學習改變命運,在這個“出生定江山”,宿命論的悲觀時代,真的還有效嗎?當然有效,差別只是人對自己不相信的東西,不會全力以赴罷了!至於學習有多重要?

  • “學習,學習,再學習!”
  • “重要的問題在善於學習!”
  • “一定要加強學習、勤奮工作!”

“再學習;善於學習;加強學習!”這三個短語,其實表達了一個共同的意思:

人和社會要想獲得持續的發展進步,至關重要的是進行深度學習!

深度學習,是人類文明發展,科技進步永恆的主題。對於個體而言,深度學習的能力則是一個很現實,很殘酷的問題,它決定一個人所能創造的價值,享有的物質生活,以及所處的社會階層的等級。

如果說“天賦基因論”是人與人之間先天差別最大的一道障礙,那麼“深度學習論”則是人與人之間後天差別最大的一道障礙。

從古今中外那些天才“傷仲永式”的案例來看,成功者更多的是依靠後天的“深度學習”,來拉開自己與凡眾之間的距離。

因此,對於多數平凡的工作者來說,用深度學習來打破基因決定論,是你走出平庸,走向卓越的最佳途徑。

  • 當你工作感到吃力,對未來感到迷茫焦慮時,只能說明你欠“深度學習”一種情人式的求愛,死纏爛打!
  • 而當你學了半天,學了一堆所謂的知識,卻無法在工作中有效解決問題時,只能說明你還沒有學會真正的深度學習,你只是在假裝學習而已!知識對你來說是有毒的。

那麼,什麼是深度學習呢?

深度學習的概念,源於人工智能。大腦的深度學習,則是人腦的自我智能進化。

深度學習,簡單來說是指弄出清楚事物是什麼,探索出問題的本質、原理和規律,然後運用在實踐中解決難題。

具體來說,就是吸收知識,把信息存儲、記憶、識別,提取,轉化為一種思維認知邏輯,然後反覆運用到實踐中,並不斷優化升級,再次轉化,輸出為一種能解決問題的,具有穩定性、可操作性的高級能力。

換作高級的表達方式,就是大腦通過學習事物的本質,內化為高層級的智能思維,外化為掌控世界的能力。

通過的概念認知,深度學習的重要性已經不言而喻了!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但為什麼要進行深度學習?你必須進入深層次的認知,才能意識到它的重要性!

深度學習其目的和意義可分為四個層次

  • 讓“愚鈍”的大腦變成聰明,思考更高效;
  • 直抵問題的核心,解決工作中的各種難題;
  • 創造出超越於他人幾倍、幾十倍、甚至是百倍以上的價值;
  • 激發自我潛能,走向人生職場的巔峰,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

由此可見,深度學習的重要性!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深度學習

那麼,你該如何進行深度學習呢?

深度學習,是一個涉及範圍和構成要素非常複雜的命題,本文依然遵循28法則,抓住產生事物最大價值的關鍵要素來闡述深度學習的路徑。如何深度學習呢?從學到習,孔子為我們提供了一條從0到1,深度學習的精進之路: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我們可以稱之為深度學習的5項精進步驟,簡稱為“學問思辯行”;換作現代的表達方式,就是輸入→疑惑→質疑→解惑→輸出

1、輸入信息—博學之

同樣是游泳高手,住海邊的人,游泳技術遠勝過住小河邊的人!

博學之,是指學習要廣泛涉獵多領域知識(書本知識、社會知識、亙古不變的常識)。

這是一個吸收知識的過程。

大腦輸入的有效信息量越大,大腦神經元存儲的含金量的信息就越多,在工作中解決問題時,信息交互,串聯、並聯,輸出的想法、點子、創意、思路和靈感就越多。

打個比方說,吸收知識量就像給樹澆灌施肥一樣,能促使大腦神經元生長出更多的分支,結成一個更加嚴密的創造智慧的網,能給自己的大腦空間帶來更為廣闊的思路。避免書到用時方恨少!

比如,我剛帶團隊那會,懂的管理知識和詞彙量很少,與領導之間的溝通交流存在很大障礙,他很嚴厲的對我說:你會幹,還得會說,多看些管理類的書,要不咋倆怎麼交流、扯蛋呢?所幸老闆是個非常棒的BOSS,送給我幾本書,且指導我看哪些類型的書籍。

博大方能精深!

因此,在職場中工作者必須在學好自己領域內知識,同時跨界學習其它領域的知識,以及多學科的交叉學習,結合自身工作特性,像古人學習六藝那樣,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比如,你是想要成為管理者,就必須涉獵一些心理學、教育學、管理學、邏輯學等等。

博學之的原則就是:多聽、多看、多問!

古人說:非學無以廣才,不博怎成一專!博學不等於爛學,碎片式的學習,而是有目的,有目標地進行先易後難的深度學習。切忌囫圇吞棗!有些人自詡一年看100本書,做了各種筆記,涉獵之廣,讓人瞠目結舌。可是學得再多,說的再好,也不如運用得好。別讓知識的焦慮,把自己變成了知識的奴隸,成為他人收割的“韭菜”。

一個高層級的知識吸血鬼,不會什麼血都吸,雞血,鴨血,狗血……飢不擇食,而是有選擇性的吸收。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2、產生疑惑—審問之

你認為的認為不一定是對的認為!

