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王”張作霖的八個兒子,他們最後的結局分別是怎樣?

用戶58366978727


張作霖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梟雄,他雄霸東北十餘年,被人們稱為“東北王”。


同大多數軍閥一樣,張作霖的老婆也非常多,他前後娶了六位夫人,生下了8子6女。1928年6月4日,一代梟雄張作霖在皇姑屯被日本人炸死。張作霖死的時候,只有長子和次子成年,其餘六個兒子都還沒有成年,其中小兒子張學銓只有2歲。

張作霖第一個兒子是張學良,由於張作霖的其他幾個兒子年齡都比較小,張作霖非常重視對張學良的教育,在張學良成年後,張作霖就開始讓張學良跟隨自己征戰,準備讓張學良作為自己未來的接班人。


從戎後的張學良一路高升,到了1924年的時候,23歲的張學良,已經成為了京榆衛戍總司令。1928年張作霖被炸死後,張學良接管了父親在東北的勢力,並且在同年宣佈了“東北易幟”。


在新軍閥混戰時期,張學良帶領東北軍入關,奪取了京津地區的控制權,成為了南京國民政府中僅次於蔣介石的第2號人物。在9.18事變中,張學良執行了不抵抗政策,造成了東三省的丟失。


九一八事變之後,張學良受到了多方的譴責,在民族大義面前,張學良最終在1936年發動了西安事變,脅迫蔣介石答應了抗日的請求。西安事變之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起來,一直到了1990年才重獲自由。重獲自由後的張學良去了美國,在2001年去世。


張作霖的次子叫張學銘,在張作霖被害的時候,張學銘只有20歲。在張學良主政東北期間,張學銘在民國時期曾任天津市市長,天津警察局局長。抗戰爆發後,張學銘沒有來得及逃到後方,被迫在汪偽政權下做了掛名的委員。


抗戰勝利後,國民政府沒有追究張學銘在汪偽政權做官的責任,任命他為東北行轅參議室中將副主任。新中國成立後,張學銘在天津地方政府任職,一直到1983年去世。張學銘對美食頗有研究,是民國時期著名的美食家。


張作霖的三兒子叫張學曾,張作霖被炸死的時候,張學曾只有17歲。成年後的張學曾一直在海外發展,曾經在聯合國秘書處任職,後來定居在國外。張作霖的四兒子叫張學思,同張作霖的其他兒子不同,張學思是一位無產階級革命者。


在1933年的時候,張學思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革命戰士。新中國成立後,張學思被授予少將軍銜,做過中國海軍副參謀長的職位。1970年,張學思在因病去世,享年54歲,是張作霖最早去世的一個兒子。


張作霖的五兒子叫張學森,張作霖去世的時候,張學森只有8歲。成年後的張學森定居在了美國,在美國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張學良晚年赴美的時候,就是被張學森照顧的。


張作霖的六兒子叫張學浚,張學浚精通外語,早年曾經在軍統擔任翻譯,後來移居到澳門從事教育行業,晚年移居臺灣,在1984年病逝於臺灣。


張作霖的七兒子叫張學英,張學英成年的時候,張家已經一落千丈。張學英沒能依靠父兄的關係混上一官半職,晚年的時候生活拮据,病死在了異國他鄉。


張作霖的小兒子叫張學銓,和張學英一樣,張學銓也沒能沾上父兄的“光”。成年後的張學銓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在天津的一所中學做了老師,晚年還曾經去臺灣探望過張學良。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中,前四個兒子的成就都比較高,一個一級上將,一箇中將,一個少將。後面的四個兒子,因為年齡小的原因,在成年後大多自食其力,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歷史總探長


大兒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張學良,他擔任過東北保安軍的司令。後來日本人想拉攏他,遭到了他的拒絕。他對我國的民族團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例如震驚中日的西安事變,張學良就參加了策劃。後來他遭到了國民黨勢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獲得自由。1995年後張學良去到美國,想必大家都知道,張學良去美國見誰,自然趙四小姐,後來2001年的時候去世。

二兒子叫張學銘,他也是有軍銜的,他的軍銜是陸軍中將。張學銘曾前往日本留學,回到國內之後他成為了天津市的市長。他擔任過汪偽政權中任委員一職,但是因為不是自願的,而且當時張作霖的幾個兒子都不想參與政治,所以老二也不願意,最後當抗戰後勝利也沒有對他進行處罰。1983年時,張學銘去世。

三兒子叫做張學曾,當他父親被炸身亡時他其實和自己的父親在一輛火車上,因為沒有和張作霖在同一車廂而倖免於難。據說從小他便十分大膽頑皮,幾歲時就敢對張作霖提要求。西安事變發動之後,輾轉了幾個國家最後在美國定居。

四兒子叫做張學思,張學思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他仇恨日本,在1933年的時候加入了我黨的軍隊。他擔任過中東北大學的校長,創立了海軍學校。可以說一生都獻給了我黨的偉大事業,而且這個兒子還是張作霖最看重的兒子,至於為什麼沒有問題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他,是因為他還太年輕,而且當時的軍閥又那麼混亂,他怕兒子不習慣官場的那些東西,所以作罷,雖然張學思非常聰明,而且付出了很多,但是後來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關押,1970年時因身患惡疾身亡。

五兒子叫做張學森,他的母親是清朝壽山將軍的女兒。918事變之後,張學森舉家搬遷前往天津居住。後來又在美國學習過航空,學成歸來之後一直居住在臺灣。之後他到美國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張學良前往美國時還受到了張學森的照顧。在1990年的時候,張學森還受到了鄧的接見,五年之後因為患病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個兄弟當中,他和張學良的交流最為密切。

