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本科學歷代表能力,非985本科的碩士和博士學歷只能說有恆心毅力的觀點是否正確?

天局


錯,985本科只能代表是考試高手,能力要看在工作實際取得的成果。


世外桃源87287192


在回答你的問題之前,我想先問你三個問題,第一:同一個班的平時成績差不多的學生參加高考,有的同學考的個普通的院校就去讀書了,而有的復讀一次或者兩次最後上了985。那麼請問誰的能力更強?曾經成績和我差不多的高中同學復讀後上了一個普通的一本,目前電子科大博士已畢業,他算厲害還是不厲害?

第二,同一所985高校,有的省份要六百六七甚至六百八九(江蘇除外)才能上,在有的省市五百多點就能上(這分數在很多省市最多走個二本)。那麼請問這些人強不強?

第三,每個985都有 小三門 他們的文化課普遍偏低,那麼這些人又算厲害還是不厲害?

綜上,除去復讀的,加分的,特長的,地區及少數民族照顧政策的學生。真正具備985實力的估計只能剩下不到一半學生。按照你的理論也只是這一半的學生實力超過雙非院校,你是怎麼得出985 211的學生都比雙非院校學生強的結論呢?

還有你別忘了,雙非院校的人數遠遠超過985 211 ,在某些尖端領域 的的確確需要這些高材生才能更好的發展。但論對社會的貢獻雙非畢業生是遠超過985 211的畢業生的,就如同那12億沒有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對國家對社會的貢獻是要遠大於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的。


stubborngrass910


這個問題需要具體區分對待,在不同的場景下,得出的結果可能會截然不同。

下面我來談談自己的具體看法。


1、高考大省的考生考上雙一流、985、211院校本科的學生,實力上絕對超群,畢竟要在高考大省考上這樣的學校,必須排名在幾十萬裡取到前幾千,基本上是百分之一的概率。能在人群中考到前百分之一的人,能不厲害嗎!


如果你跟名校畢業的本科生交流,再去跟一個一般高校的本科生交流,你大概率會發現雙方的實際差距可能比賬面上的分數差距體現得還要大。


名校生在智力、記憶力、創新力、紀律性方面通常而言比普通人要強一個檔次,有的方面可能強還不止一個檔次。


雖然現在高校擴張了,學生的總體水平相比以前有所下降,但是名校生的基本面還擺在那裡,這也是為什麼好的單位,如體制內、大外企等喜歡招名校生的原因。


另外,用一張互聯網大佬的出身圖來進一步說明這個問題。


2、非985本科的研究生,在考研這個階段,必須承認他們是下了功夫的,其中一些人未來將取得的成就,也不一定小,只要你內心充滿對某一個專業領域的熱愛,就可以在那裡發光發熱。


但如果你真的觀察下去,你會發現,大部分非985本科的研究生,可能不一定對科研感興趣,之所以考研也是時下高校科研擴張與社會發展形勢有關。如果不是出於熱愛科研,只是為了一紙文憑好去找個工作,那這樣的研究生一般不會大有所成,其實力相比優秀895高校的本科生肯定也不能比。


當然,如果潛心科研的話,這樣的人才還是很優秀的,至少其毅力和恆心也超越大多數人了。


3、混跡社會多年的經驗告訴我,學歷教育只能代表一個人在讀書階段的成績,至於這個人之後在社會上發展如何,真的還是取決於這個人。個人素質是基石,性格、機遇、人脈等等,都是決定了一個人最後能走多遠的重要因素。


慧心優學


這種說法顯然是正確的

1,高考是目前最為公平的學習能力測試,絕大部分學子憑學習能力進的985。而那些一般高校的,很明顯稍遜一籌。

2,985院校牛叉畢業生,基本都出國了,差點的考研深造,這些二流水準的卻是研究生裡能力較強的一批。由於只考四科,一般高校的研究生實際只需學好一門專業課即可,所以整體學業水平顯然無法與985相比。

3,馬雲馬化騰屬於特例,比爾蓋茨還輟學了呢,於是得出結論肄業比畢業有出息乎。是兩個整體的對比,北大畢業生有個賣豬肉的,不等於說北大生水平只適合農貿市場,看總體,看整體,不要盯個案,不要鼠目寸光。

4,類似於曲阜師範本科,齊齊哈爾大學碩士,水平肯定不如985本科畢業生,這是毋庸置疑的。


澤然一面生


放屁!只有碩士博士,才是科研能力的體現!相當年,有一位在美國頂尖大學學習的人說,整個高中知識,百分之九十以上靠記憶。我就不明白你說的能力是記憶嗎?很可能,真正聰明的人,考不上985。


