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孩子具有學習的潛質?

weishenmena


你好,非常高興能夠回答你的問題,我是毒舌牌雞湯。對於你的問題,作為一名高中老師,我想對你說每個人都具有學習的潛質。只是我們通常把學習理解狹隘化了,認為學習知識就只是讀書。

一、什麼是學習?

學習是指通過閱讀、聽講、觀察、研究、實踐等途徑而獲得知識、技能或認知的過程。它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的發展,能讓我們擁有生存生活的基本技能。作為社會性的人類,不管我們學習的內容是什麼,不管我們的學習結果如何,最終的目的都是讓我們成長為能夠自食其力的個體。

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

人是有差異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都有適合自己那個領域。就算是讀書學習,每個人都有自己突出的科目,就如朱自清、聞一多這些大文豪,他們也只是在文史領域很擅長,他們的數學卻很差。著名大導演李安雖然屢次獲得奧斯卡大獎,但他確實生活中的白痴,甚至著名科學家錢偉長在中學時屬於“偏科生”,在數理上一塌糊塗,物理只考了5分,數學、化學共考了20分,英文因沒學過是0分等等,所有的這些,都告訴我們學習是一個每個人在學習上面回有差異,有些學文化知識很快,有些學習技能很快。所以,對於學習潛質,我們應該全面的發展的去看待,不能僅僅因為學生某一時期,某一方面學習不優秀就否定他在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和潛質。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希望能夠幫助到你,也希望一起探討。





毒舌牌雞湯


這個問題應該不是一個教育工作者提出來的問題。學習潛質不光是學生自身具備,而且需要老師和家長共同培養出來。


我給你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我是一名英語教師,從事英語教學工作多年。曾經有一個學生初一休學在家,然後社會上混。後來通過家裡的關係給她弄了一張中專畢業證。等這個孩子19歲時,她媽媽說讓她出國,她說自己底子太差,根本補不上來。在她母親的強烈要求下找到了我們的學校。剛開始她她特別牴觸,後來我就以鼓勵為主,找到她的優點,再放大其優點。再不斷的鼓勵下,她也是對英語產生興趣。當然,也是因為學校要英語成績的這個事實驅使著她。後來學了一年,雅思終於考了5.5,達到了出國的要求。


從這個案例我發現,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潛質,關鍵是要看老師能不能發現。古語曰: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所以老師也要善於觀察和引導學生。


例如,一個性格特別內向,不太願意和人交流的學生,他的推理能力特別強,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培養他的推理能力。而不能因為他的性格願意就把他從好學生的名單中剔除。再例如,一個學生各科成績都不太理想。但是他的藝術創作能力特別強,適合學小三門,如果這時候在強迫他的文化課和好學生一樣,根本不太現實。所以老師要培養他的藝術創作能力。


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學習潛質就是他們的品質。很多學生雖然學習比較好,但是品性不端,這樣的學生再優秀,今後走向社會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這種學生我在教學生涯中見過太多,對於這種學生只能先引導。如果個人品行實在改變不了,也不用過多培養,否則最後自己不但無功,而且有過。


所以最後的總結是,任何一個學生都有學習潛質,關鍵是看教育工作者能不能發現他們的閃光點。


新視野教育字幕組


依據30多年的教育教學經驗,我認為以下幾種孩子具有學習的超強潛質,與大家分享:

一是情商高的孩子。情商就是情緒智商。幼年時它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城市孩子的教育水平優於農村孩子,一個最主要的方面就是城市的家長受教育程度高,他們和孩子朝夕相處,相互交流,為孩子提供了良好的安全的成長和學習環境,所以這些孩子身心健康,活潑開朗,這為學習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而農村的留守孩子,單親孩子等,他們的境況和情商不言而喻。

二是勤動手的孩子。愛動是所有孩子的天性。古今中外,許多科學家無所不玩,無所不動。瓦特發明蒸汽機,列文虎克發明顯微鏡……無不是在玩耍中靈光閃現,終有所成。因此,家長要善於引導孩子去玩會玩,讓他們自己動手去做家務,種花草,去搞小製作,小實驗等,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孩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愛閱讀的孩子。知識改變命運,閱讀鑄就人生。優秀的家長無不重視孩子的啟蒙閱讀。冰心、林海音等許多作家無不得益於幼時的大量閱讀。作為家長,在啟蒙階段,可以從興趣入手,給孩子講故事,看畫報;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步讓他們接觸國學經典,四大名著,中外名著等,不斷拓展視野,增加閱讀量。這對於豐富視野,健全心智,大有脾益。

四是善質疑的孩子。學問學問,不懂就問。學習從質疑開始。一個不會質疑,不會提問的孩子,必定是一個不會學習,不會思考的孩子。蘋果為什麼會從樹上落下末?科學家牛頓由此發現了地球萬有引力定律;院子裡的大石頭從何而來?地質學家李四光由此發現了第四紀冰川的遺蹟……小孩子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天生愛問,甚至沒完沒了,作為家長,一定要注重保護孩子的好奇心,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耐心細緻地給予解答,切忌簡單拒絕和敷衍搪塞。

五是品行端的孩子。子女不教,父母之過。英國作家薩克雷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穫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穫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穫命運。可見習慣對成長和人生的重要性。為人父母者,當從生活、學習、社交等方方面面,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如孝親敬長,誠實守信,團結友愛,文明禮貌,獨立自主,遵紀守法等,這些良好的行為習慣會讓孩子終生受益。

這些學習潛質,你的孩子中了幾招?



