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太求穩,所以用兵不敢奪奇,就註定蜀漢翻盤無望嗎?

CarKei


題主這個問題明顯不對,諸葛亮用兵的時候出奇制勝並不是沒有,而蜀漢無法獲勝的根本原因是國力差距太大。

很多人因為諸葛亮不用魏延的子午谷之計認為他用兵太穩,不能出奇制勝。不過子午谷之計其實只有《魏略》提到,可信度很低。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他就以趙雲為疑兵出斜谷,吸引魏軍主力,自己率蜀軍主力出隴右,打了魏國一個措手不及。很顯然,諸葛亮奇兵用的也很溜。

而該冒險的時候諸葛亮也會冒險。像第四次北伐時諸葛亮在擊敗司馬懿之後,就主張上策是全線壓上,自己牽制司馬懿,由李嚴率兵去斷魏軍糧道,逼司馬懿決戰。可見諸葛亮在必要時也毫不手軟,並非一味求穩。

所以諸葛亮用兵是根據實際情況奇正之法混用,並非單純不變。而諸葛亮幾次北伐始終未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主要還是蜀魏國力差距太大,他無力迴天。

三國鼎立後,蜀漢是實力最差的一國,僅有益州一地。蜀漢滅亡時全國“帶甲之士”不過10.2萬。即使考慮此前的戰鬥損失了一些,蜀軍舉國之兵最多也不過12、3萬。相比之下,魏國滅蜀出動了16萬大軍,而平息諸葛誕淮南之叛時,司馬昭更是出動了26萬大軍。蜀漢舉國之力,尚不到魏國機動兵力的一半,雙方差距可見一斑。

而諸葛亮北伐時需要留下部隊鎮守成都、南中、永安和漢中,實際能動用的機動部隊最多不過5、6萬。這點兵力要想一舉擊敗可以輕易拉出10幾萬大軍的魏國顯然是不可能的。應該說諸葛亮在實力相差懸殊,對面也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的情況下,能迫使魏國採取守勢,已經是難能可貴,足以證明他的軍事能力卓越。

所以諸葛亮沒能擊敗魏國,並非能力問題,只是雙方實力差距太大,僅靠他一人之力無法徹底扭轉局面。


不沉的經遠


諸葛亮從公元228年——公元234年共進攻了五次北伐。蜀漢公元221年——公元263年,是漢室後裔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是後世為區分東西漢,劉備稱帝國號是漢。蜀漢內部也自稱季漢。蜀漢在東漢也指漢中巴蜀之地,三國也是如此。(後漢書:公孫亦竊帝蜀漢。吳人默記:魏氏跨中土,劉氏據益州,並稱兵海內,為世霸主。諸葛、司馬二相,遭值際會,託身明主,或收功於蜀漢,或冊名於伊、洛。) 公元223年阿斗繼位,諸葛亮派鄧芝使吳。蜀漢東吳重新聯盟抗魏。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軍征討南中,秋天就平定了。內部穩定了,東吳又重新聯盟了。


諸葛亮把注意力放在北邊魏國。三國志: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公元227年率軍進駐漢中。這時侯蜀漢的國力並沒有恢復好。公元220年曹丕下詔詢問眾臣,問劉備會東征東吳嗎?群臣都講不會的。蜀漢是小國,名將也只有關羽。關羽死了,蜀漢膽破,沒有力量進攻。只有劉曄講肯定會的。三國志:曄獨曰:蜀雖狹弱,而備之謀欲以威武自強,勢必用眾以示其有餘。劉曄的意思是講蜀漢雖然是小國,但劉備的策略是依仗軍事力量輝武揚威。肯定會興師動眾顯示他的力量有餘。可以說諸葛亮也是採用這個策略。所以諸葛亮是向曹魏宣示,你看我還能進攻。陳壽認為諸葛亮北伐的原因: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就是說諸葛亮考慮到自己去世後,則蜀漢無人為繼像自己一樣進伐中原抗衡強魏。故此年年用兵不止,屢屢張揚武力。從魏人袁準的一段話就知諸葛亮為啥不偏安而要北伐:故小國之慮,在於時立功以自存,大國之慮,在於既勝而力竭,成功之後,戒懼之時也。諸葛亮,重人也,而驟用蜀兵,此知小國弱民難以久存也。