用戶4371874437019


這個觀點不全對。

一,985本科生是值得肯定的,但高考僅是人生的一部分

能上985的本科生,在高中階段肯定是成績優異,才智過人的,不然無法在高考中勝出。但是,僅僅以高考判定一個人的全部,過於片面。參加考試是有技巧的,有些人擅長應試,有些人擅長做研究,每個人的側重點不一樣,如果單純依據高考評定一個人,過於片面。

二,每年都會有人高考失利,確實有同學因環境問題被耽誤

高考是全方位戰爭,天時地利人和,不是單純去考試就解決問題的。三年的高中生涯,為的就是高考一戰。有些時候,本來很優秀的孩子,在高中時代給耽誤了,比如說不良教師誤人子弟,比如說同學之間惡意競爭,造成原本優秀的學生沒有把握好高中時代。

三,地域問題,造成某些城市高考沾光

高考不是全國統考,是省市直轄市單獨出高考題,必然造成各省高考錄取分數不一,一些地區肯定享有地域優勢,造成985院校錄取率較高,其他地區錄取率較低。

四,人生是長期奮鬥的過程,一時失利不代表一世失利

考研是全國統考,專業課是院校自主出題,相對於高考,不再有地域問題,雖然自己院校本科生考自己院校多少有點優勢,但是全國統考的幾門課必須上線,避免了本校學生佔盡優勢的情況。

見過,太多的學生從雙非院校,考入985院校,厚積薄發,不要一錘定音,孰強孰弱,比比看。


大海無憂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我簡單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根據你問題的描述來看,我突然想到一句話是金本科,銀碩士,銅博士。可能這就是一些人與上述問題的觀點一致,然後總結出來的一句話。我認真的看了幾遍上述的問題,我是不太贊同這個觀點的,我覺得並不是很對?為什麼呢?我簡單的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能力是完成一項目標或者任務所體現出來的綜合素質。人們在完成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有所不同。能力是直接影響活動效率,並使活動順利完成的個性心理特徵。能力是多方面對一個人的評價,一個學生能夠通過努力考上985本科,那麼說明他的學習能力,自控能力方面是優於其他學生。但是不能說明考上985學生的全部能力都是超過普通學生。而非985本科的碩士與博士他們能夠嚴格按照學校的要求,順利畢業說明他已經達到高校對他們的要求。而且單從畢業難度上來說,研究生博士生要求的畢業難度肯定遠遠高於本科生畢業的難度。985對於碩士生,博士生畢業的要求,不是你有恆心與毅力就可以。你拿不出來幹活,是無法畢業的。

每年都會有985本科的學生,因為學習問題達不到學校畢業的要求,而被退學。也會有985本科學校的學生讀到研究生,博士生因為學習方面的問題,而無法畢業。而雙非院校的學生在985高校順利畢業。難道就說985本科高校的學生能力就更一籌嗎?能力是一個很大的範圍,如果單從學習能力,或者學習態度上,你說考上985高校的學生能力強於考上普通學校的我是比較認同的,但是如果從長遠角度來看,我並不贊同這個說法。

另外畢業生的大量增加,物以稀為貴。同樣人才也是一樣,因為每年考上985高校的學生比較少。所以社會,企業,以及外在的評價對於他們有著明顯的光環加成。確實我比較認同考上985高校的學生確實比考上普通雙非學校的學生至少在學習方面的態度,能力要強。但是影響更深的是大學四年的變化,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學畢業以後,雙非院校的畢業生能力與985畢業生的能力有一定差距,因為氛圍的培養。如果你讓一個考上普通一本的學生去985上本科,他也能順利畢業。

能力是一個大的範疇,而且能力的高低並不是一層不變的。高校當中有很多老教授,他們當初的第一學歷有的還是專科學歷,只不過他們不斷的學習,不斷的超過自己,才會達到現在的水平。之所以現在大家為什麼格外看重985這個光環,因為這是一個篩選人最快,最有效的辦法。能夠達到985碩士與博士畢業要求的雙非本科生,我個人認為能力一定是高於985本科畢業的學生。如果研究生或者博士生真的單純能夠恆心與毅力畢業,那麼最近幾年也不會頻頻出現高校研究生,博士生因為壓力太大自殺的現象。

學歷是敲門磚,能力是你生存的飯碗。能力高低是需要社會與工作崗位檢驗的。能否在社會上立足,要牽扯到方方面面的原因,就看自己能否很快的適應社會。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僅供大家參考。如果大家有不同想法的,可以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

微談論


其實,這個問題一直以來就飽受爭議,在很多看來只有本科是985、211畢業的學生才是能力強的學生,這也正是金本、銀碩、銅博產生的根源。而其實這種觀念是很片面的,如果誰要是迷信這種觀念那顯然是很無知的。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分析其中原因:

1.贏了一場高考,就代表了一切嗎?

