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為什麼不首先大力發展經濟?

Ghiydf


俄羅斯作為當今世界第二軍事大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它在全球範圍內擁有僅次於美國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然而俄羅斯這樣一個政治和軍事大國的經濟實力卻僅僅只是跟東北亞地區的韓國不相上下,這顯然是一個非常不平衡的現象,經濟是俄羅斯這個國家的最大軟肋,所以發展經濟本應該置於俄羅斯政府政策的最核心位置。


(克里姆林宮)

不過俄羅斯到底要不要首先大力發展經濟,這關鍵還是取決於該國決策者的想法。目前俄羅斯的總統是普京,他執掌俄羅斯政權已經有20年的時間,在這20年的時間當中,前10年俄羅斯取得的經濟發展成績是比較亮眼的,但是後10年俄羅斯經濟卻是遭遇了很大的困境。從普京的政策偏好我們就可以知道,俄羅斯經濟在普京執政的前期之所以能夠取得較大的發展成就,這主要得益於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以及國際經濟環境的持續改善。

普京對於俄羅斯經濟在本世紀初所取得的發展成果做出的主要貢獻在於他穩定住了俄羅斯國內的政治環境,這為俄羅斯經濟的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俄羅斯經濟在整個上世紀90年代都是處於混亂的局面當中,該國國內政治局勢的穩定給俄羅斯經濟的增長創造了條件,因此俄羅斯經濟在21世紀前十來年的強勁增長跟普京有一定的關係,不過普京壓根兒也沒有解決阻礙俄羅斯經濟增長的最根本性問題,比如俄羅斯經濟被國有和寡頭資本壟斷的局面沒有改變,俄羅斯政府的腐敗問題也並沒有得到解決。
(俄羅斯腐敗的警察部隊)


正是因為普京沒有把自己執政的重心放在經濟上,所以俄羅斯經濟在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之後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在經歷2015年和2016年連續兩年的衰退之後,俄羅斯經濟至今依然沒有能夠恢復強勁增長的勢頭,目前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只有1.6萬億美元左右,這跟人口只有5000萬的韓國基本處在同一水平。同時俄羅斯對手美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21萬億美元,這是俄羅斯的十倍多,作為軍事實力僅次於美國的國家,俄羅斯的經濟實力顯得太過於羸弱。
(俄羅斯總統普京)



俄羅斯擁有超過1.46億的人口,它的領土面積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位居首位,所以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潛力還是很大。未來俄羅斯如果想要繼續維持自己政治和軍事大國的地位,它還是得將經濟發展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目前俄羅斯之所以沒有專心於發展經濟,這主要跟俄羅斯總統普京有關,普京是一個有雄心壯志並且有一些政治手段的政治家,他對於俄羅斯國內政治的掌控會比較穩固,並且普京的對外政策也會比較強硬,這樣的政治家在經濟治理上投入的精力必然不會太大。而如果俄羅斯想要走上專心發展經濟的道路,這最重要的是這個國家決策者的觀念得改變,或者直接是決策者出現變動。


李姓先生


如果你有一筆錢只夠買一把獵槍或者一塊名錶。這個時候你會選擇買什麼?如果你買了獵槍,強盜來了,你可以用獵槍把強盜趕出家門。如果你選擇了名錶,強盜來了,難道你要對強盜說:“你好現在是莫斯科時間00:00。”現在的俄羅斯就面臨著選擇獵槍還是選擇手錶的問題。

當年的蘇聯曾經是世界第二號強國,GDP總量也是世界第二位。但是蘇聯解體之後,原蘇聯大部分國家的經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俄羅斯的經濟衰退更是非常嚴重,俄羅斯經濟多年不增長,甚至出現負增長。葉利欽執政時期,俄羅斯不僅經濟出現問題,俄羅斯的政治和軍事也出現了不少問題。俄羅斯國內有車臣叛亂,各個聯邦主體的實力過大沖擊中央政府。西方國家由於傳統的對抗思維,繼續仇視俄羅斯,甚至原先的盟友也轉而敵視俄羅斯。甚至是有人斷言俄羅斯甚至有可能走蘇聯的老路,也會最終解體。