諸葛亮的隆中對講的很清楚,要天下有變兩路進軍。現在天下無變,又無兩路進軍。並不是滅魏後好時機。在第一北伐前,諸葛亮跟眾將商討伐魏之策。據三國志:魏延提議讓他率萬人跟諸葛亮導道在潼關匯合,像當年韓信一樣。魏略是講魏延要求率萬人走子午谷攻佔長安,諸葛亮從斜谷率主力到長安匯合。這樣就能一舉拿下咸陽以西。兩者綜合就是:魏延率萬人走子午谷,拿下長安後向潼關進軍。諸葛亮率主力從斜谷趕到潼關和魏延一起拿下潼關。蜀漢大軍在潼關切斷魏國跟雍涼的聯繫。這樣雍涼就歸蜀漢了。魏延只是講拿下雍涼,也就是說他也知道蜀漢跟魏國實力相距較遠。先佔領雍涼為前進基地。當年法正就對劉備講拿下漢中後: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就是說看準時機北伐一切順利的話可以滅掉曹魏、沒能滅掉曹魏的話蠶食雍涼也可以、再不濟就在漢中擋住曹魏。魏延的計策可能是從法正這裡得到啟示。所以很多人認為諸葛亮不用魏延奇謀太可惜了。


諸葛亮當時並沒有採納魏延的計策,每次北伐魏延都要提一次。諸葛亮每次都否決了,認為太危險了。有人講韓信能成功,魏延為啥難以成功。因為時代情況的不同。1劉邦韓信出兵定三秦。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在半年後才投降,一年後雍王章邯戰敗自殺。史記:元年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還,襲雍王章邯。漢二年六月,漢軍引水灌廢丘,廢丘降漢,章邯自殺。漢二年翟王董翳、塞王司馬欣降。也就是說韓信是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完全佔領關中。這還是項羽在齊趙之地交戰支援不了關中的情況下。憑韓信的能力打了一年,說明並不容易打。2而魏延講十天後他到長安,二十天後諸葛亮到達。諸葛亮不先消滅隴右郭淮部,關中曹真部。如何能安心西上長安?再者對魏國支援速度估計錯誤。公元228年諸葛亮攻陳倉時,魏國從收到消息再把張郃從荊州召回洛陽再進軍到陳倉不到半個月就到了。長安距離更近,不用十天援軍就能到。司馬懿此時在洛陽距離長安不過七百里。司馬懿剿滅孟達,八天行軍一千二百里。張郃支援隴右時兩千裡,十幾天就到了。三國志裴:後十餘日,諸軍上隴,諸葛亮破走。後漢書郡國志: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3把一切想的太順利了。十天通過子午谷(歷史上還真沒人用這麼短的時間)到了長安魏國文武跑的跑投降的投降。魏國法律守城百日無援,投降其家人無罪。就算他們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人考慮。魏略:然魏法,被攻過百日而救不至者,雖然降,家不坐也。長安守將堅守的話,憑魏延那一萬人如何破城?曹真杜襲正在關中佈防,讓魏軍得知在谷口設伏就全軍覆沒了。曹真率軍支援呢?4糧草如何保障?諸葛亮攻隴右都糧盡而返。攻到長安潼如何保障?何況崇山峻嶺,道路艱難。



魏延計策即使成功攻佔長安和潼關也是難道擋住魏國的反撲的。有人講當蜀漢佔領長安東吳也會響應。我覺得即使東吳響應也是一兩個月了。再者魏國在長江沿線駐軍十五萬左右,東吳即使北伐響應也是翻不起什麼浪來的。諸葛亮不採用原因。

蜀漢跟魏國軍事實力相差太遠:

蜀漢有十萬軍隊,漢中永安成都南中留守不下數萬。蜀漢真正能動用的也就六七萬人。六七萬人至少要十萬人負責運送糧草。魏國有四十多萬人。除去防吳的十五萬人,魏國調集十多萬圍攻長安潼關是不成問題的。例如淮南第二次叛時,毌丘儉文欽率七萬人叛魏。東吳派了近十萬人響應,蜀漢數萬人北伐。三方加起來二十萬。淮南第三次叛諸葛誕率十五萬人舉事,東吳前後近十萬支援。姜維率數萬人北伐。魏國集結二十六萬人包圍壽春,並派人阻擊東吳。司馬昭包圍了壽春十個月,城中糧盡。東吳援軍三萬人進入壽春,剩餘的都讓魏軍擊退。

後勤保障:

