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充一次電用多少錢?

o丶柒言


這分為幾種情況

兩輪電動車在家充電,兩輪電動車一般不足兩度,常見的電池也就是一度電左右,家用電按6毛,充一次電最多一塊錢。

電動低速車(老年代步車),電池一般4度-9度,使用家用電充電,費用2塊-5塊,具體要看電池容量

新能源汽車,市面上常見的有十幾度到幾十度不等,不同品牌型號差別明顯,家用電和快速充電樁差別明顯。以比亞迪元EV360(電池42度)在北京地區充電為例,如果有車庫在家充電,從0充滿大約需要20多塊錢。如果在充電樁快速充電,每度電包含服務費停車費1至2元,最少也要40多塊,最多可能達到七八十塊。。


王巨基1


不知道題主問的是兩輪的電動車還是四輪的電動汽車,我就都給你算一遍吧。

1、兩輪電動車

我們的電動車大部分都是60V(5x12V) 的電池串聯起來的,家用的兩輪電動車電瓶一般不足兩度,因為夏天充電快,冬天充電慢等原因,充滿一次電也在1.2-1.8度之間波動,我們再乘以電費,也就一塊多錢,相當划算。

2、老年代步車

當下很多老年代步車都是電動的,說起是汽車,其實更像是放大版的電動車,並且很多采用三輪的設計。這種車的電瓶一般在5-9度電,並且用家裡的插座就能充電,所以充一次電大概要3-5元。

3、純電動汽車

電力作為使用最普及的新能源,如今再新能源汽車市場也頗受歡迎,不同的新能源車型電車大小差異較大,市面上常見的也氛圍十幾度到幾十度不均。例如一輛40度的電動車從0開始充滿電,則需要20多元。


TMAX越野


如果是二輪的電動車在電動車完全放電後,給電動車電池充電,對於這個問題,作為一名老師傅,今天來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電動車電池有很多型號,包括48V、60V等,但由於新國標的實行,對電池電壓有了明確的限制。因此,我們今天更多來討論48V的電動車電池。

以48V20AH的電池為例,其平均充電電壓大約在51.6V,加上需要充入的電量是放出的電量的1.05倍,因此,其充一次充電大約消耗1.08度電(所消耗的電量=平均充電電壓*電池額定容量*1.05)。

這裡需要注意的是,有可能都是同壓但容量不同的電池,一旦容量偏低,那麼其耗電量也會相對偏低,例如48V12AH的電池其一般一次充電的耗電量在0.65度電。因此來看,電壓、容量越大,一次充電所需要的電量也會更多。

此外,一點可以給大家說明的是,一般電動車電池完全放電後,在8到10小時之內就能充滿,這說明其48V20AH的電池每小時的耗電量在0.1到0.13度左右,而48V12AH的電池每小時的耗電量在0.06到0.08度左右。這也能看出其實,給電動車充一次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耗電。

當然,上面說的也是完全放電,其實一般情況下,當電動車電池電量低於30%時,就需要立即充電了,這樣可以防止過度放電,損害電動車電池。此外,電動車也不能隨充隨充,因為鉛酸電池都有一定的充放電次數,如果頻繁充電,會縮短其壽命。

總之,完全放電後,給電動車電池充電,一次充滿需要大約需要0.65到1.08度電(以48V電池為例),按照居民用電計算,一次充滿也就在0.6元—1.6元左右,相當划算。


電圈怪獸


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沒去算過電動車充一次電需要多少錢,對兩輪電動車來說充一次電的電費可以忽略不計,但是電動汽車充一次電還是需要不少費用的。

兩輪電動車目前基本上還是以鉛酸電池為主,通常採用串聯方式有好幾個電瓶一塊組成的,大部分的小電瓶一隻是12伏的,我們通常買的電動車都是48伏或者60伏的電瓶。

最簡單的計算公式為:

電壓*容量*1.3(能耗係數)=消耗的電量(千瓦時),用電量數據再*本地的電價就得出你充電消耗的錢了。

舉例:

48V20AH的電瓶,在完全沒電的情況下,充滿一次電需要消耗的錢為:、

48*20*1.3=1248(千瓦時),約等於1.3度電,按照電價0.6元/度的平均水準*1.3度電=0.78元,不到1塊錢!

而電動汽車一般用的是鋰電池,首先是電池容量,目前最新的純電動汽車電量大約在30kwh-50kwh之間,比如江淮iev7s電池容量為39kwh,瑞虎3xe400電池容量為49kwh。
電費的價格,民用電價格一般峰谷電價分別為一度電0.6元和0.4元上下,國家電網直流充電站價格一般在一度電0.4-0.9元之間浮動,第三方交流充電樁一般電價+服務費在一度電1.2-1.8元之間。
充電效率,交流電充電樁一般效率能達到88%,直流電效率大概在93%。
所以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以最新上市的瑞虎3xe400為例,假設每次行駛到剩餘10%電量充電,也就是充滿電需要44.1kwh。
公式
電費=電池容量/充電效率×電價
這個表格就一目瞭然了,最低充一次電費20元,最高可以到90多元,平均每公里電費(瑞虎3xe400按照工況續航351km計算),從6分錢到3毛錢不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