六兒子張學浚,從北京輔仁大學畢業之後在軍統工作過,1973年時去世。

七兒子張學英,新中國成立後前往臺灣,後因患病沒錢醫治離世。

八兒子張學銓,加入我黨軍隊後參加了不少戰鬥,後來因為受傷不得不退伍。


但願人長久84004315


東北人 大兒子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張學良,他擔任過東北保安軍的司令。後來日本人想拉攏他,遭到了他的拒絕。他對我國的民族團結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和犧牲。例如震驚中日的西安事變,張學良就參加了策劃。後來他遭到了國民黨勢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獲得自由。1995年後張學良去到美國,想必大家都知道,張學良去美國見誰,自然趙四小姐,後來2001年的時候去世。

二兒子叫張學銘,他也是有軍銜的,他的軍銜是陸軍中將。張學銘曾前往日本留學,回到國內之後他成為了天津市的市長。他擔任過汪偽政權中任委員一職,但是因為不是自願的,而且當時張作霖的幾個兒子都不想參與政治,所以老二也不願意,最後當抗戰後勝利也沒有對他進行處罰。1983年時,張學銘去世。

三兒子叫做張學曾,當他父親被炸身亡時他其實和自己的父親在一輛火車上,因為沒有和張作霖在同一車廂而倖免於難。據說從小他便十分大膽頑皮,幾歲時就敢對張作霖提要求。西安事變發動之後,輾轉了幾個國家最後在美國定居。

四兒子叫做張學思,張學思是一個熱愛祖國的人。他仇恨日本,在1933年的時候加入了我黨的軍隊。他擔任過中東北大學的校長,創立了海軍學校。可以說一生都獻給了我黨的偉大事業,而且這個兒子還是張作霖最看重的兒子,至於為什麼沒有問題把自己的位置傳給他,是因為他還太年輕,而且當時的軍閥又那麼混亂,他怕兒子不習慣官場的那些東西,所以作罷,雖然張學思非常聰明,而且付出了很多,但是後來因為“莫須有”的罪名被關押,1970年時因身患惡疾身亡。

五兒子叫做張學森,他的母親是清朝壽山將軍的女兒。918事變之後,張學森舉家搬遷前往天津居住。後來又在美國學習過航空,學成歸來之後一直居住在臺灣。之後他到美國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張學良前往美國時還受到了張學森的照顧。在1990年的時候,張學森還受到了鄧的接見,五年之後因為患病去世。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個兄弟當中,他和張學良的交流最為密切。

六兒子張學浚,從北京輔仁大學畢業之後在軍統工作過,1973年時去世。

七兒子張學英,新中國成立後前往臺灣,後因患病沒錢醫治離世。

八兒子張學銓,加入我黨軍隊後參加了不少戰鬥,後來因為受傷不得不退伍


遠程微滲漏教學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張作霖從馬匪起家,做到安國軍總司令,他的政府是列強承認的中國政府。

可以說,白手起家的超級高手就是張作霖了。

張作霖共有妻妾六人,兒女十四個,子八人,女六人。

這些兒子大體上比普通人都要強,可惜都同張作霖天差地遠。

有個很強的老子,未必是好事。

大兒子張學良

大家都知道了。張學良搞了西安事變,把蔣介石整的夠嗆。蔣介石的貼身衛隊三四十人,非死即傷。

侄子蔣孝先被槍斃,心腹秘書蕭乃華被打死,蔣介石自己跌傷了後背脊椎,成為一身的頑疾,到死也沒有恢復。

隨後,張學良被蔣介石軟禁了幾十年。

直到蔣經國死後,張學良才得以離開臺灣去了美國。

張學良經常說,他這輩子只活到36歲。

其實,就生活上來說,張學良的待遇很高,他的妻子于鳳至和妾趙一荻,輪流來陪伴他,還有專職的廚師和按摩師等等僕人。

張學良吃的水果,很多是從美國和歐洲進口的,中國根本就買不到。張學良喜歡可口可樂,也從美國空運過來。

不過,他也只是個高級囚犯。他可以出門,但不允許和別人交談。

無論什麼時候,哪怕晚上,都有看守在他附近。

晚上睡覺時,看守就守在他的窗外。

這是一種很大的精神折磨,說不好聽,即便正常夫妻生活都會受到監視。

張學良最後100歲高齡在夏威夷善終。


二兒子張學銘

張學銘也有些能力,他和張學良同父同母,關係很好。

他曾經在日本學習過軍事,回國以後一度成為張學良的好幫手,擔任過天津市市長兼警察局局長。

不過,他的能力也就是比普通人要強一些,沒有大的才幹,還頗為慵懶。

張學良垮臺後,張學銘一直在歐洲和香港居住。

香港被日軍攻陷後,張學銘被迫返回南京居住。

在日寇逼迫下,張學銘在1943年接受汪精衛政權軍事委員會委員,參議。

他也不是笨蛋,沒有做過實際的工作,只是拿著日偽發給的經費,帶著一群人吃吃喝喝,被漢奸們戲稱為“餐”議員。

抗戰結束以後,蔣介石諒解張學銘沒有作惡,也沒有追究他的漢奸罪。

蔣還利用他的名氣安撫東北,任命他為東北長官部參議室中將主任,當然也是虛職。

1949年後,張學銘留在大陸,受到周恩來的照顧,曾任天津市人民公園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長、民革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等職。

1983年4月9日病逝於北京,享年75歲。

三兒子張學曾

他沒有搞政治,被國民政府派到美國,在聯合國任職。

張學曾看到哥哥們和父親的下場,脫離政治旋渦,此後在美國經商,終身沒有回臺灣,也沒有去大陸,成為美國公民,在異鄉善終。


四兒子張學思

張學思同幾個哥哥不同,他很紅。

1933年,張學思就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共派遣張進入廊坊東北軍六十七軍特務大隊負責兵運工作。後來兄長張學良介紹他進入南京中央軍校就讀第十期預備班。

他的年齡比較小,西安事變時期還只有20歲。他曾經試圖營救過張學良,一無人二無經驗,很快失敗了。

張學思在1938年趕赴延安,也參加了抗日工作,曾經擔任冀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學思調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兼遼東辦事處主任等職。參加了創建鞏固南滿根據地的鬥爭和四保臨江等戰役。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張學思任大連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53年張學思被任命為海軍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可以說,他是在大陸混的最好的張家人。

