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導讀:HMS服務(華為移動服務(Huawei Mobile Services):華為移動終端的最後一塊拼圖。

2020年1月16日,華為正式發佈HMS Core 4.0,是華為在移動終端的又一次發力,補齊了其在軟件側的短板。

華為HMS服務是對標谷歌GMS服務的產品。

華為官方公告,2月24日,首款搭載華為HMS服務的機型——榮耀V30 將正式發佈,這不僅是華為公司發展史上的里程碑,更是國產軟件產業的歷史性轉折點,HMS有望帶動生態體系內國產軟件企業發展壯大,走向全球。


谷歌GMS服務深度剖析:作為谷歌商業項目,Android本質上由AOSP項目和GMS服務兩部分組成。

其中,AOSP是開源免費的軟件本體,GMS是谷歌商業化服務。

谷歌GMS服務可分解為功能與配套應用。

其中,功能指為移動終端配套打造的同步和推送兩大業務,配套應用指所附帶的谷歌系全家桶App軟件。

GMS服務對谷歌意義重大,能夠幫助其推廣產品、加強監管併產生OEM費。

同時,GMS服務已在軟硬件各廠商中形成強大的用戶黏性,因而難以被替換。


華為HMS服務深度剖析:HMS Core是華為移動服務提供的端、雲開放能力合集。

HMS服務已迭代至HMS Core 4.0版本,實現了用戶規模、開發者和App數量的大幅增長。

華為HMS服務重金投入打造生態,服務類型廣泛,基本覆蓋GMS功能。

華為在終端市場佔有率、雲服務和AI領域具備一定的戰略優勢和技術儲備,能夠為HMS服務推廣提供支持。

同時HMS服務新興業務佈局已然展開,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華為推出HMS服務對市場有何影響?

1、截至2020年1月份,HMS core月活用戶達4億,有望為進入HMS的軟件服務商直接帶來4億增量月活用戶;

2、華為HMS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有力帶動HMS生態內企業從國內推向全球,從服務國內13億用戶到面向全球33億移動互聯網用戶;

3、谷歌GMS作為安卓生態最核心商業載體,其谷歌商店18年營收就達到248億美元,蘋果商店收入更高達466億美元。

隨著HMS在全球大力推廣,華為商店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HMS生態內公司將顯著獲益。


投資建議:華為HMS服務的推出將有望進一步完善華為在移動終端產品體系,從而具備更強大的實力來挑戰谷歌Android生態。

相比於谷歌及蘋果等巨頭移動端操作系統百億美元級別的營收,華為HMS服務具備10倍以上的空間。

去年的華為事件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重大拐點,我們認為,華為HMS將成為國產軟件企業走向全球的歷史性轉折點,意義極為重大!

持續推薦與華為在各個細分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的行業龍頭:四維圖新、科大訊飛、夢網集團、中科創達、網達軟件、誠邁科技、掌閱科技等。


風險提示:華為HMS服務推廣不及預期。


1. HMS服務:華為自主移動生態體系最後一塊拼圖

2020年1月16日,華為官方微信公眾號正式面向全球發佈 HMS Core 4.0。

華為HMS 4.0服務在原有產品基礎上,進一步擴充了華為帳號、支付、雲空間、廣告、定位等服務,並引入了AI相關的機器學習服務、情景感知服務等。HMS 4.0是華為繼麒麟芯片、鴻蒙OS之後在移動終端的又一次發力,補齊了華為在軟件側的短板。

2月24日,首款搭載華為HMS服務的機型——榮耀V30將正式發佈,這不僅是華為的一次里程碑式事件,更是國產軟件的歷史性轉折點,有望帶動國產軟件發展壯大,走向全球。


華為HMS服務是對標谷歌GMS服務的產品。

華為HMS服務是附著於華為手機硬件終端及操作系統的軟件服務產品,其主要參照對象是谷歌在Android操作系統上擴充的GMS服務。

通過打造HMS服務,華為有望類比谷歌全家桶在商店、地圖、視頻等各領域開拓出新興市場,更能夠幫助各個國產軟件合作伙伴打開新興的海外市場,加速國產軟件“出海”進程。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 谷歌GMS服務深度解析