柳鄉人


對知識有興趣,能沉下來,有專注度的孩子有學習的潛質。很多孩子,尤其是小學生,成績看上去挺好,家長看到分數很高興,但卻是做題做出來的成績,他們並不真的愛學習,可你讓他幹其它事,他也是隨大群,總之沒有主動性,這樣的孩子成績好但潛質不大。班裡有個男生,學習一般甚至可以說差,但他和其他男生不同的是他很誠實,在學習上從不弄虛作假,也願意鑽研,估計是小學沒開竅,成績就是上不去,他喜歡一個人靜靜地思考,他很有美術天賦,沒人教,但他能畫出畫面內涵,我總感覺他以後會越來越進步,果然六年級後他的理解力上來了,問他怎麼突然啥都懂了,他說我也不知道,水到渠成吧?我覺得知識其實挺有趣的。所以他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一個人只要對學習有興趣,就有學習的潛質。



lin0220


從理論上講,任何一個孩子都具有學習的潛質。孩子從出生到長大成人,從蹣跚學步到健走如飛;從牙牙學語到口若懸河,幾乎每天都在學習。因此,學習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長天成人、走向社會化和在社會上立足的前提。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不同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出來的學習潛質是不同的。有的孩子有語言天賦,從小就能侃侃而談,我們就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具有語言學習的潛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數字、數量敏感,善於思考和推理,我們就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具備數理學習的潛質;如果一個孩子從小對聲音敏感,善於聽音、辨音,具備較強節奏感受能力,我們就可以說,這樣的孩子具有音樂學習的潛質……

因此,觀察孩子是否具有學習的潛質,不能籠統下結論,更不可將孩子看扁,用一句“你不是一塊學習的料”打擊孩子。世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孩子,要具體孩子具體分析。孩子某一方面表現突出,說明他具備這一方面學習的潛質,而其它方的表現可能就弱一些。有些孩子體質好,動作活動能力強,明明他是一個體育天才,你卻逼著他放棄自己的特長,讓他絞盡腦汁的去讀書、刷題,效果就不一定好。

不過,在基礎教育教育階段,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還是要讓孩子力爭學好各門功課。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生將來走向社會、促進自身發展基礎,更確切的說,這些學科都是一些工具學科,是孩子應知應會的知識。在些基礎上,再來發展孩子的特長,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全面發展打基礎,發揮特長育人才”。

歡迎“關注”作者繼續交流!


王營評教育


能夠平靜下來的孩子,能平靜下來才會去專注于思考,只有能專注思考的孩子才能開發自我更大的空間;能夠自我管理的孩子,自我管理意識是懂得輕重主次的孩子,他們大腦空間豐富善於觀察比較,這本身就是學習的潛質;勇敢頑強的孩子,膽子大,能堅持這也是孩子勇於面對堅持攻關克難的優秀品質,這對開發孩子學習潛質非常重要;思維記憶清晰的孩子、寬容勤奮能吃苦的孩子,這都是孩子具有學習潛質的特徵。


刀匠


我認識什麼樣的孩子,都具有學習的潛力!很多孩子是早起成熟早,所以前期成績特別好,有些則是大器晚成型!但是我們要記住360行,行行出狀元!每個孩子都會有自己喜歡並且適合的領域,我們應該發揮他們的特長!

有些人認為老實坐下來愛學習的孩子學習好,成大器,也有些人認為活潑愛說話,但是成績也很考前的人成績好,但是我們要記住,不同的性格決定不同的行業,不同的行業決定不同的人生!

老實愛學習的適合科研類,活潑看起來聰明的適合管理類!各有各的優缺點,誰也不能說明誰的好與壞!畢竟社會需要各方面的人才!才能讓我們的社會發展進步!

總結以上,在我看來,我認為我們不是看什麼樣的孩子有學習潛質!而且我們改怎麼樣發展孩子的特點,畢竟先有伯樂然後才有千里馬!與其浪費時間看什麼孩子有潛質,不如花費時間去學習如何管理孩子!

記住我的話,好的孩子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管出來的!!!





