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李新仁


一,降房價,二,放寬農村孩子在城裡的上學的限制

2,農村多發展,投資多箇中小企業


董林氏


留守兒童需要的是陪伴。


之前在網上看到一張照片覺得挺觸動的,畫面中是一個四五歲的孩子手裡拿著自己剛收拾的好的衣服和鞋子在嚎啕大哭,他是要去哪嗎?沒錯,因為父母即將又要離開家門,或許是父母之前為了安撫他的情緒騙他說要帶他一起走,父母的話是玩笑的,但是孩子是天真的,等他真的收拾好自己的衣服時,父母的車已開出了很遠......


現如今,留守兒童已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我們其實也很難將其歸為父母的問題,因為這其中也存在很多的無奈,很多父母背井離鄉進城工作無非是為了家人能夠過上好的生活,為了好的生活,只能付出一些代價,而這代價就是錯過孩子的成長。


如果說留守兒童會有什麼心理問題,我想他們最大的問題便是孤獨,他們需要父母的陪伴,有些留守兒童會經常獨自坐在角落望著遠方,不是他們不合群,是他們在想念家人,他們希望父母能夠突然出現。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問題,這個時候需要父母的及時教育和引導,如果缺失了這份教育那麼孩子的成長便會永遠留下一個遺憾。


幸運的人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孩子的成長一定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

目光所及皆是祝福——大樂師之終極智慧


大樂國終極智慧


如何解決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

留守兒童是現在很多農村的現狀,城市快速發展,需要大量人口去支持城市運作的每一個緩解,很多農民朋友放棄農村的田地選擇支持城市建設。為國家的城鎮化做出了巨大貢獻。卻辛苦了他們的孩子和父母。

很多孩子沒有城市上學的機會,也沒有能力支撐他們在城市和父母一起上學,童年時期積累父母的陪伴和教育,會令孩子錯過人生中最重要的黃金成長期,在重要的人格塑造時間沒有得到很好的引導和照顧,對未來一生的發展都是一場悲劇。


因為缺少父母的保護和照顧,很多孩子都或多或少存在心理問題,情緒問題?

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或者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呢?

首先,學校應該普及心理學教育,重視心理健康知識,加強對老師心理健康知識普及,老師在學校裡甚至在學生的一生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老師懂得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識,甚至心理諮詢技術這對ta的學生來說是巨大的福報。


第二,孩子是自己的,每一個家長都更應該關注到孩子內心的變化,身心成長過程中的每一個時期所呈現出的問題。自己的孩子自己要負責任的。

賺錢對每個人都很重要,如果在孩子需要關心照顧的時候,家長的位置缺失了,錯過了黃金可塑期未來將會花上數倍的時間去挽回去彌補,都可能無濟於事。

第三,這是大環境,社會發展不均衡帶來的弊端。區域經濟水平差別過大,導致人口流動集中,大城市人滿為患,小城鎮農村卻只剩下老人和孩子。


相對應的社會保障,教育資源沒有同步跟上,必然會導致留守兒童的出現。缺乏年輕父母在身邊,就像房子沒有窗戶一樣,汙濁的空氣負面的影響,不經意間就會影響到孩子。

根源上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心理問題,等到區域發展均衡了,沒有大量的人口流動,沒有了數量巨大的留守兒童,每個孩子在心理發展期都有父母陪伴在身邊,得到父母的關心照顧,合適的引導。

留守兒童問題解決了,他們的心理問題更容易解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