2.1. Android:包裹“開源免費”外殼的糖衣炮彈

2.1.1. Android到底是什麼?

廣受歡迎的移動端操作系統產品,全球裝機量龐大。

Android是谷歌著名的手機移動端操作系統項目,與谷歌各類服務深度集成,並始終堅持開源戰略。

谷歌始終在Android項目堅持第三方軟件廠商立場,並與外部合作持開放態度,因而受到手機、平板等移動終端硬件廠商的廣泛歡迎。

根據谷歌官網數據,目前已有來自1300家廠商超過24000款手機及平板產品搭載了Android操作系統,其中包括華為、三星、索尼等知名廠商。

自谷歌在2007年對Android項目開源並開啟對外合作後,Android操作系統的移動端裝機量持續攀升,在2010年超過傳統手機巨頭諾基亞的Symbian操作系統,甚至在2017年超過微軟Windows成為全球第一大操作系統。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目前,市場普遍認為Android操作系統是一款開源產品,完全免費並對硬件廠商開放。

但實際上,我們曾在去年5月26日的報告《開源,免費的午餐?》中做過深入剖析,科技巨頭髮布開源項目的目的絕非是公益性慈善,而是通過免費的開源軟件本體帶動商業性服務產品的推廣。

事實上,根據已有資料,Android操作系統正是仿照以上模式推廣的典範,本質上由免費的AOSP項目和商業化的GMS服務兩部分組成。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1.2. AOSP:開源免費的移動端操作系統本體

AOSP是大多數人認知的Android,也是產品的軟件實體部分。

AOSP全稱為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是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的軟件本體,以開源的方式免費向外界發放。


Android的“瘦身”純淨版,開源免費發放。

AOSP是谷歌Android不包含各類植入服務的純淨版本。

該項目最早在2005年被谷歌以超過50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並在2007年以Apache協議將其通過開源方式對外免費發佈。

同時,谷歌也與包括HTC、高通等在內的84家硬件製造商、軟件開發商及電信營運商成立開放手持設備聯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共同對項目進行開發改進。

該項目出於持續發展的目的,成立了開源代碼項目AOSP。


基於Linux內核開發,架構可拓展性強。

AOSP操作系統基於Linux內核開發,軟件本體由Java語言編寫。

同時,為實現更快的App啟動速度和更高的運行性能,部分代碼由C++開發編譯。

AOSP採用了內核、運行庫、上層框架的三層設計,拓展性強,易於進行定製化開發拓展。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與多家硬件廠商合作,是國內手機廠商操作系統原型產品。

Android項目在提出之時就保持了強開放性,谷歌2007年成立的開放手持設備聯盟包括HTC、摩托羅拉、三星手機巨頭廠商,Sprint、T-Mobile等無線運營商,以及高通、德州儀器等芯片廠商。2008年,華為也加入了該聯盟。

受制於谷歌服務的限制,國內手機廠商的操作系統本質上都是AOSP項目的變種,包括小米MiUI,華為EMUI等。


2.1.3. GMS:創造營收的谷歌商業化服務

GMS是谷歌附加在Android操作系統上的一款服務,全稱為Google Mobile Services(谷歌移動服務)。

GMS本質是谷歌旗下一系列相關應用程序與平臺API的集合。

目前,GMS已充分融入了用戶側與廠商側。

在用戶側,GMS旗下的搜索、地圖等服務已形成了強大的用戶黏性;

在廠商側,GMS大量API已融入了App應用的開發中。


GMS服務需經授權方能在移動終端產品上搭載。

GMS服務的設計初衷是效仿iOS的ANPS加強監管,結束Android操作系統定製化的亂象,因而本質上並非是一項自願自由搭載的服務。

任何移動終端廠商如果意向於通過合法途徑搭載GMS服務,必須經過一系列谷歌公司測試,從而獲得GMS服務授權流程。

GMS服務授權流程包括以下主要部分:

(1)CTS測試:兼容性測試,全稱為Compatibility TestSuite。

CTS測試主要測試谷歌官方Android的API與硬件平臺的兼容性,將進行超過30萬個單元測試,包括簽名測試、Dalvik測試、平臺許可測試等。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GTS測試:谷歌的專項測試,全稱GMS Test Suite。

GTS測試是對指定廠商的移動終端產品和谷歌GMS服務及相關應用的兼容性測試,從而保證谷歌的商店、地圖等App能夠運行。

同時,GTS測試也會對平臺的安全性與用戶數據的安全性進行測試。


(3)VTS測試:供應商測試,全稱Vendor Test Suite。

VTS測試通常通過GSI系統完成,GSI系統是針對Android進行圖像調節的系統,通常需要完成一系列VTS專項測試和CTS-on-GSI測試,可以認為是GTS測試的延伸。


(4)CTS verifier測試:CTS測試的補充測試。

CTS verifier測試主要針對一些無法在靜態設備上利用自動測試系統進行測試的API和功能,如相機、音量、加速傳感器等。

CTS verifier測試主要通過手動測試來收集結果。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Android操作系統的發展趨勢是將更多的模塊轉移到GMS服務中。

出於收緊控制權、增強App安全的目的,谷歌正在將越來越多的功能API從AOSP轉移到GMS中。

目前,國外知名的社交聊天軟件skype就對GMS服務存在依賴,部分旅遊軟件在缺少谷歌地圖的情況下無法定位,部分國外遊戲在不加載GMS服務的情況下甚至無法存檔。


2.2. 谷歌GMS服務全透視

我們認為谷歌GMS服務可分為功能與配套應用兩個層面。

其中,功能是指GMS服務為移動終端配套打造的同步和推送兩大業務,是手機類終端所必需的。

配套應用是指GMS服務所附帶的谷歌系全家桶App,主要包括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谷歌地圖(Google Map)、谷歌雲盤(Google Drive)、谷歌郵件(Gmail)、谷歌商店(Google Play)、谷歌視頻(Youtube)、谷歌相冊(Google Photos)、谷歌視頻聊天(Google Duo)等。


2.2.1. 谷歌GMS服務核心功能:同步和推送

作為一款針對移動終端的服務,GMS具備兩大核心功能,即同步和推送:

同步:GMS服務能夠為用戶實現手機、可穿戴設備、PC之間的用戶數據同步。

例如,用戶在搜索引擎的搜索歷史、地圖的搜索記錄以及用戶針對谷歌瀏覽器的相關設置,均可以實現搭載GMS服務的設備間實時同步更新。


推送:GMS服務推送功能實現用戶已安裝App的資訊實時彈出提示。

GMS服務的推送功能與國內App軟件開發商提供的推送功能有本質的不同。

國內App軟件開發商所實現的推送來自App自有功能,需要在系統後臺持續加載應用,因而對手機的性能與續航都產生影響。

相比之下,GMS服務的推送功能在Android操作系統層面實現,避免了以上問題。


同步與推送是移動終端服務最重要的功能,均高度依賴於雲計算。

同步與推送是Android區別於AOSP開源項目的主要特徵之一,即通過服務將“App-操作系統”、“App-設備”、“設備-設備”聯繫起來。

其中,同步的實現本質上是通過用戶設置及瀏覽數據以雲服務器為中介,在不同設備間上傳下載來實現的。

推送的實現本質上是App廠商向GMS雲服務器提交推送信息申請,並由雲服務器向各手機終端用戶發送信息。

同步與推送兩項功能的實現均需要依託於雲平臺,一個能夠容納所有用戶的雲平臺是移動終端服務必須的。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2.2. Google Play:谷歌商店

