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不能把自己在這次防控疫情期間的損失講出來?

憂傷的四阿哥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損失人人都有,只不過有大有小,相對來說我們的國家損失的會更加嚴重,對於這次的疫情我們最主要做的還是防控防治,比如說我家的損失,我家是做飯店生意,店面雖然不怎麼大但生意還是不錯的,對於這次的突發情況始料未及的,年前備了很多的貨,年後呢突然封村封路,很多的訂單都被退掉了,積壓太多的食材,肉類還可以放,蔬菜呢都爛掉了好多,希望我們國家這次的災難儘快的過去,中國加油,武漢加油


瑞兒的日常


本人在無錫經營一家生鮮超市,臘月29從無錫回家過年,誰知這一走再回去竟成為奢求,派出所我打電話了,12345也打過了,沒辦法就是不讓回,回去的話隔離,要300一天兩個禮拜,算下來要4000多,不知道後期會怎麼樣?那面房租一個月近一萬。疫情面前還是大局為重吧,畢竟錢是賺不完的!



與蝸牛同散步


每個人或多或少的都有損失吧

說說我的真實情況吧。

我們家不是很富裕的家庭,但是還算過得去,前幾年一直在創業之路上,沒有掙著錢,這兩年剛剛緩過來勁兒,我是開個體經營的,正常情況下現在都忙著呢,現在又出現病毒,那邊房租也快到期了,馬上又要交房租,孩子也要上學,各種花銷,都不敢計算。希望疫情快點結束,早日恢復營業。在這裡謝謝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和防疫幹部們,你們辛苦了。


用戶wanting


對於我來說,一個打工仔,遇到了很好的老闆,工資照發,家人照陪,唯一讓我損失的是2020年的春節,我沒有回孃家,回去看看生自己養自己的父母和我的親弟弟。

疫情期間我的負損失很多,也就是收穫很多,嘻嘻,這個問題不是分享收穫的,我就不多說啦!


岱兮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我既上班,也開店。上班暫時沒有什麼損失。假期多了一點。工資還是照拿的,年中漲工資這一塊暫時還有無法估計。開店損失就大了,每年過年是生意最好的時候。我一年租金是18萬。就按兩個月算。房租這一塊就是3萬。人員工資兩個月1萬塊。就按損失4萬塊算吧。後期不敢算了。希望疫情快點過去。



強哥寶應


疫情裡的我們,應把握最真的成長機會

發自於武漢的這次疫情已經遍佈於全國,截止2020年2月2日,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全國確診累計11901例,遠遠超過了17年前的SARS。

疫情形勢

危機已成必然,是危也是機。2003年非典過後,像京東、淘寶等電子商務都迎來了自己的春天。這次肺炎疫情雖來勢洶洶,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經濟打擊,但同樣無可厚非的對傳統企業來說也是最好的轉型時機。

但企業轉機之際,我們需要考慮幾點:

1、作為中小企業,我們該如何調整團隊面對疫情危機的心態,從而增強全員凝聚力?

2、本次疫情會對哪些行業帶來深度影響?

3、疫情危機,如何做好開工準備、降低影響?

4、如何利用時間開展在線辦公,做到“停班不停工”?

5、如何調整一季度的經營目標和規劃,保障實現全年計劃目標?

6、如何實現業務在線化、服務在線化、組織在線化?

7、面對疫情,如何轉危為機,強大內功,逆勢增長?

有以上幾個方面的考量,我們企業的當務之急就是打破恐慌,戰略過冬。

機會就是戰場

在疫情的迅速蔓延下,國家及時出手,國務院隨即發佈了2020年春節假期建議延長的通知。

需要擺明的一個事實就是:國家希望企業晚一點開工,員工為自身安全考慮,也想晚一點上班,這無疑為服務、出行、旅行、房地產、餐飲、娛樂等行業帶來了巨大損失。

有的企業因為購買辦公樓和土地,每月供貨貸款上百萬甚至上千萬,但是現在預想的資金又進不來,沒有營業就沒有收入,營業額的大幅度減少,讓租金、人工、庫存與應付這四座成本大山,壓在了傳統企業的肩上。企業不得不對一季度的預算和經營目標做調整。