文革時期,張學思被迫害致死,時年54歲。


五兒子張學森

張學森年齡更小,抗戰爆發時候才17歲。他曾留學美國學習航空,抗戰結束後曾經擔任過天津警備司令部少校秘書,小角色。

1947年他去了臺灣,又去了美國定居下來,在航空公司工作,不問政治。

1995年回國訪問期間,突發疾病去世,終年75歲。

後面幾個兒子都寂寂無名。

六兒子張學俊曾經在軍統就職,也是小角色,1973年在臺灣去世。

七兒子張學英,貧病交加在香港去世。

八兒子張學銓,一直留在天津,1992年去世。

其實客觀來說,這些兒子都有張作霖的血統,確實比普通人都要強不少。

可惜,他們的老子是一個不可逾越的山峰,子孫想要翻越基本不可能。


薩沙


答:張作霖是個大軍閥,當初郭松齡要反他,是因為郭松齡在日本考察期間發現了張作霖與日本人合作的“密約”——張作霖為了進攻馮玉祥的國民軍以及打“第三次直奉戰爭”,以幫助落實袁世凱時期喪權辱國的《二十一條》為條件,要求日本方面提供軍火支援。

郭松齡忍無可忍,舉旗反張。

但是,張作霖雖然幹每件事都會首先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替自己打算,但他在有生之年始終沒有出賣國家利益,而他最終命喪於日本人之手也是事實。所以,張作霖說要幫日本人落實《二十一條》,很可能只是張作霖開給日本人的“空頭支票”而已。畢竟,張作霖以這類手段來戲耍日本人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民間有一則笑話,是關於張作霖的。

說張作霖在與日本人虛與委蛇的日子裡,曾與日本人談風論月,被幾個日本名流纏著索字,要求“賜寶墨”。張作霖也不客氣,寫了一個直系大軍閥曹琨最愛寫的“虎”字,然後落款“張作霖手黑”。事後,秘書提醒張作霖,說:“大帥寫的‘手墨’的‘墨’字,下面少了個‘土’。”張作霖吹鬍瞪眼罵道:“媽了個巴子!我難道不知道‘墨’字怎樣寫?但這個‘土’字是不能給日本人的,老子這叫‘寸土不讓!’”

很多人都說,如果張作霖不是皇姑屯被炸,日本人必不敢發動“九一八事變”!

講真,像張作霖、吳佩孚這些老一派軍閥,都是從道上混出來的,遇上再橫的,也不犯怵,文化不多,卻頗懂民族大義,真敢動刀子跟日本人幹。

吳佩孚在第二次“直奉大戰”中,因為馮玉祥的背後捅刀子,敗了,敗得很徹底。

但是,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帶著30萬東北軍撤退到了北京。在北京賦閒的吳佩孚質問張學良,國恨你不報,家仇你也不報,真沒出息!你不敢抗日,你把你的兵交給我,我幫你抗,我不為名、不為利,我左手拿回東三省,右手交還給你,你有仇不報,忘記了自己國恨家仇,真是不忠不孝。

吳佩孚甚至罵張學良,說:“你爹的棺材都要豎起來了!”

罵得張學良無言以對。

說完張作霖的故事,下面來說說他的八個兒子。

張作霖的長子就是張學良,九一八事變是他終身難洗的汙點,不過,他做過的“東北易幟”、搞出的“西安事變”,為民族團結和統一戰線還是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也因為搞出了“西安事變”,張學良遭到了國民黨勢力的囚禁,直到1990年才獲得自由。張學良後來去了美國, 2001年在夏威夷辭世,享年100歲,非常長壽。

張作霖的次子叫張學銘,曾擔任過汪偽政權中的委員,因為是被迫的,抗戰後勝利也沒有受到追究。進入了新中國,曾任天津市人民公園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長、民革天津市委員會副主任、民革中央委員等職,1983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5歲。

張作霖的三子叫做張學曾,定居美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秘書處任職,善終。

張作霖的四子叫做張學思,西安事變後,趕赴延安,參加了抗日工作,曾經擔任冀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抗日戰爭勝利後,調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兼遼東辦事處主任等職。在1955年我軍第一次授軍銜時,被授予少將軍銜。

張作霖的五子叫做張學森,曾留學美國學習航空,後來在美國的一家航空公司工作。1990年曾回國訪問,1995年患病去世,終年75歲。

張作霖的六子張學浚,曾在軍統當過翻譯官,1973年在臺灣去世。

張作霖的七子張學英,解放後,寓居香港,後因患病沒錢醫治離世,死年僅26歲。

張作霖的八子張學銓,張作霖死時他才3歲,曾加入我軍,參加了不少戰鬥,在戰爭中負傷退伍。解放後,安排天津一中學教書,曾任天津政協委員,1992年去世,享年75歲。


覃仕勇說史


張作霖從一個農家子弟,能成為後來的“東北王”,確實有過人之處。在張作霖的一生中,娶了六房太太,生了14個子女,其中兒子有8個,女兒有六個,可謂是枝繁葉茂。

那麼,張作霖的兒子們後來過得怎麼樣了呢?

