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銳評丨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黨建微平臺

在農曆庚子年新春佳節來臨之際,湖北省武漢市等多個地區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並迅速蔓延至多個省、區、市,嚴重威脅著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當前疫情還在蔓延,疫情防控面臨不小的壓力和挑戰。這場阻擊戰註定是一場大仗苦仗硬仗,為切實加強疫情防控宣傳引導,著力營造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良好輿論氛圍,黨建網微平臺推出系列評論,敬請關注。

榜樣是看得見的力量

特約評論員陳銀健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打響以來,在各個前沿陣地上,“關鍵崗位,黨員頂上”“我是黨員,我先上”成為各地黨員幹部面對疫情最響亮的回答。無論是疫情防控救治最前沿的醫院,還是人群聚集的村莊、社區、碼頭,處處閃爍著共產黨員的身影,他們用人民群眾看得見的榜樣的力量增強人民群眾的信心,激發人民群眾參加這場戰“疫”的鬥志。

大年初六,一場特殊的遠程“前線入黨”儀式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和武漢金銀潭醫院兩地同步舉行,至今歷歷在目。“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屏幕另一端是正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外科監護室A監護的護士長徐璟,她的眼睛閃亮,聲音有力。宣誓後她說:“醫者擔當不辱抗疫使命!工作後,身邊的黨員們在唐山地震、汶川地震、SARS肆虐時身先士卒、衝鋒在前、置生死於不顧、視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感人故事感動著我。前輩們的壯舉傳承了一種精神,一種在祖國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的勇氣與豪邁。”

習近平總書記說:“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在去年“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筆者聆聽了榮獲“時代楷模”、全國道德模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最美奮鬥者”等榮譽稱號的趙亞夫同志事蹟報告會,並與年近80歲的趙亞夫同志當面交流請教。他告訴我,他自小就喜歡聽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家鄉新四軍戰鬥的故事,在幼小的心靈種下了共產黨好、解放軍好的種子。特別是中共早期主要領導人瞿秋白烈士,是他小學、中學的前輩校友,高中臨畢業前,聽了瞿秋白夫人講述烈士可歌可泣的事蹟後,他在日記中寫下了“做一個和秋白同志一樣的人,做一個又紅又專的人。”他中學畢業後考進了宜興農林學院,當時很多同學不願學農而離校,同班50多人,最後只留下17人。趙亞夫也動搖過,1964年的一天,他看完電影《雷鋒》之後,被雷鋒精神深深打動。“我與雷鋒是同齡人,雷鋒比我大一歲。他犧牲時22歲,而全國開始學雷鋒的時候,我正好也是22歲。”他感到人應該盡力夯實生命的厚度,把奉獻作為人生最大的快樂,連夜書寫並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他一輩子都在為農民提供技術指導服務,在最貧窮、最落後、農民最需要的地方,都有他忙碌的身影。“雷鋒是我的同齡人,更是引路人”、“我就是一個以雷鋒同志為榜樣,退休之後到農村繼續為農民服務的老志願者!”談及學雷鋒,趙亞夫難掩激動。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人一旦有了榜樣,就有了追求和動力。榜樣具有強大的道德感召力,激發廣大群眾的敬仰與崇拜之情,是推動時代發展進步的旗幟和靈魂,催人奮進,激發擔當;榜樣的力量能夠感動人的思想,淨化人的靈魂,與榜樣對標,以榜樣為鏡,崇尚英雄、見賢思齊;好的榜樣,是最好的引導,是最好的說服。

2017年12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第71集團軍某旅王傑生前所在連,視察連隊榮譽室,走進王傑班與戰士座談。他充分肯定連隊尊崇英雄、學習英雄的做法,指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的寶貴精神財富,廣大官兵要努力學習踐行“兩不怕”精神,爭做新時代王傑式的好戰士。去年,我利用週末前往江蘇省邳州市張樓鎮王傑烈士陵園緬懷祭奠,學習摘錄《王傑日記》。王傑從小愛聽黃繼光、董存瑞等戰鬥英雄的故事,看英雄人物的連環畫。崇尚英雄的他,還將原名王遵明改為王傑。1961年8月,王傑應徵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濟南軍區裝甲兵某部工兵一連當戰士。入伍後,他看到有的戰友開上坦克那麼威武,曾一度覺得當工兵不如當其他技術兵。指導員讓他帶著這個問題學習《為人民服務》和《紀念白求恩》等文章,張思德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白求恩毫不利己的共產主義品質,深深感動了他,使他認識到,當兵的目的是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因此,不願當工兵的想法,很快就打消了。雷鋒的事蹟傳開,王傑以雷鋒為榜樣,寫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誓言。他以雷鋒為榜樣,從小事做起,處處以身作則,“以服從祖國的需要為快樂”,為了黨的事業“有一分熱發一分光”,逐步成長為一名偉大的共產主義戰士。

“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實現非一日之功,亦非獨力可成,它需要聚力同心。榜樣因道德品質、道德行為的崇高性而成為時代的道德標杆,為人民群眾所向往和追求。許多共產黨員成為群眾學習的榜樣,就是因為他們在群眾的心目中是平時能夠感覺得到、關鍵時刻看得到、危難關頭衝得出去的旗幟, 昭示著一種精神, 孕育著一種希望, 代表著一種方向,榜樣無疑是實現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毛澤東同志曾指出,“武器是戰爭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決定的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力量對比不但是軍力和經濟力的對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對比”。戰爭年代,大渡河十八勇士、董存瑞、黃繼光等英勇奮戰、無畏犧牲的榜樣精神,極大激發了我軍將士的鬥志,將精神力量轉化為強大的戰鬥力,奪取了一個又一個勝利。在當前舉國上下打響防控疫情的人民戰爭中,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更是看得見的力量。到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危險的地方去,廣大共產黨員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線,動人事蹟可歌可泣,熠熠生輝,他們用榜樣的力量,書寫著對黨和人民的無限忠誠,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