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人說手自一體,手自一體和手動擋自動擋有什麼區別呢?

別裝粗俗123


手自一體和手動檔最大的區別無非就兩個方面,一方面手動檔操作複雜,行駛過程中需要油離配合好才能行駛起來,但是手動檔的變速箱技術簡單,動力充沛,製造成本低,油耗較低。 手自一體自動檔的變速箱製造工藝複雜,製造成本高,行車駕駛簡單,給油就走。這一點也是現階段買車人選擇自動檔的原因之一。但是加速過程需要緩衝,動力上有損耗,不像手動檔來的那麼直接。

目前市場上最長見的手動檔基本都是5速手動。 手自一體的類目就比較多了, 目前汽車上常用的6速手自一體,簡稱6AT. 這種變速箱常用的車型,都是國產自主品牌用的比較多。在技術方面相對比較成熟耐用。第二種就是7速手自一體雙離合變速器,這種變速箱都是在德系車型上面經常使用的較多。 第三種就是CVT變箱器,簡稱無級變速,這種變速箱基本在日系車型慣用的變速箱。

手動檔優點和缺點分析:

手動檔的車型基本都是用上國產車型和合資類入門級車型用手動變速箱比較多。10萬以內的車型愛用手動變速箱。合資品牌類的汽車10萬以上的車型基本全部用手自一體的變速箱,手動檔車型優點,有一定的駕駛樂趣。不像自動檔那麼傻瓜式操作。手動檔動力充沛,油耗低,維修護成本低。手動檔最大的缺點就是在堵車的路況下,是非常累人的事。也是目前大家不選擇手動檔的原因之一。

自動檔的優點和缺點分析:

自動檔車型不管合資和還是國產,稍微高端一點的車型,基本都是配置自動變速箱。自動檔的車發動機分自然吸氣式和渦輪增壓式。 自然吸氣式提速較慢,需要車速起來後,動力才跟的上。 渦輪的目前也是市場上比較認可。渦輪發動機轉速達到1500轉左右渦輪就可以介入相對比自然吸氣式的動力來的快。 自動檔變速箱駕駛操作簡單,給油就走,每個城市都有擁堵路段,自動檔就省去這方面的煩惱。 自動檔缺點就是油耗較高,後期維護成本較高。 提速過程中動力有一定損耗。

以上就是小編對手動和自檔的理解和解析,歡迎廣大車友留言補充,想了解汽車關注“汽車界大明白兒”


汽車界大明白兒


無級變速,手自一體變速都是屬於自動擋的。

自動擋,顧名思義就是不用駕駛者去手動換擋,車輛會根據行駛的速度和交通情況自動選擇合適的擋位行駛。一般的自動擋汽車上的擋位共有六個位置,從上到下分別為:P、R、N、D、S、L。

開自動擋的車只運用停車擋P擋、倒車擋R擋、空擋N擋、前進擋D擋完全可以滿足一般駕駛的需要,而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駕駛環境,就需要運用其它功能擋了。因此,如果你能夠選擇一種正確的操縱控制方式,自動擋的汽車會有比手動擋更好的表現。

自動變速器,利用行星齒輪機構進行變速,它能根據油門踏板程度和車速變化,自動地進行變速。而駕駛者只需操縱加速踏板控制車速即可。一般來講,汽車上常用的自動變速器有以下幾種類型: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壓傳動自動變速器、電力傳動自動變速器、有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和無級式機械自動變速器等。最常見的是液力自動變速器。液力自動變速器主要是由液壓控制的齒輪變速系統構成,主要包含自動離合器和自動變速器兩大部分。它能夠根據油門的開度和車速的變化,自動地進行換擋。

無級變速器是由兩組變速輪盤和一條傳動帶組成的,屬於自動變速器的一種,但它能克服普通自動變速器“突然換擋”、油門反應慢、油耗高等缺點。比傳統自動變速器結構簡單,體積更小,它可以自由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全程無級變速,使汽車的車速變化平穩,沒有傳統變速器換擋時那種“頓”的感覺。

手動/自動變速器。可使高性能跑車不必受限於傳統的自動擋束縛,讓駕駛者也能享受手動換擋的樂趣。此型車在其擋位上設有“+”、“-”選擇擋位。在D擋時,可自由變換降擋(-)或加擋(+),如同手動擋一樣。駕駛者可以在入彎前像手動擋般地強迫降擋減速,出彎時可以低中擋加油出彎。