大兒子:張學良

張學良作為張作霖的長子,繼承了老爹的政治資產,成為了東北最高長官,對東北地域有著重大的影響。

生於1901年的張學良,在1928年時成了東北最高長官,同年,舉旗易幟,成為國民革命軍的一部分。1931年東北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率領的東北軍放棄抵抗,進入了關內。這是張學良一生當中最黑的點,此舉也讓日本人基本無阻礙地掌控了東北。

1936年12月,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逼蔣抗日,得以成功。張學良憑藉此舉成為了民族英雄。

張學良做了正確的事,但蔣介石怎麼會善罷甘休?於是,張學良被軟禁,這一軟禁就是半個世紀,直到蔣氏父子去世,張學良才得以自由。

2001年,張學良逝世。

二兒子:張學銘

張學良是張作霖結髮妻子趙春桂所生,張學銘也是趙春桂所生,弟兄中,張學銘排第二。


張學銘比哥哥張學良小7歲,曾留學日本,在日本步兵學校專門學習,畢業後,在駐日使館做武官。1928年父親被炸死,日本人難逃其責,於是在1929年,張學銘回了中國。

由於哥哥是東北地區最高長官,回來的學銘受到了“照顧”,先後做了天津市警察局局長、天津市市長。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後,看到張學良被軟禁,怕受到更多牽連,學銘旅居英、美、香港,最後香港淪陷,不得已的張學銘回了國。在形勢影響下,學銘被迫做了汪偽政府的官員。

日本投降後,張學銘沒有受到更多牽連。

解放後,張學銘先後擔任了天津建設局副局長、天津工程局局長。六十年代動亂時,被迫入獄,但張學銘心態挺好,1973年被平凡,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

1983年4月在北京去世。享年76歲,壽命比哥哥短了二十多年。

三兒子:張學曾

張學曾是四夫人徐夫人所生,出生在辛亥革命那一年。

這小子從小很調皮,敢於和張作霖提條件,思維很跳躍。曾經要娶一個外國女子,惹得許夫人大怒。管不了這個孩子,許夫人交給張學銘處理,張學銘覺得棘手,又交給了哥哥張學良。張學良思想還是比較開放的,對四媽媽百般相勸,最後才平復了老太太的情緒。

張學曾後來留學日本和英國,最後定居美國,在聯合國工作。

沒有張學曾逝世的消息,也許還活著,如果這樣,他就已經108歲了。當然,最大可能是他已經死了,家人不願意張揚,沒發佈相關的消息。

四兒子:張學思

張學思將軍是張學良的四弟,也是四夫人所生,此子能力很強,應該不在張學良之下。

張學思出生在1916年,1933年加入了中國共產黨,西安事變爆發後,受哥哥牽連被捕入獄,但後來獲釋繼續學習。

1939年,張學思投入到了轟轟烈烈的抗爭當中。1944年時,張學思調任晉察冀軍區平西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員兼參謀長。

抗日戰爭勝利後,張學思回了自己老家東北,並擔任了遼寧省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東北大學校長等職務。

建國後,張學思任大連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53年被任命為海軍副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58年張學思從國外學習歸來,擔任了海軍第一副參謀長、參謀長等職。在六十年代動亂的日子裡,張學思被人以“莫須有”的罪名關押,1970年6月29日含恨離世,享年54歲,和他老爹死的年齡差不多。

五兒子:張學森

這是五夫人壽夫人所生的大兒子,張學森出生在1920年,上學工作都在國外,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後來張學良、趙一狄赴美時,都是有張學森照顧和張羅。

1990年,鄧小平曾經接見過張學森。1995年,張學森病逝在美國,享年75歲。

六兒子:張學浚

這是張學良的六弟,是壽夫人生的第二個兒子,出生時間是1922年。

張學浚畢業於北京輔仁大學,後來在軍統擔任翻譯工作,主要任務是負責與美軍的聯繫。後來定居在了澳門,看來他喜歡這個城市。

在澳門的日子,張學浚有時教書,有時當籃球教練。1967年,舉家遷入臺灣,此時,母親壽夫人剛剛去世一年。

1984年,張學浚去世,享年62歲。

七兒子:張學英

壽夫人生的三子叫張學英,生於1924年,解放後去了臺灣。因為受哥哥張學良的牽連,張學英在臺灣過得並不好,最後在香港因為貧病交加去世。


八兒子:張學銓

這孩子出生在1925年年底,出生時,剛好郭松齡的軍隊被張作霖打敗,張作霖愛稱為“太平郎”。

老八張學銓早年也參加了共產黨,解放戰爭中因傷退伍,先是在營口稅務局工作,後來在天津解放後到了天津,幾年後在天津市55中工作。1996年病逝,享年71歲。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性格各異,命運各不相同,但好在基本上都是善終。這已經足矣,老張可以在泉下安息了。


藍風破曉


張作霖一生共娶了6個老婆,生了8個兒子、6個女兒。8個兒子從大到小依次為:

張學良、張學銘、張學曾、張學思、張學森、張學浚、張學英和張學銓。

其中,老大學良、老二學銘為原配趙夫人所生;

老三學曾、老四學思為四房許夫人所生;

老五學森、老六學浚、老七學英和老八學銓,為張作霖最鍾愛的壽夫人所生。

長子張學良不用說,他的生活簡直是放在顯微鏡下的,由於其身份特殊,他的人生簡直可以具體到每一天,此處略過不提。

次子張學銘,東北講武堂畢業。又於1919年畢業於日本步兵專門學校,曾任駐日使館見習武官,1929年回國,先後任天津市警察局長、市 長。七七事變後輾轉赴歐美及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後返內地。張學銘曾於1943年被迫接受汪偽政權軍事委員會委員一職,其行為未在戰後追究,先後任國民政府東北長官司令部參議室參議,東北行轅參議室副主任、總參議。

新中國成立後,張學銘歷任天津市建設局副局長,市政工程局副局長、顧問,民革第五屆中央委員、市委副主任委員。第三至五屆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1983年病逝於北京。

三子張學曾,其父張作霖被炸身亡時他也在火車早,但因去了別的車廂而躲過一劫。他先後在日本、英國留學,後定居美國,在聯合國工作。逝年不詳。

四子張學思。1928年入奉天同澤中學讀書,1931年初至北平,入匯文中學。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1933年3月參加反帝大同盟,並於同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受命到廊坊東北軍六十七軍特務大隊做兵運工作。1933年經張學良,他進入南京中央軍校第十期預備班學習。西安事變後,他被國民黨當局逮捕。不久荻釋學習,1937年畢業後,張學思到東北軍第五十三軍任見習排長、上尉參謀,並受組織派遣到滬、蘇、寧等地聯絡東北軍將領,為解救張學良奔走。

