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抗疫 促生產 拿訂單 渡難關 ——工信聯盟組織召開第四次疫情對策研討會

2020年2月20日下午,工信聯盟邀請中國企業聯合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朱宏任、特邀顧問王平生老師,與來自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安培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航天民芯科技有限公司、合肥芯碁微電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普凡防護科技有限公司等六家公司的負責人一起參加了視頻會議,共同研判疫情對企業造成的影響,尋找應對措施。

抓抗疫 促生產 拿訂單 渡難關 ——工信聯盟組織召開第四次疫情對策研討會


復工遇到困難,復產受到制約

2月10日以來,企業陸續復工,復工率普遍在30-50%之間,其中:四方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地處疫情嚴重的武漢市,僅有醫療用的傳感器屬於呼吸機的關鍵設備物資,經特批後於2月18日復工,其餘業務要到3月份才能復工。企業復工遇到了很多困難,受到各地政府對人員流動管控,復工企業員工不能完全到位,招聘員工比較困難;受到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影響,原材料採購受限、零部件供應受限,復工企業不能完全復產。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

“抓抗疫、促生產、拿訂單、渡難關”是企業家的共識。企業復工後,主動採取了各種自救措施。一方面對辦公室、食堂、宿舍等聚集場所採取了消毒措施,避免員工交叉感染;另一方面,想方設法儘快推動復工復產。

運用互聯網進行遠程辦公,已經成為疫情期間員工辦公普遍採用的方式。在與客戶不能直接面談的情況下,先通過網絡手段主動與老客戶溝通,爭取客戶的理解,確保不丟單;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手段積極開發新客戶,比如山西科達自控股份有限公司組織了“智慧礦上聯盟”,目前有3300人在線,將行業客戶夥伴、專家都聚集過來,效果不錯。公司還利用自己的物聯網技術優勢開發了一個新產品——快速測體溫和身份認證,期望在疫情期間拿到更多的訂單。對於受到出國限制不能參加國際展會的企業,也在積極尋找當地業務人員代表公司參會,儘量減少因缺席國際展會造成的損失。

呼籲全國一盤棋,上下游企業儘快復工

由於各地政府出臺的復工時間及防疫措施存在差異,企業復工後面臨的問題一是招聘員工比較難,二是上下游產業鏈不能聯動,原材料、零部件不能及時供貨,影響企業的全面復產。因此,企業家們呼籲全國一盤棋,各地企業儘快復工。

疫情期間,外貿出口型企業面臨交貨困難、違約風險。如果復工復產的時間拖得越久,國際訂單丟失、國際客戶丟失的就越多。國際客戶丟失可能加速國際產業向其他國家和地區轉移,造成未來在產業鏈的地位的損失。

企業家勇於擔當 工信聯盟全力協助

陳玉濤主任表示,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能夠明顯體會到企業家的心理也隨之發生變化。從開始的壓力和迷茫到更多的從行業、產業鏈等宏觀方面去考慮問題,反映出企業家勇於擔當的社會責任感。疫情對汽車行業的產業鏈的影響比較大,全球80%的汽車零部件是在中國製造的,湖北是汽車零部件的生產基地。由於物流、原材料、人力的影響,在這個產業鏈的影響下,沒有企業可以獨善其身。我們過去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聯盟目前也在積極向工信部提建議,促進產業鏈相關政策落地和實施。

建立危機防範意識 制定切實應對措施

王平生老師期望企業家首先要建立危機防範意識,下定決心和新冠病毒疫情抗爭到底。他給企業家提出了五點建議:第一,成立抗疫小組。確保員工在復工後零感染;第二,成立用戶關係小組。保證客戶對我們有信心;第三,關注企業現金流。與銀行保持密切聯絡,和上下游企業聯合起來互相擔保等,保證充足的現金流;第四,成立供應鏈合作伙伴小組。重新梳理供應鏈的合作關係;第五,成立法律小組。應對勞資關係,用戶關係,供應商關係等。同時警惕企業得三種病:一是猝死病。企業中有人發生了疫情病例或者觸犯了國家的法律,企業會因此被停工;二是敗血病。由於企業不能造血導致的溫水煮青蛙效應,最終導致企業關門;三是軟骨病,面對疫情怨天尤人坐以待斃,企業會在疫情中死亡。

抓住重點堅定信心 抓住機遇乘勢開拓

最後朱宏任會長就幾個方面給予關注:一是要抓住重點,堅定信心,企業要防疫和復工復產兩手抓,要立足於自身把工作做好;二是彌補短板,立足自身,我們要通過這次疫情認真思考,彌補短板。我們的管理水平也要提升,包括生產佈局、員工發展等。三是抓住市場,調整模式,我們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也要盡力留住我們的大客戶和關鍵客戶。四是抓住機遇,乘勢開拓。抓住機遇是線上和線下互相結合,線下要充分利用幹部員工,推動企業儘快搶回時間,線上要更多的利用互聯網的手段,在疫情時期抓住新的機遇。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聯盟願在冬天陪伴企業家攜手抗疫,一起迎接即將到來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