對標蘋果App Store,Google Play是谷歌Android系應用商店。

Google Play是Android操作系統的軟件應用商店,也是谷歌GMS服務管理功能的核心承載之一。

Google Play前身是Android Market,是谷歌為Android所開發的數字化應用發佈平臺以及數字媒體商店。

與蘋果App Store相似,軟件開發商可以透過Google Play發佈自研的App應用,用戶可以透過Google Play免費或付費購買。

Google Play能夠為用戶實現安裝、卸載等功能的管理,避免了從不明來源自行安裝帶來的安全風險。


發佈App數量持續增長,適時推出另類增值服務。

受到Android商業模式的影響,更多App採用了免費形式對外發放。

根據statista統計,2018年Google Play上的App總數超過300萬,其中免費應用佔比達到94.24%。

同時,Google Play除作為管理工具協助GMS落地外,也積極拓展變現途徑,包括在圖書、音樂等領域電子商城的延伸。

2019年9月23日,Google Play Pass在美國上線,該訂閱服務允許用戶暢玩指定的收費遊戲和App,收費為每月4.99美元。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2.3. Google Map:谷歌地圖

谷歌向全球提供的電子地圖服務,於2005年2月8日首次發佈

。地圖包含地標、線條、形狀等信息,提供矢量地圖、衛星照片、地形圖等三種視圖。

基於谷歌地圖,谷歌進一步拓展了谷歌地球、谷歌月球、谷歌火星等。


應用場景廣泛,變現潛力巨大。

隨著4G時代高速網絡的普及,地圖業務的導航功能被更加廣泛的使用,成為為各類餐飲、差旅導流的工具。

Google Map曾在2018年進行過調整,宣佈成立新平臺,並調整地圖接口服務的模式和價格,部分服務價格漲幅達14倍。

Morgan Stanley曾進行過相關測算,認為Google Maps在2019年營收貢獻將達到29.5億美元,在2023年有望達到110億美元,複合增速達到近40%。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2.4. Youtube:谷歌視頻

全球最大視頻分享平臺。

YouTube是谷歌旗下的視頻分享網站,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視頻搜索和分享平臺,允許用戶上傳、觀看、分享及評論視頻。

YouTube於2005年2月14日註冊,由陳士駿、查得·賀利、賈德·卡林姆等人創立。2006年11月,谷歌以16.5億美元的價格收購YouTube,並把其當做一間子公司來經營。大部分YouTube的上傳者為個人,但也有如哥倫比亞廣播公司、英國廣播公司等合作伙伴在平臺上傳自家視頻。


2019年MAU達20億,為谷歌貢獻超百億美元廣告營收。

根據Statista統計數據,YouTube在2019年月活用戶規模達到20億。

根據谷歌年報披露,YouTube在2015年已擁有15億用戶。

谷歌在2019年年報中首次將YouTube帶來的廣告營收進行分拆披露,其在2017-2019的表現分別為81.5/111.6/151.5億美元,約佔據谷歌公司廣告業務整體營收10%。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訂閱服務成為第二大營收來源,社交領域變現潛力巨大。

為擴大YouTube業務的收入來源,谷歌逐步推出了YouTube TV等收費訂閱服務。

根據omnicore統計,YouTube TV訂閱用戶數達30萬。

同時,除與YouTube合作的各大廣播媒體外,部分藝人也通過開通自媒體頻道擴大影響力,間接豐富了YouTube平臺的內容資源。

另一方面,根據YouTube披露,全球每天YouTube觀看時長超過10億小時,結合YouTube高達20億的月活量,存在與谷歌系產品充分互動拓展社交領域的空間。


2.2.5. 其他應用產品

谷歌搜索(Google Search):谷歌搜索引擎是谷歌公司的核心業務,也是目前互聯網上最大、影響最廣泛的搜索引擎。除了搜索網頁外,Google亦提供搜索圖像、新聞組、新聞網頁、地圖、影片的服務