需要自我加壓

春節期間很多經營場所都關閉了,就連海底撈這樣全年無休、24小時營業的餐飲巨頭也被迫不得不宣佈全國關店,這是大環境導致的必然結果。

雖然國家發佈消息控制疫情並將在2月底結束戰鬥,我們當然希望是這樣的,但是如果按照當年非典的時間跨度,一月份左右開始一直到六七月份結束,延續了5--7個月的時間,這次疫情就算恢復的快,至少也得3--4個月。

而對於服務業的影響可能會達到兩個季度,甚至到三個季度,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扛過去,扛過去了等待你的就是春天。

非典時期的中國,經濟正處在高速成長期,剛剛加入WTO,人口紅利惠及人員工資也不高,城鎮化導致到處大興土木,房地產紅利、高速發展紅利、世界工廠紅利等等影響,所以對整體的經濟影響不大,因此在2004年,中國的GDP又達到了11%。

切斷傳染路徑

但我們要認清一個事實,在2003年中國的GDP產業佔比中,第一產業佔比3.1%,第二產業佔比57.9%,第三產業佔比39%。也就是說2003年佔比最重的工業接近了60%,非典為什麼影響不大呢?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那就是因為春運之後,工人都已經回工廠後才開始出現大範圍的非典疫情。

所以大家在工廠裡面該生產生產,該防疫防疫,沒有影響工業生產總值。像最受病毒影響的服務行業,在2003年GDP中只有39%的比重,所以影響的份額本身也是比較少。

但是到了2019年,中國的GDP組成中,第一產業佔比3.8%,第二產業佔比36.8%,第三產業佔比59.4%,也就意味著服務行業已經漲到了接近60%,工業已經降到了36.8%。

這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最受衝擊的是服務行業,而服務行業在今天的GDP裡面佔比又是最大的,因此大家如果是服務行業,你接下來的形勢將不容樂觀。2020年我們全國的GDP大概會達到100萬億,一旦GDP影響一個點,那麼就意味著直接損失近1萬億。

對第二產業來說,這次疫情不像非典,現在很多工廠的員工都無法按時上班,而工業的停滯就會影響到服務業的材料供應、資源對接,蝴蝶效應的連鎖反應非常明顯,所以對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影響都會比較大。

受疫情影響,最近網上公開發布一些數字,我們可以瞭解一下。

自娛自樂

首先是電影市場,影響非常大,2019年的春節檔是60億的票房,2020年票房預計是70億,現在是一個都沒有了,因為全部都沒上映,再加上後續影響,大概預估會影響到100億。

第二個就是旅遊市場,2019年的春節全國接待了415億人次,實現的消費是5139億,但是今年春節的旅遊市場都沒了,所以做旅行社或者是酒店行業的就會很痛苦。

再比如說消費市場,按照2003年GDP下降0.5個點,2020年GDP總額100萬億來算,今年大概也要損失5000億。

還有房地產行業,本來春節大家都要買房,尤其是中小城市,按照消費習慣,外出打工者一般都會回鄉購房,今年肯定不買了,所以這些行業全部都是相關聯的,基本上就大概影響到1萬億。

而2019年中國的GDP增長是6%,如果按照影響到1萬億,2020年我們只能爭取5%的增長,保住下降一個點,下降一個點相當於下降了百分之十幾了,也就相當於是幾萬億市場萎縮了。

以上都是一些公開的數據參考。將目光拉回到企業,企業不營業就沒有收入,企業一旦不好,銀行的賬就不能按時還款,迎來的將是股市暴跌,一旦股票跌入谷底,就會導致整個資本市場雪上加霜,更會帶來系統性的危機。

全民戰疫

在這樣嚴峻的情況下,縱使國家宏觀調控出臺措施,消費市場的反彈也只可能出現在第三、四季度,我們企業家朋友應該怎麼做?我們改變不了環境,但是我們首先可以改變的就是打破恐慌,戰略過冬。