無級變速指可以連續獲得變速範圍內任何傳動比的變速系統。通過無級變速可以得到傳動系與發動機工況的最佳匹配。常見的無級變速器有液力機械式無級變速器和金屬帶式無級變速器(VDT-CVT)以及可變斜面式無級變速器。


點叔談車


汽車從最開始先退出手動變速器車輛,而後自動變速器隨之推出,但由於自動變速器缺少駕駛樂趣,並且行相對不安全,功能化更多的手自一體變速器隨之推出,手動擋、自動擋、手自一體變速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作為新手,我們又如何分別該車變速器是手動擋、自動擋、還是手自一天變速器呢?“汽車概況”給大家一一介紹,幫助大家掃盲!

手動擋變速器

手動擋車輛分為兩種,5擋手動和6擋手動,換擋手柄上方都有標誌,最高檔位數為5的即為5擋手動擋,最高檔位數為6的即為6擋手動。

手動擋車輛腳踏板位置都有三個踏板,一個是離合器,一個是剎車,另一個是油門。離合器用於控制車輛發動機和變速器結合或分離,剎車用於控制車輛速度,油門主要用於加速或定速行駛。

車輛在駕駛車輛時,需要根據車速及發動機轉速變化,合理控制車輛變速器檔位,並且為了達到最合適的駕駛感,離合器和油門應該進行最合適的匹配。

自動擋變速器

自動擋車輛,其變速器又分為3種,液力變矩器自動變速器,雙離合自動變速器,無極自動變速器。

自動擋車輛相比於手動擋車輛,變速器結構明顯不同,自動變速器含有TCU控制邏輯,該控制邏輯可以控制變速器各個檔位升降檔。車主在行駛過程中,完全不需要控制車輛變速器檔位,只需要踩油門或剎車,踩油門的目的就是為了加速或定速行駛,而踩剎車的目的就是為了減速。自動擋車輛又稱傻瓜式車輛,和現在的電動自行車沒有什麼兩樣。

自動擋車輛在駕駛過程中,如果車主想要急加速,車輛會發生緊急降檔,以提升變速器傳動比,進而提升車輛動力傳遞。但如果車主要平穩駕駛,變速器會從一檔緩慢升至最高檔。總之,自動變速器非常智能,車主只需要考慮車輛速度即可,不需要額外操控變速器。

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

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兼顧車輛自動擋模式和手動擋模式兩種。配置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車輛,在換擋手柄位置會出現“±”標號,該標號就是指變速器檔位加減。

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自動模式是指車輛可以像自動擋一樣正常駕駛,變速器檔位自動變換,車主只需要操控油門剎車即可。手動模式是指車輛可以像手動擋一樣駕駛,在M模式下,變速器可以通過車主在合適速度匹配合適的檔位。

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兼顧手動擋車輛優點,也具有自動擋車輛優勢。比如車輛在長下坡時,車主為了避免長時間踩剎車,可以利用手動模式,切換變速器檔位,通過提升發動機轉速,增加車輛制動作用。在車輛急加速時,也可以通過刻意降低變速器檔位 ,提升變速器傳動比,進而提成車輛的應答特性。

車主想要自動駕駛時,只要切換至D擋,車輛變速器便可以自動控制。

在手動擋、自動擋和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當中,手自一體式自動變速器相對而言比較好一些,價格也較貴一些。


汽車概況


手自一體變速箱其實就是自動檔變速箱,並不是像字面意思那樣理解為自動+手動結合的變速箱,手自一體變速箱是在自動變速箱的基礎上增加一套手動模式,讓司機可以人為控制變速箱的換擋時機,從本質上來說還是自動檔變速箱。自動檔變速箱的內部結構相對手動變速箱要複雜很多,自動變速箱由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機構,多片離合器,滑閥箱等部分組成,發動機的動力通過液力變矩器傳給變速箱,電腦控制滑閥箱工作,通過改變行星齒輪機構的運轉狀態來實現不同檔位和速比。


手動變速箱結構就要簡單多了,手動變速箱內部只有多組齒輪,我們通過變速桿控制變速箱的換擋撥叉,實現換擋的效果。自動檔變速箱內部結構複雜,保養要求也比較高,加工製造成本也比手動變速箱貴,傳動效率也低於手動變速箱,不過最大的優勢就是駕駛簡單方便。手動變速箱雖然使用壽命,油耗,傳動效率,養護成本都比自動變速箱有優勢,但對駕駛技術要求更高一點,所以使用便利性不如自動檔變速箱。


售後服務技術總監


簡單來說吧,手動擋算是最為簡單的機械操作,腳底下的踏板為離合器、油門、剎車,擋位也簡單,數字標著1、2、3、4、5、R,有的還車還有6、7等等。操控是一腳離合器一邊換擋然後抬離合給油!相當的繁瑣!

