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低價股,一直持有結果會怎樣?

侯家萍


股票投資,不是投資價格,而是投資股票代碼背後的上市公司。

所以價格高低和最後是否賺錢沒有半毛錢關係,如果以價格為標準投資,大概率會被市場淘汰,讓你個人資產負債表相當難看。

股票投資只有兩種方法,一是巴菲特的價值投資,長期持有,做時間的朋友,與上市公司一起成長,分享上市公司帶創造的價值。另一種完全就是交易投機。不管那種方法都和價格高低無關。

之所以有這樣的問題,究其主要原因是投資者恐高,單純的恐懼高價格而已,因為整個市場的均價假設為20元,那99%人是不會去買500+,甚至1000+股價的股票。這是人的 本性,其直線思維認為,都漲了這麼多,都已經這麼高股價,股價再創新高的可能性較低。

而事實上,股價高了還能更高,技術分析投機者就是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交易投機的,因為高價本身就意味著價值。市場上很多交易者專注新高股票,且他們乾的相當不錯。例如400元茅臺高嗎?高了話聲剛落就500元,500元高了,給你來1000元.

同樣,股價低了還可能更低,就想段子說的地板下面還有負一樓負一樓下面還有負18層地獄。例如樂視網,如果按照這個思路可就悲慘了。

總之,投資股票不是投資價格,而是投資價值!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低價股一直都是小散的最愛。特別是本金不多的小散,哪敢買那種高價股,都是在低價股裡選股。像思考A股本人在1996年第一次進入股市時,只有6000塊錢,只能在10元以下的個股裡選股。結果你猜怎麼樣?


哈哈,結果還是不錯的。記得當時選了價格6.5元的深寶安。也不知道是幹啥的,反正覺得深圳的公司,應該也很時髦吧,這麼低的價格,遲早會漲到10塊錢以上。只要漲到10元附近我就賣,賺個50%左右就滿足啦。可惜如意算盤打得太好了,實際上不是那麼回事。買進後就不斷下跌,5塊,4塊,不斷的跌。我都懶得看了。記得好像最低跌到3.5附近才開始止跌回升。某一天偶爾看到漲到9塊多,利潤有3000塊。哈哈,馬上賣掉。賺了3000塊,然後去貴州旅遊了!


現在說起來買這個低價股還是很爽的,畢竟賺了50%。其實,要是按照現在的水平分析,買進這個低價股的時機絕對是錯誤的。因為買進後就不斷下跌,基本上是買在一箇中線高點。好在我當時也不急需錢用,可以一直等。關鍵是也不看盤,不到心理價位不跑。要是天天看盤,絕對割肉肉了,哪裡會等到賺錢。特別是,實際上是等了兩三年,完全是經過了一個牛熊循環。若非業餘炒股,真的等不到這麼久!


從這個案例來看,買入低價股的結果還是不錯的。包括思考A股從業十幾年看到的投資者表現來看,買了低價股長期持有,絕大多數是獲利的,甚至是獲暴利!最悲催的一個投資者,買了一個股十年才解套。但是畢竟解套了!所以,在歷史上買低價股的案例統計,真的是一個相當穩健的策略。不需要任何技術和技巧,就是等!但要記住:要耐心等待,不賺錢不出!否則就錯了。


當然,有些老股民可能會說,以前股票退市少利用這麼做,現在就怕退市。這個當然是一個問題。但是仍然可以儘量排除退市股後,選擇那麼不容易退市的低價股買入,長期持股。不賺50%不出。過幾年你看看!


至於那些低價股不容易退市,這個也好判斷。目前來看,銀行和保險不太容易退市。那些國資控股的行業龍頭也不容易退市。投資者可以自己找找看,試試低價股策略如何?


思考A股


低價股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一種是週期性行業的股票。

像鋼鐵、石油、機械、煤炭。這類的股票業績還可以,但是增長空間並不是很大,業績增速也很慢,如果買入這樣的低價股長期持有,是有可能會賺錢,但是不太可能賺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錢。如果遇到牛市這樣的股票也可能會翻倍,但是如果你一直持有,在牛市中還沒有賣出它們,它們遲早會跌回來,這就是週期股票的特點。總之長期持有這類的低價股收益並不大。

另一種是業績虧損的股票。

這樣的股票一般都會被st,註明有退市風險。這類的低價股如果長期持有,大多數都會被退市。個別的低價股會被其他公司重組。這些重組的低價股就會烏雞變鳳凰,以後會上漲幾倍甚至幾十倍以上。但是這種能被重組的低價股是非常少的,要想買到這樣的被重組的低價股是需要運氣的,因為概率太低了。