對於本次疫情的防控部署,中國的執行力絕對是世界第一,尤其是快速反應,就連世界衛生組織都對中國感到震撼。所以我們要相信我們的國家,在家耐心等待疫情消散。

作為企業家,我們正好趁此機會閉關,在身體上做防疫,在心靈上斷舍離。人總是被虛妄的東西所禁錮,我們平時都不是在跟自己相處,而是跟外在的力量相處。只有當我們慢慢發現自己內心的力量,才能真正尋找到活著的意義,尋找到做企業的意義。

泰然處之

難得靜下來的我們,在敬畏生命裡思考也是最真的看清自己的絕佳機會,做人需要面對,做企業更需要深思。形勢固然嚴峻,但是看不清腳下就看不到遠方,學會在災難中成長。沒有必要恐慌,學會跟自己的內心相處,修煉內功從而打破恐慌。

創業中多少風風雨雨都過來了,危機的背後就是機會,企業在經濟寒冬下轉危為安,當春天來臨時,我們就能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必要時,就要把相關項目關停掉,暫時割肉,止住未來更大的損失。我們既要不放棄,也要敢捨棄


申美人申音


對我來說的話如果在疫情期間談損失也算有點,三個門市一直關門,兩個小百貨和一個五金建材店,三個門市平時營業額一天最少也有12000左右,現在沒有一分收入,最讓人欣慰的是有兩個門市的房東主動聯繫我說在疫情期間房租全免,真的很感動,中國好房東,另外一個門市不用說了,老闆一直摳門,不可能免的,只有自己扛了,現在一分收入沒有,房貸一個月一萬多。但是這點損失比起疫情重災區武漢市和奮戰在全國一線的抗疫英雄來說也算不了什麼,人家是拿命在對抗疫情啊,對於我來說關門在家又算得了什麼呢?從我做起,希望我們國家早日戰勝疫情吧,中國加油!


點滴隨記SZY


多年的同學,她老公是在酒店上班是個廚師,一兒一女,有房有貸,本想過年期間多加班掙錢還房貸。受疫情影響也是迫不得已,酒店不開張,家裡吃喝拉撒以前都是他一個人頂著。現在沒有收入,很是焦急。印證了那句話,人間煙火,最撫凡人心。。。。



安小迪聊情感


說起這次疫情對自己的損失,估計大家都會計算著什麼多少天沒上班或沒開業,什麼房租房貸,什麼車貸,什麼股市損失等等,我今天說說自己的損失,那就是親情!

按計劃新年後要走親訪友,由於疫情也暫停了,為了父母和孩子的安全,將他們隔離在了一起,每3-5天我去送菜,都送到了門口而不見!一晃二十多天了沒見面[流淚],甚是想念!!這個親情還真不好計算出來損失多少啊,無價!

這是一年級的兒子寫看圖說話,本來應該寫成助人為樂為主線,結果寫成了送菜,這是受這次疫情的影響吧!




毛耳朵小驢


企業復工時間一再後推,各地對餐飲堂食的禁令不減反增,外賣“進項”有限,餐企資金鍊面臨斷裂。

資本這時候成為香餑餑,很多餐企開始尋求資本幫助,資本也認為“進入優質餐企,這可能是一輩子最好的機會”。疫情或許會讓餐企與資本,迎來一次蜜月期。

往年都是初七上班。今年等2月2日假期結束,卻收到不得早於2月10日復工的消息。等到2月10日,有的又說2月17日復工……2020年的“假期”不斷延長,各行業老闆們的心越來越焦急。

近日,隨著各企業陸續復工,原以為餐飲也能一起復業,不料多地開始禁止堂食。

而外賣的“火爆”,也僅針對一些本來有基礎、寫字樓附近的餐企,而且進項相對有限。更多餐企,快到資金鍊斷裂的邊緣。

2月14日,一張落款為上海某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的停業通知在網上流傳,稱因受疫情影響,餐廳無法繼續運營,將於2020年2月11日正式停業,之後也不再經營。這樣的停業通知,在疫情期並不是個例。

那麼,餐飲行業眾多餐企,資金狀況到底怎麼樣?該如何獲取資金以保證活下去?

