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淮南子》中曾經記載了這樣一句話:“天下九塞,居庸其一也。”

可見居庸關在我國古代關隘中的重要地位。居庸關扼守了太行八陘之一的軍都陘。明末清初著名的軍事地理學者顧祖禹分析居庸關一帶的地形時說:“西山夾峙,下有巨澗,懸崖峭壁,稱為絕險。”“絕谷壘石,崇墉(城牆)峻壁,山岫層深,側道偏狹,林鄣邃險,路才容軌。”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居庸關

  地勢險要,扼守要衝

  居庸關是蒙古高原通往北京或者說是晉陝饒過太行山前往華北平原的重要關隘。由於古代威脅中原的多是來自蒙古高原的北方遊牧民族,所以居庸關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一直到明朝都是邊防軍事重地。尤其是明朝,他的地理軍事位置可以說是比山海關有過之而無不及。

  居庸關東起西水峪口黃花鎮界九十里,西至堅子峪口紫荊關界一百二十里,南到榆河驛宛平縣界六十里,北達土木驛新保安界一百二十里。以起最南端算起,距離北京一百二十里。

  居庸關是萬里長城最負盛名的雄關之一。這不僅由於它是明長城防禦體系中最迫近京師的關隘,而且還因為它雖處軍都山最為淺薄的部位,卻能扼危襟要而使進犯之敵視為畏途。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居庸關長城

  居庸關並不是單獨的關隘,它是由關城、隘口、墩堡和牆體等形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體系。現如今的居庸關是明朝建造遺留下來的,在居庸關的兩邊,還有兩地與居庸關成為掎角之勢。一個是東北部永寧城,另外一處是西北方的懷來縣。這兩地都與居庸關接壤,在明朝時一同成為了居庸關“隆慶左、右衛”。為保衛北京又增添了一道保障。

  居庸關的歷史地位——戰爭的見證者

  顧祖禹曾經從居庸關與兩翼戰略關聯的角度指明其兵要地理價值:“居庸關東連盧龍、碣石,西屬太行、常山(即恆山),實天下之險。”

  正是因為居庸關的地位和價值的重要性,所以它也是長城諸關隘之中經受戰火洗禮最多的一處。從東漢時起,就有"鮮卑犯塞,""復寇居庸關"的記錄。元代以前 ,在這一帶發生的重大戰爭衝突活動,多達十六次。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軍都陘

  然而,由於居庸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所以歷史上從正面進攻居庸關的軍隊,“其得入者十之三”,成功率是比較低的。比如南宋嘉定二年,“蒙古攻金,金兵保居庸,不得入。蒙古主乃留可特薄察等頓兵拒守,而自以眾趨紫荊關、拔涿、易二州,轉自南口攻居庸,出北口,與可特薄察軍合。”意思就是說,這次蒙古軍隊攻打金朝是採取了戰略迂迴之策,對居庸關形成南北夾擊之勢,方才攻下關隘。

  明朝的居庸關——保衛京師,抵抗蒙古

  居庸關到了明朝,由於北方蒙古各部落的長期變化,加上明朝跟蒙古的長期矛盾與衝突,居庸關的地位達到了頂峰。

  再由於朱棣靖難之後,北京成了明廷的首都,為了保衛京師,居庸關自然成了安危所繫的鎖鑰。朱棣曾經說過:“居庸關路窄而險,北平之禁喉也。百人守之,萬夫莫窺,必據此乃可無北顧。”朱棣為了消除北方蒙古部落的威脅,曾御駕親征,五掃朔漠,而這些北戰都是出居庸關的,可見其對居庸的倚重。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居庸關守衛北京圖

  時人指出:“居庸在京師,如洛陽之有成皋,西川之有劍門。”成皋就是虎牢關。居庸關一旦失守,那北京就危矣。

  “居庸一傾。則自關以南,皆戰場矣。”

居庸關被攻破,那就意味著進入平原地區,整個華北平原都無險可守,只能打運動戰了。普魯士著名軍事理論與歷史家克勞塞維茨有過一句名言:“防禦無非是可以更有把握地戰勝敵人的一種較強的作戰形式。”而在以冷兵器為主的古代,佔據有險的地理位置在軍事上是顯而易見的。