1938年,張學思到延安馬列學院學習。1939年9月起任抗日軍政大學第三分校直屬二隊隊長。1940年率隊到達晉察冀,後任冀中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參加反掃蕩戰。1943年,張學思任軍區副參謀長兼作戰科長、參謀處長。1944年調任軍區西軍分區參謀長、副司令兼參謀長。

抗戰勝利後,張學思赴東北,任遼寧省政府主席、軍區司令員,東北行政委員分副主席兼遼東辦事處主任等。1946-1948,張學思任東北大學校長,1949年4月受命創建海軍學校,任安東海軍學校副校長。同年9月出席全國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

新中國成立後,張學思任大連海軍學校副校長兼副政委,1953年,他被任命為海軍副參謀長。1955年授少將軍銜。

1956-1958,張學思赴蘇聯伏羅希洛夫海軍學院留學,學畢回國任海軍第一副參謀長、參謀長。

1970年,張學思病逝。

五子張學森,未入軍政兩界。張學森先攜母赴居住,後遠赴美國,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張學良與趙四小姐赴美生活,起居全由張學森照顧。1990年,張學森曾被鄧小平接見。1995年,張學森病逝於北京,終年75歲。

六子張學浚。他的資料較少,曾肄業於北京輔仁大學,抗戰期間曾入軍統擔任翻譯,負責與美軍聯繫。後來張學浚定居澳門,過著簡單平凡的生活,他在澳門當中文老師,有時也客串籃球教練。1967年,張學浚舉家遷往臺灣,並於1984年病逝於此。

七子張學英。此子留存於世的資料很少,其後代子侄的回憶也鮮見其身影,只略知他在解放戰爭時隨國民黨退守臺灣,後因回老家探訪受到當局懷疑,被監禁。後因心臟病發逝於臺灣。

八子張學銓,早年參加共產黨。天津解放後,張學銓退職迴天津。1960年經周總理批准由天津市安排在55中學工作,任天津區政協禹,愛人馬蘊蘭在先鋒幼兒園工作,1966年去世。


錢多多讀文史


“東北王”張作霖有6房太太、6個女兒、8個兒子,張作霖曾笑稱自己運氣不錯,真乃“路路發”也(668)。

張作霖於1928年6月期間,從北京坐火車回瀋陽,到達瀋陽皇姑屯車站時,被日本人事先埋好的炸彈炸死了。張作霖死後樹倒猢猻散,他的八個兒子最後命運如何呢?

老張的八個兒子分別是長子張學良、次子張學銘、三子張學曾、四子張學思、五子張學森、六子張學浚、七子張學英、八子張學銓。




▲張學良

一、張學良(1901~2001年)是張作霖和髮妻趙春桂所生的兒子,張作霖的長子,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他成了統治“東三省”的少帥。

張學良就任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僅一個禮拜後,出於多方面的考慮,果斷“易職”投蔣介石麾下,蔣因此實現了名義上的國家統一。

隨後蔣委任張為國民政府陸海空副司令,東北邊防總司令。

張學良一生最值得稱道的是發動了“西安事變”,抓蔣促蔣抗日,推進了國共統一抗日戰線。

也是因為這件事,張被蔣軟禁了一輩子,2001年10月14日病逝於美國檀香山,享年101歲。

值得一提的是張學良明明是兄弟中行大,為何張作霖稱他為“小六子”呢?

原來張學良剛生下來後,想給兒子起個小名,當時相面先生告訴老張,你抱著孩子出門往東走,別回頭看,碰到第一個人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孩子的小名,這個小名能逢凶化吉。

果然有個人碰到張作霖說個句“小六子……”,這才有了張學良的小名——“小六子”。



▲張學銘

二、張學銘(1908~1983年)和張學良是親兄弟,張作霖和趙春桂的次子。

張學銘從小去日本軍校讀書,21歲時回國,先後任天津市警察局局長,天津市市長,小小年紀有此作為,“虎父無犬子”這話誠不欺人。

日本侵華期間,曾被迫接受汪精衛偽政權軍事委員會委員,抗戰勝利後未追究其罪。任國民政府東北司令部參議,東北參議室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天津市建設局副局長,天津市政工程局副局長,民革第五屆中央委員,天津市委副主任委員。

文革時受到衝擊,1973年,撥亂反正,65歲高齡的張學銘平反昭雪。張學銘發揮餘熱,歷任全國政協委員,十年後,即1983年4月9日,張學銘在北京病逝,享年76歲。






▲左一張學曾

三、張學曾(1911~)是張作霖和四房許夫人所生的兒子,兄弟中排行老三。

張作霖在張學曾小的時候請相面先生為其看相,相面先生說張學曾“福大命大”。

果不其然,張作霖乘火車回瀋陽,張學曾原本和父親坐在一個車廂,就在火車到達皇姑屯時,當時只有17歲的張學曾隱約聽到前面車廂有人喊他,他隨即跑了過去,剛離開座位跑到前面車廂,日本人預埋的炸彈就響了,張作霖當場被炸死,由於他跑到了前面車廂才倖免於難。

西安事變後,張學曾先後出國留學,後定居美國,曾在聯合國工作,如果沒死的話,到現在也是百歲老人了。






▲張學思

四、張學思(1916~1970)是張作霖和二房盧夫人所生的兒子。我認為他是八個兄弟中最有作為的人,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原海軍參謀長。

西安事變時,20歲的張學思四處奔走營救哥哥張學良,其之前就已經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之後一直在戰鬥在抗日第一線。

新中國成立後,1953年任命為海軍副參謀長,1955年授少將軍銜。

文革時受到衝擊,身患疾病不僅得到到及時治療,反而受到“反動集團”的迫害,最終在1970年6月29日含恨去世,享年55歲。



▲後排右一是張學森

五、張學森(1920~1995年)是張作霖和五房壽夫人所生,張學森小的時候很調皮搗蛋,有一次故意欺負儀門(官衙的禮儀門)的衛兵,把衛兵的槍故意碰倒,然後躺在地上撒潑。

恰好張作霖出來,脫下鞋把張學森狠揍了一頓,老張教育兒子不護犢,“士兵怎麼會平白欺負我張大帥的兒子”?