谷歌雲盤(Google Drive):谷歌雲盤是谷歌公司推出的在線同步存儲服務,於2012年4月24日起逐漸開放給用戶使用。

谷歌雲盤為用戶免費提供15GB的存儲空間,並集成了谷歌文檔服務,能夠實現多設備間同步。

谷歌郵件(Gmail):谷歌公司於2004年4月1日發佈的免費電子郵件服務,截止到2018年10月Gmail活躍用戶達到15億。

Gmail具備達15GB容量的存儲空間,在全球個人用戶中廣受歡迎。

谷歌相冊(Google Photos):谷歌相冊由谷歌在2015年5月發佈,是旗下圖片存儲和分享服務產品。

谷歌相冊包含無限的照片、視頻存儲和相關應用,支持最大1600萬像素的照片和最大分辨率為1080p的視頻。

2019年7月,谷歌相冊用戶規模突破10億。

谷歌視頻聊天(Google Duo):谷歌視頻聊天是谷歌開發的一款視訊電話手機應用,同時提供Android和iOS版,於2016年5月18日發佈。

谷歌視頻聊天使用電話號碼,推出2天后便爬升至Google Play免費應用榜單的第一名。


2.3. GMS對谷歌有何意義

GMS服務是谷歌有意附著於Android操作系統項目的產品,且呈現出增強GMS服務,弱化AOSP開源項目的趨勢,其對谷歌的重要性不言自喻。

我們認為GMS服務主要對谷歌有以下增益:


GMS為谷歌提供捆綁應用媒介,間接推廣自身App產品。

事實上,移動服務對於推廣廠商軟件產品幫助巨大。

根據谷歌2016年在歐洲市場的統計,蘋果iPhone 7的iOS系統內置39個蘋果公司預裝App;
微軟Lumia 500的Windows 10 Mobile內置47個微軟公司預裝App;

三星 Galaxy S7上的Android系統內置11個自谷歌公司App。

因而,通過提供GMS服務,谷歌公司可以變相要求手機廠商搭載自家App,從而實現間接盈利。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GMS幫助谷歌加強中央監管,是Android反碎片化有力工具。

隨著Android操作系統全球裝機量的持續提升,Android碎片化問題變得日益嚴重。

截止至2019年5月,仍有0.3%的手機終端在使用Android 2.0版本操作系統,而最新的Android 9.0版本使用量僅為10.4%。

大量的Android版本持續使用,為谷歌公司維護和App軟件開發商開發大幅增加了成本。

谷歌通過推出GMS服務,並將部分Android功能轉移其中,有利於加強公司管理,並通過雲化更新實現無縫升級。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GMS是商業服務,本身收費或以交叉補貼形式為公司盈利。

與Android的開源項目AOSP不同,GMS本身是產生雲服務及開發維護成本相關的開銷的商業化服務產品。受到歐盟對谷歌Android壟斷罰單的影響,谷歌進一步明確了GMS的收費模式,相關規定在2019年2月生效。

根據谷歌官方提供的說明,GMS針對每臺移動終端設備的OEM授權費用為40美元。

儘管通過完全搭載谷歌配套捆綁產品可以得到谷歌公司“補貼”,從而實現免費搭載GMS服務,但這種交叉補貼模式仍可使谷歌公司獲利,例如嵌入廣告等。


2.4. GMS為何難以被替換

我們認為,GMS服務難以被替換主要有以下三點原因:

實現推送功能,掌握“App-用戶”互動橋樑。

推送是GMS的核心功能之一,是谷歌效仿蘋果iOS的APNS開發而來。

推送功能實現移動端操作系統內App軟件在非運行狀態下,通過GMS/APNS等系統服務實現向用戶的消息、服務、推廣等信息通知,例如社交軟件新消息提醒、訂單信息通知、App活動推廣信息推送、相關資訊推送等。


