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時隔23年重回柏林,帶來了這部“心靈史”

賈樟柯時隔23年重回柏林,帶來了這部“心靈史”

1905電影網訊2020年2月21日,賈樟柯的紀錄片《一直游到海水變藍》於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首映。

此次本片入圍了特別展映單元,距離他上一部紀錄片《海上傳奇》已經有10年,距離他上一次、也是第一次來柏林已經有23年。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的首映禮現場,賈樟柯帶著幾位工作人員一起走上紅毯,依然是一臉謙和淡然的笑容。這一趟來得不容易,但終於,一直飛到了處女作首映的城市,回到了賈樟柯電影人生真正開始的地方。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賈樟柯導演攜作品出席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

《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這部電影,分18個章節,以馬烽、賈平凹、餘華和梁鴻四位來自不同代際作家的人生經歷和口述歷史,展現社會變遷中個人與家庭的際遇,串聯起對1949年以來關於國家的共同記憶,形成一部跨度長達70年的心靈史。

作家馬烽已經不在人世,於是影片開頭,宋樹樁、武士雄等這些賈家村的老人們,作為他的同時代人,作為他作品中那些質樸農民的原型人物,面對鏡頭,開始訴說一件件往事:餓到吃草,開會治水,宣傳、響應婚姻法,體驗自由戀愛……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老人們喝著茶,在家人的簇擁下,在餃子氤氳的水蒸氣中,淡然地回憶往昔。馬烽的女兒坐在父親的銅像前,就好像和父親聊天一般,細數父親進京又回鄉,尋找靈感的寫作往事。

隨後鏡頭切往賈樟柯主辦的呂梁文學季,快剪出與會近三十位文學家、詩人或批評家演講、對談的場景:莫言、餘華、梁鴻、蘇童、阿萊、葉兆言、于堅、格非、歐陽江河、韓東、西川……匆匆掠影,彙集了當代文壇紮根鄉村、言說歷史的知識分子。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呂梁文學季現場

第八、九章的核心人物是賈平凹。他坐在自己家,背靠著“白眼觀世”的橫幅,操一口陝西方言,娓娓道來。

講自己小時候去老表家偷紅樓夢,講父親被打成反革命,講八十年代投身蓬勃發展的文學運動,講年輕時候迷上梵高、高更和畢加索,講82年回到商洛染病,寫作長篇《浮躁》……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作家賈平凹

接著影片走出中原,來到東部沿海浙江省海鹽市,餘華的家鄉。

餘華坐在小吃店門口,就跟弄堂聊天一樣,臉帶笑意,對著鏡頭說自己小時候在太平間睡午覺的奇事,高中時狂讀遺留小說的往事,收到的第一張女孩子遞的字條,公費去北京為《北京文學》雜誌修改自己第一篇發表的小說,拿著補貼用一個月把北京玩禿了。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作家餘華

本片採訪的最後一個作家梁鴻,真正走上鄉土寫作之路則是2000年以後了。她以女性特有的細膩,將自己家庭坎坷掙扎的一路掰開揉碎講個清楚。

說起自己早逝的母親、年紀輕輕就撐起家庭的姐姐、至今無法親近的父親,她眼角帶淚。可梁鴻如今在北京上學的兒子,似乎已經對母親的家鄉感到十分陌生了。河南梁莊,在兩代人的記憶中,冷暖迥異。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作家梁鴻

這部長達兩個小時的《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迥異於賈樟柯前兩部人物紀錄片《東》和《無用》的輕盈簡短,也比2010年首映於戛納的《海上傳奇》更加瑣碎和細緻。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賈樟柯過往紀錄片

四位作家的個體敘述形成一個鬆散的四重奏結構,層層塗抹出厚重的歷史底色。賈樟柯偏愛的口述史形式,讓採訪對象包含情緒的表達,通過攝影機的鏡頭,幾乎衝破銀幕。

全片很少使用文獻影像,兼顧電影與文學的特性,儘可能地減少觀察的成分,而是讓每個具體的人,表達、表達,不停地主動表達。

在章節與章節之間,賈樟柯請賈家村的普通農民,走到鏡頭前,朗誦他喜愛的文學作品選段。

於是,觀眾們能看到農婦字正腔圓地念沈從文那句“橋的那頭是青絲/橋的這頭是白髮”;能看到穿著整齊的農民在田間揮舞鋤頭,搭配帶著方言口音的普通話旁白于堅的詩:“高舉著鋤頭/猶如高舉著/勞動的旗幟”。

他用自己拍紀錄片慣常愛用的設計,不斷形成離間效果,警告觀眾,在他這裡,紀錄片是主觀的,歷史的敘事是個人的。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為了和自己的敘事電影形成差別,賈樟柯在《一直游到海水變藍》中並沒有選用自己喜歡的流行樂,而是利用西方古典樂抽象的形式、固定的結構,編入影片文本。

於是麥田茫茫的遠景、農民苦耕的固定鏡頭、書寫者回鄉的長鏡,時常伴隨著肖斯塔科維奇、拉赫瑪尼諾夫的交響樂,甚至普契尼的歌劇。這種反常,讓許多賈樟柯的粉絲都大呼不適應。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這一意孤行、又落到實處的作者風格,放在一部本土文學色彩濃厚的紀錄片中,恐怕在國際電影節難有市場。

許多外國記者看完本片後,抱怨賈樟柯根本不給任何語境提示,讓不熟悉中國當代文學的觀眾很難理解敘事者的作家身份;再者本片不夠緊湊嚴謹、略顯凌亂的結構,更給觀眾的理解帶來困難。

究竟為什麼要拍這部紀錄片,為什麼要這麼拍,恐怕是賈樟柯這兩天被問到最多的問題。或者說緣起為呂梁文學季拍攝記錄影像,或者說為了記錄喜歡的作家,或者說為了用電影和文學反哺家鄉,影評人們給賈樟柯找出了各種各樣的理由。

面對提問,他在新聞發佈會上說,他覺得紀錄片應該去面對而客觀呈現,而不要進行去評價。1949年到現在經歷了很多變革,那麼多人口經歷過那段生活。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導演不是社會學家,不要去評判這些實踐是對是錯,任何社會實踐都要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我在做田野調查的時候,看到水利設施,五六十年代建好的,是那時的一種遺留,直到現在都還在使用,馬烽和村民的回憶,都代表曾經的社會形態。”

時隔十年再次拍攝紀錄片,是因為在他心中,重新回顧和講述歷史,永遠是避不開的問題。“通過電影的方法來記憶,從這個角度來說紀錄片有個機會讓我們回顧我們曾經怎樣生活過。我們雖然已經進入快速城市化的過程中,但在過去的時候,有七八億人口生活在農村,隨著對於城市的經驗越來越多,鄉村的記憶越來越少,這樣的影片是鄉村的記憶和我們的關係,這些作家都是從鄉村開始的寫作,從我們的農村的生活到現在,1949年之後到當代的歷史,用紀錄片書寫歷史,尋找歷史的證人。”

贾樟柯时隔23年重回柏林,带来了这部“心灵史”

無論人們是否喜歡《一直游到海水變藍》,都不得不承認,賈樟柯還是那個赤子之心不變的汾陽小子:“正是在這片土地,我寫下了我的第一行文字,拍下來我的第一部電影,我將懷著一顆非常虔誠的心,去追溯、記錄我所仰慕的文學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