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是4A國家級旅遊景區,是千年古剎淨居寺的所在地,更是信陽毛尖茶的原產地和主產區。在當前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也正是春茶生產的農時季節。管理區黨委、管委會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圍繞茶苗銷售、春茶備採、茶園管理,早謀劃、早行動,打出組合拳,抗疫保生產。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2月20日,大蘇山管理區,暖陽普照下的萬畝生態茶園,滿目青翠,生機勃勃。胡樓村良種茶苗繁育基地更是一派繁忙的景象,茶農們正在區村幹部的組織下,3米一人,4米一員,各居一方,拔苗、挑揀、捆紮、裝運,有條不紊地勞作著,茶農們的臉上洋溢著收穫的喜悅與期盼。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胡樓村楊店組村民李永秀說:“非常時期,我們外出幹活,村支書安排我們都要戴口罩,不聚集扎堆,幹活的時候相隔三米遠以上,做好自我防護。”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胡樓村楊店組村民楊繼寶說:“我家去年育圃茶苗3畝5分地,可出圃茶苗70萬株,收入10萬元,加上我家種有5畝茶園,一年收入兩萬多元,全年茶葉收入13-14萬元,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胡樓村黨支部書記楊家智說:“我們胡樓村黨支部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抓好春茶生產,堅持早計劃、多批次的把我村繁育的400多萬株優質茶苗送到周邊鄉村,支持他們不誤農時,早點栽種。同時也保障了茶農有個好的經濟收入。”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位於管理區境內的光山縣淨居寺茶場,是一個集茶葉生產、銷售和科技示範推廣為一體的國有事業單位,更因生產“紫雲蘇山春”牌信陽毛尖而聞名於世。當記者走進加工車間時,看到技術工人們正在對加工機械設備進行檢修調試,為即將到來的春茶加工生產做好準備。隨行的管委會主任崔斌告訴記者;管理區既是生態文化旅遊之鄉,更是名茶生產之鄉,茶園面積4.7萬畝,年產值5600餘萬元,是全區茶農的“搖錢樹”。面對疫情,我們實行村級大喇叭宣傳,手機微信在線指導培訓,讓茶農們坐在家裡一邊防控疫情,一邊學習茶葉技術。同時及早聯繫協調,為茶苗及時調運、銷售開闢綠色通道。  

信陽光山縣茶鄉大蘇山:打出組合拳 抗疫保生產

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管委會主任 崔斌說:“大蘇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區積極響應縣委‘一箇中心、五個統籌’的號召,在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做好春茶生產各項準備工作。一是以淨居寺茶場和胡樓村茶樹良種繁育基地為龍頭,引導農戶在做好個人防護的情況下,不聚集、不扎堆、分時段做好自家茶園施肥、除草工作:二是做好茶廠設備檢修調試工作:三是主動聯繫銷售渠道實現就近交易,提前引導茶企與農戶對點對接、統一訂單或代加工等方式,儘量減少人員流動和聚集,全力保障茶農增產增收。”

來源光山廣播電視臺 記者 徐曉悅 鄧雙雙 周常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