GMS內置App形成用戶黏性,融入生活方方面面。

谷歌GMS服務同步內置了全家桶App應用,涵蓋了地圖、視頻、郵件、社交等等,能夠提供用戶生活、出行、辦公等一體化解決方案,通入深度融入綁定用戶,從而形成使用黏性。

通過提高用戶的替換成本,建立了產品的護城河。


硬件廠商針對GMS已投入適配成本,軟件廠商已培養出開發習慣。

谷歌GMS服務的一套認證流程本質上打造了Android系對應的標準。

為滿足發佈標準,硬件廠商與軟件廠商均需要滿足相應的準則,從而形成習慣不易更改。

在國內,甚至滋生出了專門從事谷歌GMS服務認證測試及申請的小微企業。


3. 華為HMS服務深度剖析

3.1. HMS服務發展歷程回顧

HMS Core是華為移動服務提供的端、雲開放能力合集,從而實現跨設備、跨平臺的一致性,併為平臺App應用提供核心能力支持。

HMS Core服務目前已迭代至HMS Core 4.0版本,月平均用戶數由2018年6月4.2億增長至2019年6月的5.3億的規模,同期平臺註冊開發者由45萬增長至91萬。

同時,融入HMS Core體系的App數量也由2萬增長至4.3萬。

HMS Core目前已在全球170多個國家得到應用,並嚴格遵守GApp、GDPR等安全及隱私相關規範。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產品大幅革新,服務廣泛延展。

HMS Core目前已經歷多個版本迭代,目前已公開相關開發及功能文檔的是2.0和4.0兩個版本。

早期的HMS Core 2.0版本僅實現了移動服務的雛形,包括推送服務、支付服務和遊戲服務。

相比於早期版本,HMS Core 4.0版本進一步拓展了地圖服務、廣告服務、雲空間服務等,使HMS Core服務的可用性獲得大幅提升。


3.2. 華為HMS服務佈局全透視

重金投入打造生態。

作為移動終端服務的後進者,為加速市場拓展的加速,華為投入鉅額資金用於支持HMS服務生態的發展,建立了規模10億美元的全球基金用於資助開發者。

2019年12月,華為宣佈將對移植到華為HMS服務生態中的App提供高達2萬美元的補助與獎勵。

2020年1月,華為宣佈在英國提供2.6億美元的資金用於幫助開發者將App移植到華為HMS服務生態中。

同時,華為也與印度本土多達150個App相關軟件廠商進行洽談,目前MakeMyTrip和Gaana等印度軟件廠商已在華為HMS服務上發佈相關App。


服務類型廣泛,基本覆蓋GMS功能。

HMS Core共提供22種服務,包括華為帳號服務、廣告服務、分析服務,基本涵蓋了谷歌在GMS中植入的功能,地圖服務、雲盤服務等核心業務已進行相應搭建。

根據華為官網信息,我們將華為HMS服務與谷歌GMS服務進行了對比: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通過與谷歌GMS服務的對比,我們認為華為HMS服務存在以下幾點優勢:

(1)緊密結合華為移動終端市佔率優勢,在可穿戴設備等領域開展業務。

根據Statista統計,華為手機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13%,同時已通過“1+8+N”戰略在多終端進行佈局,高市場份額的自有硬件終端將為華為推廣HMS服務提供良好的用戶基礎。


(2)華為雲作為堅強後盾,同步、推送及存儲業務紮實。

不同於谷歌公司以搜索引擎業務起家,華為一直緊緊依託於相關硬件及通信設備業務,打造了自芯片至應用全棧式的華為雲產品體系。

考慮到移動服務的同步、推送及存儲業務均高度依賴於雲服務,華為HMS服務在以上領域具備堅實的基礎。


(3)充分重視人工智能技術,開展相關服務領域優先佈局。

華為在HMS服務中添加了大量AI相關產品,包括機器學習服務以及可能相關的分析服務和線上身份快速驗證服務等。

我們曾在報告《華為的AI野望——任正非心中真正的大產業》中充分解析過華為在AI自底向上的豐厚儲備。

儘管競爭對手谷歌在AI領域同樣有豐富的技術儲備,但目前尚未正式將相關服務列入GMS體系或提供給用戶使用。


新興業務佈局已然展開,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相比於谷歌GMS服務,華為在搜索引擎、郵件業務上仍有缺失,同時缺乏在社交領域打造產品的經驗,遊戲業務用戶基礎有限,相關服務的提升空間很大。

