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2月11日,新闻公布医务人员确诊感染肺炎人数1716例 ,占全国确诊病例3.8%。

医生,可能是唯一一个在死亡赛道上逆行的一群人。

治病救人,医生的天职,但在盔甲之下,他们也是肉体凡胎。


没人想做大英雄,只不过灾难在前,“招必战,战必胜”的信念驱使他们做出牺牲。


可这份付出,却被很多人践踏成泥,让人心寒。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医务人员禁止入内”

一张“医务人员禁止入内”的贴条封住了医生回家的路,她被粗暴的隔绝在家门口外。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白天,她们是病人的守护天使,任劳任怨,晚上,她们却没有容身之所。

这一幕,和我脑海里想到的医务人员应该得到的待遇不一样,甚至寒碜到让人觉得可怕。

疫情之下,人人自危,但人心不该凉薄至此。

在河南信阳,五点就从医院下班的姑娘,在寒风中站了接近四个小时。

冷,不仅是因为气温,更是小区邻居们的态度。

拍门,解释,门内的人通通自动屏蔽。

“你们是医院的,你们进来身上要是有病毒,传染给我们算谁的?”

讲道理没用,她只好叫来了特警和医院领导过来协调,等到九点小区终于让她进了家门。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没想到,接下来的提防变本加厉:小区敲门通知她立马搬走。

在工作群里,医生们只有委屈和不解。

为了不影响情绪,耽误救人,有人劝阻:“找地方住吧,强迫自己睡好,还要上班呢!”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医院领导看到那张“禁止入内”的贴纸,都心疼的哭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不是父母的宝贝、同事眼中的亲人、爱人心头的软肋?


可在这一刻,他们却没了尊严,作为医生的信念遭到一次次冲击。

一幅幅避之不及的神情,就像冰雹,打在这群战士的心上。


如果,他们心寒了,谁又来救这个国?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除了医务人员惨遭嫌弃,就连医务人员的家人也成了被歧视的对象。

“妈妈,你在医院工作这么坏吗?医生护士就这么脏吗?”

小朋友一脸天真的问当医生的妈妈。

因为同小区的小伙伴的奶奶警告了小伙伴,他妈妈是在医院上班的,会传染。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医生为病人治病时,轻言细语,脏活累活都包办了,结果换来一句“脏”。


我们一贯高估人性,结果却换来一次次的打脸。

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曾在《羊脂球》里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当时正值普法战争,一名叫羊脂球的妓女和一群贵族、政客、商人、修女等人共乘一辆马车逃亡,却在一关卡受阻,普鲁士兵要求同羊脂球过夜,但遭到羊脂球的拒绝。

为了各自的利益,其余的乘客表现出极大的善意和尊重让羊脂球就范,但当他们的利益得到满足后,却对羊脂球换了一副嘴脸,立马弃她如敝履,嫌弃她脏。

过河拆桥,人人自保,一副丑陋的人性百态在小说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如今,羊脂球换成了医生,待遇比她好不到多少:能救人时,他们是天使,救完人后,他们是“害虫”。

更有甚者,业主们在群里义愤填膺的发起投票,由大家投票决定让不让医务人员进家门。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结果,竟然是一致反对医务人员进小区。

业主们在关乎自己利益的时候,才会这么的“同仇敌忾”,不约而同。

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当我们住在自己家里,有家人的陪伴,有手机打发时间的时候,有人却替我们在负重前行。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母亲突然病故,在抗疫一线的她不能回去相送一程,只能通过和亲人视频,朝着家的方向,深深三鞠躬。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本来应该和父母爱人在一起互相取暖,此刻他们只能隔着玻璃门无语凝噎。


但他们付出了本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情分。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别让冷血蔓延这块土地

灾难抹平众生的所有差距,而今唯有众志成城,才有一线生机。

受到歧视的除了医生,还有曾经为建设雷神山、火神山出力的工人。

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网友肃然起敬,说这就是中国速度。

其实,哪有什么速度,那是工人们没日没夜的赶工,用命熬出来的!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天寒地冻,做的又是最苦最累的活,就算是铁人,也有力不从心的时候。

但这群汉子从不愿休假,为了节约时间,吃饭时候狼吞虎咽,坐在寒风中草草解决。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累了,也不管地上多阴湿,直接将帽子扣在脸上躺地就睡。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好不容易拿了7000块钱的血汗钱,工人骆明良将钱全部拿去买了145箱牛奶送给医生。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医院建成后,他们却在回家的最后一个关卡被迫停止。

有人知道他们是去武汉建设过医院的,立马战战兢兢,生怕他们身上有病毒。

不仅如此,高速路上的工作人员也让他们隔离,甚至是粗暴的将他们和已经确诊的病人隔离在一起。

他们的热血没有在工地上被风吹凉,却在家乡的冷眼中凉了。

如果灾难面前,所有人都做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国将不国,冷血注定吞没每一寸土地。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有温度的孩子,方能走得更远


我们教育孩子预防的是病毒,而不是粗暴切断人情温暖。


疫情对每个人是一场终极考验,对父母来说,怎样教育孩子去敬畏生命,做一个有血性,有温度的人,这一课虽然晦涩,但受益终身


《药神》里有一句台词:“人间最高贵的善良,是对生命的致敬。”


为了帮助武汉,扬州一名10岁小女孩在家人的陪同下,将自己的小黄鸭存钱罐送到了派出所。这里面装着她攒下的495元零花钱,还写着一张“武汉加油”的纸条。


当小女孩完成自己心愿时,开心的蹦蹦跳跳,此刻的她真的很像一个小天使。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在疫情中,有很多稚嫩的孩子让人一次次深受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纯真和希望。


山西省中医院消毒供应室护士长王芳的女儿送给她一幅画,上面还写着:


“妈妈,我想你,但是我不哭。大姨说你是英雄,英雄的女儿不能哭,我知道你也许在救别人的妈妈,那么我只希望,让所有的妈妈平安回家。”


“别和他玩,他妈妈是医生”:没有温度的父母,养不出好孩子


一句让“所有妈妈”平安回家,不仅暖,还充满大爱。


如果粗暴的教育孩子远离医务人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能泯灭孩子内心的善,让他们变得冷漠。


孩子需要爱,也需要去爱,父母在孩子心中种下爱的种子,也是为他们人生路上多一些火把,少一些冷意和阻碍。


教育孩子坦然面对生死,不至于在以后遭遇生离死别时失去方向,人生坍缩。


引导孩子去关心疫情下的情况,帮助生活困难的人,是在帮孩子建立正确的三观,不至于在以后是非不分,没有担当。


孩子的世界不止有童话、温暖、丰盈的物质,还应该有对死亡的认识,对爱的感知。将这些不同的切面展现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到真实而充满复杂性的世界,是在夯实他们的人生之路。


不要让冷漠和自私在孩子身上蔓延,把爱根植于孩子的内心,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亮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