這類的低價股在牛市中有可能也會暴漲,大市變熊時也是會跌回來的,因為他們的業績並不穩定,甚至一直會虧損。在牛市中這類股票爆漲以後一定要賣出,長期持有可能會連創新低。

還有一種低價股是因為公司流通盤過大造成的股價較低。但是公司業績穩定。比如公用事業類股票,有一些就價格很低,但是它們業績非常穩定。還有如大市值銀行的股票,股價也很低,但是它們一般分紅較高。業績也非常穩定。如果買到這類低價股是可以長期持有的,但是不要指望它們能夠給你帶來暴利,因為它們的收入增長速度是緩慢的。

總之投資低價股會遇到上面三種其中的一種,如果你不能看出它們的基本面不同,那麼你的命運就在三者之中而已。總體來說,投資的低價股能夠產生暴利的機會很小,因為只有極少數的低價股能夠通過重組變成一個利潤很高的上市公司,大部分低價股不是業績增長緩慢就是頻臨退市邊緣。


孟可的思想空間


這個結果是不確定的,低價股如果出現行業反轉,或者業績反轉的股票,基本都是5-10倍起步的,但是也有很多的股變ST,這裡面主要看你的選股能力,選股是一個重要的技術活,一直持有低價股很多時候也賺不到什麼錢。

其實我也喜歡買低價股,很多人的第一感覺就是安全,價格低,可以多買點,其實這是錯誤的。

股價長期低迷肯定是有原因的,要麼行業不好,要麼業績不好,或者公司大股東有騙人的歷史,總之或多或少都會有問題的。

要不然有價值,行業又好的股票怎麼可能沒有人挖掘,如果你們找到了,或許一直持有變成黑馬了,賺個幾十倍也有可能。

我認識的價值投資者,有專門做業績反轉或者行業反轉的,就是找低價股,現在身價幾千萬,你們不要以為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說了選股是價值投資裡面最頂尖的技術,就和短線的打板是一樣的。

關鍵我這個朋友是審計出身,會看財務報表裡面的東西,再結合實地調研,他選出的股,先看報表,預判行業,再看產品實地調研,我們看報表就能看個大概,人家一個年報能看2天。

所以他的持股週期都是3-7年,最長的一支股票拿了10年,也就是說,只要他的買入根據還在,公司沒有作假,剩下的就是等待業績拐點,被市場認可的時候。

其實一支股票拉昇的時間也就幾個月或者一年,其他大部分時間都是震盪,很多人是熬不起的。

大家找價值低價股,首先要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低價,最好找的就是行業面臨洗盤的,就比如說影視,調整了4年,你要說這裡面全是垃圾公司,那不可能,什麼股我就不說了,我只說一個思路。

這種方法適合我們不會細看報表的人,只在調整的行業裡面找,而且調整時間比較長,找到了就是堅定的持有,直到被市場認可。


投資新勢力


這個問題非常好,我要認真的回答!因為股市有很多人關心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尤其是一些剛剛進入股市的投資人,沒有經驗,往往不會進行分析,只是憑第六感覺來選擇股票!

比如2020年2月20日上市的石頭科技,股價夠高吧。271.12元的發行價,這可是創了A股發行價新高的。此前最貴的新股發行價還是2010年4月上市的海普瑞,盯著獨家生產肝素鈉的光環,73倍多的市盈率148元每股的發行價風風火火的上市。

可惜在它身上就提現了高價高市盈率發行的通病,股價上衝到一個最吉利的數字“188.88”元后,十年沒有翻身,就是真正的一條死魚,鹹魚都說不上!

既然高價股讓很多人害怕,自然選擇低價股的就比較多。

其實價格的高低不是選擇作為投資標的的標準。我們要挖掘股價背後的故事!

高價股一樣會跌一樣會漲,同理低價股一樣會漲會跌!

高價股也是從低價走上去的,比如茅臺,發行價格也不高的,如今呢,不斷分紅擴股,股價還是1000元以上,

而低價股呢?不要忘記2019年的退市股票,就有7支是因為股票價格低於面值的規定而退市的,大名鼎鼎的豬週期股票雛鷹農牧就因為沒錢買飼料而導致豬大批量餓死。

要說豬也要會投胎啊!

迴歸正題,投資低價股到底怎麼樣?

總體而言,在牛市投資低價股是不錯的選擇,只是注意千萬不要中雷哦!

牛市的局面就是普漲局面,低價股上漲的幅度總體而言會更大。

熊市呢?低價高價都不怎麼樣?大多數結果都是虧損!

