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小孩適合去社康打疫苗嗎?

擁抱正能量


不建議去,打疫苗人還是相對比較多的人員聚集的,而且打完疫苗的小孩抵抗力會下降,現在情況下,不適合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場所。所以我覺得不建議去


天然二師兄


特殊時期,打疫苗要有所考量

有些疫苗有規定時間的,如果所在地方不在疫區,對當地情況有充分了解的話,大人孩子做好防護,提前給打疫苗中心打個電話,預約好時間,避開人群,速去速回。

有些疫苗可以補打的,就不要趕在這個特殊時期出行,畢竟出行還是有風險的,安全最重要。等過了這個時期到時找個時間去補打就行了。

記得我家寶貝一歲的時候打疫苗,我忘記時間了,不確定是哪一天打,就提前給疫苗中心打了電話,約好時間去,到了那裡就我們一個小孩,醫生很快就給我們打了,我們速去速回,一點沒在外面耽擱。

不過現在情況特殊,家長還是要慎重。


愛好營養的萌媽


哈哈,我今天早上也在糾結這個問題,小寶9個多月了,從年前有點拉肚,就已經一個多月沒打了,這過完年又快一個月了,欠了好多次呢,但是出去娃娃太小,疫情情勢還是很嚴重不敢冒險,所以還是老老實實呆在家,等過去這段時間在補吧,畢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宥宥媽


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1 . 打疫苗的時間就要到了,好多家長糾結要不要孩子去。一方面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不想帶孩子去人員密集的地方,但另一方面又擔心延遲接種會對孩子不利。

2 . 正常情況下,嬰幼兒應該按期注射疫苗。但在某些情況下,譬如孩子生病、出遠門時可能會出現不能按時接種疫苗情況。寶寶打疫苗通常是說按月齡來的。比如2月齡要接種第一劑脊灰疫苗。這個“2月齡”指的是一段時間,也就是寶寶滿2個月到滿3個月之間的這段時間,而不是指滿2個月這一天。所以,如果只是錯過了之前安排的接種日期,但只要沒超過應該接種的這個月齡,就屬於按時接種。原則上疫苗接種推遲是不會影響其免疫效果的,在可能的情況下儘早補種即可。

3 . 另外大家可能會擔心,推遲打疫苗會不會就“沒有效果”了呀?事實上推遲接種疫苗只是推遲了疫苗開始產生保護效果的時間,而不會影響疫苗整體的、長久的保護效果。有的疫苗需要接種多針,部分劑次適當延後接種、並不會減弱疫苗的保護效果。所以,如果只是推遲幾周,不用擔心影響疫苗的保護效果。

4 . 家長也可以根據當地疫情情況,致電接種點或疾控中心,詢問是否可以接種。如果所在地區不開放接種,那麼在這段期間孩子們應該避免出門,避免和他人接觸。

5 . 所在地區開放接種的,家長們還是要權衡好利弊。 對於沒有嚴格時間要求的疫苗,在疫情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適當暫緩接種,減少被感染的風險。

6 . 有些疫苗即使是在新冠狀病毒感染流行期間,也不能延遲接種,譬如狂犬病疫苗,首劑必須在被咬傷當天進行注射。

7 . 對於其他有嚴格的月齡、年齡限制的疫苗,帶孩子去接種前,最好致電當地接種門診,確定是否正常開放、是否有疫苗、是否適合接種。出門前一定要做好充足的防護工作。

8 . 家長和孩子都要佩戴醫用口罩/N95口罩。儘量私家車出行,避免公共交通。不要亂摸醫院的物品,有條件可以戴手套,同時注意手衛生,去公共場所或觸摸公共設施後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可以攜帶免洗洗手液等,在結束留觀後儘快回家,不要在外面做過多停留。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能有所幫助



沐凡麻麻


孩子降生到3歲,疫苗注射較頻繁。目前,新冠肺炎形式下,一些控中心通知暫停疫苗接種;有的社區即使能打,也讓家長很糾結:一方面擔心去醫院容易有危險,另一方面又怕疫苗不按時打影響效果。