為此有了自動擋車型,擋位只有P\\N\\D\\R\\L等,踏板變為油門剎車,用電腦操控來換擋,讓駕駛一下子變得更為簡單了,也深得女性消費者的喜愛!

而手自一體是自動擋的升級款型,擋位除了自動擋的那些之外,增加了M擋位也就是手動模式,這是便於喜歡操控機械的運動迷們設計的,其實也是為了解決枯燥的自動擋駕駛,不過現在手自一體變速箱成為主流配置。

第一、P停車擋,汽車在停放時,選擋杆必需推入P位。

第二、R倒車擋,這個不多介紹。

第三、N空擋。N位相當於空擋,可在啟停間隙或在拖車時使用。

第四、D前進擋。正常行駛時將選擋杆放在D位,車輛可在幾個擋速下自由換擋前進。

第五、M擋,為D前進擋位的手動模式,增加了M擋用於解除在高速上的疲勞駕駛,或者特殊環境下的操控。比如用於溼滑路面起步,或者慢速前進時作為限制擋使用。

第六、S運動模式擋位,也有老司機叫做超車擋位,顧名思義就是在這個擋位讓發動機在高轉速上保持較長時間,使車輛動力持續加大,達到超速目的。

第七、L低速擋位,這個擋位用於壞路或越野時起步,讓發動機的扭力增到最大,有的車型還配有L1、L2等擋位都是同一個道理。

第八、另外還有個“雪地模式”,就是加入一些自動化程序,讓車輛二擋起步,避免在冰面等溼滑路面上起步打滑,幫助你更容易的在雪地裡控制車輛。


花生好車


手自一體的變速箱掛在自動擋D檔上的時候,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檔位,在這個檔位上,車輛的換擋完全由變速箱的電腦控制,有些車的換擋邏輯比較蠢,但是有些車的變速邏輯比較聰明。這個檔位大家都是可以理解的。

有些人疑惑的可能是掛在手動擋的時候是怎麼樣一種情況,我想告訴你的是,掛在手動檔的時候,就是由你自己選擇要加檔還是減檔,相當於是干預電腦的換擋邏輯,在自己需要的時候進行降擋或者升檔。下面這些情況會用的到:

1.超車的時候

有些時候超車千鈞一髮,需要用到比較大的動力,但是自動擋有時候並沒有那麼聰明,油門幾乎全部踩下去了還不會自動降擋,這個時候就要果斷干預,一把打到手動擋,往“-”號連續拉兩次,讓轉速攀升起來,就可以麻利的超車,超完車以後再掛回D檔即可。

2.雪地起步的時候

大家可能不太理解這一點,我來解釋一下,雪地起步的時候我們講究不能急加速和急剎車,大眾系列有些車在溫度低的時候,會自動從2檔起步,但是有些車沒有設置這個機制的,在雪地上起步的時候可以掛到手動擋,選擇2檔的時候再輕踩油門,可以防止車輛打滑失控。

3.爬坡的時候

超車的時候需要動力,爬坡的時候也需要動力,有時候把變速箱會比較蠢,爬坡沒力了還不會降擋,一直鎖定在高檔位上,這個時候就需要手動干預,讓檔位減下去,更有動力爬坡。

總的來說,手自一體的手動模式的作用是用來干預換擋的時機,和純粹的手動擋本質上不一樣,我們在適當的時候讓這個功能發揮作用就行了。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那就勞煩點擊關注吧,和你分享更多精彩內容!


明說汽車那些事


常常聽人說手自一體,手自一體和手動檔自動檔有什麼區別呢?

簡單點說手自一體變速箱並非指哪類具體的變速箱,也沒必有具體的結構;通常我們提到的手自一體變速箱是指那些既能實現由變速箱自主完成升降檔、又能在特定的時候實現人工干預完成升降檔,我們把這類具有自動+手動升降檔功能的變速箱統稱為手自一體!手自一體可以是AT、可以是DCT、也可以是CVT(現在大部分的CVT都模擬了手動模式,雖然它沒有實際的檔位),所以過去手自一體指的也許只是AT,但如今任何變速箱基本都能實現手自一體的功能,所以現在的手自一體的範圍就比較大了,具有自動+手動功能變速箱的統稱!