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股市正途


股價的漲跌,和低價還是高價並沒有直接的關聯。

有很多人說,炒股不能買高價股,會讓你輸得傾家蕩產,下跌幅度很可怕,200元的高價股你去接盤,跌到20元,就會虧掉90%。而如果買一隻5元的低價股,就算不漲,能跌到多少?要是漲起來,漲到200元,可以賺39倍,而200元的高價股還能漲到多少?

這種看法是極其荒謬的,當然,我並不是為高價股站臺,因為在我看來,如果一隻股票有上漲的邏輯驅動,不管它是高價還是低價,都會上漲。反之,如果一隻家公司經營不善,不管它是高價還是低價,同樣會出現大跌,給投資者帶來巨大的虧損。

股價的高低,並不代表公司的好壞,股價絕對值的高低與股本有很大的關係,也與業績有很大的關係。

先說股本方面的,我們假設有兩家公司,市值都是50億元,每年淨利潤都是2億元,那麼這兩家公司的市盈率都是25倍(市值除以淨利潤),如果第一家公司股本為1000萬股,每股價格就是500元。而第二家公司的股本為10億股,股價就是5元。

那麼很顯然,這兩家公司市值一樣,淨利潤一樣,估值也一樣,其實他們是相同的價值,為什麼5元就覺得很安全,500元就覺得很危險呢?這僅僅是投資者的一種無知,是一種錯覺,也是一種自我欺騙。

在理想情況下,如果兩家公司業績都增長20%,那麼對應的第一家公司合理股價為600元,第二家公司合理股價為6元,不管持有的是500元的股標,還是5元的股票,實現的投資回報是一樣的。

這只是一種理想假設,僅僅因為股本的關係而出現的股價高低,股價高低還與業績方面的因素有關,還是做一個假設,如果有兩家公司,市值都是50億,股本都是1億股,兩家公司淨利潤都是2億元,然後經過了五年的發展,第一家公司淨利潤僅有500萬了,股價為5元,實際上市值為5億,市盈率為100倍;第二家公司淨利潤上升至10億,股價為200元,市值為200億,市盈率只有20倍。

你能說第一家公司就比第二家公司便宜嗎?第二家公司盈利已經達到了第一家公司的200倍,如果第一家公司繼續經營不善,持續虧損可能就退市倒閉了,而第二家公司業績不斷髮展,可能就成為了行業的巨頭,這時候我們還能絕對的說低價股就一定好嗎?

因此,用股價的高低去衡量公司的好壞,本身是沒有什麼意義的,這只不過是很多人利用新股民不懂或散戶資金量不大的原因,慫恿散戶不看基本面就去投資低價股,並不斷的灌雞湯,讓散戶相信只要買低價股就能發財,實際上是很可笑的。股價的漲跌與價格並沒有直接的關係。

特斯拉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股價200多美元,摺合人民幣約1400元,算是高價股吧?現在已經漲到了900美元,只用了半年的時間。如果說美股離得遠的話,看看A股裡的卓勝微,去年7月份時只有200元,現在漲到600元了,再看看半導體中的兆易創新,去年8月份時只有80元,現在漲到了397元。

再看看低價股,ST銳電這隻低價股,去年7月份時價格1.3元,現在價格跌至1.02元,其他股同期上漲了幾倍,它還是下跌的。再比如說ST飛馬,比如天廣中茂、山東鋼鐵、夢舟股份等等一大批低價股,這半年的時間都是不斷下跌的。

也就是說,不執著於股價高低的人,可能買中價股或高價股,這半年已賺了幾倍,而被“買低價股就能發財”這種說法洗腦的人,這半年時間反而虧掉了幾十個點,這就是事實,每個人都可以去對照看一下。

當然,並不是所有低價股都是下跌的,也有上漲的,比如說京東方A,比如TCL科技,也漲得不錯,但是這些低價股上漲,並不是因為它們價格低,而是因為他們是科技股,是面板行業的龍頭公司,是業績驅動的上漲,是市場對公司未來預期帶來的上漲,並不僅僅因為它們價格低。


