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治病患千餘名泰康同濟成為"戰疫"主力軍


截至2月23日18時30分,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當日在院確診患者達到1002名,收治還在繼續。在這次抗疫中,經過醫療資源整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從原計劃提供860張床位,提升至1060張床位,其中中重症床位及ICU床位達780張,成為武漢這個生死戰場上的"主力部隊"之一。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從一家還在籌備中的三甲標準國際水平的綜合醫院,到被確定為 "新型肺炎確診病例治療點";從醫院提前啟用,接收輕症患者,到由軍隊支援,接收重症患者。這短短的10多天中,泰康保險集團、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慨然出征,以義無反顧,夜以繼日的英勇奮戰,書寫了這場疫情阻擊戰中的天地英雄氣。


同呼吸共命運,三天搶出個"方艙醫院"

"昨晚做了一個夢!我們醫院今早要迎患者。明亮的大廳裡,一群訓練有素的年輕護士姑娘們唱著歌,做著操,排隊消毒做運營的準備工作!我站在那裡,心裡有一種說不出的喜悅!我們嘔心嚦血近四年的現代醫院沒有張燈結綵,沒有鑼鼓震天,沒有高朋滿座。在非常時刻爭分奪秒,緊張有序地開張了!多麼有意義啊!與這座偉大的城市同呼吸共命運!將成為我們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在泰康同濟(武漢)醫院接收首批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後,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動情地分享。

收治病患千餘名泰康同濟成為


這座投資近40億,環境高雅、設備先進、名醫匯聚、管理國際化的醫學中心,是泰康作為險資辦醫代表,不斷摸索,首個自建的以患者體驗、質量安全、效率與公平為核心的醫療健康服務旗艦。泰康同濟原計劃於2020年上半年的"世界大健康博覽會"期間開業,用陳東昇的話說,是作為給家鄉湖北的一份獻禮。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寫了這座醫院的命運,而這一切也必將在整個中國醫療衛生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2020年1月下旬,疫情爆發;1月23日武漢封城,湖北省醫療資源緊缺。四面八方的信息中,那些等待床位的患者,那些渴望醫療救助的市民,都讓泰康集團上下無比心焦。對於泰康同濟(武漢)醫院來說,此時此刻,能有誰比這些肩負救死扶傷天職的醫護人員們更渴望挺身而出的呢?但是,客觀的分析現實條件,除了證照不齊外,還有很多接診條件也不能滿足,氧氣、通風等硬件設施不到位。

然而,泰康並沒有等待。基於對疫情醫療形勢敏銳的判斷,醫院火速組建起60人的突擊隊,同時積極儲備防護物資、口罩、隔離服等。此時的武漢,不管場地、床位、醫護人手,都是緊缺的,有什麼就給什麼,不管用什麼形式,盡最大努力貢獻力量,做好隨時上陣的準備。

隨著疫情防控保衛戰的形勢愈發嚴峻,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萬人。2月2日,在對自身條件縝密的考量下,泰康保險集團向政府部門正式提出請戰,泰康同濟要在這場武漢保衛戰中貢獻更大的力量。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旦接收新冠肺炎患者,意味著醫院成為傳染病定點醫院,即使疫情過去,也無法預知會給醫院未來的正常運營帶來多少影響。另外,如果啟用,醫院當前的硬件還需要進行大量改造工作以滿足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條件,短期的使用後,再恢復成原樣,預計額外成本投入將不少於一個億。

2月6日晚9點,一直有著濃厚家國情懷,又是湖北人,桑梓情深的泰康保險集團董事長陳東昇再一次做出了重大決策:"不惜一切代價,舉全集團之力支持泰康同濟(武漢)醫院,英雄出征,勢必打贏這場人民的抗疫戰爭!" 漫天硝煙中,衝鋒的號角吹響!2007年,泰康投身養老、醫療健康事業,從一家壽險企業跨入大健康領域。經過12年的積累,已經在全國擁有了19城養老社區及康復醫院、5大區域醫學中心、專科醫療體系的佈局規模。其中區域醫學中心總規劃床位近5000張。12年的功力:堅實佈局、專業團隊、運營能力、資源整合的硬實力,給了這次英勇出擊、沉著應戰最大的底氣!

