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生男孩為“弄璋”,生女孩為“弄瓦”?

為什麼生男孩為“弄璋”,生女孩為“弄瓦”?

“弄璋、弄瓦”典出《詩經·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乃生女子,載寢之地,載衣之裼,載弄之瓦。”

一般人認為,“璋”是美玉,“瓦”是瓦片,前者珍貴,後者低賤,古代重男輕女的社會理念可見一斑。事實上,“璋”是玉沒錯,“瓦”可不是瓦片——

“璋”是好的玉石,頂端作斜銳角形,是古代貴族在舉行朝聘、祭祀、喪葬時所用的禮器。給兒子“璋”玩,一方面是希望他有玉一般的品德,一方面又希望他成為貴族,可以“光宗耀祖”。後來就把生下男孩子稱為“弄璋之喜”。

“瓦”是紡車上的零件。讓女孩生下來就弄紡具,是希望她日後能紡紗織布,操持家務。生下女孩就叫做弄瓦之喜。

男孩弄璋、女孩弄瓦,體現了古時候父母對於子女的期盼。關於此,古代也鬧出了不少笑話:

為什麼生男孩為“弄璋”,生女孩為“弄瓦”?

1-紹興岑郡侯的夫人正懷著身孕,一天,郡侯出行,有一人來不及閃避,擋了道,被綁到府內。岑郡侯問他道:“你是幹什麼的?”那人答:“算命的。”郡侯說:“我的夫人有了身孕,請你看看,弄璋乎,弄瓦乎?”那人不明白“弄璋弄瓦”指的是什麼,便隨口說道:“璋也要弄,瓦也要弄。” 郡侯 聽了,認為他是信口胡說,狠狠罵了算命的一頓。可是沒多久,郡侯夫人果然生下一男一女雙胞胎,算卦的因此名聲大振,被譽為“神算”。

2-唐朝有位“弄獐宰相”,名叫李林甫。《舊唐書》記載了李林甫把“弄璋之喜”寫成“弄獐之喜”的笑話:“太常少鄉姜度妻誕子,李林甫手書慶之曰:‘聞有弄獐之慶’,客視之掩口。”

這則故事說的是有一次,李林甫的小舅子太常寺少卿姜度喜得貴子,李林甫即興手書慶賀曰:“聞有弄獐之慶”。恰值這天來賓賀客滿堂,大家一看不禁掩口啞然而笑,但因為是當朝宰相的“墨寶”,在場的來賓是不敢公開大笑的。不學無術的李林甫本想要在大庭廣眾之前賣弄一下斯文,卻不料將“弄璋”誤寫成了“ 弄獐”。而這“獐“卻原本是一種山林野獸,按照他的賀詞,意謂“祝賀你們家生了一個小獐子(野獸)。”因此,來賓焉有不笑之理!而這原本也是當時封建社會上私塾的小小蒙童都懂的知識,根本不算什麼生僻之典,而貴為大唐宰相的李林甫卻居然給弄錯了,真是貽笑大方。

對於這個有趣的史實,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在其所作的《賀陳述古弟章生子》詩中寫道:“甚欲去為湯餅客,唯愁錯寫弄麞書。”

3-在宋代,還流傳著一則文人學士關於“弄瓦”的“打油詩”。劉驥是蘇洵的友人。蘇洵26歲時,其妻生第二胎女兒,邀請劉驥赴宴。劉驥醉後吟了一首“弄瓦”(生女之謂)詩:

去歲相邀因弄瓦,

今年弄瓦又相邀。

弄去弄來還弄瓦,

令正莫非一瓦窯?

劉驥因友人之妻生第二胎女兒,就藉機對其戲謔和調侃,詩中濃厚的生活情趣,足以博人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