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來人的經驗看,順利自由

經過此次疫情,很多公司都開啟了線上辦公模式,大家從格子間的面對面,到體驗線上辦公的工作模式,新鮮感與不適應並存,有些人也開啟了移動辦公的職業規劃之路,那麼,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呢?選擇這條路的不同階段,有哪些注意事項呢?

作為已經移動辦公近一年的過來人,想和大家分享下自己這一年移動辦公的工作體驗,希望能給到有需要的朋友一些有用的建議。


一、開啟自由職業之路的契機


年初的一個工作機遇,我正式開啟了移動辦公模式,成為“遊牧一族”,雖然之前接觸過自由職業freelancer,但還沒有真正體驗、經歷過。至今為止,我的移動辦公狀態持續了近一年,經歷了最初的新鮮探索期,到卡頓的瓶頸期,再到狀態突破期……,不同的職業階段,狀態和挑戰也不同,我們需要不斷調整。

和朋友們聊起來這種工作方式,得到的回應幾乎都是:哇塞!不用上下班打卡擠高峰,想去哪去哪,多自由~”確實沒有每天固定的上下班打卡,但是也會面臨不同於正常上班族的困境。

總之,不過每種選擇都有光鮮一面和困難挑戰的一面,沒有完美和一帆風順,最主要還是看,自己最適合什麼。


二、第一階段:新鮮體驗期

最初進入適應階段,是開心興奮的狀態,一方面:少了很多固定條框的限制,另一方面:不同的工作場景,能更換不同的想法。所以,如果工作性質需要足夠的創新和靈感,可以選擇工作場所,會有不同的啟發。

從最開始的家裡、咖啡廳、圖書館的靜坐辦公,到後來地鐵候車室、高鐵、景區、補習辦公室、舞蹈教室、便利店,甚至馬路邊……都是移動辦公的場地,不同地方不同的靈感想法。總之,一個人的辦公環境,長期待在一個地方,會封閉到靈感枯竭,體驗下來,移動辦公的效率和靈感確實比靜坐的靈感來得快和豐富。

不過,這個階段的挑戰是:

  1. 自我管理。不同於常規同一辦公場所的合作溝通,面對面接觸有十足的溝通信息和信任,上班時間內坐著完成任務,沒了監控和督促,更多是自律的自我管理和時間管理;
  2. 有效溝通。彌補線上文字溝通的不足,對含糊不明確的任務及想法需求就需要及時溝通處理;
  3. 建立信任。合作雙方初期的信任建立非常重要,就需要根據線上任務和需求及時響應處理。

既然是移動中,就需要一個隨用隨取的輕便方便又好看的揹包。


三、瓶頸磨合期

隨著工作範圍和內容量的逐漸擴大,工作壓力增加。同時,沒有固定同事圈子的工作環境,長期一個人處理工作事項容易感到孤立無援,狀態嚴重的時候,會有孤獨自閉,自我懷疑、情緒不穩定的時候。

這個時期,你需要及時覺察情緒狀態並及時調整,可以尋找能給與支持的環境,或者強制將自己放到人群多的工作環境中。

此時,可能面對的挑戰,就是學會多線程工作管理和平衡工作與生活狀態。

  1. 多線程工作管理:一方面及時溝通響應合作方的需求,另一方面提前與供應商確立任務提交時間點,同時,做好直接接觸客戶的工作內容的執行發放。體驗下來,總之,提前安排時間事項是要點,根據變化及時響應和反饋進度是關鍵;
  2. 穩住主心骨是前提:在需要響應多方的需求時,尤其在時間緊湊的壓力狀態下,如果時刻處在滿足別人期待的被動狀態,魂飛魄散、四分五裂的感受撲面而來,如果相處的能量失衡,將會體會到更多命令、指示和壓迫的感受,及時跳出來反饋表達感受是當下好的解決辦法,下次的教訓是抓穩自己的工作任務為核心前提,再去響應其他變化;
  3. 工作和生活的平衡:工作果斷速戰速決,生活順應變化發展,建立邊界防護,陰陽能量平衡調節。

自由移動辦公狀態還在繼續中,也正經歷第三個階段:突破前進期。

後續更多自由職業的工作體驗和心得,將陸續在平臺更新,歡迎頻道和共同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