糧草後勤是蜀漢一大硬傷。蜀漢雖然號稱天府之國,但運不出去。蜀道難於上青天、漢中地理甚為天獄、八百里秦川崇山峻嶺。這樣無論蜀漢軍隊支援還是運輸糧草,損耗和時間將數倍於魏國。 蜀漢每次北伐都是因糧盡退軍的,只是打了幾個月。戰線推進到潼關,蜀漢就更難支持了。第五次北伐時諸葛亮特意準備了三年,推進到五丈原時還跟魏國百姓一起屯田。

蜀漢元氣大傷:

自公元219年失荊州、公元220年失漢中東部、公元222年東征大敗。蜀漢損失的人才有名字記錄的有三十五人。東征回來的不到三分之一。軍隊精銳盡喪,人才非一州所有。這些損失不是一二十年能恢復的。就是等到蜀漢小孩長大也要十幾年,但戰鬥經驗呢?光黃權部投降魏國封侯四十多人,將軍一百多人。可以說諸葛亮是帶著一幫老弱去北伐的。蜀漢諸賢早世,法正、劉巴、張飛、霍峻、馬超、鄧方、龐統、馬良、習楨(名亞於龐統)、衛文經、韓士元、殷觀、張存六人並稱楚之蘭芳、王甫(秭歸之敗戰死)、李邵(諸葛亮提到的永南就是他)、馬勳、李朝(隨軍東征)、龔祿(死於南中叛亂)、王士(死於南中叛亂)等並稱蜀之芬香。董和跟諸葛亮並署左將軍府事。還有一些人就不在詳述。都是蜀漢數十年收集的四方人才。

魏主之明略,司馬懿之輩不可欺也:

魏明帝其才能不亞於曹操。東吳陸遜曾評價:選用忠良,寬刑罰,布恩惠,薄賦省役,以悅民心,其患更深於操時。胡三省注講:凡兵之動,佑敵之主,知敵之將。邈之不用延計者,佑魏主之明略,而司馬懿輩不可輕也。魏國負責防守西線的曹真、杜襲(曹操時鎮守關中,後任曹真司馬懿的軍師)司馬懿、郭淮、徐邈(時任涼州刺史,後任司馬懿的軍師)這些都是當世之人傑。

諸葛亮知道在魏國沒有大變的情況下是不可能還於舊都的,所以他只想蠶食雍涼。把魏延攻佔長安潼關,切斷雍涼跟魏國聯繫的計劃。縮小為攻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涼州。然後再圖關中。諸葛亮切斷隴道的軍事行動有三次,第一第四次攻祁山,第五次在五丈原切斷隴道。諸葛亮西上五丈原,當時司馬懿講根本不用擔心。郭淮反對,那樣才對魏國威脅大。三國志郭淮傳:淮曰:若亮跨渭登原,連兵北山,隔絕隴道,搖盪民、夷,此非國之利也。

(紅色部分就是隴右)

諸葛亮選擇進攻隴右有六利。 第一齣其不意:公元227年諸葛亮到漢中時,魏明帝就想伐蜀。大臣勸伐蜀成本太大。不如據險防守。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魏國就派曹真在長安西邊扶風郡郿縣一帶佈防以阻止諸葛亮進軍關中。三國志:亮出軍,揚聲由斜谷道,曹真遣大眾當之。諸葛亮派趙雲鄧芝偽裝主力做出向郿縣以進軍關中,諸葛亮率主力進攻隴右。據魏書:是時朝臣未知計所出。就是說當時魏國大臣都沒猜到諸葛亮攻隴右而不進攻關中。諸葛亮隆中對就講益州之眾出秦川。出師表也講還於舊都。誰都沒有想到諸葛亮真正目的是隴右。 第二隴右有糧:從南安、隴西,因食羌谷,若趣祁山,熟麥千頃,為之縣餌。上邽也有糧,後來北伐諸葛亮就割了上邽的麥。 第三秦涼魏國統治力量弱:諸葛亮採用的是向魏國力量薄弱的地方。誘羌胡叛、切斷隴道,一舉拿下隴右以西(涼州、雍州西部)。而雍涼的胡羌人多次叛魏。公元211安定郡反,公元220年涼州酒泉郡反。公元220關中胡人反,公元224年羌人反,公元227年安定郡反(所以公元228年諸葛亮北伐攻隴右,三郡叛魏響應諸葛亮),公元233年鮮卑柯比能,步度根叛,安定郡保塞叛.公元247年雍涼羌胡叛魏降蜀。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第四拉長魏國支援補給距離:隴右諸郡距距離蜀漢近魏國遠。距離蜀漢不過六七百里,但距離魏國洛陽兩千多里。後漢書郡國志:安定郡,雒陽西千七百里。隴西郡,雒陽西二千二百二十里。 第五召撫四周的漢朝遺民。東漢末大亂時很多漢人跑到新疆西藏青海寧夏去了。例如高昌國是漢魏遺民建立的。魏書:彼之甿庶,是漢魏遺黎,自晉氏不綱,因難播越,成家立國,世積已久。就是說他們是漢末魏末時遷到那的,在晉朝八王之亂後建立國家。後來想歸附中原王朝,當時北魏沒有接受。他們的禮儀跟漢朝差不多。第六以戰克之威,進兵東向(關中):拿下四郡後可進軍關中,收降四郡兵,招納羌、胡擴充實力。三國志:據櫟陽積穀之實,放兵收降,招納羌、胡,東爭關、隴,傳檄四郡。