張作霖打了兒子還不算完,讓兒子低頭向衛兵道歉。當時老百姓十分感動,於是把儀門改名為“教子門。

張學森和女兒張閭蘅一直照顧著晚年的張學良。張學森還有一個很牛逼的外孫,他就是華語樂壇的大哥大黃大煒。1995年,張學森病逝於北京,享年75歲。



▲左一張學浚

六、張學浚(1922~1984年)是張作霖和五房壽夫人所生。抗戰時期曾在戴笠的軍統作翻譯,和美國情報機關打交道。全國解放後全家移居澳門,從事教育工作,1967年全家移居臺北,1984年病逝於臺北。

七、張學英(1924~)是張作霖和五房壽夫人之子,張學英生於1924年,全國解放後去了臺灣,後來結局不太清楚,有關他的資料寥寥無幾,有知道的親們貼出來分享一下吧!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

八、張學銓(1925~1996年)是張作霖50歲時和五房壽夫人所生,也是老張的“老嘎達”。他出生不到3歲父親就死了,換言之沒得到老張的廕庇,所以他一生很平淡也很平凡。

1949年,全國解放後,他定居天津,政府照顧安排他去學校和圖書館工作,文革中受到衝擊,生活很貧困,後平反任天津市政協委員,1996年病逝於天津家中,享年72歲。

結語:從上面可以看出,張作霖的兒子們有能力有作為的佔到一半,前四個兒子有乃父之風,估計是和父親相處的時間較多的緣故吧。耳染目濡潛默異化的結果,後四位兒子都是五房壽夫人一人所生,壽夫人確實在張作霖晚年很受寵,他的四個兒子卻很平凡,也許是看淡了人生,雖無大富大貴卻也活的踏踏實實。


秉燭讀春秋


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東北王無疑是最成功的。事業上,最高做到北洋(民國)一哥,搞不懂張作霖為什麼不當總統而當陸海軍大元帥。家庭上,妻妾成群,兒女滿堂,兒孫滿堂。大帥張作霖有六名夫人,六名千金,八名少爺。還有一種爭議的說法是,老張還有七夫人李蘭玉,九少爺張學忠。福垊姑且認為張作霖沒“七仙女”(七名姨太),並非龍生九子吧。下面福垊就帶您瞭解下,張作霖的少爺版“八仙過海”吧!

長【嫡子】張學良:宋美齡的前男友、墨索里尼的千金的緋聞男友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小名雙喜,字漢卿。東北王崇拜漢朝三傑張良,就給他的長子起名張學良。至於張學良的表字還是文化人吳佩孚給起的。漢卿跟關漢卿沒關係,而說張良是漢卿。另外,張學良三個弟弟帶“卿”的表字也是吳佩孚起得。軍閥吳佩孚,可是秀才出身。想當年,那可是登州府第三名秀才呢!漢卿跟陳毅、徐向前同歲,張學良是張作霖的嫡長子,繼承了張作霖事業,儘管非常敗家。張學良卻是兄弟中最長壽、最成功的、最傳奇的人。張學良年輕的時候風流倜儻,曾跟宋美齡談過戀愛,也跟墨索里尼的女兒埃達鬧過緋聞(兩人當時都已婚)。九一八事變後,下令不抵抗。後來,為了抗戰而對老蔣發動雙十二事變。正因為他是宋美齡前男友,在西安事變後,他才保住了性命,儘管他的政治生命完全斷送。晚年張學良在美國居住,活了整整100歲。張學良最痛苦的事莫過於自己1928年生日竟然成了父親張作霖的忌日。此後張學良將生日改成了6月1日,另外張學良比他的八弟大兩輪。香港歌星黃大煒,就是唱《你把我灌醉》的那位,他的幹外公是張學良,親外公是張學良五弟。

次【嫡子】張學銘:先贏土肥原賢二,後成汪精衛的手下

張學銘(1908年,一說1907年——?)字西卿,跟張學良同母。日本對張學良有殺父之仇,張學良對日本卻下令不抵抗。連東陵大盜孫殿英都血戰日本七天,表示對不抵抗的不滿。九一八事變後,身為天津市市長兼任警察局局長的張學銘挫敗了日本人搞的“天津事變”。日本天津駐屯軍司令香椎浩平和大特務土肥原賢二委派李際春(李香蘭的乾爹)、張璧糾集社會渣子2000多人,準備搞事情。

在張學銘的積極防備,調兵遣將,在其麾下“四大金剛”解方、賈陶、孫銘九、黃冠男和天津市保安隊長王一民的配合下,大敗土肥原賢二。七七事變後,他遊歷歐美,定居香港。1941年香港淪陷後,回到了內地。被逼無奈下跟了汪精衛,雖然出任偽職但沒有做什麼惡。加上曾在天津曾立功,不僅免於處罰,還升任中將。授以國民黨政府東北長官司令部參議室參議,東北行轅參議室副主任、總參議。因為這個總參議就是花瓶,在宴會上笑著吐槽:“我這個總參議,無議可參,何不‘餐宜’?”解放後,任天津市公園主任等職。天津市人民公園匾額還是毛澤東題詞的呢!張學銘健在與否,不詳。

三【庶子】張學曾:喜歡外國女孩,做了聯合國的官員

張學曾(1911年—?)字遠卿,其母為東北王的四夫人許澍暘(shu yang),他是張作霖最調皮和最幸運的孩子。他小時候頑皮不怕張作霖,在1928年張作霖被炸時,他也在火車上,但他卻安然無恙。從照片上來看他應該是張家兄弟最帥的,儘管民國四大美男沒有他。可他卻吸引了金髮美女,兩人兩情相悅,但遭到許夫人棒打鴛鴦,上去就對張學曾一巴掌。她實在不能接受外國的兒媳婦,老太太不放心,還要讓天津市警察局局長抓他。而局長正是他二哥,二哥問大哥,大哥勸三弟。福垊猜想,大概他是看到大哥跟墨索里尼的千金的婚外感情受啟發了吧。最終張學曾的跨國戀黃了,也沒能娶到波斯貓。不過,他的事業卻在美國乃至聯合國發展了。至於健在與否,沒能查到資料。還在聯合國總部秘書處任職。他的妻子是蔡十三,莫非這就傳說中的十三姨。下圖裡的向南兄,就是寧向南((1904-1989),張學良的手下,曾天津市警察局局長。