第一,我們要科普下疫苗推後打是否有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推後接種可能使保護作用延遲產生,不會影響疫苗效果。疫情過去後,可以按照補種程序完成接種。

第二,要具體疫苗具體分析。

有些疫苗有接種年齡的限制,例如:

進口五價輪狀病毒疫苗:第一劑接種年齡6-12周,每劑間隔4-10周,第三劑接種年齡32周齡以內。部分地區規定第二劑在22周齡內完成接種。

五聯疫苗:2歲以內接種,通常規定24月齡內,部分地區規定為36月齡內。基礎免疫的3針疫苗(通常是2,3,4月齡接種)也按這個年齡限制,第4劑(加強免疫,通常18月齡接種)和第3劑至少間隔8周接種。

13價肺炎球菌疫苗:不同地區規定不同,例如廣東省規定基礎免疫在11月齡內完成(7月齡後開始接種第1劑者,基礎免疫是2針),強化免疫12-15月齡接種。大部分地區規定基礎免疫在7月齡內完成。

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北京科興和武漢生物的疫苗接種到3歲(3歲11月)。

以上疫苗跟年齡相關,如果推遲接種可能接種不上,需要跟當地疫苗接種部門溝通確認。

此外,如果是狂犬疫苗,最好不要推遲,否則會加大風險。

總之,按照目前疫情形勢,一些地區疾控暫停接種,能減少孩子外出和聚集,總體是利大於弊的。家長也不要因為推遲接種而過於擔心。

如果去接種如何防護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需要在年齡範圍內接種、狂犬疫苗等特殊疫苗,那去接種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因為國家已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具體防護措施包括:

戴口罩:對以自我防護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的孩子而言,在醫院、密閉空間、人流密集的場所等,均應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口密度不高的通風空間,可不戴口罩。

攜帶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時,咳嗽、打噴嚏、給孩子擦鼻涕後家長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嬰幼兒應該使用嬰幼兒專用溼巾。

戴手套:外出時可戴上手套,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時不要到處亂摸,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歸家後及時清洗消毒:外出回家後,應先脫衣服換鞋,然後認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


那小孩fei哥


家長可以根據當地疫情情況,致電接種點或疾控中心,詢問是否可以接種。

如果所在地區不開放接種,那麼在這段期間孩子們應該避免出門,避免和他人接觸。

所在地區開放接種的,家長們還是要權衡好利弊。

各種疫苗的接種期不同,

有一些疫苗基本上沒有嚴格的時間限制,如狂犬病疫苗、一年接種一次的輪病疫苗等。

這些疫苗可以在疫情告一段落,感染風險降低後再帶著寶寶前往醫院進行接種。

但對於五聯疫苗麻疹疫苗等有嚴格的月齡、年齡限制的疫苗,確實建議在一個時間點前完成接種。

家長在帶孩子接種這類疫苗時,要做好防護措施,在結束留觀後儘快返回,不要在外面做過多停留。

帶孩子去接種疫苗,出門怎麼防護?

大的原則是能不去就不去,如果遇到家長無法處理的情況,必須要去的話,儘量選擇兒童醫院或者綜合性的醫院兒科門診。

如果是去醫院,最好先提前預約門診號,如果只有急診,可以帶上水杯、退燒藥、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醫保卡。

有條件的話,去候診的時候讓大人在候診區等待,另一名家長帶著孩子在通風處進行等待,和其他候診人保持距離。

家長和孩子都儘量不要亂摸醫院的物品,同時注意手衛生,去公共場所或觸摸公共設施後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鼻子和嘴。比如用免洗洗手液等,及時清潔孩子的小手。


李博士醫學科普


按北京育兒專家崔玉濤的觀點:

大部分疫苗可以延期接種。

實際上,很多疫苗都有補種計劃。

當前,新冠病毒疫情,還不是十分樂觀,很多疫苗接種機構未必能夠正常開診,所以很多寶寶的疫苗接種都有可能出現延期的情況,等到疫情緩解、疫苗接種機構正常營業再去補種也不遲。