葉利欽雖然在治理國家方面沒有多少能力,但是卻做對了一件事,他選對了繼承人。普京繼任為俄羅斯的總統之後,立即體現了強有力的一面。普京宣稱:給我二十年的時間,我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我們現在可以看出俄羅斯確實非常強大,成為一個誰也不敢招惹的大國。但是俄羅斯的強大似乎走向了偏科,俄羅斯的強大隻是在軍事和政治方面的強大。俄羅斯在經濟上並不能稱為一個強國,2018年俄羅斯GDP總量為1.658萬億美元,2018年人均GDP為11289美元。如果俄羅斯和自己比,確實已經提高了不少,但是橫向比較,俄羅斯就差點意思。2018年俄羅斯的GDP總量僅排在世界第十二名,甚至比韓國還低一位,僅和我國的廣東省差不多。美國的GDP是俄羅斯的12倍還多,俄羅斯的GDP總量在所有大國中最少。俄羅斯的發展依然任重而道遠,前途道路也依然苦難重重。

俄羅斯的經濟比起其他大國落後不少,那麼為什麼俄羅斯不首先發展經濟呢?如果可以發展經濟的話,沒有國家希望自己永遠窮下去,只是俄羅斯在發展經濟方面面臨不少挑戰。

首先,普京在獵槍和名錶中毫不猶豫的選擇獵槍。後來的事實證明,普京的選擇完全正確。普京上臺之後,通過強力的軍事手段,平定了國內的車臣叛亂,又利用政治手法設立聯邦大區,基本上穩定了俄羅斯國內局勢。當然普京也靠軍事力量打出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地位。其實蘇聯解體之時,繼承蘇聯最多的國家是烏克蘭和俄羅斯。烏克蘭繼承的核武器和戰略武器並不比俄羅斯少。當時烏克蘭領導人也面臨優先發展經濟還是繼續保持軍事的選擇題。烏克蘭領導輕信了西方國家保護其安全的謊言,銷燬了所有核武器。結果烏克蘭被俄羅斯欺負的夠嗆,連克里米亞都被別人搶去。如果烏克蘭還有哪怕一枚核彈,俄羅斯也不敢如此囂張。俄羅斯領導人在軍事和經濟中選擇了軍事,雖然現在的俄羅斯比較“窮”卻沒有任何國家敢欺負俄羅斯,我們倒是經常看到俄羅斯欺負別人。俄羅斯畢竟整體國家實力有限,他不可能像美國那樣多方面綜合發展。俄羅斯只能把有限的實力優先用於軍事,俄羅斯只有保持強大的軍事實力,才能保證自己的國家安全,才能保證自己在世界上的地位。

其次,國際環境不允許俄羅斯優先發展經濟。俄羅斯的前身蘇聯是一個超級大國的存在,一個曾經對歐洲產生極大威脅的超級大國。雖然蘇聯已經解體,但是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防範之心並沒有解除。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乃至原蘇聯的勢力範圍內的國家都防範俄羅斯。俄羅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西方國家的主要矛盾攻擊點,由於西方國家的防備心,不可能等俄羅斯生出利爪之後又長出獠牙,俄羅斯不可能悶不做聲默默發財。由於俄羅斯特殊的國家環境,俄羅斯必須優先發展軍事,把自己打扮成一個不要命的亡命之徒。這個亡命之徒沒有多少錢,但是又很能打,這樣的亡命之徒更可怕。由於俄羅斯在領土上和軍事上的強勢,已經西方對俄羅斯產生防備心理,歐美強國對俄羅斯實行經濟制裁政策,俄羅斯經濟發展困難重重。