四【庶子】張學思:六歲訂的娃娃親,開國海軍少將

張學思(1916年1月6日—1970年5月29日)又名張昉,張學詩,字述卿。他跟張學曾同母。在他6歲時,東北王就為他和賄選總統曹錕的六女曹士英定下娃娃親了。九一八事變時,他堅決反對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他在衣服上寫有不抵抗之弟的字樣,來表示對不抵抗政策的不滿。不僅如此,他還怒氣衝衝地對張學良說:“為什麼不抵抗?難道你忘記父親是怎麼死的嗎?”張學良也只是沉默。

出於對大哥的失望以及對幸福的嚮往,他投身於革命,一路升遷,屢建戰功。他在22歲時,就受到了毛澤東的接見,後來先後受到毛澤東、周恩來、鄧穎超的接見。1955年,被授予海軍少將軍銜。1958年,擔任海軍第一副參謀長,參謀長。後在十年中受到不公正待遇,與1970年病逝。

五【庶子】張學森:在美國就職,晚年葉落歸根

張學森(1920年—1995年)和他後面的三個弟弟都是東北王張作霖最寵愛的壽懿夫人所生。壽懿不是壽山將軍(袁崇煥的後代)的女兒,而是名將多隆阿長孫壽長之女。壽懿是奉天仁字軍總統(清末新建陸軍的常備軍,總統乃一軍之長,一軍轄兩鎮,)壽長與王姨太的女兒。張學森先後到中國臺灣省、美國發展,他曾在美國一家航空公司任職。當年,張學良赴美時,還是張學森給與接洽照顧。1991年9月18日,與女兒張閭蘅回到瀋陽,他老淚縱流。張學森當時還受到了鄧小平的接見,張閭蘅任全國政協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委員,香港立法委員。張閭蘅的兒子就是黃大煒。張學良是黃大煒的幹外公,而張學森是黃大煒的親外公。

六【庶子】張學浚:擁有一個最成功的兒子

張學浚(1922年-1984年)一名學俊。1945年,北平輔仁大學畢業後,到軍統天津站就職。解放後,他去了臺灣,受大哥“西安事變”的影響,他一直處於監控之下。只到1964年,他才和大哥見面,並在張學良的影響下皈依了基督教。他的兒子張閭實非常傳奇,他曾一邊上班一邊做生意,數次失敗。最遺憾的失敗是“美國911事件”導致他辦雜誌失敗。虧損近百萬,後來他用臺灣茶——少帥茶,藉著天津打造少帥府的商機。以正宗東北王的子孫打入京津地區,獲利億元。著有《張氏物語》、《漫漫歸鄉路》等書。他曾透露張作霖本姓李。

七【庶子】張學英:起點很高,終點潦倒

張學英(1924年——?,一說1949年)福垊想張作霖可能對老七期望很高,希望他能像漢人唯一配享太廟張廷玉之父張英一樣,光大家族。然而,張學英起點很高,終點很低。可後來在臺灣過得不太好,就在香港生活。而在香港也沒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人生非常失敗,以至於網上都沒他什麼資料。

八【庶子】張學銓:從少爺到老師

張學銓(1925年12月25日——1996年),他的小名叫太平郎。因為當年郭松齡反奉,打得東北王差點成了東北(逃)亡。老張都收拾細軟,帶著孩老婆,往大連跑。前線來報郭松齡被處決,家裡來報老八誕生。雙喜臨門,張作霖認為是小兒子的誕生給家裡帶來平安。五夫人旺夫,八少爺旺父。

他一直隨母住在天津少帥府。1949年,由張壽懿之子張學銓出租管理。1956年,將少帥府交給國家管理。張學銓的高足有我國“日本史學會正會員”的頭條用戶。此用戶現年71歲,被網友稱為“厲害了,我的爺”。據他老人家提供的信息,至少是1959年【網傳1960年】前,在周恩來的關懷下,張學銓被調到天津市五十五中任歷史老師。張老師“隨和而簡樸”,其高足還有田箐(老人家初作田野,後修改)。福垊查了一下田箐,貌似他跟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徐汝莊教授,曾一起翻譯過國外文獻。




福垊


“老疙瘩”張作霖是個善於把握機會又很圓滑的人,因為父親欠賭債被人打死,在他十三歲的時侯就開始混跡社會,學過好幾種手藝,其中的獸醫生涯對他幫助很大,因為會醫馬認識很多東北的“鬍子”,後來加入“鬍子”,幾年後抓住機會成立保險團,等社會秩序穩定時又抓住盛京將軍“化盜為良”的機會洗白,從此平步青雲、扶搖直上。

日俄戰爭在東北爆發的時候,張作霖的原則是誰給我好處,我就幫誰,在夾縫中求生存的張作霖實力大漲,逐步提升,後來先後擔任奉天督軍、東三省巡閱使等,成了北洋軍奉系首領,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勝利後,任陸海軍大元帥,成為國家最高統治者,1928年“東北王”張作霖由北京返奉在皇姑屯被炸遇害,一代梟雄就此歸天,享年53歲,張作霖共有妻妾六人,兒女十四個(子八人,女六人),我們來看看張作霖八個兒子的結局。


一、張學良

張學良是張作霖當保險團時所生,因為張作霖驅走了另一個保險團的團主金壽山,金壽山在1901年臘月三十夜偷襲了張作霖,張作霖帶著妻女突圍,先逃到姜家屯,繼而又逃往八角臺 ,6月3日,身懷六甲的趙氏在馬車上生下了張學良。