根據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建議,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常規疫苗接種時間推遲建議如下:

1. 卡介苗:4週歲之前的任何時間完成接種均有效。

2. 乙肝疫苗:建議12月齡之前完成三劑次接種,每劑次間隔至少28天。但是,超過12月齡接種同樣有效。

3. 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三劑次基礎免疫,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三劑次均有效,每劑次間隔至少28天。

4. A群流腦多糖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兩劑次接種均有效,每劑次間隔3個月。

5. 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一劑次接種均有效。

6. 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24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一劑次接種均有效。


<strong>


電商青年


01、社區一般都暫停接診了  我們這邊的社區1月26日已經發了通知,為了加強防控工作,保障安全,暫停了預防接種門診,只有狂犬疫苗是開放的,具體什麼時候接種,還要另外等通知,想接種也沒法接種。  所以,不要帶孩子外出,先諮詢一下社區門診,是不是不能打疫苗,不要去了之後吃個閉門羹。冷哈哈地出門,孩子也不舒服,還有飛沫傳播的風險。  02、疫苗延遲對孩子沒有影響  疫苗起的作用就是預防,使孩子在接種後獲得對某一些疾病的抵抗力。防止孩子在接觸到攜帶有病毒的人群或者物品時,被感染上某種疾病。現在孩子只能在家,不能外出,沒有機會接觸到有病毒的人群或者物品,是沒有機會被感染的,所以疫苗推遲也是可行的。  同時,很多情況下孩子接種疫苗都會往後推遲,比如孩子體重不足5斤、黃疸、感冒發燒、腹瀉、溼疹、皮疹、鵝口瘡等到,只要身體不舒服就不能接種疫苗,都需要推遲,等病好後3天之後才能去打疫苗,所以推遲的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對孩子並沒有不良影響。  03、疫苗可以補種,效果一致  有部分疫苗是有接種年齡限制的,但是都是離3個月還遠著呢,過不了病毒被悶死以後,就可以去接種了。  比如,卡介苗在4歲之前接種,A群流腦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麻風腮疫苗在12個月之內接種都有效,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在2歲前完成都有效。  像乙肝疫苗、甲肝疫苗很多成人都會接種,也同樣會獲得抗體,起到保護作用,不用擔心會超過最 佳時間的問題。


瘋哥愛剪輯


個人覺得還是等疫情過去的話再去打,國家也針對疫情期間小孩打疫苗給了很多意見,針對這段時間接種疫苗相關事項做了提醒。下文如下:

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多數人都能不出門儘量不出門,但有家長擔心,孩子打疫苗的日子要到了,還敢帶孩子去打疫苗嗎?近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佈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兒童預防接種防控指引(第一版)》(以下簡稱《指引》),針對這段時間接種疫苗的相關事項做了提醒。

接種前先預約

《指引》中建議,在接種疫苗前,為避免等候時間過長、減少與他人接觸的機會,家長可撥打預防接種證上預留的聯繫電話進行預約,並主動告知兒童近期旅行史。

接種當天應測量體溫,確認兒童健康狀況,如出現體溫≥37.3℃、嚴重溼疹、腹瀉等情況,請不要前往預防接種門診,另行預約接種時間。

接種當天應給兒童穿寬鬆且容易穿脫的衣服,家長必須佩戴醫用口罩,做好自身防護。

接種時與周圍人保持1米以上

接種時,兒童及家長應按照預防接種門診要求,測量體溫後方可進入門診。在接種門診內應與其他兒童及家長保持適當距離,至少在一米以上。協助登記臺工作人員核對相關信息,如實提供近期健康情況。

接種中要儘量注意兒童保暖,接種完成後儘快為兒童穿好衣服。接種後,應在門診指定區域觀察30分鐘後離開。

接種後注意接種部護理

接種完成回家後,家長應注意觀察兒童健康狀況,與疫苗相關的發熱通常出現在接種後24-48小時之內,體溫多為中低熱,一般持續時間不超過48小時。

當天給嬰幼兒護理時應避免揉搓接種部位,紅腫和硬結直徑<1.5釐米的局部反應一般不需任何處理。紅腫和硬結直徑在1.5-3釐米的局部反應,可用乾淨的毛巾先冷敷,出現硬結者可熱敷,每日數次,每次10-15分鐘。接種卡介苗出現的局部紅腫不能熱敷。

