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疫情,雙方不直接見面興化法院通過網絡視頻開庭“判案”

揚子晚報網2月23日訊 (通訊員 史道智 顧秀文 許薇 記者 王國柱)疫情防控期間,為減少訴訟雙方流動以及直接接觸,興化市人民法院嘗試“不見面”辦案法。2月21日下午,該院訴訟服務中心通過“江蘇微解紛”微信小程序,成功調處一起民間借貸糾紛案件。

防控疫情,双方不直接见面兴化法院通过网络视频开庭“判案”

法官網上“開庭”

事情要從去年2月份說起,被告陳某明因資金週轉需要向陳某傑借款10000元,因平時關係較好,雙方並未約定還款日期。幾個月後,陳某傑多次向陳某明索要欠款,陳某明均以手頭緊、資金週轉不過來等理由搪塞,急需用錢的陳某傑於今年2月18日以郵寄的方式向興化市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法院立案庭工作人員收到陳某傑郵寄的快遞件後,考慮到雙方分別在崑山、東臺兩地,疫情期間人員流動不便,決定將此糾紛委派駐院調解室利用網絡視頻進行訴前調解。

“您好,是陳某傑嗎?我是興化法院立案庭的法官,我們已收到您的立案材料,但當前處於疫情防控時期,為了更好地維護您的合法權益,我院決定利用互聯網對您的案件進行遠程訴前調解。”2月18日,立案庭法官分別通過電話聯繫到了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均為“90後”,對於網上調解也是爽快地接受,並約好21日進行調解。

21日下午,經過前期的調試和準備,駐院調解員朱連通過電腦“江蘇微解紛”小程序登陸到“虛擬”調解室中,並聯系原、被告順利利用手機登錄“江蘇微解紛”小程序進行視頻調解。原、被告及調解員按約定時間在網上進行了當事人主體資格認證,當事人分別進行陳述、舉證。由於案情事實較為清楚,雙方無分歧,在線調解十分順利,調解員提出了化解方案,當事雙方均表示接受,原、被告很快達成一致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