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樣的?可不可怕?

王君藍


抑鬱症個人觀點:

1、分為輕重之分,輕度的目前大部分人群可能都會有一定的狀況,特別是從小就缺乏安全感的人,得不到保護,在事業上情感上受到傷害或刺激,看到了社會的現實殘酷會導致心理上產生自閉,這種患者不可怕,在經過心理上的疏導或後期得到關心和愛護均可調整心態變得自信快樂。

2、重度患者,喜歡一個人全封閉自己,無法與人溝通,喜歡幻想,每天都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久而久之,當得不到釋放,必會走向極端,要麼精神分裂,要麼自殺,這個是比較可怕的,個人觀點,非喜勿噴。


中華武道傳承


我不是抑鬱症患者,但我一直在找合適的機會去找心理諮詢師。

有時候想法會比較極端,冒出一些正常人不會有的想法,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病。

即使是我這樣的都覺得自己應該是出了問題,我想真正的抑鬱症患者會更加痛苦才對。

每個人應該都有幻想過或是嘗試過自殺,但真正的患者,他們的腦海中每天要跟這種想法抗爭幾十次,一天兩天也就過去了,但如果是一年兩年?十年二十年呢?就算不死也會瘋掉吧。

我以前嘗試過自殺,注射了整支胰島素。

其實藥效發作的時候求生意識是很強的,做不到靜靜的躺在那裡。

身邊的人會勸遇到問題的你:“凡事想開點,有什麼好難受不開心的呢?”久而久之我就不會再跟身邊的人說自己的問題。一句很矯情的話,一個人在面對外界的時候笑得多開心,背後他就有多難受。

抑鬱症是病,需要醫生的幫助,它很可怕!



想要創業的豬


在此之前,我曾跟一位個性簽名為“小怪物”的女生聊了很久。

她也是抑鬱症患者。我很詫異她為何這樣形容自己,後來我問她,她說這個詞無比適合她自己,有時候她感覺自己像怪物一樣,麻木,迷惘,過著雜亂無章對未來沒有任何期待的生活。

她在學校外面租房,因為她睡眠質量差,一丁點響聲都可以讓她翻來覆去。

她的日常作息都是早睡早醒,但是在抑鬱症發作期間,她常常失眠,在11點多的最佳睡眠時間,她會折騰到凌晨4、5點甚至到天亮才能入睡。

後來,我瞭解到,她的抑鬱症很久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她也沒有告訴父母,一直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自己一個人去看心理醫生,一個人吃藥。

她懼怕社交,她害怕跟人說話,有一次我做了一個很蠢的舉動,我說:“我想跟你說話,我們現在是陌生人,就想跟你聊聊天”。

可是這個女孩真的很善良,她說不想自己的情緒影響任何人,便拒絕了我。

但實際上,在我現在看來,這樣的舉動真是愚蠢至極,抑鬱症患者本就已經封閉了自己內心,他們內心拒絕一切的社交。並且於她而言,我也無法給予她什麼幫助,她並不想把自己負能量傳遞給別人。

作為朋友要做的並不是告訴他們”這是小病”或者“沒事的,一切都會過去”,而是“我願意傾聽”或者“我一直都在”。抑鬱症不會那麼容易的過去,它更多的是一個人情緒的黑洞,需要患者持續地與之對抗。

也許有一些人,對“抑鬱”的字眼避之不及,在很多人的潛意識裡,會覺得:“我沒有得抑鬱症,對於抑鬱症我不需要也不想了解”。

還有人堅持說:根本不存在心理或者情緒疾病那回事。

事實上,抑鬱症是真實存在的。

按照科學的解釋:

抑鬱症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

說白了,就是各種負面情緒,長期的。

前段時間看了一本書《我的抑鬱症》,作者在與抑鬱症這個心理惡魔孤軍奮戰了許多年之後,決心尋求幫助——她借筆宣匯,完成了這本精彩、辛酸卻別有趣味的“一個抑鬱症患者的自述” 。全書以獨特個性的語言和極富感染力的素描,勾勒出一個抑鬱症患者的真實狀態。