手動檔:手動檔沒什麼好說的,您可以簡單理解成用手撥動變速桿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齧合裝置,改變傳動比,從而實現變速,當然您左腳要踩離合器去配合,通俗點就是手腳並用才能實現換檔的變速箱!自動檔:早期時候沒有現在大行其道的雙離合自動變速箱、CVT自動變速箱,而在那個時候的自動變速箱只是對AT的叫法,AT變速箱的全稱是Automatic Transmission,基於是液力變矩器+行星齒輪的結構方式;初時的AT變速箱只有自動檔,而不具備手動干預的功能;消費者的確發現了AT使用起來很方便,但駕駛感受卻令人不爽,做不到隨心所欲;後來聰明的工程師就想能不能加入一套手動干預機制?就這樣產生了手自一體,但手自一體同樣分為了兩大陣營,其一為D32L、其二就是標準意義的手自一體!


D32L其實就是指4、5檔的自動變速箱,加速可人工干預的2、3、L檔,L檔實際上就是一檔而已;而標準意義的手自一體通常就是指六檔以上的AT變速箱,它可以切換成手動檔,也用+、-號替代變速箱的數字2、3、L;所以鄙人多次說過現在的6、7、8AT變速箱上根本就沒有L檔,結果還總有人說下坡必須用L檔,那麼多沒L檔的難道不下坡了?所以帶L檔的自動變速箱就有些低端了,通常不具備手動模式,只是提供了可干預的2、3、L檔!而6檔以上的自動變速箱直接手動干預任何檔,根據用不著這個2、3、L了!



說完了AT再說說雙離合、CVT變速箱,如今的雙離合、CVT都是自動變速箱,但量產、民用化要比AT變速箱晚一些;既然AT變速箱發現了純自動不爽就加了套手動干預機制,後來的CVT也開始仿效,雖然它沒有物理檔位,但它也模擬了一套手機制,雖然性能一般,但名子上也配得手自一體;而雙離合變速箱量產民用化是最晚的,正而八經的裝配也得在2005年之後,所以雙離合變速器不需要像幾十年前AT那樣摸索,它早知道消費者的想法,所以民用化雙離合就是以手自一體的形式出現的,所以它也叫手自一體!


幾十年前的手自一體或許單指AT,因為那個時代只有AT大面積量產、民用,也是AT率先在自動檔的基礎上引入了手動干預機制,如早期廉價的D32L發展到標準化的手自一體,可以說最初的手自一體更多是在說AT,屬於一個專有名詞!而隨著發展到了今天,無論是AT、雙離合、CVT、AMT都具有自動+手動干預的功能,所以如今的手自一體的定義就比較寬泛一些了;就目前而言手自一體泛指那些具有自動功能+手動干預功能的變速箱,簡單點說就是手自一體一定是自動變速箱,但自動變速箱不一定是手自一體!


非專業車評


汽車變速箱的名頭很多,其實也特別容易區分,按照發展歷程來說最早是手動擋,然後是自動擋,後來就是手自一體。下面就來說說三者有什麼不同。

1、手動擋


手動擋大家估計沒有不認識的,腳底下三個踏板,檔杆可以前後左右自由移動,上面還標註著各個擋位數字或者字母。純機械結構,檔桿直接控制著物理擋位的切換。考研駕駛員的操作水平,極富駕駛樂趣。


2、自動擋



這裡所說的自動擋特指那些早期不帶手動模式的自動擋,上圖就是一個自動擋的換擋面板,自動變速箱除了變速箱硬件以外還有一個配套的電腦控制系統,稱作變速箱控制系統。自動擋檔杆不會直接控制變速箱的物理擋位,它只是給變速箱控制系統傳遞駕駛員的意圖,然後變速箱控制系統根據多項行車數據判斷出最佳擋位,自動進行擋位切換。比如一個4速的自動變速箱,當你掛上前進擋後只管往前開就行,變速箱會自動升降擋,就跟開電動車一樣。

早期的自動變速箱其實也可以手動切換擋位,比如上圖是CRV的5前速自動變速箱,當你掛在D擋時行駛中變速箱自動在1-5擋切換。當你掛入2擋時變速箱被鎖定在2擋,適合冰雪泥濘路面起步時降低驅動輪扭矩以防打滑。掛入1擋時變速箱被鎖定在1擋,適合爬大坡。雖然可以手動切換,但是手動控制的幅度很小。