其中,地圖業務作為移動終端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是華為重點佈局的一塊業務。

在2019華為開發者大會上,華為已發佈了華為地圖服務Map Kit,表明其相關技術已進行了一定的儲備。

同時,華為已在2019年7月完成了甲級測繪資質的相關申請,並自研了AR全場景空間計算Cyberverse技術。

並在2019年4月與四維圖新簽訂戰略合作框架,雙方在2019年11月宣佈進行導航電子地圖、自動駕駛地圖等領域的廣泛合作。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3.3. HMS機會何在


華為HMS服務正以極快的速度成長,目前已完成了基本移動服務相關產品的搭建。

然而,谷歌公司及GMS服務生態的強大始終是華為HMS服務推廣過程中巨大的挑戰。

因而,市場上一部分觀點認為華為HMS服務僅有望在局部市場進行有限拓展,難以全面發展。

對此,我們認為華為HMS服務儘管面臨著強大對手的挑戰,卻仍存在著以下機會:


歐盟與谷歌多番大戰,華為HMS服務有望從中獲益。

近年,處於維持市場平衡和保護歐洲本土企業的目的,歐盟曾多次對美國科技公司開出鉅額罰單。

其中,谷歌是所有美國科技公司中接受罰單額度最高的公司,且相關處罰與GMS服務高度相關。

根據歐盟反壟斷部門調查文件內容,歐盟認為谷歌通過GMS服務強制要求手機廠商搭載自身搜索引擎、瀏覽器等服務和產品,構成了壟斷競爭,因而在2018年給出高達43.4億歐元的罰單。

同時,如不結束這一行為,谷歌將面臨平均5%日營收的罰款。

作為反制,谷歌公司決定對歐洲地區手機廠商搭載GMS收取40美元/臺的OEM授權費用。

因而,歐盟地區對替代GMS的移動端服務具有很強的需求。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積極籌備加入GDSA聯盟,集眾人之力挑戰谷歌。

據路透社報道,華為、小米、OPPO、vivo四大國產手機廠商正聯手打造一個應用平臺,“全球開發者服務聯盟”(GDSA)。

GDSA能夠讓中國以外的開發者將App應用同時上傳到這四家手機廠商的應用商店中。

該平臺有望在2020年3月份推出,並將覆蓋包括印度、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在內的9個地區。此前,小米、OPPO、vivo三大國產手機巨頭曾於2019年8月19日聯合成立了“互傳聯盟”。若華為進入新的GDSA聯盟,將有望整合國產手機廠商資源,進一步挑戰谷歌GMS生態。


借力打力,5G時代AIoT彎道超車。

我們曾在報告《5G+AI:鴻蒙初闢 智聯萬物》中對未來計算機行業發展作出展望,認為在5G時代下AIoT將加速落地。

事實上,谷歌也正在針對AIoT應用基於Android進行Android Things、Android Cars等相關拓展。

儘管谷歌Android項目在移動終端操作系統上獲得巨大成功,在IoT領域及智能汽車領域仍處在探索階段。

華為在可穿戴設備、智能家電等IoT領域佈局已久,也在積極開展智能汽車相關業務。

因而,在AIoT這一新興藍海市場,華為HMS服務有望抓住機遇,實現彎道超車。


國內市場為基本盤,積極開拓發展中國家市場。

就國內市場而言,受相關政策影響,國內用戶長期使用定製版Android,其中並不包含谷歌GMS服務。

因而,國內市場本身對GMS不敏感,有利於華為HMS服務的開拓。

就發展中國家市場而言,華為正在積極開拓相關市場,並已在印度展開了相關嘗試。

由於小米等國產手機廠商已深耕印度市場多年,在印度穩居市場第一。

同時,根據DotC United相關統計,印度非遊戲 App 免費榜中,印度本土產品佔據 35%市場份額,中國廠商App也具有一定份額,造成印度市場本身對GMS的依賴度不高。