連夜11點,醫院全體幹部員工召開了線上會議,令人感動的是,在危難面前,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都紛紛請纓上前線,更有不少身在外地的醫生當即表示馬上想辦法逆流回漢!就在這一夜凌晨,醫院執行院長肖駿寫到:"想過很多種隆重開業的樣子,誰曾想到泰康同濟這艘醫療航母,會在如此驚濤駭浪之下,撥開籠罩這座城市的陰霾,以這樣勇敢的姿態投入戰鬥!"

另一邊,與時間進行瘋狂賽跑的是醫院的項目部團隊,當得知醫院門診樓目標改建成500張床位的方艙醫院,2月10日收治輕症患者的任務時,他們沒有半點退卻,擼起袖子加油幹!綜合醫院的門診樓和方艙醫院完全是兩個不同性質的醫院配置,需要重新設計、改建。比如方艙醫院需設傳染病醫院專有的"三區兩通道",要有病床隔斷、生活冷熱水、電力、消防、汙水處理等。僅汙水處理一項,正常工期得一個月。如今,整體改建包括設計、審核、施工在內只有三天三夜。一場硬仗迫在眉睫。


時間緊,任務重,關鍵是缺人。春節本就用工荒,趕上疫情,當地已無工人。6日當晚,項目部連夜全國尋人。總包公司中建三局緊急從已完工的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抽調工人;中建五局從長沙專車調人;四川港通、成都聯邦從成都出發驅車20多小時馳援……大家從全國各地排除萬難趕來。7日圖紙設計,8日方案審核修改,當晚工人"殺入"醫院,手腳並用連軸轉40個小時後,門診樓改造完畢!

為了儘早取得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的批覆,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副院長張銘不顧嚴寒的天氣,多次跑到市防疫指揮部,有時候政府的工作人員忙得顧不上招呼,他就坐在臺階上等,歷經一番周折,終於用最短的時間,在2月8日獲得了同意泰康同濟成為"新型肺炎確診病例治療點"的正式批覆。

就在那一天出征儀式上,司歌響起,當唱到"國泰民康"時,許多人止不住留下了熱淚,這淚水裡閃耀著兩種光輝——奉獻和希望!


"拆家式"改造,只為搶出一條生命通道


2月11日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來到泰康同濟視察指導,並考察了醫院各項硬件條件;2月13日上午,經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批准,醫院被正式確定為參照武漢火神山醫院運行模式,由軍隊支援,承擔確診患者醫療救治任務。同日,湖北省衛健委核發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准予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執業,醫院性質為非政府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

從方艙醫院輕症定位,到接收中重症患者,在抗疫的戰場上,泰康將挑起更重的擔子,這一晚,所有人無眠。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挺軍一行連夜逆流而上,親赴武漢,坐鎮督戰。

要具備重症接收的條件,硬件又是第一大挑戰。相比門診樓改造,這次級別提高,規模擴大,挑戰更大。除增設"三區兩通道"外,要建專用負壓病房,消毒中心,臨床檢驗等,其中負壓病房改造難度和工程量最大。所謂負壓病房是指在特殊裝置下,病房內的氣壓低於病房外的氣壓,外面的新鮮空氣可以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汙染過的空氣通過專門的通道及時排放到固定的地方,特殊處理。這樣病房外的地方就不會被汙染。尤其ICU,現在的26張床都要改造成負壓病房,需新建一個長50米,寬1.6米,高63釐米的通風道,正常情況下10個工人需要半個月完成。人手少,材料缺,同樣的問題再次出現。

2月13日夜,泰康同濟(武漢)醫院燈火通明,泰康保險集團總裁劉挺軍針對現場的問題,一項項仔細詢問並協調解決。施工過程中缺一種配件,溝通後供應商表示第二天上午發貨晚上可到,劉挺軍當即指示:"既然是現成的東西,為什麼今晚不能發貨?非常時期,大家要打破常規思維,盡力趕早完工"。

收治病患千餘名泰康同濟成為


"軍令如山,兵貴神速",既有建築沒有風道,就臨時建在走廊裡。材料不夠,夥伴們就從地下室等暫時不用的地方拆下來、人抬肩扛、連接、安裝。人手不夠,項目部、施工單位、工程師、管理者能上的全上。整個醫院改造期間,前前後後投入300多人,至少有一半以上48小時沒閤眼。在武漢降溫寒冷的夜裡,有的工人實在困了就找個椅子眯一會兒,醒了繼續幹。

