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苦練書法幾十載,最後經行家點評:寫字機器而已!你對學習書法有什麼見解呢?

俏漁妹海鮮


我是雨夜構想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有人練習書法幾十年,是為了自己而練的並不是為了那個專家而練習,別人的評論只是評論而已,不必當真。


眾所周知練習書法是一個極其艱苦的過程,一個人能夠練習書法幾十年,可想而知需要付出多少艱辛努力。這個時候練習書法已經不是為了練習而練習,純粹是為了自己的興趣愛好而練習了。成績到了這時候已經不重要了,別人的評論同樣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要是有什麼人評論自己就是寫字機器,沒準自己還很高興。但是對於那些練習書法幾十年的人來說這些評論的態度一定是雲淡風輕,什麼機器不機器,誰有那個閒心跟你討論這些無聊的問題。有那時間自己好好寫一會兒字多好啊!

本人作為書法愛好者,對於書法也只是一知半解,喜歡看老師們寫的字,喜歡對著老師寫的字仔細琢磨。到現在為止自己練習寫字差不多一年時間了,總結出來幾條經驗分享一下,對於練習已久的老師們可能沒有什麼幫助了。但是對於初學練字者興許有稍微的幫助,首先練習寫字一定要有興趣,想要堅持下去還有有毅力,練字是一個艱苦的過程,沒有捷徑可以走。唯有堅持和毅力才是王道。練習什麼樣的字體就要看自己喜歡什麼字體了,按照自己的意願去挑選自己喜歡的字帖。開始自己的練習吧!書法作為我們國家重要的文化傳承,被眾多的文化愛好者和書法愛好者所喜歡,甚至影響到我們的周邊國家,這在某些方面來講也算是一種文化輸出。

總之我們既然喜歡書法,就不會在乎別人怎麼評論,為了自己的愛好和執著,就算真成了寫字機器那又能怎樣?我還是喜歡書法!


雨夜構想


關於這個問題,我說說自己的看法,本人從小喜歡畫畫,就是字寫不太好,以前村裡有幾個寫的好的老人在街上寫對聯,我就喜歡看,後來學校畢業到社會上才開始慢慢練毛筆字,書法好不好,個人認為只要自已高興,心情舒暢就ok,要想成名成家從來不去想,也希望學書法的朋友能靜下心來練字,陶冶情操,修身養性,把我們的中國字寫好,千萬別走歪了





河東飛哥


幾個月前,我也拿起筆開始練字,先從田英章老師的正楷練起。

起初,我自學,不得章法,練了十來天就放棄了。

後來,我在網上報了個書法班,懂得了練字要從正確的握筆姿勢開始,從練習筆畫入門,從畫輔助線去讀帖再到用鉛筆一遍又一遍地對臨,最後才用鋼筆或者水性筆對臨,並且要臨一個字看一個字,看看它跟範字有無出入。

堅持了幾個月,我變得非常能靜心,開始體會他人說的練字的快樂。

關於練字我想說是興趣吧,找到其中的樂趣很重要。把練字當成個人興趣,至於能否成名成家或者專家怎麼點評不重要。


湯菜學教學


這個問題涉及面很廣,在回答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一個相關的笑話。

有一對母女在看一些老照片,女兒說:“媽媽你年輕時候真漂亮!”,媽媽說:“是啊,我結婚的時候,許多人都說我是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了!”,女兒又問:“那你為啥要嫁給我爸爸呢?”,媽媽嘆了一口氣,說:“唉!那時候牛糞也不好找啊!”

清代張照館閣體書法《岳陽樓記》局部

笑話歸笑話,但它蘊含了一個樸素的道理,此一時,彼一時,不能一概而論。

我們還是回到題主的書法話題上來。題主沒有提供這位書法機器的作品,僅憑行家點評這位苦練幾十載書法的人是“寫字機器”,我們至少可以判斷,這位書家的字寫得非常規範,標準,整齊劃一,法度森嚴。

董誥奏書(館閣體局部)

我看當今國內名氣很大的書法家田英章兄弟的歐體楷書,正好符合這個標準,而且他們的書法也正在不斷被一些所謂的大師、專家、行家在詬病其“千人一面”、“寫字機器”、“館閣體”等等。

我不明白為什麼總有人要去批評田英章兄弟,我還想問問這些批評田英章兄弟的人,你們的楷書寫得比田英章兄弟更好嗎?“寫字機器”難道不是真功夫?“千人一面”難道不恰恰說明群眾喜聞樂見?“館閣體”難道不是書法嗎?

