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文章題目來自於新褲子樂隊的一首歌。歌裡說的大概是理想敗給現實的一種孤獨吧。看過一句話,有些人25歲就死了,75歲才埋進土裡。之前不懂,後來突然就明白了,因為自己曾經也有過這種狀態。像一具沒有靈魂的死屍。


我們從小就被問你的理想是什麼,你長大了想做個什麼樣的人。那時的我們什麼都不懂。我想當科學家,我想當宇航員,我要考清華北大,我要環遊世界。
這些都是我小學想過的事,畢竟年少無知。以為長大了想做什麼就能做了。後來才發現,當科學家我根本不夠聰明啊,近視也當不了宇航員嘛,清華北大太難了而且我的成績從小就不好,環遊世界哪有這麼多錢呢。於是這些所謂的理想就被擱置了。被後來的考個好初中,好高中,好大學所淹沒。諷刺的是,我並沒有考個好初中,好高中,和好大學。那麼現在,我確實是一個沒有理想的人了。可能,我也從來沒有過什麼遠大的理想。
一直都是很聽話的小孩,也沒有叛逆期。循規蹈矩的,被家長牽著鼻子走。從小就被教育,你一定要讀大學。這樣才會有出路。於是就沒有任何反抗的理由。
高二的時候,讀了柴靜的《看見》,像打雞血了一樣,一心想當個記者。看了很多新聞週刊,當時的男神就是白巖松。於是念新聞這個念頭便支撐著自己讀完了高三。
高考成績出來的那幾天,覺得不可能了。成績太尷尬,根本不可能去讀一個好的學校,那讀這個專業也沒意義。而且好像也不太好就業。於是,放棄。

填志願時,爸媽問我想學什麼專業,我並沒有說想了很久的新聞傳播。就隨口說了一個小語種至少可以不學高數。隨便選了一個離家很遠的城市。之前從來沒想過會去的城市。
學了快兩年,不是很喜歡。加上對那個國家也不是很感興趣,就更沒有動力了。
後來也想過我到底喜歡什麼。我真正熱愛什麼。可是想了想喜歡的東西確實有很多,但真正熱愛的,想一生都做的事,好像並沒有。性格就是這樣,不做也沒關係。反正以後做什麼都行,能養活自己就行。所以自己的專業即使不喜歡,卻也還是可以學下去。
那些靠自己真正的熱愛的東西能養活自己的,能夠做出一番事業的。都是了不起的人。
而我,就是一些平凡的大多數。
我清楚的意識到自己沒有理想的時候,是在見識過有理想的人渾身散發出的魅力後。
只是過了很久,我突然明白。沒有理想也可以活的好好的。
我並不懷疑他們的夢想,但是也不會再羨慕了。
人並不是一出生就能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只能不停的摸索著前進。或許,我還在摸索中吧。以後,應該會有個答案。

或許是想明白了,在一番自我掙扎後覺得並沒有任何意義。
記得最喜歡的韓劇《請回答1988》裡的一個片段。印象最深刻的一集,在德善身上,看到了自己。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沒有理想的人不傷心


人為什麼要有夢想呢?我就是心甘情願的做條鹹魚啊。
有短期內想實現的目標,可以做能讓我開心的事,有充實的一天。對我來說,這就夠了啊。
那些拯救世界拯救人類未來的大事就留給那些真正厲害的人做吧。在人人都想要往上爬的社會,甘於平凡也是很高的境界了。
沒有理想的人不再傷心了。
當別人問起,你想做個什麼樣的人時
她會毫不猶豫的回答
快樂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