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出入登記方式,看這些社區“各顯神通”

科技支持疫情防控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徐建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馮劉克 通訊員劉向輝

“這下方便了,直接刷身份證就可以出去買菜了。”2月23日,家住鄭州市惠濟區托斯卡納小區的劉奶奶說,“我不會用智能手機,以前每次出門買菜都要填表登記,等上半天。”在托斯卡納小區東門疫情防控卡點,記者見到這個剛被惠濟區應用於社區出入登記的裝置——身份證識別系統。“這個系統解決了沒有智能手機的人群出入社區登記問題,也為社區基礎設施維修提供了方便。” 惠濟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局工作人員秦瑋琪介紹說。

创新出入登记方式,看这些社区“各显神通”

在疫情防控期間,進出社區的人員都要掃碼登記,然而許多年齡較大的老年人沒有智能手機,無法掃碼,出入很不方便。水、電、氣、暖、網絡維修工人因為登記地址在別處,也無法進入需要搶修的社區,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不便。秦瑋琪說:“拿托斯卡納小區為例,每天居民進出需要人工登記的達200多人次,卡口工作人員的登記任務十分繁重,進入小區的居民也經常排起長隊。”

針對這種現象,惠濟區政務服務和大數據管理局利用信息化技術,作為鄭州市居民小區健康登錄管理系統的有效補充,在小區進出口設置社區居民健康現場登記管理平臺。“這個平臺於2月21日投入使用,實現了刷身份證電腦自動錄入信息,可對識別信息進行管理,導出EXCEL表格,方便數據上傳,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工作量,也緩解了人員聚集排隊,消除了疫情傳播的隱患。” 秦瑋琪說。據瞭解,惠濟區目前正向全區其它社區推廣這一管理平臺,以期為疫情防控一線提供更多地技術服務支撐。

“五色五證”分類管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何可 通訊員 魏少傑

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社區是聯防聯控的第一線,也是群防群治的最前沿。2月23日,記者採訪時發現,中原區蓮湖街道陽光花苑社區通過創新實施“五色五證”舉措,讓人員“定下來”,讓社區“靜下來”,在嚴格管理人員進出和滿足群眾正常出行需求之間,找到了平衡點。

创新出入登记方式,看这些社区“各显神通”

在陽光花苑社區,大多數住戶離開小區時都要從門崗處領取一張藍色的通行證,與“掃碼出行”有效配合,然後在返回時再次出示。社區將它命名為“同心通行證”,對應每家每戶的出門採買需求。

“然而在出門採買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以外,還有出門看病、接送小孩、上班、照顧老人等其他各種需求,不能一刀切,需要根據需求分類管理。”陽光花苑社區黨支部書記常書才介紹說。

為此,社區又印製了紅色、橙色、黃色和綠色其他四種通行證。紅色是“孝心通行證”,發放給需要進出小區照顧高齡老人的子女。橙色是“愛心通行證”,發放給需要進出小區照顧小朋友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黃色是“暖心通行證”,發放給所在單位、企業已經復工且持有返崗證明和健康證明的人員。綠色是“溫馨通行證”,發放給有特殊疾病需定期到醫院就診的患者及其家屬,方便他們及時就醫。

2月23日上午,一位從洛陽返鄭、剛剛解除居家隔離的胡先生來到社區,申領綠色的“溫馨通行證”。他們的家屬因病在醫院住院治療,需要家人輪流陪護照顧,因此向社區申領兩張“溫馨通行證”。

“在非常時期,細緻考慮到每家每戶的不同需求、特殊需求,然後發放不同顏色的通行證,這個做法非常人性化,讓硬性的管理措施有了更多人情味,讓我們這些住戶心頭暖暖的。”胡先生動情地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