田英章先生楷書作品

說到館閣體,我最近專門研究了一下這種被許多人嗤之以鼻的書法,有必要簡單給大家彙報一下。

館閣體通俗來講就是宋代至明清時代的官方標準化書寫體,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宋體印書5號字,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文案、報告、試卷、材料、檔案等等等等。在當時,年輕人要想功成名就必須首先掌握館閣體,才能應付層層科舉考試,脫穎而出。

田英章弟子荊霄鵬作品

但是要想掌握一手好的館閣體絕非一朝一夕的事情,難度不亞於學習其他的任何一種書體,可以這麼說,能夠掌握一手館閣體的人,必定具有非常好的正宗的楷書功底。歷史上許多大書法家也都或多或少受到館閣體的影響,甚至直接受益於館閣體,比如董其昌、翁同龢、何焯、姜宸英等等。既然這樣,館閣體理應在中國書法的書體序列裡面佔有一席之地!

田英章書法作品

說了這麼多,我總結一下我的觀點,我認為“寫字機器”也應該視為書法家,即便是千篇一律的館閣體,可以不推崇,但起碼應該屬於中國書法範疇,進而理應得到所有人的尊重!


永書101


臨摹練習書法幾十年,最後把字寫僵化了。原因在與臨摹學習書法不正確,特別是學碑者,由於碑刻作品,看不到墨韻或具體真實的用筆軌跡的微妙環節,在加上讀帖不到位,臨摹不精準,甚至只得其形,不悟其精氣神,就非常容易把字寫僵化了,甚至就像機器那樣,一成不變字。這種情況非常普遍。在毛筆書寫時代或現代的無紙書寫時代這種情況都有。通常情況下,學碑能夠寫活難,學墨跡本又容易軟、甜、媚。所以啟功先生提倡師墨不師刀,在現代的書法領域,不是沒有道理。



把字寫機械了,除了臨摹學習方法問題,還有文化修養問題,俗話說,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們學養深厚的話,讀帖時,能夠品出範字的味道或者說精氣神,即見書法的技法有能夠得見其神,因為感覺精準,在臨摹練習時,筆下的氣韻自然不俗。

在就是技法不熟,心中之法不清晰,只是大致如此,行筆思路遲澀凝滯,落筆不活。也與個性有關,才高識厚,思維洞澈,自然作品格調不俗。如果學習書法為書法字帖是瞻,亦步亦趨,字自然不活。



初學書法貴在精準,如燈取影,固然不錯,但不能僵化的理解。

如果我們學習書法確實有機械之感,不防臨摹學習一個階段的墨跡作品,比如米芾書法、趙孟頫或文徵明、董其昌等書法家的墨跡作品,如果學二王一路書法,也可以臨摹練習一下《蘭亭序》。現在的字帖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攝影的高清技法。幾乎可以一比一的還原原帖的墨韻筆法,對於我們臨摹學習避免機械是非常有大的幫助的。再就是參加現代一些比較厲害的書法家舉辦的學習班,真正感受或親臨其境學習一下高手書法的墨韻筆調,對於我們學習書法避免機械的幫助同樣非常重要。



翰墨書道


這個問題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不過他的名字好像也是呼之欲出。

這說的是不是明示了,還不是暗示,現在爭議最大的書法家田英章先生。

有一些書法家確實不那麼認可田英章的字,並且說是機器寫字,或者寫字機器。

如果分析田英章的字,甚至可以從基礎筆畫拆開來分析。

看看田英章的基礎筆畫,他確實能夠寫得一模一樣。而且更厲害的事情是,他的弟子還能夠模仿出很像他的字。

上圖是田英章弟子荊霄鵬的字,是不是看上去和他師傅很相近。

這在不喜歡田英章字的人眼中,那就非常的嚴重了。一個機器人,還能教出一群機器人。本來就看著討厭,現在又有一大群。

不要覺得“行家點評”中的行家是來自書法家協會,田英章也是書法家協會會員。

如果進入書法家協會是行家,那麼要是行家大家都是行家。

一人有感

現在楷書都是田英章這當然不行,但是田英章能夠這麼的火熱說明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有沒有想過,田英章這麼火熱,某個原因一直有人在說他的字。

檢驗一個人的字,是不是被廣大人民群眾接受,只要保持安靜不提,如果還有人再學再寫,那麼久說這個人的字還是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歡的。如果沒有,那麼只能超越自我了。

和寡的原因是因為曲高嗎?

