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三月不能復課,教育培訓行業何去何從?

宙憒4LTn3495


教育培訓行業,有兩個出路:【1】開通線上培訓,逆勢發展;【2】迫於租金、貸款、工人工資壓力倒閉。

按照鍾南山院士的採訪,以及肺炎疫情的發展情況來看,3月份不能復學已成定局!

延期開學,對教育培訓行業,造成了嚴重的衝擊,可以說進入了行業冬天。

但是,是挑戰也是機遇,在03年非典sars爆發期間,京東和阿里巴巴分別抓住了機會,開通了網上購物服務,成為行業巨頭。


目前,教育培訓行業,也是面臨這樣的挑戰。

【1】開通線上培訓,逆勢發展。

在疫情期間,很多互聯網教育平臺,開始免費對中小學生開放,搶奪生源。

平臺裡入駐了大量的名師,根據中小學教材錄製了大量的優秀視頻資源。

相信經過這段時間學生們的考察,最終優秀的互聯網教育平臺將會崛起。

但是,能開通線上培訓的企業,主要是大型教育培訓企業,比如新東方等,因為有資金和實力進行轉型。


【2】迫於房租、貸款壓力,倒閉破產。

比較慘的是很多輔導班、小型輔導機構。他們主要以開通實體店為主,並且規模比較小,資金比較短缺。

如果長期沒有生源,他們會面臨著培訓班房租的問題、銀行貸款的問題、教師工資的問題。

我朋友在2016年的時候,開了美術輔導班。生源比較多,效益比較好,年入百萬,眼看能實現財富自由。

在2019年10月的時候,通過銀行貸款,在另一個區開了一家大的分店,本來想在寒假的時候,能夠收回成本。

結果,遇到了肺炎疫情,現在每月要面臨2萬的房租、1萬的銀行貸款,每次跟他聊天,都感覺他壓力茫茫大!


如果,疫情長期發展下去,希望能給予房租減免、銀行貸款延期等優惠措施,幫小型培訓機構創業者度過難關!


牽牛花牽牛郎


這個問題問的太好了:

我弟弟今年九月開了一個教育輔導班,這個輔導班包括初中到高中的所有科目,聘請了不少的老師,也找了不少親戚朋友幫忙,投資了很多錢,在剛開始的階段,雖然不怎麼掙錢,但是還是有很大希望,眼看著學生一天比一天多,家裡人都特別的高興。

尤其是在寒假期間,因為新開的輔導班推出了很多優惠的政策,吸引了不少的學生,再加上弟弟比較懂銷售,形勢一片大好。

不過現在已經面臨倒閉了,因為遲遲不能開學,老師的工資再加上原來的貸款,已經有一個多月一分錢沒進了。

如果疫情再持續下去,可能真的要倒閉了。

小輔導機構難逃一劫,大輔導機構深受重創

不僅是市面上的中小的教育輔導機構,在這次意見當中受到了重大的衝擊,就像新東方就是這樣的大型的輔導機構也是受到了很大的衝擊,雖然他們上線了網絡課程,但是相比於線下教育的火爆,線上教育賺的錢,很難和線下教育的相比,尤其是在寒假這段時間是線下教育最為火爆的時間。

我的建議:

【一】必須要減少不必要的開支,能省就省

【二】保證誠信,對於招聘的這些老師而言,和已經付費的學生,一定要負責到底,機構倒閉不可怕,但是人的信譽一旦喪失了,就徹底沒有希望了

【三】可以組織老師線上教育,通過線上教育和課程穩定住一些老學員。


宇宙最好老師


疫情對培訓機構衝擊很大

我在教育培訓行業幹了多年,對這個行業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次疫情對教育培訓行業的衝擊是非常大的。寒假時期是教育培訓機構的黃金時期,可因為疫情,線下課程都全部停業關門了。

在寒假期間,有條件開網課的教育培訓機構,損失能少一些。有些培訓機構,在網上講授新課,對家長還是有一定的吸引作用。

沒有條件搞網上教學的,整個一個寒假就是顆粒無收。不但顆粒無收,還要承擔房租費用。我有一個朋友開了個培訓機構,規模不大,不具備開網課的條件,只有等待疫情過後的線下教學了。

還有的培訓機構有實力搞線上教學,但教學內容不太適合搞網課。比如教舞蹈的,搞線上教學效果就難於保證;鋼琴也不適合線上教學,需要老師手把手的教孩子;游泳班、武術班等,都不便於搞網上教學。