第三,歷史遺傳也不允許俄羅斯優先發展經濟。近代以來,俄羅斯在歐洲一直都是一個強大的存在,但是俄羅斯在歐洲大國中一直也都是一個“貧窮”的存在。俄羅斯的經濟一直比不上英國、法國和德國。蘇聯時期的俄羅斯經濟雖然超過歐洲各國,但是也屬於嚴重偏科,並不是合理的發展模式。我們可以認為俄羅斯民族在發展經濟方面並沒有多少心得,但是在軍事上卻有不少心得。發展經濟是俄羅斯的短處,即使是普京時期,俄羅斯的經濟也沒有太多起色,充其量是阻止下滑。蘇聯雖然解體了,但是蘇聯經濟發展慣性依然影響現在的俄羅斯,俄羅斯國內依然受斯大林模式的影響。俄羅斯現在的經濟依然偏重於以軍事為首的重工業為主,和居民生活相關的工業發展則嚴重不足。俄羅斯雖然想努力改變國內經濟狀況,改變不合理的國內經濟結構。但是俄羅斯經濟轉型困難重重,以普京為首的俄羅斯人也沒有多少辦法實現經濟轉型。

第四,俄羅斯國內狀況不允許發展經濟。俄羅斯的國土面積非常大,但是俄羅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並不多,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即使是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的生存環境,也比不上其他歐洲國家。俄羅斯擁有廣闊的土地,人口卻只有1.44億。俄羅斯屬於地廣人稀的國家。俄羅斯的人口雖不是太多,但是畢竟算是人口過億。更要命的是俄羅斯的高科技人才有限,而且這些高科技人才也嚴重偏科。這就是使得俄羅斯非常尷尬,既不能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也不能發展科技密集型產業,也不能發展資金密集型產業。俄羅由於資源豐富,所以俄羅斯可以通過資源就可以獲得一定收益。相比較於發展經濟,出賣資源的收益更快、更高。但是經濟發展則過度依靠資源,容易陷入資源陷阱,俄羅斯也陷入了資源型國家的陷阱。雖然俄羅斯的資源非常豐富,但是資源的開發難度卻非常大。而且一旦西方國家實行經濟封鎖,俄羅斯的資源出口量就比較有限,經濟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綜合多方面原因,俄羅斯領導人選擇繼續保持軍事上的優勢,這也是俄羅斯的立國之本。


依稀說史


這裡得澄清一下,俄羅斯現在的經濟已經比20年前強太多了,他在2000年之後的發展速度堪稱全球最快之一。

於是,在2018年,俄羅斯的GDP為1.6萬億美元,對於人口只有1.45億的這個國家來說,其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03萬美元。假如印度的人均GDP達到和俄羅斯一樣水平,這個國家將會輕鬆位列世界第三GDP大國,而不是像莫迪承諾的那樣在10年之後才成為世界第三。

可見,俄羅斯的經濟是有發展的,而且成績矚目。

另外,俄羅斯的經濟這些年在美國的制裁下舉步維艱,比前幾年有了很大的下降,如果按照最高峰的時候2.29萬億美元的GDP,那麼俄羅斯的人均GDP已經達到了1.6萬億美元。如果印度的人均GDP達到這個水平,則意味著他很可能已經超越美帝成了世界GDP第一大國了。

但是,回眸20年前的1999年,俄羅斯的GDP只有1959億美元,人均GDP不過只有1300美元,不到2013年的1/12,不到2018年的1/7。不得不說,俄羅斯在這20年的經濟發展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同時期印度GDP增長了5.8倍)

所以,俄羅斯經濟一直沒有發展是一個錯覺,自從普京當上俄羅斯領導人之後可是鉚足了勁在發展經濟,而且取得了不俗的成果。

(普京)

大家既然瞭解到了俄羅斯是發展經濟了,那就好辦了。因為,接下來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俄羅斯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大力發展經濟。



為什麼俄羅斯給人的感覺沒有發展經濟

  • 第一,俄羅斯的優勢產業並不是輕工製造業,在民間的存在感很低

俄羅斯在輕工製造業上一直是短板,這也就預示著他在民間的存在感極低。

當人們生活中隨處可見了韓國電子產品,必然會對這個國家有一種經濟強大的感覺。但是,同樣GDP規模的俄羅斯產品在我們的生活中卻不多見,再加上90年代俄羅斯經濟確實不行,於是就會認為該國的經濟可能還不咋地。

其實,俄羅斯的優勢主要在農業、能源和國防工業上,在這三個領域絕對有著一般國家不可比擬的優勢。

俄羅斯有全世界第二大的軍火工業,僱員超過200萬人。2017,俄羅斯軍火貿易規模達380億美元,僅Almaz-Antey公司就銷售了86億美元的武器裝備。試想,假如俄羅斯排在世界第二的不是軍工產業而是手機產業,人們是不是對俄羅斯的經濟就沒這麼低的認識了?