  當然明朝並不只是只有居庸關這一防禦關隘。為了加大京師的防禦縱深,明朝自洪武年間就分別以雁門、寧武、偏關為"外三關",又以居庸、紫荊、倒馬為"內三關",構成兩道堅固的長城防線,佔燕山、軍都山、太行山以及恆山、管涔山、呂梁山之地利,佔據整個軍事之益。

  這種防禦佈勢,不僅能夠抵抗敵人從正面(薊州、宣府、大同方向)進攻,而且考慮了敵人從陝、晉而來,實施戰略迂迴策略的可能,籌謀上是比較縝密的。當然,也正是在這樣一種戰略構想的大背景下,居庸關地位之舉足輕重才愈顯重要。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長城各關示意圖

  因為在另一方面,居庸關周圍山川險固,關隘較少,居庸關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在這方面來說是易守難攻的。顧祖禹把居庸關與紫荊關、倒馬關作了比較,指出“紫荊、倒馬二關,隘口多,守禦難偏,內達保定、真定,皆平夷曠衍,無高山大陵為主限,騎兵便於馳突。而居庸重崗復嶺,關山嚴固,三關之守,居庸險而實易。”

  明初北平附近的防衛體系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定都應天府(今南京),明朝建立,其後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稱號北伐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覆滅。由此,為了加強對北方的防禦,朱元璋以居庸關為主,加強了北方關隘的防守能力。

  洪武九年,朱元璋從北平(今北京)周邊的十一個衛抽調六千三百八十四人守衛居庸關、古北口、喜峰口和松亭關。這是明初,天下未定,朱元璋的初步部署。這種方式總結起來就是“裡外合抽”,所謂“衛”就是駐紮在北平附近的軍隊,有從北平地區抽取,如濟陽、濟州、彭城衛都是北平地區內部的鎮戍機構,他們的位置大致位於今天北京的二環-三環,也有從北平附近地區抽取的,如大興衛、密雲衛,薊州衛等等。

  當然,這也從側面體現了明朝在北方兵力不足的,雖然明朝對北方的戰略防禦十分重視,但是由於兵力的不足,使得明朝不得不從南方調往。史書記載:“初,俱用北軍,至是,始選江浙軍士參之。”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而從關隘上來說,只有居庸關是在西北方向,而古北口、喜峰口和松亭關等都是在東北方向。為了能夠更好的扼守宣大鎮至隆慶衛一線,這也是居庸關所扼守的位置。鑑於歷朝歷代的經驗,朱元璋對西北居庸關進行了單獨的軍事部署。於是就將全部兵力部署在北方,而在南部的倒馬關、紫荊關等地由於元順帝在明初強大軍事壓力下多遁逃北方,威脅不大,則並沒有很多兵力部署。

  由此,明初北平地區的防衛體系就此安定下來。直到洪武十五年,北平都司下令勘探周邊關隘,對沒有士兵駐守的關口,從附近衛抽調軍力駐守。史書對這一段歷史的記載:“宜謹烽火遠斥候,控守要害,然後可以讋服胡虜,撫揖邊氓,按說轄關隘。”這主要是為了預防蒙古的南下,起到偵察預警之用。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烽火狼煙

  明朝初期,定都應天府(今南京),尚且對北平的防禦體系如此重視。到了朱棣遷都北京,居庸關的地理位置更為重要。永樂八年,為了更好發揮居庸關的防禦作用,也為了修建皇家陵墓,朱棣下令武安侯鄭亨監度修建墩堡,在關內外每三十里修一所墩堡,用於傳遞烽火示警。永樂二十一年,又增設了八座架炮墩堡,主要用來警示敵軍。這些墩堡高約5丈(約16米),大小不一,大的可以同時容納十人,小的則五人。駐守在墩堡的的墩軍主要通過烽火或者兵士傳遞負責敵軍的偵察和傳遞情報工作。縱觀整個永樂時期,居庸關一線的作用只侷限於營建皇陵和修建墩堡。

