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包子麵粉怎麼發麵?

人世間百萬千種


一初學會建議用酵母發麵,酵母包裝背後有說明用量,用少量35度左右溫水加一小勺白糖先化開酵母,再倒進麵粉裡繼續加適量溫水揉到三光不軟不硬的麵糰,蓋上放溫暖地方發麵膨脹至2倍大,再取出加少量手粉揉勻排氣,這個過程比較費時費力,揉好的麵糰無論成型口感都比較好








番茄那個西紅杮


你好,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皮薄餡多味道鮮美的包子發麵很重要,好吃的包子,咬上一口,外皮鬆軟,餡料鮮美,別提多美味啦!

發麵時酵母粉、麵粉、比例以及發酵溫度時長都是影響包子口感的重要因素

和麵比例是基礎:

一般500克麵粉加入4克酵母粉和2克泡打粉(加入泡打粉可以讓包子更鬆軟,家庭做包子可以不放,也可加少許白糖作為代替)

和麵要用30-50℃的溫水,水和麵比例1:2。水少量多次加入,麵粉成為絮狀再揉成麵糰

通常我在發麵的時候,會提前將酵母加點白糖與少量溫水和好,水溫不能太燙,會把酵母燙死

醒面環境

將和好的麵糰放在溫暖溼潤的地方,冬天可以放在鍋內隔溫水發麵,發酵至原來兩倍大即可

醒面的時候用一層紗布或者保鮮膜封住盆口,防止水分流失表面結咖

等到麵糰變2倍大,內部呈蜂窩狀即代表發麵已完成,

拿到案板揉壓排氣,揉至表面光滑

二次醒發

揉好的麵糰可以包了,但是包好的包子不要立即上鍋開火蒸,需要二次醒發

包好的包子放在案板上進行二次醒發或者放入鍋中醒發20-30分鐘左右

蒸包子時間

具體時間根據包子餡,如果是素包子一般15分鐘即可,如果是肉包子,20分鐘左右,包子均為常規大小

包子蒸好之後千萬不要立即打開鍋蓋,關火5分鐘後再開鍋,漂亮的包子就做好啦

祝你成功!


安彤日日餐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有兩種發麵的方法:

1.用鹼、小蘇打或發酵粉發麵

一般超市都有賣,一般用量:500g麵粉用5g發酵粉。

2.用酵母發麵

用酵母發酵快,一般500g麵粉用3g酵母。並且用酵母發的面更鬆軟,包子口感更香甜。但是一般不常做包子的家庭很少有酵母。(將發酵的麵糰晾曬乾就是酵母啦,下次發麵可以用)

一次發酵。(以發酵粉發酵為例)

酵母用溫開水化開,少量多次和麵,面稍微和軟一些。揉好的麵糰放入盆中,蓋上盆蓋或保鮮膜,進行一次發酵。一般發酵一小時。發酵至原來麵糰的2倍大小。

整形。

發好的麵糰倒出來放到面板上,要多揉一會將裡面的空氣多排出一些,將麵糰切開後的斷面孔洞越細小均勻越好。接著,就可以把包好的包子生坯擺入蒸鍋中了。

二次發酵。

在蒸之前,最好再進行二次發酵,生坯在蒸鍋中靜置約20-30分鐘左右,建議不要忽略這一步。發酵程度越好,包子皮越鬆軟。

蒸包子。

包子二次發酵好後,需用大火蒸制,蒸制時間必須充分,時間長短隨麵食的大小不同而具體裁定,一般待整氣上來後再大火蒸15~20分鐘,關火後必須燜3-5分鐘,不能馬上開鍋。

注意事項

熟能生巧,還是要多練習。






華仔愛美食


早上從包子鋪買了兩個大肉包,吃起來感覺還可以,小編一吃到還不錯的美食,就會想著自己做,這一次也不另外。下班後就去到超市買了素材,準備晚上吃肉包子,經常吃飯,小編也覺得有點膩,這一次就來點不一樣的美食。

做包子還在為發不好麵粉而苦惱?有了這幾個小竅門,那都不是事

知道了原因所在,原來做包子的時候,需要放入酵母和泡打粉,缺一不可。並且需要兩次發酵,第一次發酵之後,還需要第二次發酵。泡打粉和酵母粉還需要放入溫水中侵泡,難怪沒有做成功,原來是忽略了這幾點。下面小編就給大夥分享包子的做法。

【包子的做法】

第一步:準備一個小碗,裡面倒入40度左右的溫水 ,再加入泡打粉跟酵母粉攪拌均勻,一邊倒入麵粉裡面一邊攪拌,攪拌成絮狀就可以開始和麵了。這個時候麵粉裡面可以加入適當的白糖,有助於麵粉發酵哦。這樣發的麵糰,做出來的包子,才又軟又香。