<strong>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可以關注我,大家一起討論。2020年2月19日。


一人筆記


書法是我們傳承文脈的重要載體,練習書法的目的是要提高自身的修養,承接“天人合一”的道統。

古人從沒有以成為書法家,做為自己習字的最終目標,也沒有書法家這個稱呼。書法是自己內在修養的外在表象,是與內在心性相統一的。如果只把字形的好壞看做目標和標準,就背離了書法的目的,也失去了文脈的銜接。

自古以來,書法的核心概念一直沒有變化,“書”對應著漢字的書寫,是書法的基礎。

書的過程就是修煉的過程。古人認為,具備良好的心性是保證“字”完美的必備素養,書法就是這樣一個能對個人“心性”加以修煉的體系,沒有日復一日的沉靜下來的書寫練習,是無法保證“字體”的結構與神韻。書法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更沒有脫離自身修養的表現。

寫字機器的出現,說明內在的修煉還沒有達到圓滿的境界,對於華夏審美的情趣和自身的眼界還有欠缺。特別是書法外的修煉是否與書法的修煉相統一,就非常關鍵了。

中國傳統書法的“法”,對應的是天道規則。

法,不僅僅是線條的規則,用筆墨的技巧,更是“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和表達。古人一直這樣認為,書法是一個繼承傳統“天人合一”價值觀的修煉體系,不單單是寫字,更重要的是在書寫的過程中提升自己內在的“能量”,簡單說就是修身、修心。通過一筆一劃的書寫過程,讓自己的心靜下來,讓自己的氣質沉澱下來。一筆一劃,一呼一吸中,去體會生命的過程與塑造生命的圓滿。

笑話別人寫字機器的人,自己是否能對應的觀照下自己的內心,如果這樣一個常年修煉的人,即使書法水平未達到“情趣天真”,但內在的修煉、氣度、涵養的功夫,也應該稱道。畢竟這種修煉受益的首先是個人,這個過程不是簡簡單單一句“寫字機器”就能敷衍的。

今天的書家只以書法的外在表象為目標,完全忽略了對自己內在的修養。這些人要不是不瞭解書法修煉內在的體系,要不就是為自己低劣行為進行辯解。

書法是華夏文明人文修煉的主要方式,是承接文脈的主要路徑,寫字機器、“館閣體”等固然是書法情趣不佳的體現,但能達到數十年如一日的修煉,對於自身來說必然達到一定層次。這個層次是遠高於“醜書”的層次,不可同日而語。


雲隱


應該對這樣的人的心態進行分析。

一是被評論者,可能一輩子只會埋頭寫字,從沒有用心思考,最終的結果就是把缺點練得“爐火純青”,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這種情況反而是因為學書者的“執著”而不好糾正,被行家評說沒入門也沒什麼問題。但不敢或者說不能接受批評,這樣的人學書法,具備了執著與堅持,缺少的是方向和引領。

而所謂的行家,最容易犯的問題是,自己擅長的書體是最好的,自己不擅長的書體都沒入門。如果戴著這樣的有色眼鏡來評判別人的作品,如果是個話語權重的人,就會誤導學書者,或者讓學書的人無所適從。

個人認為學書既不能簡單化,也沒有某些“專家”說的那麼玄奧。有一種的喜歡的字體,就是明確了方向。剩餘的就是不遺餘力的堅持,學習過程中感覺有困惑有疲倦,就要及時請教行家,或者涉獵其他書體,不斷給自己打“雞血”,讓自己始終保持學習的激情與動力。

自學書法的過程只要善於思考,也可以寫出自己的風格與特點。但有一個水平比較高老師就能少走彎路,即使修正方向與方法,學習效果上可以快的多。

本人愚鈍,最好就是用鉤填的方法來學柳公權的《玄秘塔碑》,先雙鉤,然後用硬筆沿筆畫中線單鉤,再依次用紅色、藍色、黑色墨水填充,這樣一個字就是五遍的加強記憶,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用一個公式來表示,就是“學書=興趣+方法+堅持”,三者缺一不可,互為支撐與補充,找到給自己“打雞血”的辦法,就能長期堅持,取得成效。

