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經歷過多少次疫情,有何感觸?

奔跑142772814


我是一個80後,2003年的那場非典,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年齡小,也可能是因為那個時候的網絡沒有那麼發達,所以腦海中已經沒有什麼印象了

說說這次的疫情對我的感觸吧,

疫情爆發到現在,也有1個多月了,正是這些天的足不出戶,讓我想明白了一些事情,正像書中所說的那樣“人,不經歷,不成長”。

1.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很多感染這次肺炎的人,都是因為自身的免疫力差,提高免疫力有很多方法,鍛鍊身體,早睡早起,營養均橫,心情愉悅。

2.一定要有存款

可以讓自己在不工作的狀態下,能夠維持生活3-6個月。

3.一份穩定的工作

最好工作單位有一定實力,在特殊時期給你足夠的保障。

4.自己要有一技之長

自己有一技之長,具備一定的抗風險的能力,以至於風險過後,你還能很好的生活。

等疫情過後,我們要好好生活!!!


紫風鈴丟失的回憶


你經歷過多少次疫情,有何感觸?

非常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及分享我個人的想法。

我一共經歷過兩次疫情,一次是03年的非典,還有就是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非典那年我正在遼寧本溪某部隊服役,當時的情況也算是非常嚴重的,雖然那時在部隊是屬於軍事化管理,但還是採取了一系列的防護措施:嚴禁人員外出、取消一切探親及休假、每天連隊進行量體溫和對營區全方位消毒等。

SARS事件是於2002年在中國廣東首發,並擴散至東南亞乃至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症所引發的一系列事件。直到03年中期疫情才被消滅的一次全球性傳染病疫潮。

再就是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事件,是2020年春節期間在武漢被發現並立即啟動了國家一級應急響應,新冠是通過唾液、飛沫、直接或間接接觸等傳播的。

我現住的小區已經封閉隔離一個星期了,人員進出要到物業開證明,保安亭測體溫,連電梯也關閉了,每天早上除了9點打掃衛生開一次,買菜由外面超市統一配好後下午三點由居委會發放至每家每戶。

疫情只是暫時的,請大家一定要積極配合各級職能部門的安排,儘量不出門或少出門,帶口罩,勤洗手,室內多通風,適當的運動…… 願疫情早點結束。相信中國力量,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丫啦多健身


經歷過三次(62年以來可能不止三次,但我親自經歷的就是三次):

第一次,1977年的黃疸性肝炎,當時得病的主要是孩子,一個村不被傳染的不多,我不幸被傳染,休學半年;

第二次,2003年的非典;

第三次,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

後兩次參與防治工作。


濟南虎子哥



譚詩詩689


我,經歷過兩次疫情。

第一次是在03年,可那時候才兩歲,哪裡懂得當時的情況啊。可是這第二次,我真的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不僅如此,我的感觸還很深刻。

2019年12月31日,學校放假了,我和喜歡的人約定去武漢跨年,我們從不同的城市出發,交通工具是火車。我們倆每人差不多要做四個小時的車才能到武漢。去武漢跨年,差不多是新年前幾天決定的吧,當時在去往武昌站的火車上還根本不知道這個疫情,但是在火車上聽到有一對夫婦討論“不知名肺炎”。當時我還沒有太在意,下了車之後發現附近行人有許多帶口罩的,而且當時天氣也是真的很冷,所以我也把自己包裡的口罩帶上了。

過了一會兒,有個得知我來了武漢的朋友給我發了微信,說有報道稱“武漢有不知名肺炎”,我當時就很慌了,然後也在網上發現了的確有這件事,但是當時感染的人數不多。我記得那天是二十七個人這樣吧,但是還是要防範啊,我和我對象就去了藥店趕緊買了一盒口罩,當時就有挺多人去藥店買口罩了。

雖然說有點害怕,但是剛來了總不能一下子又回去,所以去每個地方,我們都戴了口罩。

跨年晚上去了看煙花,倒計時的時候還去了漢口,那裡還是會有一些人沒有戴口罩的,因為當時感染的人數不算多,所以有些人沒有做好防護措施,現在想起來真的後怕!

玩了一兩天,就各自回學校了。

當時在武漢玩的過程中,玩的開心之餘也夾雜著害怕。但我真的覺得武漢是一個很好的城市,同時我也很慶幸自己到現在都是好好的,剛回到學校那會兒都有點擔心。

所以,感觸頗深吧。

所以,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希望以後的每天都是好消息,一切美好事物都應該明媚起來才對![心]



糖仔的生活日常


我經歷了兩次疫情,一次是非典,一次是現在。

非典是在我初中的時候,那時候在學校裡面不讓回家,不過上課學習正常。那時候交通沒這麼便利,外出務工人員都不讓回來,大巴火車一禁止,又沒有私家車,他們根本回不來。在學校禁了兩週就回家了,村口設崗,一切外來人口不許進村,我還在村口站過崗呢,在我們眼裡外來人口就是病毒。不過,那時候可能是年齡小吧,沒有網絡,甚至連手機都沒有,關於疫情的消息就是看新聞,知道的很有限,根本不知道害怕,大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也沒出過遠門,覺得其實疫情離我們很遠。