諸葛亮北伐第一、第三、第五次都以失敗告終。第一次因街亭之失而退回,第三次已經打得司馬懿畏蜀如畏虎,打了四個月因糧草不繼退軍。第五次打了半年,前三個月蜀漢進攻,後三個月司馬懿堅守不戰。諸葛亮派軍士跟魏國百姓一起種地為長久打算,因諸葛亮病逝而退回蜀漢。公元222年—公元234年是魏吳、蜀魏頻繁交戰的時期,正是因為如此才消耗了魏國很大的人力物力,魏國一直未能修養生息。據三國志魏國大臣上書魏明帝:方今二虜合從,謀危宗廟,十萬之軍,東西奔赴,邊境無一日之娛,農夫廢業,民有飢色。陳壽認為有五個原因。敵方的文武曹真、郭淮、杜襲、張郃、司馬懿皆人傑。魏蜀實力相差甚遠,寡不敵眾。蜀漢進攻,魏國據險而守。蜀漢沒有城父、韓信這樣的名將。諸葛亮要做蕭何又要做韓信,未能兼有。我認為自古成就霸業者,明主加上三傑缺一不可。漢能一統天下,就是因為劉邦為明主,蕭何為股肱,張良為謀主、韓信為爪牙。而劉禪並非明主,諸葛亮是股肱,蔣琬也能成為股肱。蜀漢的謀主龐統、法正、劉巴皆死,剩下的人也不足以擔任謀主。爪牙指的是戰克之將,而蜀漢能稱的上爪牙的只有馬超、張飛、關羽等皆死。諸葛亮一個人要把股肱、謀主、爪牙的事都做了,這也許是他五十四而病逝的原因。


小鴻哥


個人感覺諸葛亮求的穩,與他用不用奇兵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講求的是戰略層面,後者屬於戰術層面。

眾所周知劉備建立的漢可謂是命途多舛,它剛崛起,先失荊州,再夷陵慘敗,接著是孟獲等人的反叛。也就是說蜀漢不僅不強,而且還不穩,更重要是還還不斷的消耗。此時的曹魏可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休養,更何況它的土地、人口還是最強。資源少,國力弱,諸葛亮進軍要有大局感。

此外荊州已失,蜀漢兵分兩路是不可能,只要討伐曹魏,從漢中進軍成了必然。恰好此地又是險峻無比,從全局來說,穩成了蜀漢進軍方略的一個核心。

眾人惋惜魏延有奇策卻不能被採納,事實會是怎樣。從戰術來看,魏延的策略沒有問題,襲擊長安成功率非常高,但之後呢?這正是諸葛亮的缺陷所在,也是蜀漢北伐的致命傷。關中的中心是長安,但關中是一大片地區,有誰可以堵塞潼關,又有誰能攻佔並守住河東的臨晉關。這兩個戰略要地不被諸葛亮得到,曹魏援軍便不成問題。

一邊是安撫大片土地百姓的歸附,一邊要能守住新得到的土地,諸葛亮似乎沒有準備那麼充分。也就是奇襲可以收到奇效,但從大局非常容易成為一個包袱,有點撿個芝麻,丟個西瓜的味道。


夜讀歷史



我們先說一下諸葛亮用兵求穩這事!

