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恢復繁體字?

FCG馮春光


大道至簡。文字只是思想表達和溝通的工具,大家都知道如何用就行了。沒有必要開歷史倒車。


針灸醫老牛


神經病才要求恢復繁體字,純粹是少數狗屁專家沒事做,吃飽了撐的。

文字原本就是人們交流的工具。作為一種工具,當然是越簡單、越方便越好。

至於什麼尊重中國傳統文化,便於考證、研究歷史文化遺產,則應該是專業人才的工作。

那些所謂專家鼓吹恢復繁體字,不過是捨本求木,標新立異,意在表現自己所謂知識淵博、高人一等的“文人墨客,風流高雅”罷了。

總之,恢復繁體字,於現實生活不利,並且工程量太大,勞民傷財,不應提倡!


星城老貓1


如果是速寫,恐怕比簡化字還要簡化,一個附號代表幾個字,因手機無法表示出來!

提使用繁體字先生我看也是半吊子,那你為什麼不提甲骨文,大小篆呢?恐怕你也難住了!

現在繁體字,簡化字自由選擇,過了一段時間,習慣了,自然就簡化字了。當然在革命烈士紀念館,博物館等特殊場合要用到繁體字,儘管我們不會寫,但有許多字還是認得出來的。

但要恢復繁體字,要使14億人民一夜變成文盲,那是行不通的。

在世界上也有過先例。在物理電學中,當時由於科學條件限制,看不到電荷移動的狀況。科學家就規定正電荷移動的方向為電流方向。後來隨著電子顯微鏡的誕生,觀察到電流移動的方向是電子向正極方向移動,和原來規定的正好相反。

科學界大為震驚,是不是把電流方向改過來?

如果改,那世界上所有儀器全部改過來,所有書籍都要改過來,工程浩大,是不可能的。

怎麼辦?後來科學家運用了相對運動來解釋。即電子(負電荷)向正極移動,若把電子看作靜止,那正電荷就向負極移動。

解釋通了,儀表不改了,書籍也不改了,一切都照舊。

看上面的例子,難道對繁體字和簡化字設有啟發嗎?

如果抱著一私之利,一私之見置大多數人於不顧?這不是我們老祖宗的傳統,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也不符合事物由繁到簡的發規律。

現代的人有誰再願意把文章刻在竹簡去?難道是提繁體字的那位先生願意的嗎?


印忠旗


第一繁體字漂亮,第二練書法的可以用繁體,第三恢復繁體字,你先問問小學生會不會罵你祖宗,吃慣了肉,讓人家吃青菜,美其名曰健康,健康你怎麼不去重上一遍小學,用繁體字坐坐試卷,又有人說以後不寫字啦,用電腦,他媽的用電腦還顧及美觀不美觀嗎,直接打字不行,手機就有簡改繁的程序,何必去學。一群上過學的經歷過簡化字的,去管現在正上著學的。說句不客氣的話,包括現在推廣四書五經的,要讓他們上課本,我只能呵呵


執筆人


恢復繁體字?不必要!

簡化是文字發展總的趨勢。自文字產生之日起,簡化就一直存在。因為,人的行為更崇尚“省力原則”,總是希望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於是,便有意無意地堅持著"省力原則″,在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選擇簡體字就體現了這一原則。基於這一原則,為提高識字效率及書寫效率,人們發明了簡化字。最早的簡化字始於草書,最早規定簡化字的政權是太平天國。“簡體字”大多也並非憑空編造的,而是由草書字體楷化而來。

總之,簡化字是一種進步,怎能再回頭?

但是,認識繁體字,還是大有必要的——因為,我們祖先留下的古典史冊,都是繁體字,我們的臺灣、香港、澳門,都還在用繁體字。

現在的一年級課本上,經常出現甲骨文。甲骨文尚且不能忘,繁體字焉能不認識?

小學生語文課本,至少應在課本後面的“生字表”上附上繁體字,供學生自己瞭解。

讓學生完全與繁體字絕緣,很不好!


素食翁


如果承認中華是文明而不止是個國家的還是有必要恢復繁體字的。如果我們只是想做個國家,然後慢慢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的那麼確實沒必要恢復,簡體字很方便實用,但我們的文明想要得到延續就必須使用繁體字,現在已經很多宗教大師都承認中華中心論之說了,文字就是很好的證明,漢字確實是從宇宙中來,有著一種很清晰的信息呈現!


中53110807


我反對恢復繁體字,繁體字可以保留,因為是祖先們造的。不管是繁體字還是簡體字都是中國創造的,簡體字用了近半個世紀沒什麼不好。有的狗屁專家閒著沒事幹,一會兒這樣,一會兒那樣,看著中國大陸以外用繁體字,他要恢復用繁體字,還說了一大堆理由,真是無聊。


九九豔陽天105261471


沒有什麼問題的,只是教育問題,從小學繁體字和學簡體字並沒什麼難易問題,中國字即使是簡體字對外國人來說也非常困難,根本不用考慮這問題。外國人本來就沒必要學中國字,除非他很想直接讀中國古書。

大陸以外的地區,識中文的還是以繁體為主,只要有正式教育的古書都會接觸一些,基本論語、孟子是要讀的,當然像風雅頌,古文,散文,詩詞曲也會接觸,接下來就是個人想進一步閱讀,本人也是不學無術,但深知中華文化的浩瀚,是人類文化的寶庫。

中國文字造字象形、指事、會義、形聲、轉註、假借,這在繁體字裡面比較能展現。簡體字也是科學,就是不得已為了簡化用了不少形聲字取代,像華、園、藝等,像頭“發”、“發”財,繁體字是兩種字,學過繁體字的來認識簡體字輕而易舉,學過簡體字來認識繁體字其實也不難,因為基本架構都有。

世界上唯一不用拼音的就是中文,世界文字的寶藏。小時老師強迫寫書法,真的不懂,隨便亂劃應付,只考慮最快時間鬼畫符完成,幾十年過去了,很遺憾那時沒有認真學習,年齡越大越感覺中華文化之美。

與其你去討論繁體或簡體字還不如好好重視自己的文化,不要又把愛國主義扯在一起,真正會犧牲的人,不是會放在嘴邊一直講的,這是節操與品德的問題。因為看了很多人的文字,那種被教育和錯誤引導認為中華文化就是八股守舊封建落伍,如果像這樣的一群人來代表中國,中華文化的沒落開始,不要把大陸早期的一種錯誤當成是現代化的開始,如果沒有回到傳統文化上,又沒有信仰,未來雖然物質有了但卻失去靈魂,我說的是一個整體、不是針對個人,我知道大陸人的信仰,100個99個都是一樣答案!


臺蔻


無聊,恢復就是倒退,簡體字用了半個世紀,即保證社會主義民眾安康,也保證改革開放經濟建設順暢,中國人也己習慣,也沒耽誤衛星上天,更沒耽誤高鐵加速,有閒心乾點正事吧,


王喜森


為什麼要恢復繁體字?我是書法愛好者,在自娛自樂中,多自引用繁體化。其原由是臨帖需求。由此喜歡繁體字。但如果要恢復用繁體字,我學覺得未必行的通,先不說會產生多少弊病,使得很大層次的一部分脫盲人,演變成了建國初期的被掃盲人。其次時代在改進,我們為什麼要倒退呢?凡事要從利弊出發,得不償失不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