這次我真的切身體會,交通的發達,身邊遍佈武漢回來的親友,網絡的發達,讓我們時刻了解著疫情的進展,態勢的發展我們時刻關注有關疫情的所有信息。從臘月二十八放假我才發現疫情沒有想象的那麼可防可控。開車回到農村老家(離我們市區一個小時車程),開始給父母講疫情的嚴重性,讓他們不要出門,家裡的武漢親戚讓他們通知今年不要來串親戚。可是我爸媽根本不在乎,說我鄰居也是武漢回來的,還有誰誰誰家他們已經帶我孩子去串過門子了…我多次強調後回到了老公家。公公還是比較在意的,先說了疫情的嚴重性,雖然婆婆反對,但公公依然給親戚打了電話讓他們不要來串親戚。家裡閉門,我們不出去,也不讓別人來,結果過了兩天,村上就通知不允許串親戚出門~長達一個月的禁閉,從未有過。我佩服國家手段的強硬和我們大河南的執行力。有賴於現在網絡的發達,足不出戶可以瞭解世事,還可以娛樂消遣。

期待疫情的結束,也期待人們能反思到疫情產生和發展迅速的原因,避免再出現這樣的狀況。天佑中華~


LV小路愛追劇


我經歷過兩次疫情,第一次是03年的非典。第二次就是今年2020年確切的說是2019年底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了。第一次疫情那時我還是學生,不是太懂,不懂非典是什麼,也不懂如何防範,更沒有了解它的危害。就感覺它來去匆匆。而今的這場疫情,來的很快。我清楚的記得還是除夕1月24號前的一週,身邊的人都在備年貨,我呢?從事鮮花銷售的,就去市場備我了好多蝴蝶蝴蝶蘭拿到店裡來賣,生意很好,顧客每天都有不少。可是突然到了23號,顧客就少了很多。而且依稀的有顧客開始戴口罩上門買花了。日子到了24號,街上到處可見戴口罩的人。這是才明白這次疫情來的這麼突然和厲害,原以為沒多久一切就會好的。可能隨著時間一天天過去,每天疫情報告都讓人揪心害怕。原本2月14的情人節,也沒法做生意了。只能天天宅在家,等著,盼著,希望一切快快好起來。我也知道,這個時候,我們的醫生和護士,警察還有社區工作人員等等都還在一線為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默默的大無畏的奉獻著自己的力量,希望你們也要注意安全!保重身體!我為你們畫了一幅畫,希望你們早日凱旋而歸。



甜飲料少喝


經歷了2次疫情,第一次是非典,那時候沒有手機,只能從新聞聯播中瞭解一些,我記得那時候聽說板藍根能抗病毒,家家戶戶都搶購板藍根,我也搶購了一大箱。就是天天渴了就喝板藍根。沒現在這麼嚴重,就是我的板藍根還沒喝完,我們就戰勝了那場病毒。現在的新型冠狀病毒來勢兇兇,我們的國家採取了一級方案。目前還沒有什麼特效藥,但是,在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感染的人數是一天一天的在下降。戰勝這場疫情也就指日可待了呢?小夥伴們。你們怎麼想?





木子小小木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 ,經歷過兩次疫情,一次非典,一次新冠。

03年非典的時候,我只有2歲,聽我媽說,當年人們根本沒有這麼強的防患意識,也許是我們這的農村沒有波及到,非典正嚴重的時候,廟會上還人擠人呢。我媽說,當時也有人叫她一起去,我媽對人說,我小出不去。現在對我卻說:跟你當時小沒關係,其實就是當時新聞天天播,害怕,怕死,不敢出去,整天躲在家裡。其實我覺得我媽挺對的,特殊情況少溜達挺好的。

19年新冠,剛開始報道的時候,我剛從學校回家,立馬讓我媽買了幾包口罩,根本買不到外科醫用口罩,只能買幾包一次性醫用普通口罩,有總比沒有強,給我姥姥姥爺還有爺爺奶奶一家送去了兩包,家裡留了兩包。去超市囤了一個月的菜,剛開始我爺爺根本不當一回事,該出去玩出去玩,該打牌打牌,一家子連著說了他兩天,也不出去了。現在一家子都窩在家裡一個半月了,誰也不敢出去。都說等疫情真正過去,再出去。

16年時間,人們防患意識增強了,也真正能把一些話聽進去了,但也有不聽的,鬧事的,真不知道那些人命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別人緊著救你,自己緊著送命,別人為你著想,自己反而不重視。也發生了很多在其政不謀其事的官員落馬事件,還有越界拿著雞毛當令箭,打砸報復的人。發國難財的,賣假口罩的、以賣口罩的名義騙錢的、快遞過程中截胡人家口罩的,就這麼差錢嗎?這錢用的安心嗎?你以後生病讓醫生治病的時候心不會不安嗎?醫患鬧事事件、歧視孤立醫護人員的事,我想問問那些醫鬧還有吐口水的人,你讓人家救你,還罵人家,打人家,孤立人家,請問如果不是看在你同樣都是人,人家不願意違背良心,讓自己的國家受難,你以為人家願意救你,願意冒著生命危險去管跟自己不相關的人。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就你自己的命是命,自己的親人是人,人家醫護人員也是家人心裡的寶。壞人永遠都有,只是好人多而已。

在其政謀其事,心有道願平安。


要生活呀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我經歷了兩次疫情,第一次是非典,2019冠狀病毒。在這兩次的疫情中,其實心態,生活環境,都是不一樣的。

在非典時期,我16歲,上高二。那時候我們農村信息比較封閉,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也不知道外面什麼情況,知道的信息也就是電視上看看,學校宣傳宣傳。當時就只買了一個口罩,很少戴,其他人也很少戴,我們那時意識淡泊,感覺沒什麼影響當時的生活。再者,我們農村那時人口流動小,外出務工的人也少,外來人員更少,在心裡上也沒造成什麼波動。

去年的冠狀病毒,我們也發展了,基本上和其他地方站在一條戰線了,防護措施做的都很到位,改封路封路,該封村封村,能響應上面政策,也對人民付著負責的態度。個人素質也很好,出門都是戴口罩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