張學良1917年就到張作霖軍中服役,1919年就讀東三省陸軍講武堂,1920年畢業後就在奉系軍中擔任要職,在1928年張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後,張學良接過棒子統治東北,一週後宣佈服從南京國民政府。

1931年九一八事變之前,張學良致電給臧式毅、榮臻:“對於日人,無論其如何尋釁,我方務須萬分容忍,不可與之反抗。”九一八事變時駐守北大營的一萬多名東北軍將士因為遵循張學良的嚴令而沒有抵抗。由於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致使日本很快就實現了對東三省的完全佔領,1932年日本策劃的偽滿洲國建立,數千萬東北民眾就此遭受日本長達14年的殘酷統治。

1936年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了“西安事變”,共同逼蔣聯共抗日,也因為這次事件,張學良於1938年就被蔣介石囚禁,再後來送到臺灣囚禁,直到1990年才恢復人身自由,2001年張學良在美國病逝,享年101歲。

二、張學銘



張學銘出生於1908年,1928年入日本陸軍步兵學校學習,回國後就職東北軍,中原大戰時跟隨張學良入關,出任天津市市長兼警察局局長,日本曾兩次派人到天津製造騷亂,想把天津攪混,張學銘粉碎日本人陰謀後受到日本駐華公使的“抗議”,軟弱的國民政府就讓張學銘辭職,讓他去國外考察,此後旅居歐、美、香港。

1941年香港淪陷返回內地,1943年被迫接受了汪偽政權軍事委員會委員,抗戰勝利後因為張學銘是被迫接受汪偽任命,也沒做什麼損害國人的事,蔣介石沒有追究他,還讓他出任國民黨政府東北長官部參議室中將主任。

國民黨敗退到臺灣時,張學銘拒絕去臺灣,留在了大陸,建國後得到周總理的關照,任天津市人民公園主任、市政工程局副局長等,熱衷於天津市公園的改造,1968年文革爆發後遭到林彪的迫害被關押入獄,1973年平反後任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政協常委。1983年病逝於北京,享年76歲。

三、張學曾



張學曾出生於1911年,是許夫人所生,當年皇姑屯事件時張學曾也在火車上,不過張作霖被炸時他剛好跑到別的車廂躲過一劫,也許是目睹了父親被炸事件,張學曾不想呆在中國,既沒有在東北軍中任職,也沒在國民政府任職。

張學曾在西安事變後先後赴日本、英國留學,二戰後定居於美國,因為張學良的關係,張學曾在聯合國任職,不過並沒有得到重用,至於張學曾何時去世的,不得而知。

四、張學思



張學思出生於1916年,這個大帥府中出來的四公子雖然出生在軍閥家族,卻走了一條與兄弟姐妹完全不同的革命道路,九一八事變後參加抗日救亡活動,1933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西安事變後被國民黨當局逮捕,不久被釋放。曾經到上海、南京、武漢等地聯絡東北軍將領,為爭取釋放張學良進行活動,沒有成功。

1938年10月到延安入馬列學院學習,其後參加了抗日戰爭,抗日戰爭勝利後,任遼寧省政府主席、遼寧軍區司令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文革”爆發前,林彪派譴李作鵬幾員心腹干將到海軍“摻沙子”,海軍參謀長張學思將軍為海軍仗義執言,“文革”爆發後,林彪一夥將張學思逮捕關押,李作鵬一夥對張學思極盡折磨,致使張學思重病纏身,1970年張學思將軍含恨離開了人世,終年54歲,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張學思將軍得到徹底平反昭雪,恢復了名譽。

五、張學森

(張學浚、張作霖、張學森)

張學森出生於1920年,從小就很淘氣,在他八歲時看到儀門的衛兵見到有人進出就要敬禮,他就故意在儀門跑進跑出,後來把衛兵的槍碰倒了耍賴罵衛兵,張作霖問明情況後直接脫下鞋子將張學森揍了一頓,還讓他給衛兵道歉。

張學森和張學曾一樣沒有從政,在新中國建立時跑到臺灣,後來又移居到美國,在一家航空公司任職,張學良被釋放後到美國就是張學森幫忙照顧的,張學森晚年懷念祖國,1990年回祖國後還受到鄧小平的接見,1995年張學森在北京病逝,終年75歲。

六、張學浚

張學浚出生於1922年,和張學森都是“壽夫人”所生,肄業於北京輔仁大學,抗戰時加入軍統擔任翻譯,主要負責與美軍聯繫,抗戰勝利後被分配到軍統天津站,在1948年被調往臺灣台北,後來因為老是打探張學良的消息被調出臺北工作,1964年在參加完母親壽夫人的壽宴後,辭去軍統工作,跑到澳門定居當老師,教中文和體育,1967年又遷回臺灣,1984年病逝,享年62歲。

七、張學英

張學英可能是幾個兄弟中最不如意的一個,關於他的資料很少,他在新中國成立前跟著國民黨跑到了臺灣,後來又跑到了香港,在貧病交加下死於香港。

八、張學銓

張學銓出生於1925年,出生的時候張作霖接到前線電話,得到郭松齡被處決的消息,張作霖十分高興,就給張學銓取了個小名叫“太平郎”。張學銓與四哥張學思一樣也是共產黨員,不過成就沒有四哥高,在解放戰爭中負傷退伍,天津解放後,退職迴天津,1960年經周總理的批准安排在天津55中學工作,文革期間受到波及,由於周總理的保護以及張學思將軍的死而倖免於難,平反後任天津區政協委員,晚年生活貧苦,1996年因病去逝,享年71歲。

張作霖的八個兒子世人最熟悉的就是長子張學良,對於他的故事也最多,爭議也最多,不過張學良能夠發動“西安事變”,逼蔣介石聯共抗日,因此遭到囚禁,當然具有愛國情懷,四弟張學思更是成為新中國少將,其他幾位兄弟也都是品行端正之人,張作霖的教育還是很成功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