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是一個怎樣的人?

洪浩江蘇南通


宋太祖趙匡胤是個具有雄才偉略的政治家。趙匡胤出生于軍人世家,高祖趙眺曾任唐朝幽都縣令,曾祖趙珽任唐朝御史中丞,祖父趙敬曾任營丶薊丶涿三州刺史,父親趙弘殷是後周護聖都副使,母親為杜夫人。趙匡胤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武術家。趙匡胤在乾祐元年(948年)投奔了後漢樞密使郭威。趙匡胤作戰勇敢,有很高的軍事才能,在討伐河中節度使李守貞的戰爭中,屢建戰功,深得郭威賞識。

廣順元年(951年),郭威建立了後周,趙匡胤因為戰功顯赫補任東西班行首,滑州副指揮使,開封府馬直軍副使。郭威登基沒幾年,就駕崩了,郭威無子,立養子柴榮為儲君。顯德元年(公元954年),年輕的柴榮即位,趙匡胤被任命執掌禁軍。柴榮是個有作為的皇帝,登基不久,契丹聯合北漢大舉進攻後周,柴榮御駕親征,雙方在高平展開戰場,在此關鍵時刻,寧江軍節度使樊愛能臨陣脫逃,趙匡胤臨危不懼,身先士卒,指揮若定,拼死力戰,大敗敵軍,雖身中流箭,仍勇往直前,後周軍大獲全勝。柴榮論功行賞,升趙匡胤為殿前都虞侯、嚴州刺史。

顯德三年,趙匡胤隨柴榮征伐南唐,渦口之戰打敗南唐萬餘人。清流關之戰,南唐軍號稱兵馬一十五萬,趙匡胤一馬當先,殺入敵陣,擒獲敵方奉化軍節度使皇甫暉和常

州團練使姚鳳。趙匡胤又奉柴榮之命,兵援揚州,在六合東面斬殺南唐齊王李景達,破敵萬餘。被柴榮升為殿前都指揮使,定國軍節度使。

顯德四年,趙匡胤隨柴榮征伐壽春,克連珠寨,攻佔壽州,官封義成軍節度使丶檢校太保。後隨柴榮又徵濠州丶泗州,趙匡胤身先士卒,率兵克泗州、佔楚州,平定了淮南。南唐中主李璟用離間之計,以三千兩白金贈於趙匡胤,趙匡胤識破此計,將錢上交於內府。

顯德五年,趙匡胤改任忠武軍節度使,顯德六年,柴榮北伐,趙匡胤

任水陸部都署,兵行莫州,平瓦橋關,兵定關南。行軍途中,據說柴榮得一皮口袋,內有一木板,上書“點檢作天子”。柴榮疑惑不已,此時柴榮染病,回師京城,此時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遂讓趙匡胤替換下張永德任殿前都點檢,並任檢校太傅。不久柴榮英年早逝,七歲的周恭帝柴宗訓繼位,趙匡胤任歸德軍節度使,檢校太尉。

顯德七年(公元960年)正月初一,朝廷風聞契丹、北漢再次南犯,宰相範質慌忙令趙匡胤領兵禦敵。大軍行至京城附近的陳橋驛,趙匡胤的親信在兵士中散言:“皇上年幼,不能親政,不如立點檢為帝,再行北伐。”一時軍心浮動。正月初三,趙匡胤的親信們,弟弟趙匡義丶親信趙普趁趙匡胤假裝喝醉將皇袍披在趙匡胤身上,山呼萬歲。趙匡胤假意被迫,對眾人言道:“善待周室和朝堂公卿。”遂引大軍回城,守城的將士石守信丶王審琦等人皆為趙匡胤心腹,唯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韓通欲領兵抵抗,倉促間被軍校王彥升斬殺,範質見事已至此,率百官歸附。趙匡胤接受柴宗訓禪讓,封柴宗訓為鄭王。趙匡胤所任歸德軍節度使藩鎮地為宋州,定國號為“宋”,都城開封,年號改為建隆。趙匡胤後世被稱為宋太祖。

宋太祖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兵不

血刃奪了後周江山,建立了宋朝。

宋朝建立後,趙匡胤先後平定了昭義節度使李筠丶淮南節度使李重進的叛亂。宋太祖改革軍紀,加強中央集權,發展生產,制定了“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的統一全國政策。宋太祖建隆三年出兵荊丶湖,平定了湖南。後又滅亡了後蜀,南唐丶吳越暫時臣服,遂兵發南漢,南漢大敗,宋軍俘虜南漢皇帝劉鋹,南漢滅亡。

平定南漢後,太祖又派曹彬兵進南唐,雙方大戰,南唐大敗,後主李煜投降,被押解進京,後被毒死。南唐滅亡。

一年之後,天寶九年(公元976)年,趙匡胤招弟弟趙光義(趙匡義)宮中飲酒並留宿宮中,第二天突然駕崩,享年五十歲。其弟趙光義依所謂金匱之盟,登基稱帝,趙光義就是後世的宋太宗。趙太祖離奇死亡,留下了“燭影斧聲”的千古謎案。

趙匡胤登基後,各地政權林立,連年混戰,趙匡胤採取“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方針逐步實行國家統一。他親歷五代十國各藩鎮自立為王,尾大不掉的弊端,實行“收其精兵,削奪其權,制其錢穀。”的策略,有效地消除了藩鎮對中央的威脅,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著名的“杯酒釋兵權”的故事世人皆知。宋太祖還實行”削弱相權”丶“罷黜支郡”丶“強幹弱枝”丶“內外相維”丶“三年一易”丶“設置通判”

“差遣制度”丶“揚文抑武”的政策,加強中央集權丶消除了自唐中後期以來的藩鎮軍閥割據干政丶宦官干政的局面,鞏固了宋朝統治。宋太祖改革了科舉制度。二府制度,樞密使掌管軍權,能調動軍隊,但不能直接統領軍隊,統兵將帥則正好相反。使其互相牽制,最高軍權在皇帝手中。中書省掌管國政,立“後世不得殺士大夫及言事人”,主張“文以靖國”丶“右文抑武”,文武制衡,發展農業,賦稅專收丶減輕傜役,並做到皇權真正至上。宋太祖為人寬厚,厲行節儉丶勤政愛民丶不近聲色,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皇帝。

宋太祖的“強幹弱枝”的國策,雖然加強了中央集權統治,但以後宋朝的重文抑武政策,雖然使宋朝經濟丶文化空前繁榮,但也造成了宋王朝在眾強環伺的環境下,軍事上一直處於弱勢的地位,是個倍受外敵侵擾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