涓涓細流匯成大海 點點善舉點亮杭埠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進一步推進,連日來,徐圩村廣大黨員群眾投身一線,為疫情防控做著自己的點滴貢獻。黨員幹部日夜堅守崗位,讓黨旗高高飄揚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讓村民在家安心放心;愛心村民伸出援助之手、愛心捐款溫暖人心,他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恪盡職守,不畏寒冷、堅守村防控工作最前沿。把群眾健康放在首位、護在身後,彰顯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本色和大無畏精神,譜寫了一篇篇舍小家顧大家的動人篇章,同時也湧現出一個又一個的先進事蹟。

平凡之處顯偉大,危難時刻顯真情。在抗擊疫情的社會力量中,他曾經違法犯罪,但他不斷接受教育,改過自新,奉獻社會,努力爭做合法公民,徐圩村新民組巴玉蘇,今年35歲,是一名失足青年,面對嚴峻的疫情,春節放假在家,看到村裡當前正在做新冠病毒防控宣傳等工作,他積極主動請求參入抗擊疫情的志願者宣傳隊伍,他聽從村委會的統一安排,不計報酬,不怕苦、不怕累,起早摸黑,堅守崗位,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他敢於迎難而上,他不畏疫情,主動請纓,奮戰在防控疫情一線,到卡點輪班值守,有效的保障了疫情的穩控;真正體現到他迴歸社會,融入社會、回報社會,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退役不褪色,堅持在一線。老黨員張濤來現年63歲,是一位越戰退伍老兵,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多次來到村委會,說“我服役時,我守護著我的祖國;我退役了,我要守護著我的鄉親。”要求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自正月初三以來,無論風雨,還是嚴寒,他都會準時出現在路口,對來往人員進行管控。他敢於碰硬,堅持原則,不怕得罪人,在值守期間,沒有放進一個外來人員,構建出一道防疫屏障,保護著全小區鄉親的安全,他連續多日的工作,身體有些疲憊,但他依然堅持在一線,不叫一聲苦,不喊一聲累,充分展現了新時代黨員無私奉獻的情懷,彰顯了擔當有為的黨員先鋒本色。

外來女婿甘奉獻,共產黨員是一家。來自遼寧瀋陽90後共產黨員馬耀智同志,是徐圩村的外來女婿,他年前一直在合肥上班,春節來岳父家過年,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這場突如其來的重大疫情,馬耀智心想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不論在哪都要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於是,他要求岳父陪同一道來村委會,主動要求村黨支部給他安排點事做,以志願者的身份於2月9日,正式參加了抗擊疫情防控工作。

馬耀智同志聽從村委會的指揮和派遣,被安排在徐圩科苑小區疫情防控卡點,他佩戴黨徽,守護黨旗,起早摸黑,不計報酬,在寒風中默默執守崗位,登記勸返外村來往人員與車輛。守護村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他不畏艱險,衝鋒在前,勇挑重擔,用無私品格、堅強的意志和奉獻精神,再次彰顯了黨員本色。他雖然身居他鄉,他的宗旨是作為一名共產黨員,哪裡有需要我們,我們就在哪裡,他的事蹟,生動地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在關鍵時期的使命與擔當,也是共產黨員先進性的生動體現。做到疫情在哪裡,共產黨員的身影就出現在哪裡,鮮紅的黨旗就高高飄揚在哪裡,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做出了貢獻。

疫情防控正當時,特殊黨費暖人心。陳永發,是一名85歲的已經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這些年在各級惠民政策扶持和駐村工作隊的幫扶下,於2015年順利脫了貧,過上了好日子,打心眼裡感恩黨和政府。但如今武漢疫情防控形勢嚴峻,我作為一名64年黨齡的老黨員退職老幹部,現在也沒有什麼能耐,看到醫護人員義無反顧挺身而出、村幹部們舍小家為大家徹夜奮戰在防控一線,就產生了交納“特殊黨費”的想法。想通過交納特殊黨費表達自己的心意,主動將1000元作為特殊黨費交到了村支部,希望盡一份綿薄之力,為防控疫情做一點貢獻。

2月21日,現年86歲老黨員周世保同志,身殘志堅,拄著柺杖慢慢悠悠地在老伴攙扶下,來到徐圩村便民大廳。他1958年入黨,是一名老黨員了,身體一直不是很好,現在腿腳不靈活,眼睛也看不太清。武漢疫情發生以來,從廣播、電視新聞等播報中,知道許多感人故事,雖然看不到,但他說能聽到。他表示自己也是多次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和照顧,想盡一份心意感謝黨。同時也受到老伴的支持和贊同,就想把子女給的1000元生活費,作為特殊黨費交給組織,儘自己的微薄之力,為黨和國家做點貢獻。樸實的話透露著濃濃的愛,堅定的眼神閃出深深的情。

退伍軍人、老黨員趙自武,年近古稀,在這次疫情防控期間,不分晝夜,頂風冒雪,值守卡口,從不叫苦,也向村黨支部交納了1000元的特殊黨費,盡一份愛心,盡一份力量。

村民李幫忠,與長子李賓父子兩位,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主動關停自己的經營門面,給疫情防控捐獻經費3000元;村民趙自國也積極參與疫情防控,主動向村委會捐獻1000元;現役軍人家屬周萬國、趙琳夫婦,非常關注當前的疫情防控工作,配合政府主動關停了自家經營攤位,向村委會捐獻了1000元防控經費,充分體現了愛國家、愛集體的大公無私精神,在疫情面前,全體黨員和村民用愛心踐行政治覺悟和高尚品格,展現出新時代基層黨員群眾的風采,更凸顯了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同時,詮釋了黨員群眾在村經濟發展中的先鋒模範作用和表率作用。

涓涓愛心匯成滾滾洪流,點滴故事化作人間大愛。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一個個愛心故事感動著你我,展現著我們抗擊疫情必勝的決心和眾志成城抗“疫”的大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