在作者的字裡行間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位抑鬱症患者的心路。

他一生數次走進抑鬱症,十幾歲,二十幾歲,三十幾歲,以及將來。他總感覺到:有兩個自己,他覺得自己陷入了洞底,他無時無刻都感受到抑鬱症的侵蝕——當季節變幻,遭遇拒絕或羞辱時失去家人或朋友時甚至有時候不用任何理由時。

抑鬱症讓他整個世界都充滿了灰暗,他開始聽到每一個吹毛求疵者對他的惡意,他開始變得暴躁,他對身邊人惡毒謾罵,編造各種虛假的理由,逃避所有的社交活動。

他變得愈加絕望,他害怕社交,害怕所有人都比他厲害。漸漸地,他失去了生活的樂趣,他的生活變得一塌糊塗。

抑鬱的重壓讓他的症狀變得惡劣,剛開始是恐懼,然後是憤怒,渾身感到麻木,焦躁不安,最後越來越孤獨。

他感覺自己被一片恐懼之雲追逐,他甚至列出了長長的自殺清單,上面寫著,上吊、安眠藥、開車衝下懸崖、割腕……

這些是他隱藏在黑洞裡的念頭,他嘗試過治療,有些短暫抑制,有些效果甚微,有些毫無作用。

最後他接受了專業的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他學會了和抑鬱症同處。

他開始嘗試尋找微小的成就感,他在慢慢變好。

書中最末尾,作者寫道:

抑鬱症可能還會再出現,下一次你應該更強大,記住,你走出來過一次,你就還能走出來。

慶幸的是,作者能走出來,但世間還會有很多個像作者這樣的抑鬱症患者在默默忍受著黑洞的吞噬,他們又會怎麼面對?我們不得而知。

根據世衛組織公佈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3億多人正遭受抑鬱症困擾。中國抑鬱症的患病率為6.1%,比全球平均水平高3個百分點,而且發病率近年來呈逐年上升趨勢,按照6.1%的發病率折算,國內抑鬱症患者已達到9000萬。在我國,由於大多數人對抑鬱症認知不足並存在諸多誤區,數據顯示,我國目前抑鬱症的治療率不到10%。

這個數據多麼可怕,而在知乎上,一個關於抑鬱症經歷的話題至今已有400萬人訪問,有很多人匿名,寫下了自己的抑鬱症經歷。

我記得其中有一個抑鬱症患者說:

那種即使知道未來有無限可能性比現在美好的多,也許嫁給一個心靈相通的人也許從事自己喜歡的職業...也知道有人比自己過得苦的多,他們在夏天拉著西瓜收入以毛計算,他們忍受著疾病的煎熬卻還是樂觀活著...可還是這麼無助,站在茫茫人海中怎樣都無法快樂。

你可能聽到過這樣的勸導,一個抑鬱症患者想要自殺,有人說,你連死都不怕還怕活著麼?

可是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活著確實比死了辛苦,他們承受了很多痛苦,你無法看到他們隱藏在背後的無力感,他們的心如死灰,他們的痛不欲生。

但抑鬱症患者並不是一直如此絕望,他們並不脆弱,他們也都一直在與抑鬱症這個餓狼鬥爭,每一場都是殊死搏鬥,每一場勝利都耗盡他們所有的力量。

真希望所有人,都會是最終的勝利者。

自我畢業以來,我認識了好幾位得抑鬱症朋友。

我曾經在《你從未認真關注過,你身邊帶有孤獨症的人》這篇文章裡面提到一位朋友:

她喜歡黑白灰,所以她的頭像,她的朋友圈頁面全都是這種顏色。

她很喪,她說她最喜歡的就是獨處。

喪本來就是一種孤獨,我問她孤獨是修行麼?

