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學生上直播課不認真,作業也不認真寫怎麼辦?

金獅偉11


孩子小,需要家長好好地陪伴養成習慣。閱讀,每天和孩子一起閱讀,從家長讀、孩子聽,到孩子讀、講給父母聽。寫字,陪著孩子一起練,體會孩子的難點,專門針對性幫助孩子。洗腦,不會、做不好很正常,所以我們才要學。爸爸媽媽看到你的努力,覺得你很棒。看到你收穫了能力,爸爸媽媽都為你高興😊


海豚優惠多多905


如果你是家長,要理解孩子還小,自律性相對沒那麼好,在學校有學習氛圍,可能會好一點,在家規矩沒那麼多,問題就比較多了。

1、發揮家校合作的作用,加強與老師的溝通,一是反映自己孩子的情況。二是請老師多點關注自己的孩子,比較提問、點名什麼的。三是如果有什麼好的建議,委婉一點跟老師建議一下。

2、結合孩子的特點,學習方式多樣化,除了在網上跟著老師學,平時也可以跟孩子玩遊戲,如用撲克牌玩24點,用火柴玩拼數學題,造詞接龍游戲,還可以滲透課本的內容進去。

3、帶著孩子聽課,適當給孩子設問,提高孩子的注意,引導他思考。同時也可以督促跟上老師的節奏,比如,老師說要做練習了,要及時要紙筆拿出來等。

4、自己線下輔導。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面對面的輔導是比較有效的,而且小學的知識點,還是可以勝任的。就算做不好,也可以跟老師聯繫。這段時間,不能找藉口,抱怨,該擔當的還是擔當,要不最耽誤還是自己的孩子。

5、跟孩子商討一個學習計劃,並按計劃推進學習,如果做得好,及時鼓勵或獎勵。

如果你是老師,趕緊調整:

1、上課的時間,儘量控制在10分鐘左右,然後就有一個遊戲或互動什麼的,不能長時間的講授,或者播一段視頻也好。

2、上課的內容,多點圖片,最好是學生能通圖片進行互動,比如比較找答案,或者是用圖片來講故事等,在保證教學質量,完成教學任務的情況下,儘量促使課堂可視化、趣味化,讓學生能從圖片或視頻中學到東西。沒這麼做的話,沒方法吸引到學生坐在屏幕前。

3、精講,多留點作業,特別是動手、合作類的作業,讓學生回去跟家長一起探索學習,也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激發潛力。

4、直播時,能看到老師的樣子,比只看到一張課件更能吸引學生,所以儘量露出老師的樣子來講課,效果會好很多。

5、製作個別題目講解短視頻,上傳到網上,讓有需要的學生隨時翻看。

6、課堂中,時不時提問、點名,表揚和鼓勵,保持互動的熱度。


丹晨2020


回答:按教育部要求小學低年級是不上直播課的。估計一年級上直播課,弊大於利。

1.新冠肺炎肆虐中華大地,較往年比,已是開學上新課的時候。教育部要求,“停課不停學”,給孩子們進行線上教學。特殊條件下誕生的這一新生事物,對於學生獨立性強的高初中生,以及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來說,不成問題,但對於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就不一定有多大的效果,特別是一年級小學生。

2.一年級學生穩定性差,集中能力不強,正常40分鐘的課堂,聽課的注意力一般為20分鐘左右。20分鐘以後,不是做小動,就是跟同桌說話。當然,課堂上老師可以提醒,而線上直播課,老師看不見摸不著學生怎麼辦?同時,老師直播又一氣呵成,中間不停頓,要想有好的效果,是不可能的。

3.直播中,熒屏刺激孩子的眼睛不說,單就孩子的聽課激情,將大打折扣。我們都知道,孩子最喜歡群居,聽課也是這樣。課堂上,孩子們之所以有激情,是因為他們在“搶”中學。你一言,我一語,像花朵般競相開放。為什麼我國古代的皇子學習時,往往都有“陪學”,其原因就在這裡。

4.一年級學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好炫耀,好驕傲。試想,給他們線上直播後,信息反饋又沒保彰,質量也得不到保證。如果疫情過後,直播後的內容不重新上,孩子們一知半解,如果重新上,孩子們又感覺乏味,驕傲自滿,結果造成了“夾生飯”,“沒有蒸熟的饃”。

5.一年級學生上完直播後,估計老師會留下書面作業,由於條件的限制,老師不可能對孩子們提出的問題,一個一個地去解答,一個一個地去反覆強化,於是,指導孩子作業的任務,便落到了家長的身上。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難免指導的避輕就重,淺入深出,從而,孩子們可能會出現“丈二金鋼摸不著頭腦”的現象。

總之,在疫情期間,適當給孩子們一點線上的輔導是必要的。但是,要分清地域,區別城鄉,不能為了直播而直播,搞形式主義,那樣,其結果可能會適得其反的。


江水濤濤8851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上直播課的效率不要太在意的好。純真無邪,爛漫可愛,無憂無慮,這是孩子的天性!我最喜歡看孩子的眼睛了,幽深清澈明亮,照應著內心的先天之性,清淨虛無!

