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為什麼農村老人五六十歲,七八十歲了還在田間勞作?

如夢177753583


農村也好,城市也好,都是為了生計!農村自己種田,多大歲月沒限制。不是閒的無聊,有生計沒有多少人想去幹活。而城市有的人沒退休金,50歲就沒什麼事可做了,除了保潔,都是為了生活,想活就要幹活!


凡繁時境


以我奶奶為例子說吧,我奶奶屬於疑心病特別重的人,而且有點被害妄想症吧,在家只要有點不順心不順眼就是爺爺找人商量要弄死她。她85了路都快要走不動了,但是每天都要自己去種菜。第一,辛苦一輩子勞作一輩子歇不下來,你叫她去公園運動?她說那是瘋子在群魔亂舞。第二,捨不得那點田地空下來。第三,她不相信爺爺,爺爺澆了菜了她不信非要自己去,爺爺種了包菜她不要非要自己去種麥菜。第四,怕老了拖累兒女怕自己沒用找點事來證明我還可以。


Icy30621101


勞動最光榮。七老八十的老人有的是鍛鍊身體,種點小菜,自給自足。有的是隔菜市場斤,種點時新疏菜,賣兩個小錢,即充實了時間,又抓了經濟收入。我妹兩口子都六十多歲,單單種菜,除開全家8個人吃,還送一點給城裡親戚朋友,剩餘的還可以賣上三至四千塊錢。何樂而不為呢。


用戶60395997366


我爸一輩子在城裡事業單位當領導,等退休了就願意跟我媽回去老家葉落歸根,自己整個大院子,種菜,養雞養鵝,讓他來一線城市死活不肯。退休工資足夠吃喝,不需要幹活,問題越養越多,農村還要燒柴火,三四點就起來地裡幹活,挺辛苦,


守柮慎獨


農村老人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不是個別現象,是普遍現象,也當下中國農民的生活現狀。首先,現在農村六七十歲的老人,他們應該是50後具多,也都是我們的長輩,曾經是中國農業經濟的生力軍,在他們哪個年代,他們還年輕的青春歲月,為國家的農業現代化建設付出了一輩子的心血,他們應該得到社會更多的尊重和幫助。現在美好的生活也離不開他們的默默付出。

其次,作為一名中國農民,到了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這跟我們的國情分不開。中國農民是一個很大的群體,包括在這個平臺上爭論不休的人中,有幾個人敢說他們的家中長輩沒有一個人是農民。我們都是農民的兒子,我們吃的每口飯都是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勞動換來的。他們到了六七十歲還在田間勞作,而不是伸手向自己的兒女去要,不想兒女們壓力太大。有人說這是現在大部分農民生活的無奈,我認為這也是農村人生活的真實寫照。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三:

一是農村年輕人都不願意像他們的父輩一樣,老老實實的在地裡幹農活,而是走進城市去打工。

二是經濟快速發展與人們的思想觀念碰撞,利益、金錢、地位一些不良的社會思潮充實著年輕一代人。他們都想盡快的走出“農門”,農村年輕人都走了,堅守了一輩子的農民,雖然年事已高,卻不想讓這片他們熱愛的土地荒蕪,長滿雜草。

三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農村人生活不斷得到改善,但針對農民的養老體系還是很不完善,不能與發達國家相提並論。只有把農村的一系列如養老、醫療等福利進一步發展完善,把他們的業餘生活文化生活搞好,他們可以更充分的享受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才能使他們真正的安居樂業。

總而言之,當前農村老人生活的日常與以前那個年代相比,都是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改革開放帶來的紅利會越來越多,相信農村人的生活會越來越美好!



兮爸的生活


我是個真真正正的農民,心有感觸。看見你的提問。不說傷心不己吧。最起碼非常難受。農村老人可憐。體制問題。不幹活吃什麼。花什麼,一個月二百塊養老。試想一下。夠有錢人兩包煙。傷感。謝謝你記著他們。








金生水起177229815


五六十歲的年齡算很老了嗎?別說農村老人五六十歲還在田間勞作不奇怪,即使是在城裡,這個年齡也就剛剛可以退休,而且不少人退休後,閒不住又返聘回崗了呢!