(俄羅斯的武器)

在農業方面俄羅斯也擁有極強的世界影響力,這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出口國,2018年的小麥出口佔到了世界小麥出口總額的21%,交易額達84億美元。

(俄羅斯的農業)

能源領域,俄羅斯也表現不俗,他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國之一,2018年每天的石油出口達到了920萬桶,佔全球的13%;天然氣出口達到了248億立方米,達到了全球份額的26%。

(俄羅斯的石油開採)

  • 第二,俄羅斯雖然地方大,但人口限制了經濟體量

俄羅斯面積比冥王星還大,可是這個國家只有1.45億人口,所以雖然人均GDP超過了1萬美元,但經濟規模與世界排名前兩名的國家相比就不值一提了。

目前,由於技術和產業的限制,敵對國家的制裁,俄羅斯想要在未來再上一層樓取得經濟上的飛躍是非常難的。個人認為,未來10年俄羅斯的人均GDP很難超過2萬美元。

所以,作為人們印象中的世界排名前三的國家,在經濟規模上比世界前三的另兩個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自然被認為經濟不行了。

  • 第三,俄羅斯小馬拉大車,導致財政捉襟見肘,極為狼狽

俄羅斯這匹馬雖大,但非要拉著坦克跑,就算是能拉動,也顯得步履維艱了。

這個曾經的超級大國,一直沒有放棄自己世界數一數二的核武庫,於是每年需要投入天量的資金去維護。他保有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軍隊,哪怕僅僅維持也要花費不菲。這麼一來,俄羅斯只好將佔GDP4.3%的錢用來做軍費。

軍費佔比高,可惜絕對值卻不多,於是俄羅斯除了維持目前基本的軍事存在,很難拿出錢來做別的。就這樣,哪怕在軍事領域也少有亮眼的表現。

以五代機為例,俄羅斯的T-50到現在也沒有能力列裝部隊,而其他兩個大國不僅已經列裝部隊,而且都實現了量產,差距可見一斑。

(俄羅斯的T-50)

俄羅斯以一萬億美元級別的體量幹十萬億美元級別的事情,搞得捉襟見肘狼狽不堪。於是,給人的感覺窮的不行。


歷史風暴


我的觀察;

一、俄羅斯最大的經濟敗筆,是錯失了國際石油價格黃金十年中,利用財政富足調整國民經濟結構。

普京這二十年,完全由普京的性格所決定。普京長於政治和軍事,根本就不懂經濟。

1、起初十年的經濟蒸蒸日上,完全是走了狗屎運一一世界石油價格黃金時期。可是,他自己不清醒,整天忙於接受歡呼,接受一幫傻女人的崇拜,忙於做秀一一秀肌肉,秀勇敢等等,這其中包括了我們的很多被人稱作黃俄的人。

他根本就不知道經濟是有睛有陰的,價格是有很大變化的。

2、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短板。或者是不去彌補自己的短板。比如用一批經濟專家。俄羅斯是不缺經濟專家的,可是,不知道他把這些人甩到那裡涼去了。

要用這些人,是要選準一二個國家主義者,而放手去幹的。他有這種胸懷嗎?!

只有這些人才知道俄羅斯經濟當時應該扶持什麼,補什麼短板。

3、普京當時的牛,還不是一般的牛。我舉幾個例子。一是當時就是用石油拿我們一把。一個石油管道合同,一談就是幾年,這得有多牛呀?二是打壓在俄華商。當年可是毀了好幾個華人大市場的。當然,這些華商也不是沒有毛病,那你用規則規範呀,用改進貿易規則去容呀。他們根本不搞,用時大放開,覺得扎眼了,暴力收拾。當時令多少華商大虧,甚至傾家蕩產?!