孩子學習不用太緊給留一半童真,效率高,也能留個美好的童年,老師只需負責一門功課教學,而學生要每門功課都要完成,現在的教育形式太緊了功課多,作業,高壓力,低效率,壓榨了孩子的童年,重知識,不重品德修養,社會到處充滿著狡詐算計,不在有古時的淳樸風情,就連孩子個個給教育的出口成髒,冷眼看人,顯擺攀比!也許吧社會的急速發展,總會丟掉一些東西,無可避免!

學校學知識,家裡學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學習成長充滿好奇的階段,一直在學習模仿著外界,而接觸最多的就是父母了,我們平常的日常行為,說話特點,情緒的表現,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孩子都在不經意間模仿,父母的行為規範是孩子隱性的老師。給孩子一個好的模範代表,在學校的學習效率也會好很多!要是孩子學習成績差,想了好多辦法都跟不上,這時要做出明確的選擇,專攻一項,發揚孩子興趣,培養孩子技藝,學習不好咋了嘛!不打不罵,我身懷技藝有本錢,不比那些成績好的差,工作基本就能選擇一個,用到的也就那一門,其他的時間久了也就淡忘了,不是嗎?


民俗小文化


不請自來~~~

孩子年齡小的時候是自制力養成的時間段,也是最容易受到外界影響的階段。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這個世界充滿著好奇心,處於想要自我探索世界的階段,作為父母,自然是想要干預,幫助孩子形成自己的自制力,提升在家的學習效果,但也請記住,這個階段,大道理有用,但作用極小。

對此,我建議不妨試試以下做法:

1. 營造簡單幹淨的學習環境:學習的地方一定要相對安靜,在相對常規的書桌上進行直播學習,遠離沙發、床等較為舒適的地方,學習的書桌上及書桌周圍儘量不擺放容易引起孩子注意力的東西。

2. 少關心、少打擾、同學習:在家上課跟學校上課最大的區別就是,外在環境不一樣,所以孩子上課期間,不要送水果送水之類的關心,這才是專注力養成路上最大的敵人,孩子學習的時候,作為家長,如果陪在身邊,請放下手機,看看書,當一回孩子的“同學”。

3. 適當獎勵:如果您已經保證了以上兩點,孩子還是不好好上直播課、不好好寫作業的話,不如試試適當的獎勵,給孩子一些動力。當然獎勵不可過大,一定要適當。

4. 與課程老師商議,增加課程的互動性:課程的互動性低是孩子上課不專心的的重要原因。如果能與老師商議,在不影響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增加互動性是不錯的措施。

5. 連續學習時間不宜過長:現在孩子學習壓力大,已經是家喻戶曉的事情了,一連學習2-3個小時,別說孩子了,成年人也該倦怠了,適當休息,不要連續學習太長時間。

如果您覺得有用,可以關注【國風小注】,我們一起在經典中學習做父母,在青少年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引導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釦子。


國風小注


一年級孩子天性活潑,自控能力不強,喜歡和同學合作,喜歡和人交流,正處於愛交往愛表現的階段,不願意上直播課,不願意寫作業是很普遍的現象。

家長首先要了解孩子這一心理特點,再有針對性的解決

1.和孩子制定規則,告訴他為什麼要上直播課,上直播課要做什麼準備,課上應該遵守什麼規則,如提前預習,提前起床準備上課的東西,課堂上認真聽,記筆記,一年級可以用圖畫表示

2一年級的孩子上直播課時最好家長在旁邊陪伴,及時鼓勵孩子,制定獎勵計劃,上課認真加一分,得到多少分可以滿足一個小要求等

寫作業也是制定計劃,必須和孩子一起商量制定,貼在牆上,每天完成,檢查,做好了,加分獎勵


伊冉之靈


一年級孩子上直播課程不認真,首先我們要承認這是一種相對比較新鮮的學習方式!本身在學校裡面上課,也不能保證一年級的孩子是非常認真的,回家作業也非常認真的去完成,首先作為老師,我們應該接受這樣的一個情況的存在,正常的!其次,在家裡這麼放鬆的一個環境當中,無法形成一種制約性,誘惑又非常的多,一會兒電視一會兒好吃的.所以最好的狀態是家長和孩子不要太把直播這個課程的期待值拉的太高,疫情期間健康鍛鍊心情為第一位,儘可能的幫助孩子在家裡面上直播課的時候提高專注力,這樣就可以了!


壹真書法課堂


一年級孩子最好不要上直播課,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例如按時完成作業,作業需要父母的引導,父母也是一年級的家長,要陪伴孩子做作業。


三陳


一年級的學生普遍都是這種情況,慢慢來!


不會喝


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