(圖片拍攝於2019年2月——廣西忻城縣)

再來說說為何七八十歲的農村老人還在地裡勞作?首先,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醫學發達了,人均壽命更是比以前提高了很多。據國家衛健委去年發佈,2018年我國居民人均壽命約77歲。
(圖片拍攝於2019年2月——廣西上林縣)

長年從事體力活的農村人能吃苦耐勞、意志堅毅,而且他們思想單純、積極樂觀,相對來說,無論是心態還是身體素質總體要比城裡人好許多。農村(特別是距離城市較遠的山區農村)老人普遍高壽,不少老人即使到了七八十歲的年齡,還依然精神矍鑠、身體硬朗,做農活仍然是把好手。


(圖片截屏於2018年4月——廣西忻城縣)

其次,現在的農村不再是你們眼中貧窮落後的畫面,七八十歲的老人在地裡勞作也不全是因為窮困潦倒或者子女不孝。當然,我不否認會有那樣的情況,但是少之又少!
(圖片取自同學拍攝於2019年——廣西南寧郊區)


因為這些年國家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三農高度重視,精準扶貧的政策更是讓農村的孤寡老人、貧困戶等人員享有了最低保障金,所以農村人的溫飽絕不再是問題。(圖片截屏於2018年4月——廣西忻城縣)

如今,農村的大多數青壯年都外出求學、務工或創業,一部分還在城鎮上購房長期定居下來,農村老家留守的多為上了年紀的老人或兒童。
(圖片拍攝於2020年1月25日——廣西忻城縣 圖中老人是我81歲的公公,趁著我們過年在家,老爺子大年初一就讓我們跟他一塊下地幹活了!)


一些老人不願意隨子女到城鎮生活,人老了講究落葉歸根,只有在他們熟悉的、賴以生存的土地上慢慢老去,他們心裡才踏實和安然。
(圖片拍攝於2019年元旦——廣西忻城縣 左邊☜是我今年81歲的公公,右邊是今年86歲大伯公,後面是83歲的大伯孃,他們三人如今依然每天下地勞作。)

由於農村孩子少有“啃老”的資本或靠山,所以大多數孩子都比較獨立、努力、肯幹,也特別孝順父母。即使父母不願意隨他們去城鎮生活,他們也會或多或少的在經濟上孝敬老人。


(圖片拍攝取自好友于2020年1月29日——廣西都安縣 已在廣州定居的好友,她今年91歲的老母親耳聰目明,至今仍每天在老家辛勤勞作,種菜、養豬、養雞鴨等等。)

那麼為什麼這些不缺吃穿的高齡老人非得要下地折騰呢?其實一生勤勉、幹了一輩子農活的老人,那怕是他們的孩子們已擁有金山銀山,卻依然不能割捨他們對土地的熱忱和依戀。只要他們還走得動,能幹得了多少活就繼續幹,或許直到幹不動的那一天才會停止。


(圖片拍攝於2019年4月——廣西忻城縣 我公公照顧著定居城裡、已經中風半邊癱七年的堂叔,堂叔一直是個講究不將就的人,喜歡養生,生活作息非常有規律,不喝酒不抽菸,不吃動物內臟,不吃一切高糖、高鹽、高脂的東西……就不知道他為什麼會六十歲中風了!)

還有不少老人,子女怕他們累著不讓幹活兒,他們會閒得發慌,無所適從,可能還會因此鬱悶生病。我樓下就有個湖南老太太,十多年前她老伴去世後,她兒子就把她接到城裡生活。她兒孫滿堂,而且孩子們的收入較高,但是她閒不住,來城裡閒了幾個月就每天出去撿廢舊,還讓兒孫們幫忙拿去賣。
(圖片拍攝於2019年8月——廣西忻城縣 我先生96歲高齡的大舅)

後來兒孫們面子掛不住了,強制不讓她再去撿廢舊。她就鬧情緒,死活要一個人回湖南鄉下生活,孩子們沒同意。結果沒幾天,一向身體健康、吃嘛嘛香的老太太就病了,病了一個多月才轉危為安。病好後沒人再敢管束她,任由老太太勤勤懇懇地在居住小區附近撿廢舊……老太太去年清明前無疾而終,享年98歲。

(圖片拍攝於2019年8月——廣西忻城縣 我先生91歲的大舅娘,她和大舅原來去廣西南寧市跟兩個兒子生活了一段時間,說不習慣又鬧著回到了大山裡。如今兩人在農村老家相依為命,種些玉米和蔬菜、養了不少家禽自給自足,除了大舅有點耳背、大舅娘右膝關節痛外,兩位老人的身體沒啥大毛病。)

當然,也有一些農村老人因為孩子的收入低,或因孩子的家庭不富裕而不想給孩子增加負擔的,或因家庭發生了某些變故,需要他們繼續下地勞作以補貼家用和自給自足的。
(圖片拍攝於2019年8月——廣西忻城縣 我先生76歲的小舅,小舅的三個子女已經成家立業,但他依然整天打著大赤腳在山裡穿梭,養著幾頭牛和一群黑山羊,每年還在大石山上的石縫裡種植並收穫三五千玉米。少一天不讓他上山他就渾身不自在。)

總之,在農村,不管是五六十歲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在地裡勞作都不足為奇,他們都應該獲得大家應有的尊重,勿以另眼看待。只要他們還幹得動也願意幹,就順其心願吧!如果他們幹不動了或者不願意幹了,那誰也攆不動他們下地,對吧?!