第二步:待麵糰發製成兩倍大,就把麵糰切成一個個小劑子,然後就可以開始擀麵啦,然後放入自己喜歡吃的餡,小編比較喜歡吃豬肉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製各種味道的餡,包好包子之後,放置5分鐘讓它再一次發酵。

第三步:鍋中倒入冷水,燒開後,把包好的包子放進蒸籠中,切記這點一定是要用冷水把水燒開再放入包子,這樣蒸出來的包子才會香軟。大火蒸至20分鐘左右,轉小火,這時候要把鍋蓋揭開一下,然後再繼續蒸5分鐘,這樣就可以吃到又香又軟的包子啦。

以上就是包子的做法,注意以下這三點,第一:和麵時加入少許白糖,加速泡發;第二:包好包子後放5分鐘之後再上蒸籠;第三:轉小火後揭開鍋蓋一會兒再繼續蒸,這樣你做的包子就有包子鋪的感覺了,又香又軟又好吃。做包子還在為發不好麵粉而苦惱?有了這幾個小竅門,那都不是事。






河南文仔


1:發酵麵粉,先準備好酵母粉,酵母粉的用量是:1千克麵粉要用3克酵母粉。稍微多點也可以,但是不能少。

2:再用一個小碗倒半碗的溫水,把備好的酵母粉放進溫水裡兌開,做成酵母水。這裡要注意酵母水是不能用開水和冷水兌開的。

3:把麵粉倒入盆裡,加入酵母水,為了更好的發酵,這裡可以適當的加一點白糖,最後再加入溫水,溫水和麵粉的比例是1:2。一邊加水一邊用筷子攪拌麵粉,把麵粉全部攪拌成溼溼的麵疙瘩,直到盆裡沒有剩餘的乾麵粉,這樣和出來的麵糰光溜,不粘手,軟度正好。

4:把和好的麵糰放在溫暖處發酵。

5:經過發酵後的麵糰就可以使用了,可以用來做饅頭,包子,豆包,花捲等各類麵食,還可以隨心所欲的變化出各式各樣的麵點

...



欣桐兩寶


包子發麵如何又白又鬆軟?幾個技巧教給你,做出皮薄餡多大包子

現在很多人的早餐都喜歡吃包子,包子也算是一種古老的傳統麵食。雖然包子的歷史很已經很悠久了,但是他在美食界的地位也是絕對不可以替代的,作為早餐,也是人們的不二選擇。就連我有時候早上上班沒空起來做飯,都會去路邊的小吃店買上幾個包子。而且我每次都會選擇包子,就算有其他的油條啊餅啊之類的,我還是會選擇包子,畢竟我是一個包子控!其實有時候我也是為自己做包子的,但是因為平時上班沒有時間,所以也就很少做,我一旦有時間,我就會做上很多,然後放到冰箱裡冷藏,什麼時候想吃了再拿出來。

今天我就教大家幾款簡單包子的做法,但是其中也是還有一定的小技巧的,只要我們是掌握了這些小技巧,做出來的比外面的都好吃。首先我們要準備好材料,有面粉,豬肉,芹菜,餃子粉,蔥和姜,然後我們要準備好一些調料,有鹽白糖,老抽,生抽,五香粉和料酒。第一步我們要先和麵,我們要在空碗裡面放上酵母粉,然後再加入一勺白糖,再加入大約35度的溫水,然後用筷子攪拌均勻。在這時候我們需要注意,如果是一斤的麵粉的話,需要添加4到5克的酵母粉,我們添加的水大概為250毫升,水的溫度是在30到35度左右最好

而且酵母喜歡甜,所以我們可以放一勺糖,這樣有利於發酵。然後我們把化好的酵母水倒入麵粉,再到的時候要注意,每次要倒少一點,然後要多倒幾次,一定要記得邊倒邊攪,攪成面塊兒狀。接下來我們就需要的用手把面塊揉成表面光滑的麵糰,然後蓋上保鮮膜醒發。在我們等待麵糰醒發的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做包子的餡料,首先我們先把車洗乾淨做成豬肉泥,然後加入鹽,老抽,生抽,料酒,蔥薑末和五香粉,然後我們要用筷子沿著一個方向攪拌,並且把它攪拌均勻,這樣可以給肉餡兒調味調色。

接下來我們把青菜洗乾淨,然後葉子摘掉,切成末,再把切好的芹菜和肉泥放在一起,然後加上少許的食用油和鹽,這時候還是需要順著一個方向,把餡料攪拌均勻。然後我們再去看看我們的麵糰,麵糰要醒發到一開始那兩倍大,這才是最好的狀態。這時候我們拿出麵糰兒,再把它揉搓至表面光滑,然後我們把麵糰搓成條狀,給它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