疫情流行期間推遲接種建議

《指引》建議,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間,以下情況免疫規劃疫苗可推遲接種。

1、卡介苗:4週歲之前的任何時間完成接種均有效。

2、乙肝疫苗:建議12月齡之前完成三劑次接種,每劑次間隔至少28天,超過12月齡接種同樣有效。

3、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三劑次基礎免疫,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三劑次均有效,每劑次間隔至少28天。

4、A群流腦多糖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兩劑次接種均有效,每劑次間隔3個月。

5、麻風疫苗/麻腮風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12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一劑次接種均有效。

6、乙腦疫苗、甲肝疫苗:建議最好按照免疫規劃程序完成,但24月齡之前任何時間完成一劑次接種均有效。






尚視精彩人生


根據近期北京一些家長反應,目前北京一些社區疫苗注射點前來打疫苗的人很少,消毒也比較嚴格,有家長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前往。

再來做下詳細的情況分析:

從孩子降生到3歲,疫苗注射較頻繁。目前,新冠肺炎形式下,一些控中心通知暫停疫苗接種;有的社區即使能打,也讓家長很糾結:一方面擔心去醫院容易有危險,另一方面又怕疫苗不按時打影響效果。

第一,我們要科普下疫苗推後打是否有不良影響。

一般來說,推後接種可能使保護作用延遲產生,不會影響疫苗效果。疫情過去後,可以按照補種程序完成接種。

第二,要具體疫苗具體分析。

有些疫苗有接種年齡的限制,例如:

進口五價輪狀病毒疫苗:第一劑接種年齡6-12周,每劑間隔4-10周,第三劑接種年齡32周齡以內。部分地區規定第二劑在22周齡內完成接種。

五聯疫苗:2歲以內接種,通常規定24月齡內,部分地區規定為36月齡內。基礎免疫的3針疫苗(通常是2,3,4月齡接種)也按這個年齡限制,第4劑(加強免疫,通常18月齡接種)和第3劑至少間隔8周接種。

13價肺炎球菌疫苗:不同地區規定不同,例如廣東省規定基礎免疫在11月齡內完成(7月齡後開始接種第1劑者,基礎免疫是2針),強化免疫12-15月齡接種。大部分地區規定基礎免疫在7月齡內完成。

EV71疫苗(手足口病疫苗):北京科興和武漢生物的疫苗接種到3歲(3歲11月)。

以上疫苗跟年齡相關,如果推遲接種可能接種不上,需要跟當地疫苗接種部門溝通確認。

此外,如果是狂犬疫苗,最好不要推遲,否則會加大風險。

總之,按照目前疫情形勢,一些地區疾控暫停接種,能減少孩子外出和聚集,總體是利大於弊的。家長也不要因為推遲接種而過於擔心。

如果去接種如何防護

對於一些特殊情況,如需要在年齡範圍內接種、狂犬疫苗等特殊疫苗,那去接種時一定要做好防護。因為國家已明確指出兒童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人群。具體防護措施包括:

戴口罩:對以自我防護和降低呼吸道感染風險為目的的孩子而言,在醫院、密閉空間、人流密集的場所等,均應佩戴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在人口密度不高的通風空間,可不戴口罩。

攜帶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外出中不方便流水洗手時,咳嗽、打噴嚏、給孩子擦鼻涕後家長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消毒雙手,嬰幼兒應該使用嬰幼兒專用溼巾。

戴手套:外出時可戴上手套,減少接觸公共場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教育孩子外出時不要到處亂摸,不確定手是否清潔時,避免用手接觸口鼻眼。

歸家後及時清洗消毒:外出回家後,應先脫衣服換鞋,然後認真洗手、清洗面部,如果孩子配合,可以清洗鼻腔和漱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