如果疫情過後,公辦學校再利用雙休日和暑假去補被疫情耽誤的課程,有一些培訓機構可能就得倒閉了。因你長時間不上課,房租會給培訓機構帶來壓力;長時間不上課,學生會流失;長時間不上課,老師會轉做別的工作。這些原因,可能會使一些培訓機構撐不下去,最後倒閉。

這次疫情對絕大多數行業都有衝擊,損失是不可估量的。希望教育培訓機構能夠挺住,疫情過後儘快恢復生機,迎接美好的春天!


閆老師教作文


這一次肺炎疫情對於各個行業的打擊,恐怕教育培訓院還是輕的。

我們家那鄰居對門住著一個開飯店的老闆,在我們縣城裡面有三家飯店,然後還有工地。

前幾天偶爾相遇的時候,問起了他的收入問題。

根據他的描述,也就是這一個春節損失大約30萬,可能包括了沒有掙到的錢這樣子,但其實,他說如果三個月不開工的話,基本上就玩完了。

培訓業還有一個好處,大多數培訓都是提前收費,可能通過各種方式推脫退費,然後通過另外的方式把這一部分錢掙到手,如果這樣子的話,對於教育培訓這個行業來講,基本上還是沒有太大影響的。

到目前為止,因為肺炎疫情,我們國家以及個人所承擔的損失可能能達到幾萬億了,目前官方沒有統計數字,但是我們可以猜測。

總之打擊最大的行業應當還是餐飲和旅遊,對於培訓行業來講,恐怕,不是最厲害的。

希望全世界早日都消滅這次橫來之災。


義誠老師


不用擔心他們何去何從,線上補課一天都沒落下!沒有家長贊同的,但更沒有一個家長反對的!他們已經抓住家長的致命心裡,象徵性的徵求意見,水到渠成!其實學校集體大屏幕網課挺好,但在家裡可就不一樣了,看我女兒上網課一個下午盯著手機,那眼睛能好嗎?我想問老師提點建議,被我女兒說我是刺頭兒!沒辦法,錢一分不少收,還不知道效果好不好!反正眼鏡肯定得去換了!其實這個時期其他教育機構也沒閒著,美術,書法,跆拳道用各種方式邀家長入群,老學員家長們經過一帆精神洗禮之後也都積極上線了!所以說他們能抓住家長的心態就沒什麼好擔心的!


譯陽868


作為一個輔導機構負責人,讓我來回答一下我的看法:

不論對大型培訓機構還是小型培訓機構,都是會有一些影響的。

第一,對於大型機構,公司人員配置較多,員工停業在家,員工的工資和學校租金都會給公司帶來較大虧損,1-3個月的停業憑藉殷實的家底還可以維持過去。如果再繼續下去超過3個月,對於輔導機構來說恐怕會面臨較大危機,而且教師也可能為了生機辭職而選擇其他行業。

當然,大型機構可能會通過網絡教學這塊來補充財務上的虧空,但中小型機構的網絡教學是不足以維持生機的。

第二,對於中性機構,影響應該是最大的,因為中性機構抗不過連續三個月或者以上的員工工資與房租,即使抗的過去,也會損失巨大。

第三,對於小型機構,職工較多是兼職,或者臨時性人員,教職工人員流動性較大,損失較小些。特別是鄉鎮輔導機構,受影響較小,因為房租與員工工資均相較較低。

總之,不論是哪種類型的輔導機構,只要不開工,都會收到生存危機。能不能扛得過去,還得看輔導機構的經濟實力和未來發展規劃。此時,只想說堅持就是勝利!奧利給!



修行遠兮兮


說句心裡話,如果三月還不能復課的話,一些剛開業的培訓機構,尤其是藝術類的培訓機構,或有可能面臨倒閉的危險。

為什麼要強調藝術類培訓機構呢?

我們都知道,藝術類培訓,比如舞蹈、美術等,線下效果最好,倘若轉到網上,教學體驗度勢必會變差……

或有家長說:“倘若網上學習,那還不如自己在網上揉視頻自己學了……”

是啊!確實是這個問題!

但是,如果培訓機構已開業多年,老學員對老師認可度高,或許會好一點。


再者,不會網絡授課的培訓機構,也將面臨倒閉的境地!