4、俄羅斯才是真正的地大物博,並且人口特少了。由於缺乏資金,缺乏內部機制,缺乏國際投資信用度。因而,就存在那麼多的處女地,我們一些國人看了眼熱。

二、其他時間根本就沒有機會更好的發展經濟

1、許多人說葉利欽把俄羅斯經濟搞的一團糟。我不認同。

(1)、蘇聯為什麼解體?其實主要原因還是經濟崩潰了,樹倒狐猻散而己。一是由於蘇聯多少年與美國軍備競賽。人家是國民經濟協調發展,而蘇聯是重工業優先,軍工優先的一條腿去競爭。

二是入侵阿富汗多少年耗費了巨大的國力,陷中其中難以自拔了一一帝國的墳場,不是浪得虛名的。

三是切爾諾貝利核武器事故的經濟損失是巨大的。

(2)、葉利欽只是想俄羅斯獨立甩掉許多包衭,然後逐步恢復而已。當然,恢復的理想不理想,當另當別論。

我認為是恢復了不少,但是,抵不過所引起的矛盾和不平衡。

(3)葉利欽當年為什麼選擇了普京?我認為,一是葉利欽當初為恢復俄羅斯經濟,為了減輕美歐的繼續打壓,而熱臉貼歐美的冷屁股。實施多年後己失望了,需要一個強硬人物出面糾正。二是普京是改革兩派中另一個派別領導人的得意門生。他用普京整合兩派。三是普京的克格勃經歷和背景。

也就是說,葉利欽認為到了改變策略的時機了。因為他只屬於俄羅斯,而不屬於任何其他國家。

2、普京近些年也無力專心於發展經濟。國內經濟的不景氣和美國的制裁,打壓,騷擾,他只有救火了。那有錢去調什麼結構。


魚磊衛靜


俄羅斯在歷史上就是一個極端專制的國家,因此它具備所有專制國家的惡習,據說《韓非子》就曾經是斯大林的枕邊書,也就是說凡是專制國家就必然按照中國法家的思路去建立政治制度。

雖然俄羅斯在前蘇聯解體後,在葉利欽時代,曾經實行過短暫的民主制度,但自普京上臺以後,由於民主制度並未深入人心,再加上專制制度的慣性作用,他將俄羅斯重新帶入專制的泥沼,民主成為形同虛設,實行的卻是極端落後的獨裁專制,而且這種新型專制,比起沙皇專制更加專權,對民族和國家的前途更加不負責任。

凡是專制國家,它一定會與民為敵,民眾的富裕,強悍,智慧和體面都是專制者所恐懼的現象,因為這樣的民眾一定具有強大的反抗能力,所以他們要通過寡頭壟斷來剝奪民財,並且使之失去創富的自由,要通過思想控制來愚化民眾,要用濫用刑罰來剝奪民眾的尊嚴。

俄羅斯的行為就是專制體制的典型代表,讓民眾貧窮的手段有三種,其一就是用寡頭壟斷來榨取民財,其二,就是用重稅和提高生活成本的方式來巧取豪奪。其三,就是設置各種門檻來剝奪民眾的創富自由, 在這樣的條件下,想要發展經濟,想要民眾富裕無異於緣木求魚。


沉醉的文人


普京也想發展,但美國不允許啊。

俄羅斯剛獨立時,葉利欽奉行全面的西化,經濟上實行休克療法,外交上親近歐美國家,結果俄羅斯經濟始終不振,國有資產大量流失,金融寡頭橫行。到了葉利欽後期,他也意識到了西方對俄羅斯的態度只是一種假像,也開始有所轉變。

到普京接手俄羅斯之後,相對強硬的外交態度,使得美國沒有辦法繼續欺騙俄羅斯,無法再像對待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一樣通過經濟貿易政策從俄隨意攫取利益。

而且在國家的核心利益上,普京寸步不讓,讓美國人很惱火。這樣到了2008年為了對付俄羅斯,美國人在俄羅斯傳統勢力範圍內開始搞起了顏色革命,比如格魯吉亞、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克蘭、敘利亞等等國家。

從普京二十世紀最後一天真正接手俄羅斯總統權力開始,一直到2008年,普京差不多在這八年中獲得了一段相對平靜的機遇期。但俄羅斯衰弱的經濟底子要想有太多的發展實在需要更多的時間,更多的資源來梳理。