1

沒有“進項”

資金鍊斷裂就在眼前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為46721億元,其中15.5%來自春節期間的消費旺季。而今年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雖然目前尚無大型餐企爆出資金鍊斷裂的消息,但許多的小餐廳已經選擇歇業,後續生死未卜。

1 小微餐企

由於目前很多餐廳尚未復工,很難監測到底有多少門店會因疫情而關閉,但根據清華朱武祥教授、北大匯豐商學院魏瑋教授,和北京小微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軍聯合對995家中小企業進行的調查,85.01%的企業賬上資金餘額最多隻能維持三個月,34%的企業只能維持一個月,33.1%的企業能夠維持兩個月,能夠維持超過6個月的僅佔9.96%。

以上數據雖不是餐飲行業調查數據,但相信餐飲業的狀況只會更加困難。根據江蘇省餐飲行業協會的監測顯示,2月5日江蘇省95%餐企正休市停業,而在全省餐飲38萬戶服務網點中,小微餐飲佔84.1%。

在很多餐飲人的朋友圈,微小餐企老闆決定關店的不在少數,而準備在春節發力經營餐企的資金情況最為危急。

一位餐飲老闆就告訴紅餐網(ID:hongcan18),他有兩個中餐店,根據往年的經驗,為了備戰春節高峰,把大部分現金都用在了春節前的備貨,身上只留了一個月的員工工資款和備用金(兩個店接近45萬)。

但疫情一來,備的貨都打了水漂,只能想辦法打折處理,而由於春節把員工都留了下來,發完1月份的工資,他身上就沒有現金了,2月還要繳納6個月房租。兩個店這兩筆的開支就將超過120萬,而他身上已經沒什麼現金,就算房東減免或延緩收租,也不足以完成周轉。他已經決定遣散員工、處理存貨,關門。

這樣的餐飲老闆,在紅餐網這段時間推文的留言中,非常之多。可以說,在經歷2019年原料上漲快、人工成本升高、高房租後,現金流本就不算流暢,抗風險能力進一步降低,本來想借春節打個翻身仗,但沒想到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2 中大型餐企

連鎖餐企相比小餐企雖然有更好的現金流支撐,但同樣損失不小,因停業仍需支付員工工資、房租,部分連鎖餐企的現金流也已嚴重不足,企業受損難以在短期內彌補。

越是大型連鎖,門店越多,損失也就越多,正如外婆家吳國平所說:“天一亮就要支付250萬元。”

外婆家全部品牌門店8000名員工,一個月工資成本約6000萬,租金約兩三千萬,這近一個億的固定成本,即使不開業,也必須支出。

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也給我們算了筆賬。

西貝在全國60多個城市,有400多家門店,當前基本都已停業,只有100多家在做外賣業務。預計春節前後一個月將損失7-8億元營收,也就是流入資金。

之後就是成本。根據賈國龍透露,西貝成本結構中,原材料佔30%,但姑且可以不算做損失,因為可以售賣,也可以用於1萬多留崗員工在宿舍的餐食;房租佔10%,不營業就不用交;稅收成本大概佔6-8%。而剩下的30%人工綜合成本才是大頭。

西貝目前有2萬多員工,大部分仍在待業狀態,但按國家政策規定,西貝必須繼續發工資,如果給全工資,一個月支出就在1.5億左右。而1萬多留崗員工,在提供食宿的同時,還要保證安全。

“現在口罩不好買,有些賣高價,一個N95要 30多,這部分就花了幾百萬。”此外,還需要給在經營的門店配備相關的消殺產品。僅月工資一項,一個月就1.5個多億,兩個月就三個多億,三個月就四五個億。

可以看出,無論哪型餐企,最難過的還是資金這關,就像賈國龍說的,無論哪個企業,都不太會備足幾個億的現金。在沒有現金流入的情況下,任何企業都很難。

2

餐飲—資本

又一次親密期大門或將提前開啟

現在看來,無論是和房東商量減租、免租,還是裁員,餐企都在想盡一切辦法“節流”,而“開源”除了恢復營業之外,就剩下了向外求助。

銀行肯定是一個重要的資金來源,國家也不斷要求銀行,不輕易給受疫情較大影響的企業抽貸、斷貸、壓貸,央行投入1.2萬億釋放流動性。不少銀行也主動上門,為餐企提供幫助。