新東方、學而思等具有眾多老學員的大型機構,他們不怕倒閉。

反倒是沒有教學經驗,不會上網課的小型機構,很有可能倒閉。

不會網絡授課,倘若再不懂網絡營銷的話,培訓機構那就危險了。


老穆給培訓行業支個招,或許有所幫助。

【1】讓自己的老師,錄製好教學視頻,並用心上好每一節直播課或錄播課。

【2】利用微信或電腦,逐個與老學員溝通,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獲得家長的好評。

【3】利用朋友圈或其它網絡平臺,進行宣傳,爭取新籤。

【4】鼓勵老師發佈文章,宣傳自己的培訓機構!

【5】與其他不同類型的機構進行合作,看看能否有所突破。

比如學科類培訓機構與藝術類機構合作,或許能雙贏!

【6】與房東好好談談,看看房租能不能有所減免。

朋友們,你們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大家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老穆說語文


隨著這場戰“疫”,確實給很多教育機構帶來了不便。難道因為這次疫情,學生就無法學習了嗎?其實不然,現在很多機構利用學生在家不能出門這點,可以開展線上學習模式,可以利用好抖音呀,西瓜視頻,快手之類的直播軟件進行上完課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導,培訓。好還利用好這點相信疫情過去後,很容易實現彎道超車的作用!

【幫忙給個優質回答吧】


康波i


我們這兒的培訓機構一直都在上課,你們不知道嗎?全改成網課了,而且費用一分都沒少。

看到了這個問題,我趕緊進來了,我早就忍不住要說兩句了。現在的培訓機構抓住了家長的心理,知道家長都想提早學,領先學,都望子成龍盼女成鳳,所以在疫情一公佈的時候,就私自改成了網課,所有的機構似乎都是商量好了的,而且費用一點都沒少,就如原來150元兩小時,現在還是。

有個別低年級的家長考慮到孩子的視力問題提出異議,機構牛得很根本不予理睬,因為你不想上有大把的人想上啊,不能因為你個人擋了其他孩子進步的速度啊。

家長們都像瘋了一樣,我可以負責任的說,我所認識的都在上網課,語數外一門都不落,而且都非常支持網課,至於改成網課之後的費用沒一個人提,機構又何樂而不為呢?


點擊重啟1997


此次疫情,將讓教育培訓行業經歷一次洗牌:

大浪淘沙後,規模小、質量差的培訓機構將被淘汰,實力強的培訓機構將得以倖存,並很有可能厚積薄發,更上一層樓。

我國有多少培訓機構?

據2018年摸底,全國各類校外培訓機構達20餘萬所。但可以肯定地說,數量遠遠不止如此,還有很多非法的、不合規的、無登記的機構,遍佈於各大小城市,這些機構並不在摸排之列。

此次疫情,讓培訓機構失去了兩次“充血”的機會。

一是寒假的培訓:

以往的寒假,很多孩子都在家長的陪同下,奔走於各培訓機構。大學的孩子,參加託福、雅思、考研培訓;中學的孩子補數學、物理、英語及藝體;小學的孩子補語、數、外,還有名目繁多的藝術類,如舞蹈、美術、鋼琴、武術……

但疫情爆發後,一律“宅”家,這就讓培訓機構損失了一筆不小的收入。

二是開學季的託管與培訓:

每學期開學後,培訓機構與學校開始同步忙起來,僅託管一項,就養活了很多小的培訓機構,這還不算培訓費用。但遲至今日,還沒有開學,也讓計劃內的收入打了水漂。

這兩個月,培訓機構顆粒無收,不僅老闆損失,員工也沒有收入,如果開學時間繼續延遲,必將動搖員工的穩定性,造成部分員工流失,尤其是小型的培訓機構。

主動開展工作,不讓情感斷了線

疫情不除,開學無期。

在當前沒有收入的情況下,既考驗培訓機構的實力,也考驗教訓機構的能力。

如果培訓機構要生存下去,與其在等待中滅亡,不如在思考在發展。比如說:建立單線聯繫,主動關注、關心學生的健康和學習,在免費服務中提升信任和感情;開展免費網課,設立專門的答疑活動,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總之,一定要主動,不能因疫情而不管不顧,否則當疫情結束時,生源很可能就流失了。沒有生源,培訓機構也就沒有了生存之基。

大家覺得呢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