2008年,格魯吉亞戰爭爆發,俄羅斯又陷入了與西方國家的糾纏中。政治上壓迫,經濟上制裁,外交上抨擊,使得俄羅斯想要集中精力於經濟建設而不可得。之後,烏克蘭、敘利亞、伊朗等問題的相繼爆發,與西方關係就更加緊張,你來我往的鬥了不知幾回,俄羅斯的精力和資源就更加沒有多少可以真正用於經濟建設了。

到了近幾年,雖然俄羅斯還是與西方關係緊張,但是通過加強與我們的經濟貿易交流,俄羅斯找到了一條相對來說比較平穩的經濟發展之路,這也是普京面對西方不斷的經濟制裁還能夠穩坐釣魚臺的底氣所在。


時光之意


俄羅斯雖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土地面積大約擁有1700多萬平方公里。但是,不要忘了 俄羅斯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少的國家之一。俄羅斯缺乏的不是科學,也不是基礎工業產業鏈,也不是政府效能,而是人口。所以 ,當俄羅斯將自己的主要中心發展在軍事工業上面的時候,民用工業和人口密集型工業就缺乏有稠密的人口來完成。

而俄羅斯的人口到目前為止,大約擁有1.44億人口,因此,可以看得出,實際上俄羅斯是一個地大,人口極度稀少的國家。而且 ,俄羅斯的地理環境又是十分極寒的地區。因此,俄羅斯的地理環境也鑄就了俄羅斯很難以發展著人口密集性的普通產業化的工業區。



俄羅斯有大量的工業基礎,但是,卻沒有足夠的人口來完成。俄羅斯的普通製造業,民用製造業,也是沒有足夠的工人科技人員來完成。而俄羅斯的科技發展,一直都圍繞著軍事工業發展而進行的。因為,它沒有足夠的人來完成普通的工業,以及民生工業。所以,俄羅斯的經濟出現了巨大的問題。原因就在於人口基數實在不夠,而且 ,大量的地區又處於極寒地區。所以,也阻礙了俄羅斯的普通工業和民生工業的發展。


而俄羅斯的科技水平與教育水平,一直都是世界一流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得出,實際上俄羅斯在與美國的軍事工業化的競爭中 一直都緊隨其後,甚至在某些領域,如高超音速武器核武器等等,還遙遙領先於美國。這也就充分的說明了,俄羅斯的科技水平的先進度,以及俄羅斯培養出許多的優秀的科學家的教育水平。因此,俄羅斯並不缺少科技水平,也不缺少教育水平,而缺少的人口起碼的基數,而不得不將其主要的精力放在軍事工業上面,這才是俄羅斯經濟難以發展的最主要的原因。

個人觀點,切勿上心,謝謝閱讀,歡迎評論。


幸福地帶2


關於這個問題,俄羅斯表示我也想大力發展經濟,可是條件根本不允許啊。

今天的俄羅斯,雖然頂著發達國家的名號,但是自蘇聯解體後,將近30年時間裡俄羅斯的發展,一直處於半死不活的狀態。

強人總統普京在將近20年的時間裡,雖然帶領俄羅斯度過了一個又一個難關,避免了俄羅斯的再度崩潰但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改觀。

反觀與俄羅斯關係緊密的我國,在1978年之後,經濟發展一日千里,如今已經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號經濟強國,綜合國力得到極大提升。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俄羅斯不能像我國一樣,大力發展經濟呢?靜夜史認為,這和俄羅斯面臨的內外環境密不可分:

1、內部條件不具備

作為蘇聯的主體,俄羅斯在歷史上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響。

這一高度集中的模式在蘇聯內憂外患的情況下,為鞏固政權、發展經濟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某種程度上說沒有斯大林模式,就沒有後來的超級大國蘇聯。

但作為一把雙刃劍,斯大林模式在支撐起蘇聯的超級大國地位後,就成為蘇聯更上一層樓的天花板。此後無論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還是戈爾巴喬夫對積重難返的斯大林模式都有心無力,蘇聯也最終在斯大林模式的桎梏中轟然崩塌。