前線戰鬥得很苦,最後基本上就是肉搏了。2月14日,當醫院在戰地中揭牌,項管中心總經理王成林回憶:"當時雖然站著,但我已睡意濛濛,眼皮都抬不起來了"。

在這場"拆家式"救援裡,短短几天的時間,太多泰康同濟人留下了平凡又偉大的身影。人手不足,那些平日裡拿柳葉刀聽診器的醫護,來回奔波幫忙裝載卸貨;那些受人景仰的科主任、大專家們,彎下腰跟工人、志願者們一起搭病床收拾病區;那些剛剛參加工作的"小朋友",一人扛起了幾百人吃住的任務,安排酒店,對接餐飲,絲毫不差。戰鬥還在繼續著,泰康同濟這些拼搏在最前線的勇士們,給了所有人必勝的信心。

2月14日,醫院順利交接,軍隊醫療隊成功進駐。醫療隊一位負責人說:"泰康是一支戰鬥力很強的隊伍,招之能戰,能打硬仗"。

治療新冠肺炎需要哪些設備,需要多少?這些設備市場上是否能買到?買到之後能否及時安裝使用?緊急投入使用的醫院,面臨著設備、物資的大考驗。春節前,醫院按照正常計劃的90%的醫療設備均已到位,但這都是三級綜合醫院的裝備,並不是傳染病醫院的標配。

所有人心裡都沒有底。醫院採購人員一方面前往火神山醫院對標學習,另一方面與軍隊醫療隊溝通設備缺口。消毒物資、乾燥劑、呼吸機、ECMO、ICU吊塔配件、高效過濾控制器、防護物資等都需要緊急採購。

尤其是呼吸機,目標需求200臺,算上醫院自有、社會捐贈,政府調撥總共才86臺,有創呼吸機只有15臺,總體缺口較大;ECMO,被稱為拯救病人的最後一道防線,國內只有大型醫院才會配置,軍隊醫療隊提出6臺的需求,但市場上根本找不到,更甭提其單臺150萬-200萬元的價格;高度依賴設備的ICU,負壓所用的高效過濾器沒有,吊塔配件沒有。此外,醫護人員的防護物資最為緊缺,防護服、N95口罩缺口較大。一切充滿未知和挑戰。

收治病患千餘名泰康同濟成為

醫療及防護物資緊缺,泰康同濟受到了各方支援


"你們不要考慮錢的事,提高救治率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劉挺軍現場號令。泰康發動所有資源,調動朋友圈,不計代價全球市場掃貨。武漢大學校友企業家聯誼會、湖北省楚商聯合會、武漢大學校友會北京分會、安聯保險集團、上海復星集團、華泰保險集團、普洛斯、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亞信集團、德龍集團、武大校友張健等紛紛伸出援手,捐贈防護物資、組織提供貨源、幫找物流。正常情況下,物資採購有規定的流程要走,但這次採購,泰康在微信群內全部搞定,從領導決策到財務付款不超過一個小時,真正啟用了一條為生命開道的綠色通道!

收治病患千餘名泰康同濟成為

救治所需設備進場調試


眾志成城,有創呼吸機階段性供應100臺,兩臺分別從北京的宣武醫院和航天總院調劑支援的ECMO運抵。醫用吊塔配件廠家從國外發貨,緊急調配工程師。負壓病房必備的高效過濾控制器,連夜運到,通宵安裝,交叉測試,萬無一失。256排高端CT提前到位並安裝培訓,確保及時使用。防護物資也在陸續籌備當中。此次泰康採購的貨源來自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土耳其等全球多個國家。

2月19日,不得不稱之為一個"轉折點",改造搶工、設備進場勝利達成,全面準備工作基本完成,A、B樓接收中重症患者救治,實現滿負荷運行。接下來,包括專業工程師、前來支援的泰康之家·楚園的夥伴在內,醫院將形成每日47人的專業運行保障混編團隊,統籌管理、科學排班,24小時在線確保醫院後期運行平穩,做好軍隊醫療隊的保障工作。醫院所有的超500人團隊也將就地持續支持。

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在抗擊新冠肺炎戰役中誕生,危難當頭,匹夫有責,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必將成為泰康同濟(武漢)醫院和泰康醫療以及泰康保險集團永恆的精神財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