財經宋建文


首先,我認為A股大部分人都是投機分子,所以價值投資有時候可能並沒有投機賺得多。

其次,我認為低價股就是市盈率低於15且無負面新聞的股票。

接著,低價股長期持有99%都是賺的,但是要注意達到目標價位就賣,炒股不要貪心,也不要對股票捨不得、炒股需理性對待。

最後,祝所有股友如願以償,做個常勝將軍。



酷愛玩機


一、認識低價股,分清低價股,才能瞭解低價股的價值。低價股有些是大盤藍籌股,盤子大,股價長不高。有些是經過長期下跌,擠掉了泡沫,甚至被錯殺變成低價股。有些是虧損股,垃圾股,黑五類股等。 二,低價股的風險相對小,高價股經過長期上漲,積累了獲利盤,投資者肯定要獲利賣出,風險肯定大,而低價股基本沒什麼獲利盤,或者獲利的少,大家都持股待漲,等坐嬌子。 三、低價股上漲空間大,低價股基本在底部區域,如果上漲啟動,就是黑馬股,大牛股,大幅上漲,翻倍上漲,而高價因為長高了,脫離價值區域,不可能大漲。 四、主力資金、機構等都是選低價股,底部建倉持股,等上漲拉昇再賣出。 五、選低價股必須要好好甄別,要買那些有成長的,盈利好的公司,股價被錯殺到低位的低價股,那些黑五類低價股買入不一定會上漲,可能還會踩雷。


國哥實盤日記


我一直說的是不要以股價論投資,要以價值輪投資!一隻從幾毛錢被爆炒到幾塊的錢的股票,雖然看上去股價還是非常低的,但是業績無法支撐股價,又是受到資金的爆炒所導致的上漲,那麼自然沒有投資價值,未來勢必也會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

那麼反過來看,一隻個股在經歷了熊市的週期之後,股價從100元跌至了30元,但是業績依然保持著強勢,那麼這種個股雖然股價不低,但是投資價值卻很高!!

記住風險永遠都是漲出來的,機會永遠都是跌出來的,做股票要買價值,不要“炒”股!!

前不久低價股出現了一波行情,所以大部分的信任投資者就以為低價股就等於有投資價值!這是大錯特錯的,一定要懂得分辨價值的真偽!!

就好比,一隻業績非常不錯的,但是個股的股價卻跌至了歷史的底部區域之中,並且週期性非常強的個股!那麼這個時候,如果長線投資的考慮角度來看,它是具備著相當高的佈局價值,並且隨著熊市的度過,牛市的到來,他也會回到歷史牛市的高位,而這個過程和空間就是你獲利的機會!

但是如果一隻個股從高價跌至了低價,是因為業績的原因,是因為出現了危機的原因,甚至是因為被風險ST了的原因!那麼這樣的個股就不值得佈局,買入,甚至持有!!


總之記住一點,股市投資,風險第一,盈利第二!選擇績優股是為了抗風險,而選擇超跌的績優股是為了賺錢!所以兩者缺一不可,而不是僅僅根據股價的高低來進行判斷!


琅琊榜首張大仙


股市約有3800家上市公司股票,低價股約有300家。要說一直持有低價股,我認為結果或並不樂觀。這300家上市公司股票的質量,並不質優,有的更是有著虧損的情況。那麼,在此背景下,如果踏中了一個連續虧損的上市公司,未來退市都有著可能。

一直持有,只能說是碰運氣式的投資,成功猶如“大海撈針”。

美國有一位很出名的投資大師,叫約翰·坦伯頓。大家都知道沃倫·巴菲特,可能對他並不熟悉。不過,他與沃倫·巴菲特的觀點相悖,巴菲特是通過精細化的選擇上市公司,通過質優的程度來獲得差價盈利。可以總結為兩個字:質優。而坦伯頓呢?則是以低價股、物美價廉著稱,喜歡的是股市中的低價股,並且投資的觀點就是“便宜好貨”。

當然,坦伯頓的投資方式與大家所瞭解的投資方式或許有著不同。他的目標不是一家公司股票,而是範圍式的股票。利用一定的範圍式的投資低價股,也就是儘可能多的選股投資,然後持股數年再拋售。

如果以這種方式投資呢,我認為成功的概率會大一些,因為整體範圍式的投資,就算幾家公司出現了退市,對整體的資金影響並不大。並且,關於低價股有著股市中固定的一部分投資者關注,雖然受到公司業績影響,但在股市有行情的時候也會受到情緒化漲跌的影響。加之,自己是範圍式的投資,也就能更好的其中博利。

在股市這麼多年,個人的觀點是儘量不要投資低價股。當然,如果與坦伯頓那般,方法論中還是可行的,畢竟風險很分散了。要是小範圍、單幾家公司,我認為還是沒有必要的。我們可以反過來思考,為什麼股票的價格會進入低價股?難道經營的好,才是低價股嗎?顯然不是的,是因為經營管理有問題,才會是低價股。雖然不排除有那麼幾家特殊,但大概率還是因為經營問題而致使股票價格的下跌。那麼,在這種背景下,持股意義也就不充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