而蘇聯解體後,作為俄羅斯領導人的葉利欽,聽信西方蠱惑,全面推行休克療法,企圖以快速私有化的方式實現社會制度轉型,與西方接軌。

但這種缺乏調研和經驗的經濟模式不僅沒有讓俄羅斯脫胎換骨,反而培養起了龐大的寡頭集團,他們瘋狂攫取財富,俄羅斯民眾生活日益貧困。貧富差距巨大的俄羅斯,社會矛盾空前尖銳。

今天的俄羅斯,寡頭集團擁有的財富,佔到了俄羅斯GDP總量的35%以上,而在普京打擊寡頭集團之前,這一比例更高得離譜。

雖然普京為鞏固統治,不斷打壓寡頭集團,但當下的俄羅斯,想要坐穩頭把交椅,還必須依靠寡頭的支持。所以雖然普京有心改革,但這種觸及寡頭根本利益的改革,始終沒聲大雨點小。

而不對傳統框架進行改革,俄羅斯的經濟沒有春天。

而事實上,俄羅斯經濟始終在寒冬裡不斷掙扎。因為蘇聯解體後,大量西方資本瘋狂湧入,他們低價收購大量的蘇聯國有資產,加上寡頭的吃裡扒外,俄羅斯徹底失去了完整的工業體系,比如今天的俄羅斯,連航母也造不出來。

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特別是沒有恢復完整工業體系的能力,今日的俄羅斯,只能靠出賣資源為生,淪為大號的沙特。

我國40年來的經濟奇蹟,之所以能夠成功實施,除了領導層的高瞻遠矚,偉大領袖在建國以後奠定的完整工業體系是<strong>根本因素。

不僅如此,我國高達10億的人口提供了空前的人口紅利,這使得我國能從低端產業開始不斷奮起直追。

但俄羅斯的總人口,不過1.4億人,而且人口數量還在不斷減少。這樣的人口數量,沒有人口紅利,是不可能像我國這樣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

2、外部環境不允許

我國的經濟奇蹟之所以獨一無二,不可複製,是因為我國面臨的國際環境也是其他國家根本不具備的,尤其是俄羅斯。

自1972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我國的國際環境就開始顯著改善。1979年中美建交後,雙方更是進入了長達10多年的蜜月期。

出於共同抵抗蘇聯的需要,我國在不斷敲打越南,讓蘇聯掉血的同時,也引進了大量美國的技術。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美國等西方國家對我國開放了國際市場,我國得以大量引進外資,勞動密集型產業紛紛崛起,我國的人口紅利迅速爆發。

反觀俄羅斯,自十月革命後就一直受到西方世界的瘋狂圍堵,1991年蘇聯解體後更是變本加厲。

雖然葉利欽一心想要投靠西方,但俄羅斯體量太大根本難以制服,再加上俄羅斯從來都有很大的野心,所以西方國家將俄羅斯拒之門外。而且西方國家對俄羅斯的圍堵,不僅沒有因為俄羅斯的半死不活而鬆懈,反而窮追猛打,大有不搞死俄羅斯不罷休的勢頭。

在這樣的情況下,痛定思痛的葉利欽政府,才開始掉頭東向,與我國發展戰略伙伴關係。但即便與我國關係再緊密,俄羅斯也不可能複製我國的經濟奇蹟。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發展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本質上和亞洲四小龍這樣的殖民地經濟沒有區別,雖然門檻較低,產值不高,但收益更快,且更容易與國際市場接軌。

而俄羅斯是不可能走上這樣的道路的,除了人口數量少,一直以來俄羅斯的產品也與國際市場格格不入。其典型的傻大黑粗的特點,並不受國際市場的青睞,除了高精尖的武器,今天的國際市場沒有俄羅斯產品,尤其是工業產品的一席之地。

而從蘇聯解體以來的將近30年時間裡,沒有完整工業體系的俄羅斯只能靠出賣資源為生,這也是俄羅斯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主要途徑。

但今天的俄羅斯,由於經濟實力不夠強大,在國際社會缺少話語權,更沒有石油定價權,這就使得俄羅斯的資源出口在國際市場相當被動。普京的經濟奇蹟,本質上是沾了石油價格上漲的光,而當美國主導國際市場油價下跌,俄羅斯的經濟馬上晴轉多雲。

