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寒門出貴子”變得越來越難,985、211中的農村學生佔比越來越低,是這樣嗎?

撿來的八哥


作為農村出來的本科生,我可以明確地告訴你,這是真的,絕不是危言聳聽!

自古代起,就流行著“寒門出貴子”的說法,寒門盡是有志好學上進的人,官宦子女大都是玩世不恭的紈絝子弟,可時過境遷,已不能同日而語。農村孩子升學率愈來愈低,更不要說985211名校了,甚至一些農村孩子小學初中就輟學打工,這不是危言聳聽!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粗略總結了幾點。

教育資源的失衡,孩子求學路上的首要瓶頸。城市教育擁有著先進的教學設備,強大的教學團隊,豐富的求學保障。城市孩子生活條件優越,沒有太多顧慮,只需要一心一意讀書就好。反觀農村孩子,很多都食不飽穿不暖(一些貧困山村),哪有錢讀下去。農村學校教學簡單,老師粉筆授課,沒有圖書館,沒有多媒體,只有枯燥的學習,都是十幾歲的孩子,哪就那麼容易耐得住寂寞。

良好的管教,孩子求學路上的指路燈。在農村,很多家長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給老人照顧。孩子天性活潑好動,許多老人溺愛孫子孫女,不捨得打罵,孩子犯錯也不知道正確引導孩子認識錯誤從而改正。其實很多孩子都不愛學習,農村孩子更是散漫慣了,只要沒人督促學習,他們就肆無忌憚地玩。尤其現在手機的普及,很多孩子沉迷網絡遊戲,無法自拔,上課玩,放學玩,甚至通宵玩,手機帶來的樂趣遠比學習來的快。

敏感自卑,孩子求學路上的心魔。許多農村孩子都有自卑的心理,不自信,嫉妒心強。小編上高中的時候就很自卑,班裡佔一大半都是城裡人,他們多才多藝,人緣好,而且成績賊好,深得老師喜歡,自己除了學習就是學習,沒有才藝,一度膽小自卑。後來,小編考入大學,小編的同學室友大都是城市戶口,有著良好的形象,優越的背景,畢業後也不擔心就業。

所以,有時候我們努力不單單是為了自己,更多也是為了給後代創造良好的背景,從而更好地生活學習。

加油吧,農村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