因此,華為HMS服務有望借力印度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率先打開局面。


4. 華為推出HMS服務有望成為國產軟件的歷史性轉折點


1、截至20年1月份,HMS 月活用戶達4億,有望為進入HMS軟件服務商直接帶來4億增量月活用戶,實現操作系統級的捆綁覆蓋。

根據Statista相關測算,全球智能手機用戶規模在2021年達到38億,結合華為手機近5年的市佔率,假設其在2021年佔有率達到20%且每臺手機均搭載華為HMS服務,則對應用戶規模約為8億,目前華為HMS服務月活用戶約為4億。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2、華為HMS覆蓋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有力帶動HMS生態內企業從國內推向全球,從服務國內13億用戶到面向全球33億移動互聯網用戶。

華為手機高達13%的全球手機終端市場佔有率有望為合作伙伴進一步提升國內市場地位,並打開海外市場。


3、谷歌GMS作為安卓生態最核心商業載體,其谷歌商店18年營收就達到248億美元,蘋果商店收入更達466億美元,隨著華為HMS全球大力推廣,華為商店預計有10倍以上的增長空間。

根據華為官網披露,華為在HMS服務相關開發領域進行大量投入。

在未來,華為還計劃將提供10億美元的獎勵基金以激勵開發者共同搭建HMS生態。


應用商店:應用商店是谷歌、蘋果等傳統移動端操作系統巨頭拓展自身軟件生態體系的主要依託,因而也是華為HMS服務重點打造的對象。

根據SensorTower相關統計,谷歌旗下的Google Play和蘋果旗下的Apple Store在2018年的營收規模分別為466億美元和248億美元,並均實現了超過20%的年增長。

相比之下,華為HMS服務目前月活用戶僅為4億,假設每個用戶貢獻營收50-100元,則華為HMS服務由應用商店帶來的營收僅為200-400億元,相比於國際巨頭有10倍以上的空間。

應用商店在培養軟件生態的同時,也將構造自身的一套設計標準,包括開發及相關測試等,相關公司將顯著獲益。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地圖:參考谷歌GMS服務特點,Google Maps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我們認為在各類華為HMS服務新興應用服務中,華為地圖服務提升空間最大。

根據谷歌在2019 I/O開發者大會上公佈的數據,目前Google Play的月活躍設備數已達到25億臺。

根據華為官網披露,華為HMS服務應用市場月活用戶達4億。

假設搭載谷歌GMS的設備均預裝Google Maps,若華為HMS服務充分拓展地圖業務,其市場規模應達到Google Maps業務營收約16%的水平。

根據Morgan Stanley相關測算,谷歌公司Google Maps在2019年營收貢獻將達到29.5億美元,2020年將達到48.6億美元,至2023年有望達到110億美元,其中PC端與移動端貢獻比例約為1:10。

根據以上數據,我們認為華為地圖遠期潛在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元。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5. 投資建議


華為HMS服務的推出將有望進一步完善華為在移動終端產品體系,從而具備更強大的實力來挑戰谷歌Android生態。

相比於谷歌及蘋果等巨頭移動端操作系統百億美元級別的營收,華為HMS服務具備10倍以上的成長空間。

去年的華為事件是國內半導體產業的重大拐點,我們認為,華為HMS將成為國產軟件企業走向全球的歷史性轉折點,意義極為重大!

持續推薦與華為在各個細分領域進行深度合作的行業龍頭:四維圖新、科大訊飛、夢網集團、中科創達、網達軟件、誠邁科技、掌閱科技等。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HMS深度:中國“安卓”崛起的終局之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