諸葛亮的穩是屬於穩紮穩打、步步為營。這種模式的好處就是不容易中圈套、不會出現大規模的潰敗。但缺點就是兵不出奇、兵不神速,會錯失很多戰機。

諸葛亮的穩除了穩紮穩打、步步為營以外,還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顧慮太多。

漢中之戰就是最大的例子:曹操奪取漢中後並沒有順勢進取益州,而是留下張頜、夏侯淵等將駐守,自己回後方去了。法正料定是曹操後方出了問題,於是建議劉備抓住這千載難逢的機會火速拿下漢中。劉備也採納了法正之謀,當即發兵漢中,交戰後才發現張頜、夏侯淵也是塊難啃的骨頭。但是再難啃也得啃,因為如果錯失這次機會,讓曹操料理完家事再反打過來的話,情況就糟糕了。所以劉備向成都發去書信,要求諸葛亮立即發兵增援前線。

然而諸葛亮收到書信後卻猶豫了,他擔心把全部兵力頂上去萬一不勝,益州將再無兵可調...諸葛亮猶豫之際,楊洪就站出來說:“漢中是益州門戶,這可是發生在家門口的戰事啊,沒有漢中的益州遲早不保。此次機會難得,就應該男當戰、女當運,全力投入戰爭中。”

聽了楊洪的話,諸葛亮才發兵增援前線。

這就是諸葛亮的穩--猶豫過頭甚至有點優柔寡斷。當然這只是軍事方面,相反諸葛亮的政治能力、政治決策就十分的當機立斷。



諸葛亮的政治才能堪稱一絕,諸葛亮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中。劉備死後,搖搖欲墜的蜀國硬是被諸葛亮治理的妥妥當當。各方面都恢復的不錯。但是依舊翻盤無望,然而蜀國的翻盤無望其實和諸葛亮軍事方面的穩沒多大關係。甚至可以這樣說,北伐時期諸葛亮表現出來的穩也是迫不得已,因為蜀國整體實力太弱,加上益州士族階級的不配合、不支持,讓諸葛亮根本沒有浪的資本。必須要穩:用兵要穩、處事要穩...


所以,這道題可以這樣說:蜀國後期翻盤無望,有諸葛亮用兵太穩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還是綜合國力太弱、發展空間有限。


左將軍


學過中學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歷史是由偶然性和必然性組成的。

這個必然性則是由經濟基礎、人口多寡、所在地區的生產力等決定的。

而偶然性則是取決於湧現出來的名臣名將、一次戰役的勝負、重要人物的突然死亡等等。

而蜀漢能否翻盤諸葛亮表現如何只是一個偶然因素,而蜀漢國力弱小,人口少,生產力不發達這些必然因素註定蜀漢翻盤是一件極難的任務。



諸葛亮在隆中對的時候,提出了天下三分後蜀漢能一統天下的必要條件有三個:

一是佔據荊州,益州和漢中。以這些地盤為劉備勢力的大本營,大力發展經濟和生產,提供充足的糧草和兵員。

二是對外結好孫權,達成孫劉聯盟,共同對抗北方強大的曹操集團。

三是防守反擊,等待局勢有變。諸葛亮認為曹操佔據北方已經是不可抗拒的大勢,只能先做好自己,保證自己有外援、不衰退。等到曹魏勢力內部發生變動的時候,蜀漢政權可以從漢中、荊州兩地同時北伐。

諸葛亮認為只有蜀漢同時滿足了這三個條件,才有可能一統天下。



但是隨著關羽被曹操和孫權聯合殺害,荊州丟失大半。劉備為了報仇拋棄對外連接孫權的戰略,親自發伐吳又導致慘敗,自己也在白帝城悔恨去世。

這個時候留給諸葛亮的爛攤子是:內部是無能的劉禪繼位,整個蜀國丟了荊州,還經歷了多次戰敗,兵員、糧草、士氣都面臨極大的危機,而且蜀漢內部隨著劉備的去世,內部各個派別勢力不穩。

外部是曹丕和孫權都成為敵人,外交環境極為惡劣。

在這樣的危局下,諸葛亮一力壓制李嚴等內部派別,全力以赴搞生產,充足糧草兵員,並且親自平定南方內亂。

對外重新修好東吳,孫劉聯合對抗曹魏。


在諸葛亮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努力下,蜀漢這才得以恢復一些元氣。但是諸葛亮就算再努力,一州之地的產出和兵員畢竟是有上限的,益州和整個北方比生產力,肯定怎麼比怎麼輸。

等到曹魏把整個北方全都整合,人口迅速恢復,生產力大度提高,哪怕有10個諸葛亮,在這種大勢面前也不是對手。

所以諸葛亮必須在曹魏全部恢復之前,要佔據主動和優勢。諸葛亮是怎麼做的呢?主動北伐,把戰爭的主動權牢牢捏在自己手裡,如果有利可圖,就佔據最大的利益,如果無利可圖,就保持全身而退。