希望能給題主一些參考。

手機碼字不易,喜歡就留言交流一下吧。





三悟軒


個人觀點:

這個問題的描述實際上點名了“匠人”與“書法家”的區別。

“匠人”從我個人理解,便是拘泥於前人,不能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發揮和創造。古往今來,將毛筆字寫的好看的應該說數以千計、萬計,他們能將字寫的出神入化,能將每一筆每一畫細細研磨,但是同時代乃至後世,卻沒人能記住他們的名字,或者是根本不知道他們姓甚名誰。而能被大家唯一提及的,或許就是那些仿跡,他們以高超的模仿技巧,在不被稱為“家”的同時代或者後代那裡,只能掩於幕後以維持生計或以繼續自己所謂的“書法家”夢想。

“匠人”並非只會寫字,他們有的也具備很高的文化素養,但是不能流傳於後世,有時也是多種因素決定的。

打仗時常說,決定戰爭勝負的條件一般有天時、地利、人和,只有各要素同時具備了,勝利的可能性才會更大。同樣,人想要出名,並不是只把字寫好就行了。

《師說》中,千里馬要遇到伯樂,才能發揮自己千里馬的作用,而在沒遇到伯樂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只能默默無聞。

所以,當練了一輩子書法的人被稱為是寫字機器的時候,更多的要辯證地看待。或許自己可能就是,練了一輩子的字,沒有練出個所以然,只會臨摹,文化修養也不是甚好,胸中無丘壑。但或許你已經練得很好,並已遠超同時代的人,只是你還未遇到一個伯樂。

學習書法,並不是一個能夠輕而易舉就可以成功的事情,何況,要成為一個被認可的書法家。任何成為“家”的路,也不是那麼容易到達的。

書法也不同於任何藝術形式,它需要我們不間斷的加以練習,同時在文學、音樂、繪畫、篆刻等多個領域也要有所見地,總之,是一個綜合性很強的藝術表現形式。

如果,真的不被認可,原因可能在自己,但是,有一句話說的好,“是金子總會發光”。或許在當代在後代甚至過了幾百年仍不被接納,但是好的就是好的,就像趙孟頫的字體一樣,幾千年過去了,他重新被提及。


老院大門一號


哪位行家點評的,請拿作品說話!書法理論的“巨人”多如牛毛,其中寫出來的字不如字匠的更十有八九。我們的書法專家,有幾人真正名副其實呢?

草書是不懂書法人的最後一張遮羞布,而恰恰很多人拿出來招搖過市,故弄玄虛,豈不知草書也是有法,不是信筆疾書。

話說回來,哪位書法家沒有經過“字匠”的階段呢?要知道達到字匠已經很不容易了,再要達到書法家已經不能僅僅靠書法技術了,還需要靠學識,修為,人品等集於一身,這是個複雜而又系統的事情,怎麼能一概而論。

離開了技術的藝術就是扯淡。當今書風不正,我覺得有以下原因:

1. 一些書法團體機構的錯誤引導,比如特別是具有社會級別的書法機構。這裡面關係利益複雜,書法技能不是首要排隊的依據。

2.人們對於書法的認知水平之低下,給那些醜書一定的獵奇市場。小丑在亂舞,觀眾在迎合。

3.書法路程漫長,沒有幾個人是純愛好,慢慢堅持,功利心太強。

不要盡信專家,不盲從,但要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我辨別能力。有時候那些專家真的不如你,但他還要點評你,你都不覺得可笑!

現在的書法,光談了藝術忽略技術,這是很等的可笑。語氣說是談藝術,不如說是拿藝術的幌子來當自己書法水平低下的遮羞布。不如,胡亂寫就是草書,多可笑。一個人連楷書,行書都寫不好的人,和談草書???

默默學習古人,聽明白人的講學而不是名人講學,提高自我,提高辨別能力。一句話,不知所以欣賞水平不自信,是因為你見的和練的太少了,時間問題。

下面是我寫的,寫的不好,努力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