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中醫藥大學遠志環保隊對濟南市垃圾分類實施現狀走訪研究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 如今,垃圾分類政策不僅是當下熱議話題,也已成為我國解決環境汙染問題的重要步驟之一。為探尋垃圾分類實施現狀及影響因素,進一步推行垃圾分類政策,1月5日至1月8日,山東中醫藥大學遠志環保隊成員以作為全國首批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之一的山東省濟南市為例,開展了“回鄉看齊魯”社會調研活動。遠志環保隊分成若干調研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街頭訪談,問卷調研網絡等方法,分別對濟南市各區居民、環衛工人以及大學生等基層市民展開走訪調查。

山东中医药大学远志环保队对济南市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走访研究

遠志環保隊隊員們通過走訪濟南市多個小區瞭解到,大部分居民經常在手機、電視等地方看到垃圾分類相關的宣傳,對垃圾分類政策有所瞭解。他們非常看好垃圾分類的前景,認為這是解決當前環境問題的比較好的方法。他們雖有這方面的意識,但由於上班比較匆忙、見他人未行動、沒有明確的管理機制等多種原因,垃圾分類往往沒有付諸行動。隊員們在走訪時還發現,較多小區內還未有分類明確的垃圾箱,仍是比較單一的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垃圾箱。為期兩天的走訪活動結束後,該隊伍總結道,如今為解決垃圾汙染嚴重問題,國家政府十分關注並重視垃圾分類政策的進展,但居民環保意識薄弱,具體的管理、獎懲制度還未完善,嚴重影響了垃圾分類政策進一步實施,致使濟南市垃圾分類實施較好的小區屈指可數,垃圾分類政策進程緩慢。

山东中医药大学远志环保队对济南市垃圾分类实施现状走访研究

在對環衛工人展開問卷調查和採訪時,環衛工人表示,垃圾分類政策的實施公民都很關注,這是一個好的政策,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但是對於垃圾分類的具體分類標準和規則還需要進一步學習,雖說看過一些垃圾分類的知識,但是實際操作起來是比較費力的。首先他們一天的工作量比較大,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學習這方面的知識。環衛工人在工作的過程中經常遇到路人隨手亂扔垃圾的行為。同時,路邊的垃圾桶大多是比較單一的垃圾桶,中途轉運垃圾時仍存在混裝現象。

為確保調研數據的準確性,隊員們還在網絡平臺上發放了電子版的調查問卷,並及時對網絡調研數據進行了分析彙總。調查數據表明,位於濟南市各區的市民雖十分支持垃圾分類,願為建設“綠色中國”添磚加瓦,但因市民環保意識淡薄、政府宣傳力度不夠等原因,未能使垃圾分類政策發揮出更好的效果,這一情況與實地調研的情況大致相同,為此次調研提供更充分依據。

通過本次對基層市民的調研,隊員們較全面瞭解了市民心中的垃圾分類,也找到了影響垃圾分類政策實施的主要原因。雖然生活垃圾分類作為開展“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活動的重要內容,可以加快改善人居環境,不斷提升城市品質。但目前仍有很多因素阻礙垃圾分類的進一步發展,環境汙染問題日漸嚴重,需政府、市民共同努力,加快垃圾分類政策實施的步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