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也是37度,為什麼氣溫到了36度人就覺得熱了?

擎子yeerum


首先回答您的問題:

1.一般我們測體溫的時候,大多都會選擇在腋下夾上體溫計,這裡的溫度相較於其他地方的溫度和溼度都要高。一般來說,這裡屬於體內溫度,體外溫度是沒有這麼高的。

再者我們人體每天都在進行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的過程中就會產生熱量,而當外界的溫度過高時,我們身體產生的熱量就散發不出去,積累在身體裡。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就會感覺到非常的熱,有的時候可能感覺會上不來氣。

2.我認為並不是外界氣溫到了36攝氏度,人才會感覺到熱。當我們進行了劇烈的運動後或者是剛跑完步之後我們都會感覺到熱,這也是因為我們的身體產生了熱量,導致我們發熱並出現了熱的感覺。

3.也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探討。

人體的新陳代謝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什麼是新陳代謝呢?新陳代謝是指在身體內發生的一系列的化學反應,而這種化學反應是在酶的催化下有序進行的,它的過程就是分解體內的營養物質,為我們人體的生命機能進行供能。而這個提供能量的過程就伴隨著散熱,熱量的散發為人體提供了能量。

人體的體溫為什麼在37攝氏度左右?

我們每個人的體溫都是有所差別的,有的人高一點,有的人低一點。但大部分的人類平均體溫都在37°左右,這對於我們來說至關重要,這個溫度可能不會使我們遭受到病毒的侵害。由此可見,正確的體溫是我們健康的關鍵所在。眾所周知,新冠肺炎的一個確診指標就是發熱。

其實嚴格來說,人體的體溫每天都會有0.5°左右的波動。37°也只是一個大概率數字,由於人體對體溫的調節非常的精準,所以即使每天只有那麼一點波動,但對於人類來說,就會產生很大的變化,人體就會有不舒適的感覺。

期待您的關注!


康復醫學科閆老師


熱量傳遞的主要方式就是接觸、對流、輻射、蒸發,當氣溫到達36℃的時候,人體各種放熱方式都受到影響,臟器活動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消散,人就感覺由外到內的燥熱。

人是恆溫動物,恆溫動物的好處就是在正常情況下一年四季體溫是相對恆定的,波動範圍很小,這樣的生理結構使人體的組織器官中的酶類在四季都能高效地運轉。而恆溫動物之所以恆溫是由於大腦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使得人體產熱和散熱基本相等,因此橫行體溫會消耗較多的能量,內臟產生的只有通過血液或者內臟器官的接觸逐漸向外散發,表皮等處產生的熱量卻可以較好地向外排放。如果人體排熱不及時,內臟器官周圍的溫度會升高,而內臟中的酶類都有最適宜的活動溫度,產生的熱不能及時排出去的時候,內臟的功能就會受到影響,甚至使人體體溫調節功能紊亂(中樞),造成體液大量散失,最終使得人體大量缺乏電解質和水分,導致人體功能嚴重影響,熱射病(最嚴重的中暑)致死率在50%左右,是相當嚴重的病理狀態。

產熱要靠氧化分解養分,散熱就要靠接觸、輻射和對流、蒸發等方式。接觸就是直接接觸比體溫低的物體,輻射是溫度高於周圍物體的時候,熱量會以紅外線等方式向外散發,紅外望遠鏡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觀察遠處的人的分佈,蒸發在直觀印象中就比較常見了,那就是出汗,汗水蒸發時會帶走部分熱量,對流指的是體表的空氣流動速率,當人體和周圍的溫差較大時,體表的空氣和周圍的空氣會有較為明顯的密度差,由此形成了人體難以察覺的“風”,空氣循環在人體表面流動,帶走部分熱量。這幾種散熱方式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和周圍環境的溫差,溫差越大散熱越快,溫差越小散熱越慢,當週圍環境溫度達到36℃的時候,人體會明顯地出汗依靠蒸發散熱,但是對流、接觸和輻射散熱均收到影響,就會影響人體產生的熱量的排散,導致人體內部產生的熱量無法及時排出,體溫升高就會導致人體大量蒸發體液以降低體溫,帶來的問題是水電解質的喪失,造成重要臟器的功能紊亂,中暑或者熱射病都會導致這樣的結局。如果發生中暑等,就需要及時將患者移動到涼爽的地方,必要時還需要補充喪失的體液,避免導致更嚴重的代謝問題。

這種體溫調節模式還適用於幾乎所有的哺乳動物,獵豹的奔跑速度很快,可是卻不持久,就是因為奔跑時臟器高效率的活動導致體內產生大量的熱量,而貓科動物又缺乏汗腺,體內熱量的散發較為遲緩,如果持續奔跑,獵豹終究會體溫調節功能紊亂,會燒死重要的組織臟器,使生命功能不在完整,最後只有死去了事。更重要的是體溫和很多重要的生命活動相關,也是一些疾病的指示症狀,如果體溫長期超過或者低於正常體溫,最好是到醫院做一些針對性的檢查,以免耽誤疾病的治療時機。


來看世界呀


人體溫度37度是錯的。據科學家研究表明,每十年人體的溫度會下降0.03度。現在人體溫度普遍低於37度。以後還會更低。


絳洙仙草


現在用你的手伸進後背或肚子上,是不是很酸爽?[摳鼻]再用手指放入口中,是不是很暖?醫生用溫度計量體溫的時候,為什麼不是放入口中就是胳肢窩裡。

經統計表明人體平均皮膚溫度為33.5℃,均方差為0.5℃。維持舒適的平均皮膚溫度是保證人體熱舒適的重要條件。其實人體所謂恆定37℃體溫指的是內部體溫,而不是體表溫度。當你33.5℃體表溫度遇到36℃環境溫度,你當然會覺得暖熱啦!


nangonglinz


這主要是當外界的溫度接近於身體溫度時,身體代謝產生的熱能難以排出,進而影響了身體的正常生理活動的緣故。就如同電腦散熱功能失效,電腦就會越來越熱一樣。

因為在正常情況下,人體與周圍的熱能是對流的。當外部寒冷時,身體感覺到以後,會加強代謝,以產生熱能保持體溫;但是當外部氣溫高時,細胞及組織器官的活動無法利用外部的熱能,而自身細胞代謝產生的熱能又只能通過汗液等排出去,所以就可能產生中暑性休克來減緩身體的代謝。


WILLSON39


37度的人、需要向外適當散熱才會舒適、比如24的溫度比較舒適、到了36度的氣溫、人很難散熱了、倒是不斷感受外面的熱、


太陽系長兼地球名譽球長


氣溫到達37攝氏度我們覺得熱因為我們的皮表溫度要低些,皮表接觸到高於皮表的溫度就會覺得熱怕。


TT貧困用戶


哪裡還要到36度,36度就該中暑了,我家裡28度的時候就必須開空調了


芝麻小龍


37度加36度等於73度,73度你覺得熱不熱?


淘寶米技滑板車配件


30度就已經很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