所以無論是正史上諸葛亮的北伐,還是演義中的六出祁山,蜀軍雖然有敗績,但從來沒有過傷筋動骨,這些都是諸葛亮的功勞。


假如說諸葛亮採用魏延奇兵突出的策略,雖然成功北伐的機會從20%增長到25%,但是失敗的機會也從20%增加到了40%。

如果失敗,魏延率領的奇兵將面臨全軍覆沒的風險,這是兵少將寡的蜀漢無法承受的失敗。

所以說蜀漢不能翻盤的原因根本上在於蜀漢地方太小、人口太少、生產力太低。而諸葛亮在人的因素上已經做到了最好,諸葛亮用益州的人口最大化的發展生產,不但滿足了益州百姓的衣食住行,並且練出了一支強悍的精兵。在北伐的戰爭中,蜀漢牢牢掌握著主動權,每次北伐都調了曹魏大部分軍事力量和名將來應對,這已經是人力的極限了

我是以史為鑑,每天都有靠譜的歷史故事歡迎關注


以史為鑑


是的,基本上翻盤無望!

孫子兵法雲:以正合,以奇勝。蜀漢政權自劉備夷陵之戰被火燒連營後,靈魂人物自已一命嗚呼了,核心團隊成員那之後也基本上損失殆盡,國力直線下降,大不如前,這時還常規用兵(僅以正合)是絕對翻不了盤的,因為合不過對手。要翻盤唯有出奇制勝一種可能性!

也許諸葛亮沒想過要翻盤,所以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突擊奇謀,他也許只想以攻為守,平穩度此生,自已決心當忠臣,決不自立,那麼以阿斗的德行,翻盤成功又如何?

另一種可能,諸葛亮既然能寫《馬前課》這種奇書,能未卜先知,預測未來,當然知道蜀漢氣數已盡,既然自已的立功只能做到如此,剩下時間不如好好地立德,名垂千古呢?





醫藥醫療資訊


其實真不能把蜀滅亡歸咎於諸葛亮,先看看五次北伐吧。

第一次,馬謖失街亭,進攻無望,退回漢中。

第二次,圍攻陳倉,久攻不破,糧盡退兵。

第三次,攻佔武都、陰平,小勝。

第四次,圍攻補山,糧盡退兵。

第五次,在北原與魏軍相持三月有餘,諸葛亮病逝,退回漢中。

五次北代,兩次糧盡,一次用人不當,一次小勝,足以說明,失敗原因一是經濟實力太弱,二是無人可用,這都是諸葛亮北伐的目地,擴張地盤,網羅人才,可惜夙願未了,後繼無人,姜維也無濟於事。經濟和人才是蜀漢翻盤無望的原因。


歷史微點


諸葛亮舉輕若重,事必躬親,注重細節,十次能有九次贏。但與舉重若輕者比,上得了廚房的媳婦怎比穆桂英掛帥?

毛澤東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豪邁氣魄,舉重若輕,贏得了革命的勝利。

粟裕舉重若輕殲滅74師張靈甫師。

迅即下令部隊撤走,如晚三個小時會被增援敵軍反包圍。

諸葛亮哪及粟裕能舉重若輕。

聯想臺灣的幾位藍營參選人你看我,我看你,舉輕若重不想衝蕃籬。唯獨洪秀柱敢舉大旗,祖國一定能統一。

勸君莫搖鵝毛扇,內外呼聲為統一

百打綱領只管睡,實際行動誰笫一?


黃士聰仙景沙悟能


強手林立,,有立足之地,,已屬不易,,老天眷顧,,足矣,,還想擴大地盤,,買珠還櫝,,珠不在,櫝還在,,棄金擔麻,,不改初心,,平安是福,,🍃🍃


湖水漣漪8


並不是這樣。這是滅國之戰,而且是以弱博強,最好的戰略不是鯨吞,只能是蠶食。在這裡戰爭的目的要服務於整體戰略,即消滅敵方的力量,軍事佔領不是目的,而是要消化吸收以壯大自身,慢慢改變敵我雙飛力量對比。這種情況下出奇兵於戰略上毫無意義,戰勝或者佔領而不能消化吸收是沒有意義的。歷史上子午谷奇謀未被採納,我想就是因為即使冒險進攻得逞,以蜀國當時的力量也無法在關中立足,不符合穩紮穩打逐步蠶食的整體戰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