除了銀行,很多餐飲人還將目光轉向了資本機構。

1 疫情讓餐企明白,餐企是需要資本的

2月1日西貝的一聲疾呼,驚醒了各行各業,包括資本機構,就在賈國龍“喊話”當晚,就收到了來自銀行的主動信貸邀約,各個資本機構也行動起來,對接優質但暫時遭遇困境的餐企。

觀見餐飲小學聯合財得得在朋友圈呼籲金融機構多支持餐飲行業,短短三四天,便聚集了“消費王”王岑、盛景嘉成資本、番茄資本等資源,發起“餐飲融資貸款公益行動”。觀見餐飲小學創始人汪潔說,預計到月底能為100家左右企業提供幫助。

專注垂直餐飲投融資的壹馬資本也攜手加華資本發起公益融資,截止到2月12日,收到了200+餐企的融資需求,總融資額需求超過20億。

而在這些餐企中,中小企業佔比50%,微小餐企佔比40%。可以看出,在這個階段,餐企對資本的渴求是是遠高於平時的,也是全方位、不分企業規模的。

在此餐飲危難之時,紅餐網也聯合杭州銀行、天圖投資、啟賦資本、險峰長青、同程資本、道生資本等聯合發起《春風行動》大型餐企融資公益活動,為餐企打開急速融資和貸款通道。

啟賦資本合夥人胡祺昊就表示,近期負責投融資的員工每天要看近300個餐飲項目,“現在很興奮,恨不得自己幹。”胡祺昊說,這種興奮正在於當下餐企對資本股權投資認知的轉變。

餐企在這個過程中,正在在不斷認識到現金儲備、合理現金流的重要性,認識到資本的作用,資本操作的意義,以及資本存在的必要性。

原本聲稱“西貝永不上市”的賈國龍也說,“這次災難也教育了我,之後要重新評估什麼是有利於企業、有利於員工、有利於顧客的發展方式,上市可能就是其中的一種。”

相信這次災難教育賈總的不止是對於資本的看法,還有更多關於管理、商業模式的部分,當然,這是後話。

從融資的需求上來說,餐企對資本的態度是有所轉變了,本次疫情爆發了眾多企業的資本引進想法,但並不是說所有餐企都要去擁抱資本,都能夠擁抱資本。

2 考慮投資回報的資本,才是對彼此負責

商業世界是殘酷的,你不對自己殘酷,現實便會教你什麼叫殘酷。比如這次疫情倒下的很多餐企。

資本就是商業世界中的現實主義,正如小馬歌說的“資本不是活雷鋒,他們願意錦上添花,卻不會喜歡雪中送炭。投資需要回報,將來不能賺錢的企業當然沒有投資價值。”

餐企在明白資本的優勢之外,一定要明白什麼樣的餐企更容易獲得資本的幫助。小馬歌的總結是5點:

有品牌影響力,形成規模效應

近幾年的數據持續30%以上的增長

有明確的戰略目標,長遠計劃

細分賽道有機會跑出來的企業

有新餐飲商業模式的企業

所以在疫情爆發不久的2月6日,文和友就迅速獲得了加華資本旗下基金投資近億元人民幣。壹馬資本數據顯示,本次尋求資本的200餘家餐企中,大型連鎖品牌佔比10%,年收入5億以上的有近10家。

這其實就要求餐企不能臨時抱佛腳,即使當下沒有投融資需求,也要有風險意識,做好準備。

“大部分企業有一個現象,公司賺錢時基本不考慮融資,更不想讓別人分享收益。總是到了經營業績每況愈下、負債率居高不下、短貸長投,甚至資金鍊套斷裂的時候,才開始病急亂投醫,四方遊走尋找投資方。”小馬歌說。

汪潔也表示,這次公益活動中很多第一時間找上門的企業,都是外界看起來非常不錯的優質企業,這也說明越完善的企業,風險意識越高。

那麼哪些餐企是不容易獲得投融資的呢?小馬歌認為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企業本身有硬傷 :