所以,塌陷的內部條件,緊繃的外部環境,導致了俄羅斯發展經濟的力不從心。

今天的俄羅斯,有事沒事兒揮舞核大棒,也是俄羅斯當前狀況的直接寫照。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


靜夜史


俄羅斯國土面積有1707.54萬平方公里,是全世界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但雖然俄羅斯國土面積夠大,卻沒有戰略縱深,國內很大部分地方都是平原,這使得俄羅斯在歷史上都是處於強勢民族,因為你沒有戰略縱深作防守,你就不能防守,只能進攻,以攻為守。

這使讓俄羅斯一直以為都需要把國家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經濟放在第二位,如果沒有了國家安全,經濟也就失去了發展的基礎。其實並不是俄羅斯不想搞經濟,是俄羅斯無法真正安心去搞經濟,特別是面臨軍事強大的美國及盟友威脅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而且俄羅斯並沒有明顯的港口優勢,不像美國一樣擁有兩洋在手,俄羅斯北方面臨的都是冰天雪地,很難出海,與美國又是長期的對立姿態,使得俄羅斯只能尋找歐盟方面的市場。俄羅斯從地理上來說,劃分為歐洲,但在政治意義上並不屬於歐洲。

其實俄羅斯一直想融入歐洲,畢竟地域是連在一起的,可以做大做強,但歐洲對俄羅斯是若即若離,因為俄羅斯國土太大了,民族太強勢了,一旦俄羅斯真的成為歐盟的一員,歐洲可能就變成了俄羅斯的歐洲,因此歐盟更緊密的盟友依然是美國。

這必然使得俄羅斯在經濟發展上變得有心無力了,本身俄羅斯具有完善的工業體系,但人口結構失衡,未能很好的運轉整個工業體系,並且產業鏈分佈散亂,造成製造業成本較高,再加上海路不暢,產品不具有優勢,讓俄羅斯的工業產品在國際上沒有什麼競爭力,只能將石油和天然氣這兩大“先天”資源出口作為主要的經濟支柱產業發展。


財經宋建文


  有人問我:“你怎麼不成為中國首富?”

  我撓頭啊,這事是我能做主的嗎?

  同樣“俄羅斯啊,你怎麼不發展經濟?”

  這句話,讓普京大帝和俄羅斯情何以堪?

  前蘇聯和葉利欽留下個爛攤子,從1990年到1998年,別人家的國,都是經濟突飛猛進、一路狂漲,俄羅斯卻是年年負增長,都快敗光家裡存糧了。有的國家10%以上經濟增長,俄羅斯在1992年卻是下跌14%,1994年下跌12%,心驚肉跳啊。

  普京大帝1999年上任總理開始,後來成為俄總統,辛辛苦苦搞經濟建設,1999年當年俄羅斯實現正增長6.4%,2000年實現正增長10%,經濟增長勢頭喜人,很快成為“金磚四國”之一。雖然,2008年亞洲金融危機,讓2009年出現負增長,但是2010年重新快馬加鞭正增長,直到現在也在增長。

  普京大帝很鬱悶,明明在狠抓經濟發展,卻留下了橫行霸道、鐵腕獨裁的名聲;明明經濟一直在發展,人們卻只關注克里米亞和車臣... ...難道都白乾了(哦,人們只關注首富、二富和大富,其他不算人)。別忘了,這些年,經濟只增長不跌落的國家,全世界只有兩家:美國和中國。

  俄羅斯,天然氣出口全地球第一,石油出口全地球第二。鐵儲量全地球第一,煤炭儲量全地球第二。俄羅斯經濟的痛處,就是前蘇聯留下的傷疤:全靠能源和重工業。要改革,要調頭,要破而後立,談何容易?(俄羅斯人生活水平還是不錯的,胖美女可不少)

  俄羅斯經濟好歹,也是全地球11名。之前遠遠低於加拿大,現在跟加拿大相差不大,這就是在進步。再說了,有錢不一定是大爺,拳頭硬才是大爺。排在第二位至第十位的國家,哪個敢拿捏北極熊大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