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看完後每一分鐘,都讓人窒息。它就是——《血疫》。


電視劇改編自理查德·普雷斯頓的同名小說《血疫:埃博拉的故事》。


講述的是大自然裡最無情的殺手——病毒,而且是病毒中的惡魔之王,埃博拉病毒。


連以恐怖小說著稱的美國暢銷書作家斯蒂芬•金都說——“《血疫》的第一章,是我這輩子讀過最可怕的。”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1980年,肯尼亞。

一隻烏鴉在空中盤旋了幾圈後,落在了一棟大房子中。

烏鴉,在古代巫婆的記載中,通常是死亡與恐懼的代名詞。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這棟大房子的主人叫夏爾·莫內,似乎正在經歷著什麼痛苦的事情。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在飛機上,他的眼睛開始變得通紅,臉變得蠟黃,並且已經滿是膿包。


跌跌撞撞回到座位上後,情況更是惡劣,俯下身便開始找尋袋子,隨著一聲痙攣般的呻吟,開始嘔吐。雖然已經出現昏迷狀態,但還是在不停的嘔出血液和黑色物質。

他被送到了醫院後,也沒有人知道他得的是什麼新型疾病。


莫內已經崩潰,鮮血正在流盡。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莫內的嗓子中噴出最後一股血後,他死了,而這股血正好噴向了為他治療的醫生謝姆·穆索克的身上,嘴角,眼睛中。


隨後鏡頭一轉,他也死了。

並且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種新的病毒“穆索克馬爾堡病毒”。


與恐怖的症狀相比,病毒的傳播更令人惡寒…...


感染者可能在坐汽車,乘飛機時便可以將病毒傳播,而隨著人類的遷移病毒也被帶往了世界各地!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沒錯,這就是馬爾堡病毒,一種和埃博拉病毒最為相似的病毒。


提起埃博拉病毒,大家可能並不陌生。

2014年,西非埃博拉病毒爆發。

這次埃博拉疫情中西非、美國以及歐洲累計出現埃博拉確診和疑似病例17290例,其中有6128人死亡。


2017年,埃博拉疫情在剛果又一次爆發,奪去近2000人的生命,世界衛生組織將這兩次疫情宣佈為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

記得CNN記者這樣形容埃博拉病毒感染者:“他們就如同受到了魔鬼最惡毒的詛咒。”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而這種致命病毒也並不是2014年才被發現,其實早在1976年,就已經被發現。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血疫》正是通過兩條時間線,帶我們瞭解了這種“怪獸”。
1989年,美國軍方實驗室。南希是美國陸軍傳染病醫學研究所的一名上校,負責研究各種新型病毒。這天,她收到了一個來自黑澤爾頓市的包裹,裡面裝的是053號猴子的血塊。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原以為只是猴出血熱病毒,沒想到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卻是一種絲狀體。

南希的神經一下子就繃緊了,這不是小事,要想弄清楚其中摻入了什麼鬼東西,必須要拿到BL4做檢測。

BL4,生物危險級別——最高級。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於是,南希決定帶著自己的下屬進入。

脫衣,穿衣,消毒,封閉,最後穿上密閉的防護服…...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而她的同事彼得卻認為這不可能是埃博拉病毒。

那麼恐怖的病毒怎麼會突然進入美國呢?就算真的是某種細菌侵入培養皿,也不會是埃博拉病毒。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兩種意見,便會有兩種處理方法,可沒想到的是都出問題了。


進入P4後,南希在取埃博拉病毒時不小心防護服被門擠壓,導致手腕處破裂,傷口直接暴露在空氣中。


而另一邊,彼得,為了證明自己的想法,竟然選擇直接用鼻子聞病毒,不僅自己聞了,還讓同事也聞了。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如果真的是埃博拉病毒,這種行為無疑等於自殺。


就這樣,所有人都面臨著被感染的風險。


在這種緊急情況下,南希只能求助於他——自己的導師,病毒專家卡特。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因為他,曾去過埃博拉病毒的首次爆發地點,有著永遠也忘不掉的恐怖回憶。

所以,有了第二條時間線。

1976年,卡特還在國際疾病控制中心工作。

有一天,他們收到了在非洲工作的埃旺達醫生的信,信中說發現了一個新型病毒,這東西移動速度很快,經過的地方到處都是死傷。

本以為只是普通的病毒,卡特和一名翻譯決定去去就回。

沒想到,一去就傻眼了,當地村民是這麼形容發病村莊的——“這片森林在流血”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這哪裡像個村莊,明明就是墳屍場。


軍方只要發現得病的人就會立馬把他們打死再焚燒,只為了把這個病毒留在這片森林。


看似粗暴蠻橫,其根本原因也正是因為他們已經見識過這個病毒的力量,就連醫生也無法倖免。

當他們返回時路過來時已經拜訪過的楊布庫的村莊,更是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幾天前還在給大家打針的莫妮卡修女,也因為沾上了病毒,口吐鮮血而亡。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剩下的幾位修女,也都死了,還有一位,知道自己必死無疑後,也像神靈般自殺。


繼續帶你看電影:《血疫》告訴我們對自然請保持敬畏吧


她們沒有瘋,她們只是用自己的方式阻止病毒的蔓延。

痛苦又真實。

瞭解了埃博拉病毒的兇惡,方能明白《血疫》的驚悚之處,引用書中的話便是——文明與病毒之間,只隔了一個航班的距離。

無論是書的最後,還是劇的末尾,都出現相同的一段話——艾滋病、埃博拉和其他雨林病原體的顯現,是熱帶生物圈遭到破壞的自然結果。

熱帶雨林是全世界最深的物種儲備池,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病毒儲備池。從一定意義上說,地球正在啟動對人類的免疫反應。大自然有自我平衡的手段,雨林有自己的防護手段。

地球的免疫系統察覺到了人類的侵蝕,開始發揮作用,試圖用它自己的方式消除人類這種寄生生物的感染。

正如《血疫》作者普雷斯頓所言,地球上的任何生物都是有天敵的,包括人類自己。人類若再不警醒,認真反省自己,重樹對大自然的敬畏,等待人類的將會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