她說:不是,孤獨後就沒有了,就像死亡。

她不喜社交不喜交流,我跟她的交流就像是一種做題式的問答。

她用盡可能簡單的語句來回答我的問題,語氣淡漠且隨意。


廣西小利


我覺得抑鬱症是很可怕的,我身邊有好幾個得抑鬱症的,最近還有一個投河自殺了,在之前和她聊天時,她嘴裡就說怎麼死,其餘什麼話都聽不進去。還有一個把現在也小一年了。每天就是躺在床上。吃飯才起來,就整天躺著,一句話不說。甚至家裡有其他人都覺得很煩。得了這種病很可怕。她們的念頭就是死解脫。真心希望家裡人能理解包容她們,她們是病人。


新絲鹿製衣


據世界衛生組織歷年統計,中國每年自殺死亡人數從20萬到30萬不等,自殺未遂人數在250萬到350萬之間,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1人自殺、6人自殺未遂。

自殺是中國人口死亡的第五大原因,而抑鬱症自殺佔比是最大的。

對於抑鬱症患者,或許他們也像正常人一樣生活,可能也愛笑,但誰也不會把他們和抑鬱症關聯到一起。

但實際上,他們的笑只是為了融入到周遭,為了身邊的人。或許和五月天那首《你不是真正的快樂》中的歌詞:“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你的笑只是你穿的保護色...這世界笑了,於是你合群地一起笑了,當生存是規則不是你的選擇”,描述得一樣吧。

每次看到有人因抑鬱症想不開自殘、甚至自殺,我們總是會產生惻隱之心。但當我們與抑鬱症患者相處,我們可能不經意之間傷害了他們。

在與抑鬱症患者相處過程,我們都應該明白這幾件事:

一、多一點善意的反饋,或許能拯救一條生命

你知道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殘忍的事是什麼?

那就是當他告訴別人他想輕生,別人卻說“你這種人就是矯情,多大點事就要死要活的”,“你看起來不像要自殺的樣子啊,別逗我,我很忙”。

更可怕的是,有人讀不懂他們傾訴背後的求助,直接讓他們去死。

如果有人能接收到他們的求助信號,請給他們一點善意的反饋。你的善意往往就能挽救一條生命。

網易雲音樂曾有過這樣一條熱評:

終於懂得那些站在樓頂自殺的人為何要等人們發現才猶豫沒直接跳下去了,他們不是不想自殺,也不是為了博眼球,他們在等……在等這個世界最後的溫柔。如果圍觀的都是嘲笑,拍照的,他們會徹底絕望,最後的一絲溫柔都沒有了,最後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跳下去。

其實他們都是脆弱的,只是需要一點關心!善待!

二、人,永遠都是相互的

我們知道,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都是相互的。通過對方來感知自己,通過對方來感受這個社會對你的冷暖程度。

如果你對抑鬱症患者殘忍,瞧不起他,甚至巴不得他早點離開這個時候,要是讓他感到這個社會冷漠無情,或許他可能走極端,做出傷害自己或者傷害你的舉動。

《詩經》裡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意思是,如果你要把木瓜投贈給我,我一定會拿瓊琚回報給你,不僅為答謝你,更是為了珍重情意永相好。

人與人相處,也是如此。你投之以桃,我必報之以李;你雪中送炭,我定仗義相助。一顆懂得珍惜別人的心,你的生活將會更多彩。

三、多一點陪伴,讓他們多一些暖意

每個人都希望有一個懂你的人,他知你逞強背後的無奈,懂你不為人知的憂傷,憐你死撐堅強的彷徨。抑鬱症患者也同樣需要。

對於抑鬱症患者而言,他們陷在抑鬱的泥沼中無法自拔,死亡成了他們最後的救贖。孤獨、不被理解是他們真實的寫照。

人生路漫漫,生死一瞬間。有人一別,就是永遠。

很多時候,我們對他們的一點點陪伴,對他們來說,就是一次重生。

對那些心靈感冒的朋友,希望我們都能夠輕聲對他們來一句:

“剛看到你秒刪朋友圈,要是有什麼不高興的事和我聊聊吧!”

