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金融大廈:員工辦公前先過三道“防疫關”

在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奧林匹克中心區核心位置,去年10月末竣工的北京亞洲金融大廈從2月初逐步全面復工,進入運營狀態。作為北京的最新地標建築,亞洲金融大廈啟動“緊急-紅色等級”預案,緊張有序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達到亞投行入駐的安全防疫要求。

亞洲金融大廈:員工辦公前先過三道“防疫關”

記者看到,從門口到辦公桌,所有來訪人員都要面臨三道“防疫關”。平日開放的南北大堂正門緊鎖,員工和訪客通過東安檢小室從東北邊門進出大廈,供應商、承包商、各類施工人員則需通過西安檢小室從西北邊門進出大廈。

安檢小室便是第一道“防疫關”。“請您接受體溫檢測。”工作人員首先提示來訪人員測溫和登記,姓名、體溫數據、是否為返京人員、手機號碼等信息都需詳細記錄。之後,工作人員對來訪人員手部噴塗免洗消毒液進行消毒,還會配發一雙鞋套,要求來訪人員在消毒毯上站立幾秒,對鞋底再進行消毒,一切安檢防護措施完畢後,來訪人員才可進入大樓內。

樓內公共區域堪稱第二道“防疫關”。保潔人員對辦公區、休息區及公共區域進行地面清潔、玻璃擦拭以及全方位消毒,各個區域消殺工作定時循環進行。

亞洲金融大廈共有99部大容量高速電梯,充足的電梯數量避免擁擠,每梯限乘坐5人及以下,確保客戶乘梯的安全距離。因防疫工作需要,大廈臨時關閉了未使用的客梯。在亞投行及其他單位陸續進駐大樓後,大廈還會增開電梯數量。

來訪人員走出電梯後,就到了最後一道防疫“關卡”:在每層辦公區門口,工作人員再次進行體溫檢測,體溫合格後來訪人員才能進入辦公區。

市屬國企北投集團承擔亞投行總部大樓投資、規劃、建設及建成後運營管理任務。“北投集團以高標準和超前設計建設理念,保障大廈在疫情期間安全健康的辦公環境。”北投集團運營總監、亞洲金融大廈部總經理趙勁說。

亞洲金融大廈:員工辦公前先過三道“防疫關”

在這座大廈,80米高的挑空大廳和7個採光中庭格外氣派,127萬立方米共享空間促進空氣高效流通,10個空中花園的植物能有效淨化空氣。大廈外觀如同一把“魯班鎖”,辦公區錯落分佈在5座樓內,減少人員交叉,實現低密度辦公。

“不同於普通中央空調,大廈運用的是全空氣空調系統。”趙勁解釋道,大廈按照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規定,在空調系統內關閉迴風閥,全開新風閥和排風閥,大廈新風量目前開啟到100%,保證新鮮空氣在室內流通,辦公空間新風量比國家標準高33%。“可以這麼說,室內空氣質量要比室外還要好。”他說。

北京北投卓聯物業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賈偉透露,亞洲金融大廈近期還將引進一批科技型防護設施,將智能科技與人員管控相結合,例如計劃投用智能檢測機器人,兼具人員影像識別、體溫測試、智能簽到等功能。

記者瞭解到,國家主權基金、政策性銀行已先期入駐亞洲金融大廈,亞投行擬近期搬入“新家”,更多機構組織與世界500強企業也將入駐大廈。

北投集團/供圖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記者 潘福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