憤怒的小鍋爐


學習潛質,簡單來說就是潛在的學習品質。是教學過程中學生尚未表現的潛在的學習可能性。與現實的學習能力相對。學生通過自身努力或教師指導,可以使之轉化為現實的學習能力。

學習的潛力可以用下面這個公式來表示:

學習的潛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表達能力)X(忍耐力+注意力+熱情)。

簡單的說,學習潛力是由智力和實踐能力兩大支柱構成。

每個人對自己經歷過或看到過的事情都比較容易理解,因為我們能把新知識與舊知識建立更好的聯結。所以要提高孩子們的理解能力,就要儘量多提供機會,讓他們去經歷或體驗一些事情。

人們接受新知識時離不開理解能力,而運用這些只是去解決問題則考驗人們的思考能力。活學活用,舉一反三是思考能力的體現,表達了人們對新知識的加工處理輸出能力。思考能力強的孩子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能輕鬆的捕捉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一旦這種思考能力與其他的能力結合起來,就會發揮巨大的威力。家長和老師多引導孩子學會去思考。思考能力強的孩子學習潛質就優秀。

積累知識需要理解能力,解決問題需要思考能力,而將想法和感覺表達出來則需要表達能力。自然也就是表達能力強的孩子學習潛質優秀。

人們要做任何事都要具有相當的忍耐力,才不會為輕易的小事所幹擾,才能堅持自己,直到成功。實驗證明,忍耐力強的孩子學習潛質越優秀。

當人們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大腦細胞高速運動,這時候人們無論是記憶還是學習,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經常運動,注意力集中好的孩子學習潛質更優秀。

熱情是讓人向著目標,集中注意力,堅持跑到終點的動力,是人的一種精神狀態。熱情和忍耐力的不同之處在於,不想做的事情可以忍耐著做完,但卻無法產生熱情。因此充滿熱情的孩子往往有些固執,他們愛憎分明,只要想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最好。也就是說,對學習有持續熱情的孩子學習潛質就會更優秀。


Judy1997


老婆是教師,我們經常討論這個問題,我倆一致認為自律性和專注性好的孩子學習潛質比較大。

第一、自律。自律性好的孩子清楚明白每個時間段該幹什事,而且到點就去做,也不用家長督促。而且自律性比較好的孩子學習主動性也很高。

第二、專注。這類孩子在學習的時候非常專心,上課也非常專注,能夠高效的把知識學習進去,成績也好。而有些學生看著也在認真聽課,心早就跑九霄雲外,學習效率非常差,學的很累而且不出成績。

另外、家長的引導也很重要,但實際中好多家長不是在引導孩子,而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造成孩子產生比較逆反心理,所以要注意引導不是干涉和管理,而是幫助孩子營造積極的學習氛圍,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大鵬愛特特


這個問題既然是問潛質,那就不是說這個孩子本身就是非常努力非常拼的,那就沒什麼潛質,他的表現就是他的真實實力。

有學習潛質的孩子,具備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熱衷探索的孩子。孩子總會有很多的問題,對周圍的一切充滿著好奇心,探索欲。拆個鬧鐘,拼個樂高,搗鼓個電腦什麼的,看起來不務正業,但是這正是最適合孩子接受習慣的學習方法,這裡敲敲哪裡搗搗,突然一下子就搞通了,而且孩子在敲敲打打過程中,不斷地得到正確和錯誤兩個方面的反饋,從而學會在排除錯誤中找到方向和道路。這種孩子獨立意識和自主能力都很強。

二是好為人師的孩子。這類孩子特別喜歡指點別人,一道題一件事,他想通了會做了,恨不得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有的時候,他並不是真正的懂了,但在講的過程中,他反覆查資料,觸類旁通,就真的弄懂了。關於這一點,美國著名的學習專家Edgar Dale提出的學習效率金字塔(見文末)中,形象地用數字呈現了這種學習方式的有效性。所以,好為人師的孩子,無論學習效率還是學習的信心都會更高,後發先至,潛力巨大。

三是學有恆心的孩子。學貴有恆。大家可能會注意到,自己讀書的時候,班上往往有這麼一幫“聰明人”,無論老師同學都喜歡講,**腦子夠用,但就是不用心。聰明但不用心的孩子,就是那個龜兔賽跑中的兔子,蹦蹦噠噠,行而不遠,倒是那個像烏龜一樣的“笨孩子”,專注、有方向、認死理,就那麼慢慢騰騰,但努力不輟,從較長一個時期看,這類的孩子往往都能成為同齡人中的中上之才。

最後,說句題外話。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潛力這種事,說到底,就是你的表現超出了別人認為的你的實力。在這個成年人的世界裡,如果你不想被媳婦被同事被老闆甚至被孩子看扁,而要成為他們中的潛力股,也要讓自己保持好奇、保持探索、保持恆心,努力成為一個有潛力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