不得不承認在高考的時候一舉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學習能力要更好一些,不過,這隻能代表他們高考以前的狀態。但是,至於上了大學之後,他們的學習情況就另當別論了。因為即使是在清華,也有整天玩遊戲而被勸退的學生,相信這也是這類學生賴以驕傲資本,自己可是清華本科啊,還學什麼?因此,一味地吹噓本科學歷的含金量只會讓很多人自我陶醉罷了。

況且,高考拼的是總分,這也就是導致哪些偏科,比如數學特別好,英語特別差的學生不能上好的學校,或者是語文特別好,而數學特別差的學生與名校無緣。而大家是否還記得錢鍾書、季羨林、聞一多等被清華破格的事件,倘若他們以總分比拼,恐怕也不會太好看,試問有誰敢懷疑他們的能力?

因此,贏了一場高考,真的不能代表一切!輸了一場高考,你也可以有逆襲的機會!

2.很多頂尖學科都需要專業人才的深入研究

或許很多人覺得研究生考試只是針對自己擅長的方向,殊不知很多頂尖學科如果沒有足夠時間投入又怎麼可能出成就。而那些專攻研究的人才是不是不如一個985本科生,相信不用思考也能夠回答出來。

3.每個人都是發展變化

如果以一時的成敗論高低,那顯然是有失偏頗的,因為每個人都是處於發展變化之中,有些人或許會因為滿足取得的成就而止步不前進,那麼被超越自然就不奇怪。因此,如果非雙一流的大學讀研、讀博後,仍然可以有機會和雙一流大學畢業生比肩,這一點絕對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你有其他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在職研究生之家


這多半是985學生為了維護和固化其自身利益而編出來的謊言!理由如下:1、高考大省的非985學生,實力和潛力往往比非高考大省的985學生還強!但生錯了地方,只能屈就非985!2、是金子總要發光,因而很多屈就於非985的優秀學生在碩士和博士階段就再次發光了!3、每個人的閃耀點不一樣,有些人的閃耀點剛好在高考前,因而幸運地上了985。但閃耀點過後,往往就泯然眾人了!反之,有些人則大器晚成,高考時其閃耀點還沒來,因而屈就非985。但這類人後勁足,往往能大器晚成!近年來的諾貝爾獎得主越來越是大器晚成者就是一個例子另外,政商界真正的要人,大佬也越來越是大器晚成者!二代們除外啊😱他們不算真正的要人、大佬!4、有些985學生還得感謝運氣,高考時他(她)運氣就是好😊但他(她)的運氣不可能總是好,因而後來可能就泯然眾人了!反之,高考時運氣不好者,運氣不可能總是背!一旦他(她)時來運轉,呵呵😊

如果我是用人者,寧用普通學校的優秀學生,不用優秀學校的普通學生!因為,普通學校的優秀學生往往是有潛力,有毅力,有恆心,有後勁的,他們的閃耀點正在到來,他們正在走上坡路!你用他們,剛好撞上了他們的閃耀點!反之,優秀學校的普通學生,不見得是在走下坡路,但至少不是那麼上坡路!他們往往潛力欠缺,毅力不夠,缺少恆心,缺乏後勁!他們的閃耀點可能正在遠去!你用他們,你剛好就是接盤俠!

當然,985學生有更好的環境和更多的機會!理應比非985學生強些!但如果在碩士、博士階段反而輸給非985學生,那就說明這些985學生……


夢幻55637100


這個觀點很可笑,你直接說清華北大還好,中國高校整體教育水平比較差,就清華北大也剛世界前一百,你所謂的985和其他學校的區別只是國家每年給錢,按照你說的施一公新辦的西湖大學什麼都不是,不比一些985學校強很多嗎?

其次,人比的本來就不是聰明不聰明,活著就是知識的積累,一個本科生學到了什麼,和比你多專研八九年的博士比?這是的多膨脹,中國教育之所以差就是喜歡給自己戴帽子,戴上個帽子就覺得自己高人一等,很幼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