“或許,現在對你來說是黑暗的時刻,但別忘了,還有我在。”

“來找我聊聊吧。不管多晚,我也會陪著你的。”

《六祖壇經》上說:“一切福田,都離不開心地。”心田上播下善良的種子,總有一天,會開花結果。

或許你付出了善良,不會馬上有回報,但一定會在另外的空間節點,得以彌補。因為你在付出的過程中,早已獲得內心的幸福感了。

如果你身邊的人患有抑鬱症,請給他們多一點理解和善意吧。相信,你的付出會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希望和幸福。


探索歷史


抑鬱症主要表現為顯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鬱悲觀。輕者悶悶不樂、無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觀絕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鬱心境有晨重夜輕的節律變化。思維遲緩臨床上可見主動言語減少,語速明顯減慢,聲音低沉,對答困難,意志活動減退臨床表現行為緩慢,生活被動、疏懶,不想做事,不願和周圍人接觸交往,迴避社交。但是要確診是抑鬱症,需要有時間上的判斷,還要有症狀輕重程度的判斷,要想確診抑鬱症啊!那得去當地的精神衛生中心,找專業的精神科醫生。知乎上有個抑鬱症的哥們這麼說“有多可怕 怎麼說呢 以前啊 我怕黑怕鬼怕很多東西 抑鬱了之後 除了抑鬱 我什麼都不怕了 它更可怕 永遠跟著你 時不時發威 情緒憋在胸腔裡 如鯁在喉 配合治療也會突然有點希望 然後它又會出現 一朵烏雲在頭上 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下雨 但你知道它是烏雲 就總惦記著 它一定會下雨 讓你狼狽 提醒你逃不掉的”。





五扒萬


看喜劇會哭,在人群中也會孤獨。



彩彩9912


1.過分敏感

2.情緒波動大

3.過分在意別人的看法

4.經常性忽略自己的需求,習慣性照顧別人的情緒。

5.愛哭,即使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6.畏手畏腳,想事情往最壞處想,繼而畏手畏腳,形成惡性循環。

7.瘋狂想隱居,拒絕與別人交流,覺得非常麻煩。

8.沒有興趣愛好,惶惶然不知所以,以前喜歡的東西,現在也無感。

9.常常回憶過去,拿曾經的過錯懲罰現在的自己。





神奇女俠Lydia


想知道抑鬱症是什麼樣的?可不可怕?

魯迅先生的小說《藥》寫了華小拴吃了人血饅頭以後,沒幾天就死了,在當時,肺結核就是絕症,是非常可怕的病,而現在,治療肺結核是很高效的,人們就不怕了。

任何疾病都一樣,人們不瞭解它,沒有解決方法,就可以。如果看懂了原理,知道怎麼解決,就不可怕。

抑鬱症是常見的心理疾病,發病率很高,現在青少年患病的比較多,多數人都在堅持吃藥,但效果並不理想,有的人甚至一病就是幾十年,所以很多人覺得可怕。

抑鬱症的主要症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興趣缺失,軀體症狀很多,但本質就是極度自卑,覺得自己不行,自己沒有能力改變現狀。

所以解決的重點就是讓患者看到自身優點,通過練習,把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變成自動化思維,並在實際工作學習中體會。

調整抑鬱症的有利條件,就是利用抑鬱症患者以前的優秀,給他塑造到原來的優秀狀態。


霍體清


抑鬱症的特徵有幾點

悲哀,愛哭,感覺什麼都沒有希望

不思飲食,情緒低落,任何事情都沒有興趣

總認為自己是個無用之人

重症:自殺的傾向隨時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