  居庸關的軍事力量

  居庸關除了主要的關城以外,還有很多隘口進行防禦,其中多數隘口距離較近,十分密集,兵力較為分散。

  居庸關由於山地眾多,平原較少,主要是以步兵為主。再加上居庸關的作用是防禦而並不是進攻,所以在居庸關的騎兵數量僅是步兵的五分之一。騎兵少的原因當然還有是因為騎兵不適合在山地作戰,以居庸關下面重要關口之一的白羊城為例,白羊城的騎兵就是步兵的五分之一,步兵四百一十四名,騎兵八十二名。而這裡由於外接懷平,內壤昌平,地理位置比較重要,這也算是駐守比較多的兵力了。在一些小關口甚至只有五到十幾人,充其量只能做到巡邏的作用。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長城第一墩

  除了步兵和騎兵,還有夜不收軍和旗軍。夜不收軍就是負責偵察敵情的斥候,也就是出境偵諜。他們歸屬於不同級別的軍事單位,分別是衛、營、堡、墩。其中營下的夜不收軍最為特殊,他們的駐守位置隨著營兵的駐紮位置變化而變化,所以他們的偵察範圍也是最最廣泛的。並且除了官方的夜不收軍,還有在民間僱傭的民夜不收軍。由於民間夜不收的不固定性,其隱蔽效果更好,相對於官方而言,能夠更好的深入到敵方,所獲得的情報也是十分隱秘的。同時由於工作的特殊性,夜不收軍是所有軍隊中最危險的職業,存活率十分低。

  而旗軍就是軍隊中的精銳之師。居庸關隸屬京師後軍都督府以後,其駐守士兵成為了京營力量中的一支,京營會從邊衛抽調精銳來京中進行特定的訓練以及佈防,戍守京師的安全,稱之為“京操班軍”,京操一般分為臨時抽調和輪番入衛戍守兩種方式。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騎兵

  除了這些可以流動的軍隊力量以外,居庸關還有固定戍守的東、西門守把軍、守城軍、護城墩軍,他們多把守固定地方的軍事防禦,一般不輕易調離他處。這些就是軍隊中的二級力量了,作戰能力顯然不足前頭所講的騎兵、步兵、夜不收軍和旗兵。

  居庸關軍事力量最次的便是雜役。所謂雜役其實也是軍隊中的一部分,只不過因為軍隊必須擁有後勤和糧食補給等等,原來被納入編制的京軍不得不在備禦和差役中搖擺,久而久之,作戰能力也就不斷下降。

  其實這種情況在明朝中後期比較常見,明英宗時期,英宗實錄記載當時的京師衛有七十七衛,官軍士校尉總旗二十五三千八百,除了屯田守城的軍隊,其中十一萬六千四百都被各監局,內府差遣,真正在操練學習作戰能力的只有五萬六千。而這也正是暴露出了明朝政府的腐敗。操練的都僅有一半,其中又有多少能夠上戰場打戰的呢?

  

中國古代關隘說(三)——天下九塞,太行八陘,居庸關的歷史煙雲

  居庸關位置的衰落

  隨著明朝軍事力量的衰落,1636年,清軍從延慶入居庸關,殺入昌平,進而攻下房山,圍攻順義。這是清軍第一次攻破居庸關,也是唯一一次。八年後,隨著清軍入關以後,明朝被李自成所滅,隨後清軍統一全國,平定西北部蒙古部落,由此居庸關的地位一落千丈,清朝只派了五十個旗兵在居庸關緝匪防盜,由一個佐領管轄,往日的盛世也不在了。

  藤樹先生說:

  雄關漫漫,關山難越。中國古代重要關隘之一的居庸關曾經的歷史地位一目瞭然,雖然現如今的居庸關已經沒有當年那麼重要的地理位置,但是它留給我們的卻是先輩們浴血奮戰,保衛國家的輝煌過去。同時它也警示著我們,無論何時,力量都是硬骨頭,沒有強大的軍事依託,再重要的地理關隘也是不堪一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