美食桃淘


我是農村人我最有發言權,一、他們多數人天生勤勞不願閒下來,其實部分農村老人也不缺吃穿,年輕人覺得不種田生活也可以了`老人看不下去就要去幹。二家庭生活中等,年輕人在外打拼,留下他們種地待守家看家,然後產出點糧食也是個填補。三,生活上和年輕人習慣不一樣,年輕人愛乾淨和說話方式生活習慣差別太大分岐嚴重。四、圖農村清靜空氣好,認為農村自已種的東西綠色無汙染,吃著放心。五、純屬和子女過不到一起,矛盾,重重,子女生氣不給經濟上的幫助,他們只好自已免強下地幹活維持生存。六、純屬散漫型的生活方式,認為農村天大地大不受約束,出門不擠車,走路少挆車,不爬樓梯。這就是農村老人不進城七八十歲還在乾的原因。


洋流8209


勞動人民本色,閒不住。

兒孫們都城裡打工去,想找個嘮嗑人都沒有,不活動活動,太無聊。田間勞作純粹是為自己找些事打發時間。

農村所謂的養老,不足以基本生活。兒女們孝順的錢,也捨不得花。下地種些菜、種些糧食,可解決自己吃的問題。


三千年玉兔


Hi 頭條的朋友們好,關注農村生活,關愛農村留守老人,我也是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娃,切身體會到農村老人的日常。題主問:為什麼農村老人 五六十歲,七八十歲了還在田間勞作?在農村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老人仍然在田間勞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在田地裡幹活的情景,作為農村娃來說,難免有些心酸。能讓農村老人六七十歲,七八十歲仍然在田間勞作的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幾點。

一、農村年輕勞動力的缺失

現在的農村大部分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很多農村整個都變成了養老院。據專家分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打工收入成了農村的經濟支柱,近年來雖然有很多農民工返鄉創業就業,但依然撼動不了他們外出打工掙錢的地位。打工一個月,一般都能有三五千元收入,而種田地,一年下來也難掙到幾個錢,由於種田地的收入與外出打工收入形成的巨大反差,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民不願意再種田地,任由田地荒蕪。勞動力外流,農村留下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兒童。留守老人看到田地無人種,荒在那裡,於是就又種上了。田間勞作也緩解老人孤獨。

二、生活在農村的不平凡

老實、本分、勤勞、善良是農民的代名詞,農民一輩子生活在農村裡,勞作了一輩子,練就了吃苦的精神,現在雖然生活條件好了,就算是兒女不讓他們在田間勞作,他們還是會堅持種地。出於兩種考慮,一是通過種田地,實現糧食和蔬菜自給自足;二是自己種田地,給兒女減輕負擔和壓力,一心為兒女著想。農村老人沒有退休金,領著較低的養老補貼,但一般不到萬不得己,是不會開口問兒女要錢的,讓他們來養活自己。“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句老古話,在農村老人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三、田間勞作 作為農村老人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

如今我們的農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了,據權威統計,中國人均壽命已經達到了70歲左右,而在農村,人均壽命普遍高於城裡人。為什麼農村人長壽,用老農的話說,主要是農村人愛勞動,一年四季都沒停歇,而生命在於運動,越運動身體越健康。把種田地當成了鍛鍊身體的一種方式。通過自己田間勞作,就能吃上真正無汙染的食物,能增加幸福感和成就感。

四、兒女的不孝

中國老古話,“百善孝為先”,雖然不孝敬長輩的現象農村現在已經不多見,但還是會有的。作為五六十歲、七八十歲的農村老人,正常來說辛苦了一輩子,可以停下來歇一歇,安享晚年。但如果碰上不孝兒女,這個願望就很難實現了。一些不孝兒女,見老人沒有退休金,要貼錢養著,就看不慣老人閒下來,不僅對老人冷言冷語,還讓老人單獨住老屋住偏房,老人不想看兒女臉色,乾脆田間勞作來養活自己。這種情況讓人非常心痛。也希望我們國家加大對農村政策的扶持力度,特別是完善農村養老體系,真正讓他們實現老有所依,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今天就分享在這裡了,關於農村七老八十的還要在田間勞作,你是怎麼看的?歡迎留言發表你的觀點及看法。,本文圖片及部分內容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