接下來我們把這些小劑子全部擀成麵皮,擀的時候要注意麵皮的邊緣,中間要厚。然後我們就按照普通我們包包子的樣子把餡兒包進包子裡面。接下來我們把包好的包子放在蒸籠上,我們可以在蒸籠上墊上一層油紙或者抹上油,然後讓他進行第二次醒發,醒發過程大概10到15分鐘就可以了。等下結束後,我們就可以開始蒸包子了,我們開到大火,直到蒸鍋帽子之後轉為中火,然後再蒸15分鐘,等蒸好後門不要急著拿出來,再把它放在鍋裡燜五分鐘,然後再取出來,這樣做出來的包子就會比外面做的還要好吃得多





M健康貓


步驟一:先在盤裡倒入適量溫水,水裡加入適量酵母(比例是:500克麵粉放5克酵母)

步驟二:在酵母水裡放入麵粉,攪拌均勻後,和麵,和成麵糰

步驟三:蓋上蓋子或者保鮮膜,把麵糰發酵至兩倍大

步驟四:發酵好後,揉麵,把麵糰揉勻,然後就可以做包子皮了,包子皮做好後,就放陷,包包子。

步驟五:包子包好後,放入蒸鍋,蓋上蓋子,繼續發酵,發酵二十分鐘以上就可以開火蒸啦

步驟六:包子蒸25分左右,就可以關火,關火後不要馬上開蓋,五分鐘後再開







羅小樂


如果家裡有面的老茭頭事先用清水將它泡上。這是過去老一輩的做法,現在有些老人依然沿用著。現在一般都是用酵母粉。根據家人用食的多少來取要發的面,首先將面放到盆中,把一定量的酵母粉倒到容器了用涼白開水把酵母粉化開攪勻,將面攪拌成絮狀,再和成麵糰,蓋上蓋子,到面發到兩倍大小有蜂窩狀,取出面在面板上撒上小蘇打粉將麵糰繼續反覆的揉 再讓面充分的發30分鐘。這時開始揉麵,包包子,放籠屜5分鐘,冷水起火。蒸好不要馬上掀鍋蓋。5分鐘後,漂亮的包子就出鍋了。希望能幫到你。


她小姨的生活與味道


注意選對發酵劑、注意發酵粉的用量、活化酵母菌、注意水溫、揉光滑等就可以了。

一、選對發酵劑

1、發麵用的發酵劑有三種:小蘇打、麵肥(老面)和乾酵母粉。它們的工作原理都差不多:在合適的條件下,發酵劑在麵糰中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再通過受熱膨脹使得麵糰變得鬆軟可口。

2、小蘇打釋放的氣體並不豐富,所以用它發麵的成品鬆軟度不是非常好。而且它是弱鹼性物質,會破壞麵粉中的維生素,降低麵食的營養價值,不建議選用。

3、麵肥有些地方又叫老面,是上次發酵之後留取的一塊麵團,適當保存之後用它來做菌種啟動發酵。麵肥必須要搭配鹼來使用,是因為它會使麵糰產生酸味。但鹼會破壞麵粉的營養,而且用量非常不好掌握,成品容易造成浪費,呵呵~所以也不建議使用。

二、發酵粉的用量宜多不宜少。

發酵粉是天然物質,用多了不會造成不好的結果,只會提高發酵的速度,也許還能增加更多的營養物質也說不定。所以,對於麵食新手來說,宜多不宜少能保證發麵的成功率。

三、活化酵母菌對新手比較重要。

加乾酵母的方法我其實是不講究的。有時候偷懶就直接和麵粉混合了,再加溫水和麵。不過對於新手來說,酵母的用量多少和混合不均勻等問題,會對發麵結果產生一些影響。

四、和麵的水溫要掌握好。

和麵用溫水。溫度在28-30度之間最好。但很多朋友家裡沒食品用溫度計怎麼辦?用手來感覺吧。別讓你的手感覺出燙來就行。特別提示:用手背來測水溫。就算是在夏天,也建議用溫水。當然你也可以用冷水,我只是希望發麵過程儘量短一些,能節約時間。

五、麵粉和水的比例要適當。

麵粉、水量的比例對發麵很重要。不少朋友總是說發不起來,可能是因為麵糰太硬了。水少面多,麵糰就硬,這樣的麵糰適合做手擀麵。水多面少,發出來的麵糰軟踏踏,成品口感差。

六、麵糰要揉光滑。

麵粉與酵母、清水拌勻後,要充分揉麵,儘量讓麵粉與清水充分結合。麵糰揉好的直觀形象就是:麵糰表面光滑滋潤。水量太少揉不動,水量太多會沾手。

七、二次發酵。

從蒸鍋中取出的麵糰你能看到豐富的氣孔。不過發酵不應該這樣結束。呵呵~~如果就此結束也不是大錯,但發麵的成品在口感和外形上會有所區別。

八、保證適宜的溫度和溼度是成功的關鍵。

發酵的最佳環境溫度在30-35度之間,最好別超過40度。溼度在70-75%之間。這個數據下的環境是最利於麵糰發酵的。溫度還好辦,夏天室溫基本上能保證正常發酵的需要。但溼度就不好控制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