3、手自一體變速箱


手自一體變速箱也是自動變速箱,只是它比早期的自動變速箱更先進,駕駛員可以控制變速箱工作在任何擋位。比如一個6前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你在D擋行駛時變速箱自動在1-6擋切換,當你切換入手動模式後可以自由選擇1-6擋任意一個擋位,只是這個切換還是要經過變速箱控制系統處理後有選擇性地執行,並不像手動擋那樣駕駛者權限最大。因為手動擋是機械結構,比如車速10公里時你一樣可以掛5擋,大不了熄火,而手自一體變速箱車速10公里時你即使選擇了5擋變速箱也不會執行。


一般手自一體變速箱換擋面板上會有+/-符號,表示檔杆向相應方向移動控制升降擋,大部分車都是這種結構。也有一些這個符號位於檔杆把手上,用按鈕控制升降擋,美系車居多。

還有一些車檔杆上沒有+/-符號,比如上圖奔馳的懷檔,還有一些按鈕換擋、旋鈕換擋,但是不代表它們就不是手自一體,這時可以看方向盤下面有沒有換擋撥片,如果有的話那還是手自一體變速箱。


愛車大家說


自動擋的最大特點就是車子能根據駕駛員的意願自動完成升降檔,並且平穩起步。徹底解放左腳,取消了離合器。所有動作都是自動完成,駕駛員只需要踩剎車,檔杆撥到前進d或者倒退r的位置,輕輕鬆開剎車,車子就自己平穩起步。需要停止,踩剎車即可。讓坡起不再手忙腳亂,可以說坡起是輕輕鬆鬆,淡定從容。結構上來講,目前的at,dsg,cvt變速器由於都實現了自動掛擋的功能,可以說都是是自動擋。


手動擋就是我們駕校學車那樣的,左腳離合器,右腳油門剎車。需要幾檔掛幾檔。好處是節油,成本低和所謂的駕駛樂趣。缺點是市區內開久了累。


手自一體就是自動擋多了一個能手動選檔的功能。可以手動控制加減檔。但是也只是模擬,和手動檔兩回事。例如手動檔三檔換五檔,或者五檔降到三檔,根據合適的轉速,車速可以直接越檔操作。而自動擋只能老老實實的一步一個檔,越檔?那是不可能,轉速不到一定程度升檔都難!所以,手自一體和手動變速箱兩碼事,偶爾過過癮,或者特定情況下防止頻繁換擋的時候採用。


至於哪個性能更好,只能說手動擋可操作性好,例如某些賽車。在某種場合下手動擋有不可替代的好處。在老司機手裡能玩的出神入化。實際上現在自動擋越來效率越高,某些cvt車型甚至比手動還要節油。城區裡開車,還是老老實實選自動吧,開著省力!


水墨丹青一世情


手自一體一般是指at變速箱,比如大眾的捷達、桑塔納、朗逸、寶來、高爾夫等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自動擋車型,使用的都是愛信6at變速箱,它們的官方介紹上,都是說它們的自動變速箱是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

自動變速箱種類繁多,比如大眾用的雙離合、日系車用的cvt,都屬於自動變速箱,其實上面說的手自一體也就是at變速箱,也是屬於自動變速箱的一種。

而自動變速箱與手動變速箱最大的區別就是,手動變速箱起步和換擋時必須要踩離合器片。所有的自動變速箱車型,起步和換擋時都不用再踩離合了,所以更加的方便。

手動變速箱的優點是製造成本低,維修價格也低,而且比較耐操,手動擋老手開車時,時常會油耗較低些。而且如果是同排量的發動機,手動變速箱的車型通常動力表現會更好。

缺點是,在特別擁擠的路段,需要時不時的換擋,也就是左腳需要經常踩離合,而且有時還需要保持長時間的半離合狀態去跟車,比較累人。

自動擋車型最大的優點就是方便,雙腳只管踩油門和剎車就行。

自動變速箱的缺點在於,at也就是手自一體的變速箱製造成本高,傳動效率也一般。雙離合變速箱換擋速度快,傳動效率也高,但乾式雙離合變速箱在長時間的低速蠕動行駛時,容易引發過熱。而cvt變速箱的製造成本低,冬天有冷保護,激烈駕駛時容易觸發變速箱的熱保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