在第1項步驟,吸收知識的過程中,你一定會遇到很多未知的知識(知識點)的疑惑和困擾。

審問之,是指有針對性地對知識產生的疑問,進行深入探索,詢問。

探索什麼呢?其實就是弄清楚問題是什麼,弄明白知識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以消除自身認知的盲區。

這是個疑惑知識的過程。

比如,杭州某男性員工,因為PPT做得太醜,被公司辭退了。不少人也存在這方面問題,癥結在哪呢?原因就在於,不清楚它是什麼?一門集合多學科,邏輯、語言、心理、美術、數學、動畫等等的綜合藝術。如果你只知道它是一種簡單的演示手段,怎麼可能把它做好呢?外延是什麼呢?就是它被運用於廣泛的領域,比如,演講、提案、投標等等。

弄清楚是什麼,是走出無知的第一步。

因此,在職場中工作者必須在學習知識時,在遇到自己不瞭解的,對自己有用的知識時,必須帶著疑問的好奇心,把一項知識的內涵和外延弄清楚,這是知識的基本功,瞭解透才能把基礎工作做好。

審問之的原則是:探索、界定、界線!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3、反覆思考:慎思之

完成第2步基礎知識的疑問後,不能人云亦云!學會反思,反質疑!

慎思之,是指謹慎思考知識的真偽性,思考知識的是非性。切忌迷信權威,盲從權威,全盤接受!

這是個質疑知識的過程。

比如,管理的本質是什麼,每個知識專家、實踐專家、意見領袖的認知不一樣。有人認為是效率,有人認為是善意,有人認為是通宵人性。可是你再進一步思考,效率是什麼?善意是什麼?人性又是什麼?你就會發現答案並沒有說清楚。

再比如,《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和《精進》的七個方法,多數人看完了,卻很少有人去質疑知識存在的漏洞,所謂的高效、精進、自律等等,如果沒有外界環境的壓迫,人能輕易做出改變嗎???

事實上,非邏輯必然性的知識,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只是個人總結得觀點、意見,你有權利去質疑它存在的合理性,總結出自己的八、九、十個高效或是精進的方法,只要是適合你自己就行。本篇文章的關點也是如此。

請保持您的獨立思考能力!

因此,在職場中工作者對於知識的學習,必須學會反思質疑,尊重權威,但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才能像牛頓那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創造出更偉大的知識,哪怕只是前進一小步。

慎思之的原則是:質疑、關聯、思考!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4、解碼知識—明辨之

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的就是好貓!

完成第3步的知識質疑的後,答案也就揭曉了,抓住本質=成功了一半。

明辨之,是指解碼知識的表象,透過現象探索知識的本質、原理和規律,形成自己的判斷力和決策力。

這是個解惑知識的過程。

比如,我在職場工作前期,給領導提交各種方案,很難獲得他的認同和滿意,為什麼會這樣呢?為什麼?為什麼?神啊,救救我吧!找到了為什麼,問題也就解決了50%。

怎麼辦呢?通過經驗教訓,學習總結,我得出一套提高方案勝率的武功秘籍:人性原理、物理原理,邏輯原理。在方案中呈現這3個原理,通過以理服人的方式來實現對領導和客戶的征服,才讓自己的工作走向高效。

明理方能通達!

古人強調,格物致知!意思是說,探索事物的原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獲得知識。

因此,在職場中工作者必須藉助大量專業書籍的學習,和自身經驗積累、歸納、總結,在大腦中形成一定量知識點的本質、原理,以備在工作中解決問題時,能隨機篩選出知識點,抓住解決問題的本質點,一擊中的。

明辨之的原則是:洞察、探底、內化!

厲害的人是如何學習的?深度學習,孔子的五項精進:學問思辨行

深度學習

5、輸出實戰—篤行之

武功高強的人,是打架打多了,實戰精進的結果!

完成了第4步知識的提煉後,所學的還是個死知識,你只有運用出來,知識才是活的,具有生命的體徵,否則成了紙上談兵,死讀書的呆子!

篤行之,是指知行合一,把知識變成解決問題,掌控外部世界的操作能力。具體來說就是,把學來的知識智慧引用到實踐工作中反覆練習,操練,進行驗證,內化於心。

這是個輸出知識的過程。

知識學得再多,並不代表工作能力強。

比如《天龍八步》中的王語嫣,漂亮又聰明,學了很多武功秘籍,武學修為很高,但有什麼用呢?遇到危險,也自身難保,只能喊救命啊!

再例如,我之前帶過一個員工,做設計時憑著自己的感覺去做事,當我問他你依據什麼原理來設計海報的視覺比例時,他居然愣愣看著我,回答不出來,我感嘆地對他說道:你大學是在睡覺中度過的嗎?老師教你的黃金分割比,斐波那契數列,三分法等等,你都還給你老師了!他給我的回答是:知道這些,但忘記用了……

所以,不難看出:知識本無用,被人加以運用才會顯示出“有用”;知識解決不了任何問題,一定是被善用者所用才能解決問題。

做到比知道更為重要!

比如,郭靖天資不聰明,可是他肯下功夫勤於苦練,敢和各路高手打架切磋,才能把降龍十八掌從“十發九不中”升級為十發十中。雖然他成為不了一代宗師,但也無礙於他成為一代大俠!

因此,工作者深度學習的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方為學習!學而時習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讓知識變成一種隨心所欲,可重複性發揮戰鬥力的本能。

篤行之的原則是:多練,切磋、實戰!

綜上所說,簡而言之:修煉好“學問思辨行”的5項精進,是一個人擁有深度學習能力的基本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