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長春市寬城區老幹部黨員抗疫側記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在長春市寬城區抗疫前線,活躍著這樣一群抗疫“老戰士”們,他們來自不同社區、年齡不同、經歷不同,但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名字—“老黨員”,他們巡邏、站崗、排查、登記、測溫……奮戰在社區抗疫最前線。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群英街道朝鮮族協會離退休黨支部的姜玉善老人是一名年屆80的老黨員,她帶領著一群平均年齡77歲的朝鮮族老黨員主動協助社區黨委開展信息登記、疫情知識普及、情緒穩控、宣傳動員等工作,有人勸她好好休息,她卻說:“看著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都在抗疫一線忙碌,我們身為黨員也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老年人本來就是疫情的易感人群,我們沒辦法多動腿,但我們能多動嘴,幫助社區解決抗疫工作中可能因語言溝通問題帶來的不便,讓我們老年朋友都重視起來,不製造麻煩,不給國家添麻煩。”

  群英街道西道口社區84歲的老黨員金信淑老人,在家人的攙扶下,冒著凜冽的嚴寒來到社區,捐出180份口罩給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工作人員開始不肯收,這位頭髮花白的朝鮮族老人急紅了眼圈,她操著一口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每天在新聞裡看到疫情的報道,我心裡急啊,現在口罩難買,我們這些老黨員也只能湊到這麼多了,八十多了什麼都幹不成了,只能湊點口罩能幫助一直堅守在抗疫一線的你們,你們一定要做好防護,保護好自己,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社區人員十分感動,只得收下了這些飽含著溫暖和關愛的抗疫武器。

全省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凱旋街道友誼花園小區離退休黨支部書記胡殿才今年已是78歲高齡,他和老伴李淑賢每天面對兒女的牽掛,總會在作出保證後依然與“戰疫”黨員先鋒隊隊員並肩戰鬥,堅持巡邏,檢查進入友誼花園小區的車輛及外來人員,登記信息,排查疫情,緊守疫情防控大門。

  南廣街道年近八旬的退休幹部王義忠得知武漢市採取“封城”措施後,馬上找到社區領導建議不要搞聚會、聚餐等集體活動,並在市裡通知下來前一天就關閉了社區活動室,他又主動把居住的整棟樓管控工作也包了下來,每天向社區報告人員進出情況,自費購買消毒液對樓道全面噴灑消毒。,社區考慮他已年近八旬,上下樓十分不便,極力勸阻,他卻說“我是老黨員,受黨教育這麼多年,這時候不上啥時候上”。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群英街道長盛社區鐵路小區50年黨齡的老黨員張淑霞、李國權夫婦,每天早上7點都會戴好口罩拿著消毒噴壺每天堅守在“防疫檢測點”,從一樓到五樓,樓梯扶手、住戶門口、走廊過道,都仔細噴灑消毒液,整個單元消毒完畢。回家簡單整理後,張淑霞又繼續出門挨家挨戶摸底排查居民防疫相關情況,宣傳防疫知識。

  群英街道北站社區73歲的老黨員李玉芹,看到疫情形式嚴峻,在老幹部局的號召下,主動跟社區黨委聯繫要求參與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當中來。每天早上八點,李阿姨和1社區的年輕志願者們一起上崗,在幾個物業棄管小區門口設立登記點,進行外來人員登記、測溫。李阿姨說:“做為一名老黨員,就應該在國家和群眾有困難的時候、需要我們的時候挺身而出!有一分力出一分力,勇於犧牲奉獻!”因為氣溫驟降,李阿姨的眉毛都結上了白白的霜花,她也依然堅守在登記點默默地忙碌著。

  以上幾位“老戰士”只是寬城區抗疫戰役中廣大老黨員、老幹部無私奉獻的縮影,他們雖然退休在家,卻時刻響應黨的號召、牽掛著廣大群眾,他們無愧於共產黨員這一光榮稱號!

抗疫前線的“老戰士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