1)未獲得過融資的創始人,開始盲目的融資,融資想法異想天開;

2)創始人對投資行業想法不成熟。

另一類則是符合融資標準的優秀品牌,但:

1)企業本身沒有找到適合企業發展戰略支持的投資人。

比如擁有1000多家門店的火鍋品牌“蝦吃蝦涮”,就表達了對資本機構的觀望。創始人牛豔說,一方面源於自身現金流保持正向,另一方面還未碰到真正能夠與品牌共創的投資機構,“沒有看到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對方只是想站在主力的位置,那是沒必要的”。

2)估值偏高或融資方案不夠專業。

對於門店數量較少的餐飲品牌來說,有的則更傾向銀行貸款,而有的則直接表示現階段不是最佳的融資時機。

3 不要用投機的態度對待餐飲投資

當然,疫情過後一定會有人說,餐企在這個特殊時期引入投融資是“病急亂投醫”,而資本則是“趁火打劫”。

加華資本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宋向前也說過,“這個時候,是優質企業普遍估值下調、估值迴歸的一次機會,特別是優質餐企,平時現金流非常好,大多不需要投資,現在也許有機會,可能是一輩子最好的一次機會。”

但小馬歌認為,餐飲品牌最好的融資時機,絕對是品牌影響力上升、數據增長的階段,如果一個企業品牌、數據表現不佳,無論在什麼時候,都很難獲得資本。

窄門學社、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也覺得,這個機會是也不是。“是”是因為餐飲企業此刻真的需要錢,這個時候的錢可以救命。“不是”是因為此刻如果用投機的態度對待,你可能血本無歸,就算沒有這次危機,餐飲的坑也不計其數。投資是一件極其專業的事情。

對於專業投資人而言,並不代表此刻可以低價獲得好標的。此刻,餐飲連鎖確實比以往更需要資本,但趁機壓低餐飲品牌估值,並不一定是一件被歡迎的事。

“真正的優質餐飲品牌的價值不會因為疫情的發生而降低,反而,他們可能因為更強的組織力、品牌力和現金流能力而且獲得更好更大的發展機會,價值相反可能更大。”

卿永說,所以此刻做為投資人,更應該看到企業的長期價值,站在更長的時間緯度來看待,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提供充足的資金供給和各種賦能,幫助企業獲得最佳的發展機會。

星瀚資本創始合夥人楊歌也認為,資金方應根據不同公司給予不同對待和幫助,如果在這個時候抱著撿漏的態度來看餐飲投資這件事,從根本上來說,可能不夠理性。

“為了資金,去調整財務結構和管理結構的企業,在想到方法並實施之後,也不一定會降低太多估值。而真正在這個階段拼命狂降估值的企業,可能它的可投價值也並不是很大。”

在商言商,對餐企而言,現在就是需要資金;對資本而言,對於餐企的評估依然存在,甚至更加嚴格,趁火打劫並不是資本的目的,只不過疫情打斷了優質餐企的現金流,打開了餐企的大門,讓資本更容易與餐企接洽。

但這就像談戀愛,兩個人都很優秀,也有不合適的可能,投融資的結果如何,還是要看雙方的匹配精準度,雙方都應該更加謹慎。

如果說2015-2017年是餐飲和資本的蜜月期,投資案例高達,2018-2019年則是冷靜期,投融資案例數明顯下降,但雙方更加冷靜,更加了解彼此,所以總體金額仍然走高,這說明越來越多的資金,開始向優質企業聚攏。

紅餐網創始人陳洪波認為,資本不是洪水猛獸,它在合適時間以合適的方式出現在合適的企業,就是企業強有力的武器,而企業既要有能力去拿到資本,也要有能力去分辨適合自己的資本,去駕馭和資本的關係。這才是企業和資本最佳的關係,餐飲也不例外。

而這次疫情,無疑正在加速這種相互瞭解,也許這次疫情會成為餐企與資本關係再次升溫的開端。正如胡祺昊所說,疫情過後,餐飲行業將步入新的階段——升級版“新餐飲”時代,資本將為餐飲企業的標準化、規模化帶來新的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